次日清晨,黑木崖的晨雾尚未散尽,林越、苏晴与陆小凤已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前往清凉寺。玄慈大师与冲虚道长亲自送至山脚下,玄慈大师将一串用菩提子串成的念珠递给林越,念珠颗颗圆润,泛着温润的光泽:“此念珠乃清凉寺历代住持加持之物,可辅助稳固佛力,若遇邪祟侵扰,念珠会发出微光示警。”
冲虚道长则递来一个巴掌大的木盒,打开后里面装着十二颗朱红色的纯阳丹:“此丹以武当纯阳内力炼制,可快速恢复内力,若遇危急情况,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林越双手接过念珠与木盒,郑重道谢:“多谢二位大师厚赠,此去清凉寺,定将菩提圣心妥善安置。待诸事办妥,便返回中原,协助正气盟肃清魔教残余。”
三人翻身上马,沿着蜿蜒的山道前行。山道两旁的树木刚抽出新芽,沾着晨露,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行至半山腰时,远远便看到一群村民提着竹篮等候在路边,为首的正是昨日被解救的猎户夫妇,他们身后跟着一群孩童,手中捧着野花与野果。
“林少侠!苏姑娘!陆大侠!” 猎户夫妇快步迎上前,妇人手中的竹篮里装着刚烙好的麦饼,“昨日多谢你们救了我们全家,这点心意不成敬意,你们路上垫垫肚子。”
一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到林越马前,举起手中的野花:“林少侠,这是我在山脚下采的,送给你!娘说,好人就该有好报。”
林越翻身下马,接过野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带着淡淡的清香:“谢谢你,小姑娘。这些花很漂亮,我会好好保管的。” 他将野花递给苏晴,苏晴笑着找了块干净的绢布,小心翼翼地包好,别在腰间。
陆小凤也翻身下马,接过猎户递来的麦饼,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笑道:“这麦饼比江南酒楼的点心还香,你们的手艺可真好。”
村民们见状,纷纷将手中的野果、草药递过来,一时间山道旁满是欢声笑语。林越看着眼前淳朴的村民,心中暖意更甚 —— 这便是他守护的苍生,简单而真诚,哪怕只是一点微薄的回报,也带着最纯粹的感激。
告别村民后,三人继续前行。午后时分,终于抵达江南城外的林家别院。别院的朱漆大门敞开着,林员外与柳氏早已站在门口等候,柳氏手中还握着林越儿时穿的锦袍,看到林越的身影,她眼眶一红,快步上前握住林越的手:“越儿!你可算回来了!这几个月,娘天天为你祈福,就怕你出什么事。”
林员外也走上前,拍了拍林越的肩膀,虽未多言,眼中却满是欣慰:“平安回来就好,快进屋,娘给你炖了鸡汤,还热着。”
踏入别院,庭院里的桃花开得正盛,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在青石板上。柳氏拉着林越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你走后,管家把别院打理得很好,你房间的书案还保持着原样,你爱吃的桃花糕,娘也让厨房天天做着。”
晚饭时,柳氏不断给林越夹菜,鸡汤里炖着当归与枸杞,带着浓郁的香气。林员外询问起黑木崖之战的经过,林越简略讲述了破魔阵、诛玄空的经过,当说到玄空竟是佛门弃徒时,林员外与柳氏都满脸震惊。
“没想到普济寺的玄通大师竟也被蛊惑,佛门中竟有如此败类。” 柳氏感叹道,她自幼信佛,对普济寺的僧人向来敬重,此刻听闻真相,难免有些失落。
林越放下碗筷,认真道:“娘,你也不必太过失望。昨日我已与玄通大师谈过,他已知错悔改,普济寺也已更名为‘护生寺’,由智衍大师主持。日后护生寺会以‘护生’为核心,广施仁德,绝不会再出现包庇恶行之事。”
林员外点头赞同:“如此甚好。你能为佛门正名,为百姓除害,爹娘都为你骄傲。”
在家中停留一日后,三人启程前往清凉寺。清凉寺位于江南城外的清凉山,山如其名,常年被云雾环绕,空气清新宜人。抵达山门外时,住持智善大师已带领数十名僧人等候在那里,僧人们身着灰色僧袍,手持念珠,见到林越三人,纷纷双手合十行礼:“林少侠携菩提圣心归来,实乃佛门之幸,苍生之幸。”
智善大师须发皆白,面容慈祥,手中握着一柄青铜禅杖,杖头刻着复杂的佛纹。他引着三人进入寺庙,穿过刻满佛经的石廊,来到位于寺庙后山的藏经阁。藏经阁高三层,木质结构,檐角挂着铜铃,风吹过,铃音清脆悦耳。
藏经阁一层的中央,设有一座半丈高的莲花台,莲花台由汉白玉雕成,花瓣上刻着 “护世净邪” 四字。智善大师示意林越将菩提圣心放在莲花台上,林越小心翼翼地捧着圣心,缓步走上前,将圣心轻轻放在莲花台中央。
刹那间,菩提圣心爆发出耀眼的绿光,绿光与藏经阁内的佛光交织,形成一道圆柱形的光柱,直冲阁楼顶层。阁楼内的佛经竹简无风自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呼应圣心的力量。智善大师与僧人们纷纷跪倒在地,口中念诵《金刚经》,声音庄重而虔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