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79章 墨家助力,器械提速

栎阳的晨雾浓得像掺了冰碴的棉絮,粘在睫毛上冻成小霜粒,眨眨眼都觉得涩。天刚蒙蒙亮,工坊的木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冷风裹着雾涌进来,吹得锻炉里的火苗 “突突” 跳。离匈羌约定的进攻只剩不到一个时辰,可工坊里的景象却让人心里发紧 —— 三架转射机的底座摆在中央,弩臂堆在旁边,却缺了关键的铜轴;墙角的箭杆堆得像小山,大半没打磨,露出粗糙的木纹;墨石蹲在锻炉旁,单筒风箱被他拉得 “呼哧” 响,脸憋得通红,可锻炉里的火苗还是蔫蔫的,青钢块烧了半天,也只红了个边。

秦风站在工坊门口,玄色官袍的下摆沾了雾水,冻得硬邦邦的,他抬手抹了把脸上的雾,指尖冰凉。目光扫过工坊,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李二正用单刃刨打磨箭杆,铁刃早就钝了,刨一下卡一下木屑,他攥着刨柄的手青筋暴起,指节发白,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木头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却不敢停 —— 后面还有一堆箭杆等着;老周头带着三个流民搬转射机零件,木架上的弩臂重得很,王顺搬的时候没站稳,差点摔了,老周头赶紧扶住,两人都喘着粗气;最让人急的是墨石那边,青钢轴只锻好了五根,还差三根,可剩下的青钢块堆在角落,只有巴掌大几块。

“这样下去不行!” 李信从外面跑进来,玄甲上沾着雾和尘土,马鬃上还挂着小霜粒,他手里攥着烽火台的传讯符,符上的麻绳都被汗浸潮了,“北烽火台来报,匈羌的主力动了!离栎阳只剩十五里,最多一个时辰就到西城门!咱们要是没装好转射机,光靠陷坑和火沟,挡不住十辆战车 —— 那些战车车轮包着铁皮,陷坑未必能扎透!”

秦风心里像压了块烧红的铁,又烫又沉。他刚要开口安排人去催,就听见工坊外传来 “轱辘轱辘” 的车轮声,混着墨家弟子的喊声:“秦大人!我们来了!”

抬头一看,墨渊带着十几个墨家弟子推着三辆小车来了,车上装着大大小小的木箱,还有几个奇怪的铁制工具,在雾里看着像多了几个爪子的刨子。墨渊跳下车,花白的头发沾了雾,贴在额角,却精神十足,他一把掀开最前面的木箱,露出个比普通风箱宽一倍的木家伙 —— 双筒风箱,木框是老槐木做的,蒙着两层牛皮,拉绳缠了麻布防磨,还嵌着青铜环加固。

“秦大人,别慌!这是按《墨子?备城门》里的‘强风锻炉法’改的双筒风箱!” 墨渊拍着风箱的木框,声音洪亮,“单筒风箱散气,火温上不去,这双筒的风力是原来的两倍,能聚气,锻青钢轴至少能快三成!”

墨石一听,立马从锻炉旁跑过来,伸手摸了摸风箱的牛皮,又看了看风箱的出风口,眼睛亮得像冒火:“这玩意儿要是装上去,火温肯定能窜上去!之前锻一根轴要半个时辰,现在说不定两刻钟就够!” 墨家弟子们也不含糊,七手八脚拆了旧的单筒风箱,把双筒风箱架在锻炉上,墨石攥着拉绳试了试,“呼 ——” 的一声,风箱往下压时,锻炉里的火苗 “噌” 地窜高半尺,红得发亮,把周围的雾都烘散了一圈,连空气都热了几分。

“还有这个!” 墨离掀开第二个木箱,里面整齐码着十几个多刃刨,每个刨子的木柄上都刻着墨家的矩尺标记,铁刃是三角排列的,三个刃口都磨得雪亮,泛着冷光。“原来打磨箭杆用单刃刨,一次只能刨一根,还容易刨歪,这个多刃刨能一次夹三根箭杆,顺着木纹推,既能刨光,还能校准直度。” 她拿起一根没打磨的柳木箭杆,塞进刨子的卡槽里,手指轻轻一推,“哗啦” 一声,箭杆表面的毛刺全被刨掉,露出光滑的浅褐色木面,还带着淡淡的柳木清香,“《考工记》里说‘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箭杆需直,否则射程偏’,用这个刨子,箭杆直了,转射机射得更准。”

“俺试试!” 李二放下手里的单刃刨,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接过墨离递来的多刃刨。第一次推的时候,手一抖,箭杆歪了点,墨离赶紧走过去,扶着他的手:“顺着木纹的方向,力道匀点,别慌。” 李二跟着学,第二次推过去,三根箭杆都刨得光滑笔直,他激动得手都抖了:“好家伙!这玩意儿太好用了!俺们之前一天刨一百根,现在一个时辰就能刨五十根,够转射机用了!”

流民工匠们都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怎么用,墨家弟子们耐心教,有的扶着工匠的手调整角度,有的帮着固定箭杆,工坊里很快响起 “哗啦哗啦” 的刨木声,比之前热闹了好几倍,连空气都好像没那么冷了。

秦风松了口气,刚要去看转射机的组装进度,就听见墨石的喊声:“不好!青钢不够了!” 众人转头看去,墨石正把装青钢的木箱倒过来,只有几块碎料 “哐当” 掉在地上,他蹲下去捡,脸都白了,“还缺三根轴,剩下的青钢只够锻两根,差一根!”

工坊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刨木声都停了。李信急得踹了脚木架:“他娘的!怎么偏偏这时候缺青钢?没有轴,转射机就是堆木头,西城门少一道防线,匈羌的战车冲过来咋办?”

“俺们有!” 老周头突然喊起来,转身就往外跑,他的棉褂扣子没系好,敞着怀,露出里面打补丁的单衣,“俺们流民家里有旧铜器!铜盆、铜勺、铜铃铛,都能熔了用!俺这就去召集人,把旧铜器都拿来!”

“俺也去!” 小石头跟着跑,小短腿倒腾得快,手里还攥着个布包,“俺家有个铜铃铛,是俺爹留下的,上次狗蛋用糖换俺都没给,现在熔了守栎阳!”

没一会儿,流民们就扛着各种旧铜器来了,老周头抱着个铜盆,盆沿磕了个坑,还沾着点没洗干净的麦麸;王阿婆拄着拐杖,手里拿着个铜勺,勺柄都磨细了;小石头举着个铜铃铛,铃铛上的红绳都褪色了,一群人把铜器堆在工坊中央,像堆了小山。

墨渊走过去,拿起老周头的铜盆,用青铜矩尺量了量厚度,又敲了敲,听声音:“这些铜器纯度够,是好铜!按《考工记》‘金有六齐’的法子,四分铜一分锡,熔出来的铜轴虽然不如青钢结实,但撑过这次进攻没问题 —— 转射机射个百八十箭,铜轴扛得住!” 他转头对墨石说:“加锡块,火候别太猛,铜水别煮太老,不然轴会脆。”

墨家弟子立马支起小熔炉,把旧铜器敲碎了放进去,又加了几块锡块。墨石拉着双筒风箱,火苗 “呼呼” 窜,没一会儿,铜器就熔成了暗红色的铜水,泛着泡泡。墨石用陶勺把铜水倒进轴的模具里,模具是用草木灰和黏土做的,涂了层防粘的滑石粉,铜水倒进去时 “滋啦” 响,冒起白烟。

众人都围着看,连呼吸都放轻了。过了约莫一刻钟,墨石小心地打开模具,一根铜轴躺在里面,虽然颜色不如青钢亮,是暗红色的,却也结实,他拿起来敲了敲,声音清脆:“成了!这轴装在转射机上,没问题!”

工坊里又热闹起来,墨石带着弟子装转射机的轴,李二和流民们刨箭杆,老周头带着人把箭杆尾端涂红漆,墨离则领着几个弟子做火箭 —— 把麻布剪成条,缠在箭杆上,再浸上火油,装在陶壶里。每个人都没闲着,锻打的火花、刨木的声响、工匠的喊号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急促又有力的战歌。

秦风走到组装转射机的地方,墨渊正用青铜矩尺校准弩臂和轴的角度,他蹲在地上,眼睛离矩尺很近,生怕差一点:“《墨子?备城门》里说‘转射机,轴与臂需成四十五度,方能覆盖六十步范围’,之前装的两架角度偏了半度,射不到陷坑最里面,现在得调过来。” 秦风也蹲下来,帮着扶着弩臂,手指碰到刚装好的铜轴,还带着点余温,心里踏实了不少 —— 有这三架转射机,西城门的防御就硬气多了。

“秦大人!箭杆够了!火箭也准备好了!” 李二跑过来,手里捧着一大捆刨好的箭杆,每根都直溜溜的,尾端的红漆亮闪闪的,“一共三百支箭,五十支火箭,够转射机用了!” 墨离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火油壶,壶口塞着麻布:“每个火箭都浸足了火油,点着了能烧半刻钟,射在战车上,肯定能烧穿木板!”

就在这时,工坊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守在门口的士兵跑进来,声音都变调了:“秦大人!不好了!匈羌的先头部队到陷坑区域了!离西城门只剩八里,后面的主力也快了,尘烟都能看见了!”

“加快速度!最后一架转射机马上推出去!” 秦风喊起来,声音都有些沙哑。墨家弟子和士兵们抬着转射机往外跑,转射机的铜轴在地上 “咕噜” 响,李二和流民们也跟着搬箭和火箭,每个人都跑得飞快,雾已经散了不少,能看见远处的尘烟 —— 黑褐色的,像潮水一样往这边涌,还能隐约听见马蹄声 “咚咚” 传过来,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墨离带着墨家弟子把转射机推到城墙的射孔旁,墨渊爬上城墙,调整好角度:“这个角度能覆盖整个陷坑和火沟,匈羌的骑兵只要进五十步,就能射!” 秦风让人把箭和火箭摆在转射机旁,李二蹲在旁边,手里拿着火折子,紧张得手心冒汗。

小石头也跟着跑过来,蹲在墨离身边,仰着冻红的小脸:“墨离姐姐,俺能帮着点火箭吗?俺会小心,不烧到手。” 墨离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把一个小火折子递给她:“好,等会儿听我喊‘点’,你就把火折子凑到麻布上,别太近。” 小石头赶紧点头,把火折子攥得紧紧的。

远处的先头部队越来越近,能看见他们穿的胡服和手里的马刀,李信站在城墙上,拔出剑,大声喊:“都准备好了!转射机瞄准,等他们进五十步射程就射!”

墨渊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竹筒,里面装着些铁蒺藜,每个都有四个尖,磨得锋利:“还有这个!这是墨家的‘惊马蒺藜’,按《墨子?备城门》的法子做的,扔在地上总有一个尖朝上,能扎马掌!咱们现在扔在火沟前面,能延缓他们的速度,给转射机争取时间!”

老周头和几个流民立马拿着铁蒺藜往火沟前跑,密密麻麻铺了一片,阳光照在铁蒺藜上,闪着冷光,像满地的小钉子。

就在这时,匈羌的先头部队冲进了陷坑区域,“哗啦” 一声,几匹战马掉进陷坑,尖木扎穿了马掌,骑兵们 “哎哟” 叫着摔下来。“射!” 秦风一声令下,三架转射机同时发射,火箭拖着橘红色的尾焰飞出去,“轰” 的一声,几匹战马被点燃,马受惊了,乱蹦乱跳,剩下的骑兵慌了,想往后退,却踩中了铁蒺藜,马掌被扎,疼得战马人立起来,整个先头部队乱作一团。

“好!射中了!” 城墙上的士兵和流民欢呼起来,小石头举着火折子,激动得跳起来,差点把火折子掉在地上,墨离赶紧扶住他:“小心点,别慌。”

可没高兴多久,远处的尘烟更大了 —— 匈羌的主力来了,三百骑兵,十辆战车,浩浩荡荡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战车的车轮压在地上,“咚咚” 响,震得地面都有点颤。

“大家别慌!” 秦风站在城墙上,大声喊,“转射机换普通箭,瞄准战车的车轮!火沟准备点火!只要车轮被射穿,战车就动不了!” 墨家弟子和士兵们立马行动,转射机的箭槽里换上了普通箭,火沟旁的流民手里拿着火折子,眼睛盯着越来越近的匈羌主力,手虽然有点抖,却没一个人退缩。

墨渊走到秦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有咱们改良的转射机,还有这些器械,再加上大家齐心,肯定能挡住他们!” 秦风点头,看着身边忙碌的人们 —— 墨渊的冷静,墨离的细致,李信的勇猛,老周头的坚定,小石头的兴奋,心里充满了底气。

而此时,躲在西城门旁破屋里的赵平,正透过门缝往外看,见匈羌的主力来了,眼里闪过一丝阴狠,他对身边的十几个旧族余党说:“等匈羌攻破城门,咱们就冲出去,烧了他们的转射机!只要转射机没了,栎阳就守不住了!” 他不知道,墨影带着五个墨家暗探就守在破屋外面的草堆里,手里的连弩已经上了箭,箭尖对准了破屋的门,就等他们出来。

工坊里还有几个墨家弟子在赶制铁蒺藜和火箭,虽然匈羌主力压境,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惧色 —— 因为他们知道,有墨家的技术助力,有大家的齐心协力,一定能守住栎阳,守住自己的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