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城外,象征学术繁荣的稷下学宫前.
此刻已是人声鼎沸,旌旗招展。
来自天下各方的学派队伍络绎不绝,占据着广场各处,或扎营,或静坐,或与其他相识者交谈。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或平和、或锐利、或磅礴、或诡异的气息,那是百家武道初步成型后。
理念与内力自然外显所形成的独特场域,彼此碰撞、交融,又相互排斥,形成一种极其微妙而紧张的平衡。
在这纷乱喧嚣的场面中。
一队人数不多、衣着也并不显眼的人马悄然抵达。
为首者,正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游戏ID【纵横捭阖】,现实世界中名为王诩的青年。
他面容算不得十分英俊,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锐利。
仿佛能洞穿人心,嘴角总是噙着一丝若有若无、仿佛看透一切又掌控一切的笑意。
他步履从容,仿佛不是置身于龙潭虎穴般的百家汇聚之地,而是在自家庭院中闲庭信步。
他身后跟着几名年轻弟子,虽努力保持镇定,但眼神中依旧难免流露出初次见识此等大场面的紧张与好奇。
他们紧张地打量着周围那些气息惊人的各家大佬和其门徒。
“老师,”
一名最为年轻的弟子忍不住压低声音,指着远处一群气息刚正、纪律严明、正在诵读经文的队伍。
“那就是儒家的人吧?听闻他们的‘浩然正气’刚猛无俦,专克邪祟,而且极其擅长说教…呃,讲道理。”
王诩目光随意扫过,轻笑一声,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几名弟子耳中。
“儒家?孔仲尼确实是个妙人。其道,长处在于‘正’。堂堂正正,以势压人,道德高地占得稳稳的,内力中也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甚至自惭形秽的力量,用于教化百姓、凝聚人心、规范秩序,确是利器。”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玩味。
“然,其短亦在于‘正’。过于追求光明正大,便失之诡变。遇真小人或乱世枭雄,其道理往往苍白无力。且其内力特性,遇刚则更强,遇柔则…难免有劲无处使之感。看似无懈可击,实则过于依赖‘势’,若势不在我,或陷入重围,其刚极易折。”
弟子们若有所思。
另一名弟子又指向另一侧,那里一群人身着道袍,气息缥缈,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正是道家众人。
“老师,那道家呢?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威胁?”
“没什么威胁?”王诩嘴角笑意更深,摇了摇头。
“李耳之道,乃我所见最为深邃难测者之一。其长处在于‘融’与‘变’。师法自然,无迹可寻,内力属性变幻万千,可刚可柔,能模拟诸多自然之力,生存能力极强,且善于利用环境,后劲绵长,最擅以柔克刚。”
他眼神微凝。
“其短处…或者说其特点在于‘超脱’。过于追求个人逍遥与天人合一,于群体协作、主动争霸之心便淡了。其武学精妙,却未必适用于沙场争锋。你可以将其视为山间云雾,难以捕捉,但若目标非是山峦,云雾亦难有作为。”
此时,一阵祥和的诵经声传来,伴随着淡淡的、让人心宁气静的气息。
佛门弟子们也到了,释迦带领着门人,脑后有淡淡光晕若隐若现。
“是佛门!”弟子低呼。
“听说他们刀枪不入,还能度化人心?”
王诩目光扫过释迦,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释迦摩尼…了不得。其《禅经》长处在于‘净’与‘韧’。内力极具净化与防御之能,对负面状态抗性极强,精神意志坚定无比,且善于持久战,愈战愈强。其度化之力,更是能无形中削弱对手战意,甚至扭转局势。”
他微微停顿,道:“然,其短处或在于‘被动’。其力量源于坚守与慈悲,缺乏主动的、爆发性的杀伐手段。且其度化之力,对心志极度坚定、自有信仰体系者,效果大打折扣。金刚怒目亦是慈悲,但终究是‘怒目’在后。”
接着,他们又看到了法家队伍那森严肃杀的气象。
兵家那诡变凌厉的锋芒,墨家那沉稳厚重的守势……
每看到一派,弟子询问,王诩都能迅速从其外在表现、气息特点。
结合该学派的核心理念,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武学道路的长处与潜在的短板、局限乃至命门。
他的分析,完全跳出了单纯武力高下的对比。
而是从战略层面、理念层面,甚至是从人性、权谋的角度进行剖析。
“……法家重‘法、术、势’,其武学必追求极致效率与压制,但失之冷酷,易折人情,久战必遭反噬。”
“……兵家诡道,变幻莫测,擅奇袭,然过于依赖计谋,若遇堂堂正正之师或以力破巧之辈,则险象环生。”
“……墨家兼爱非攻,守御无双,仁心仁术,然进取不足,过于被动,且其机关之术,依赖外物,终非自身之道。”
王诩的语气始终平静而自信,仿佛天下学派、万千武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