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72章 墨子备穴,清理方案

冬末的栎阳没等来雪,却缠上了磨人的冷雨。雨丝像牛毛,混着融雪的冰粒,打在脸上又冷又痒,钻进衣领里更是冻得人一哆嗦。风裹着雨,往城墙根的低洼处灌,把黑泥搅得稀烂 —— 那泥裹着枯草屑和碎石子,踩下去能没过靴底,拔脚时 “咕叽” 一声,黑褐色的泥点溅得裤腿全是,干了之后就成了硬邦邦的斑,擦都擦不掉。

秦风站在西城墙的裂缝旁,玄色官袍的下摆早被雨水泡得发沉,贴在腿上凉飕飕的。他时不时抬手抹把脸,指尖沾着泥,却没顾上擦,眼神死死盯着裂缝里塞的干草 —— 那些草还是绿的,根部沾着新鲜的湿土,一看就是刚塞进去没多久。“这裂缝比早上看的还宽了点,” 他用脚踢了踢墙根的泥,“雨再泡下去,夯土还得塌。”

城墙下围着二十多个墨家弟子和秦军士兵,热闹得像个小工地。木柴堆得半人高,都是晒干的松木,树皮还带着裂纹,凑近能闻见淡淡的松脂味;黏土堆旁边放着三个陶瓮,里面是调好的草木灰,灰里掺了盐水,冒着淡淡的白气,沾一点在手上,又黏又滑。墨家弟子们穿着深灰色短褂,袖口挽到胳膊肘,露出磨得发红的小臂,有的手里握着铁铲,铲头插在泥地里,沾着的湿土往下滴;有的拿着青铜钩,挂在旁边的老槐树上,钩尖闪着冷光,还带着上次探洞时留下的泥痕。

墨渊蹲在裂缝边,头发被雨水打湿,一缕缕贴在额角,粗布短褂的后背沾了块黏土,他却没在意,手里的青铜矩尺一刻没离手 —— 矩尺的刻度上沾了泥,他就用指尖仔细擦掉,确保量得准。“裂缝宽六寸,深两尺,” 他把矩尺贴在墙上,声音沉稳,“里面塞的干草下面还有碎木,我刚才用青铜钩勾了下,碎木上沾着火油味,旧族是想等匈羌来了,点火烧城墙,把这口子烧大,好直接冲进来。”

“他娘的这群龟孙!真够阴的!” 蒙恬气得踹了脚泥地,玄甲上的水珠顺着鳞片往下滴,砸在泥地里溅出小坑。他说话时嗓门大,哈出的白气混着雨丝,很快散在风里,“我说老墨,这裂缝三天能补好?别到时候羌人骑着马冲过来,墙直接塌了,咱们跟流民都得被他们砍了!”

墨渊直起身,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了指旁边的陶罂:“按《墨子?备穴》的法子来,肯定来得及。备穴分三步,先探后补再设伏。第一步得用罂听,查清裂缝下面有没有暗洞 —— 旧族不会只挖个缝,十有**藏了火油、兵器在地下;第二步用‘草木灰黏土夯筑法’补,按典籍里的规矩,每层夯五寸,夯到指按不动,比原墙还结实;第三步在城墙内侧设伏,万一他们从暗洞偷袭,咱们直接抓活的。” 他说着拿起一个陶罂,罂口蒙着层薄羊皮,是用盐水泡过的,摸上去软乎乎的,“这罂就是探洞用的,《备穴》里写得明白,‘陶罂容四十斗,蒙以薄革,埋于地,聪耳者伏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咱们这罂是按四十斗的尺寸烧的,薄羊皮比革更灵敏,地下三丈内的动静都能听清。”

秦风点头,看向墨离 —— 她正蹲在陶罂旁,用布擦着罂身的泥,深灰色短褂的袖口磨出了毛边,手腕上戴着个青铜镯子,是墨渊送她的出师礼。“探洞的事就靠你了,墨离,你耳朵最灵,上次在白羊坡,你隔着墙都能听见羌人说话。”

墨离站起身,把陶罂放在裂缝旁的泥地里,又往罂底垫了层细沙,确保罂身贴紧地面,没留缝隙。“放心吧秦大人,” 她耳朵贴在羊皮上,闭上眼睛,周围的雨声、脚步声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罂里传来的细微声响,“《备穴》里说‘聪耳者需静气,辨声之方位、虚实’,我先听听有没有水流声 —— 要是有水流,暗洞可能会塌;再听有没有敲击声,那就是有人在里面动东西。”

众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墨离。雨还在下,打在陶罂上 “嗒嗒” 响,却没影响她的专注。过了约莫半柱香时间,墨离突然睁开眼,脸色凝重:“里面有动静!不是水流声,是‘咚咚’的敲击声,还有木头摩擦的‘嘎吱’声,像是有人在里面挪火油桶;而且这声音不止一处,左边三丈远还有动静,应该是两条暗洞,一条顺着裂缝往下,另一条可能通到城墙内侧的破屋。”

“啥?还有两条暗洞?” 蒙恬一下子就炸了,手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上,玄甲 “哗啦” 响,“这群杂碎是想从城墙里打地道,直接钻进城来?等羌人攻城,他们从里面往外冲,咱们腹背受敌,这不完了吗!”

墨渊却很镇定,从怀里掏出张竹简 —— 竹简是用防水的桐油泡过的,上面用墨笔画着简单的城墙剖面图,线条歪歪扭扭,却是他刚才蹲在雨里画的。“按《备穴》的经验,这种城防暗洞通常分‘主洞’和‘副洞’,主洞用来藏物资,比如火油、木柴;副洞用来通风,或者当逃生通道。” 他指着竹简上的两个小圆圈,“咱们得派弟子下去探查,查清暗洞的走向、里面有多少东西,还有有没有陷阱 —— 旧族最喜欢在暗洞里设毒针、绊索,得小心。”

“我去!” 墨家弟子阿木立刻站出来,他个子高,胳膊粗,手里拿着个火把,火把柄缠了麻布,防雨水浇灭,腰间别着短刀和青铜钩,“我跟着先生学了三年探洞,上次在陈留,我从暗洞里摸出过大秦的军粮,还躲过了匈奴的陷阱,经验足!”

另一个弟子阿竹也站出来,他比阿木矮点,却更灵活,手里拿着个陶制的信号筒,里面装着硫磺和艾草:“我跟阿木一起去,他力气大,搬东西;我眼神好,能找陷阱,互相有个照应。”

墨渊点头,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递给他们:“这里面是解毒草,要是被毒针划到,嚼碎敷在伤口上,半个时辰就能消肿;信号筒分两种,红烟是‘发现危险’,白烟是‘安全’,别弄错了 —— 里面的硫磺是用栎阳的硫磺矿采的,烟浓,我们在上面能看见。”

阿木和阿竹应了声,蹲在裂缝旁,用铁铲把旁边的泥挖开 —— 泥土湿软,一铲下去能挖一大块,很快就露出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潮湿的霉味混着火油味飘出来,呛得人直咳嗽。阿木举着火把先钻进去,火把的光在洞里晃了晃,照出洞壁上的泥痕;阿竹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青铜钩,时不时钩一下洞壁,怕有隐藏的陷阱。

外面的人都盯着洞口,心提到了嗓子眼。秦风攥紧了手里的铜印,印柄被体温焐得发烫,却没让他觉得暖 —— 要是暗洞里有大量火油,一旦点燃,整个西城墙都得塌,栎阳的流民就没了屏障。蒙恬来回踱步,玄甲擦着旁边的木柴,发出 “沙沙” 响,他时不时探头往洞里看,嘴里念叨:“这俩小子怎么还不出来?别出啥事了!”

没一会儿,洞口突然冒出红色的烟,是信号筒的火!“不好!” 蒙恬就要冲过去,却被墨渊一把拉住:“别慌!红烟是‘发现危险’,不是‘求救’—— 要是求救,他们会连续点两回红烟,再等等。”

又过了片刻,阿木和阿竹从洞口爬出来,脸上、身上全是泥,阿竹的胳膊上还划了道血口子,血顺着小臂往下淌,滴在泥地里。“里面有两个火油桶!” 阿木喘着气,把火把插在泥地里,“桶上刻着羌人的羊头纹,都是满的,放在主洞里,旁边还堆着十几个木柴捆,都是干松木,一点就着!”

阿竹揉了揉胳膊,笑着说:“俺没事,就被洞壁上的毒针蹭了下,已经敷了解毒草,不疼了。副洞通到城墙内侧的破屋,里面没人,但地上有新鲜的脚印,应该是旧族的人刚走没多久,还留下了一把铁锹,木柄上刻着‘韩’字,是韩氏旧宅的标记!”

“韩氏旧宅?” 秦风心里一动,他想起之前墨影报信说韩氏旧宅藏着证据,“看来这暗洞是通到韩氏旧宅的!旧族是想从韩氏旧宅挖地道到城墙,等匈羌进攻时,从暗洞冲出来,里应外合,烧了流民村的麦田!”

墨渊蹲在地上,用木炭在泥地里画着暗洞的走向:“现在制定清理方案,分三步走,一步都不能错。第一步,清理暗洞里的火油和木柴,蒙将军带亲兵去,你们力气大,注意别把火油桶弄倒了,桶一倒,火油洒出来,遇上火把就完了;第二步,补洞,用‘草木灰黏土’夯筑,草木灰和黏土按三比二的比例混,加盐水,这样夯出来更黏,不容易裂,弟子们负责,每填五寸就夯一次,我来检查密度,必须按《备穴》里‘夯至指按不动’的规矩来;第三步,设伏,墨离带几个弟子去破屋守着,再让秦军士兵围在破屋周围,一旦有旧族的人来,就抓活的,别让他们跑了。”

“我这就去!” 蒙恬一听有活干,立马精神了,他点了五个亲兵,都是身材高大的汉子,手里拿着铁铲、麻绳,“你们几个,跟我下去,小心点,别碰倒火油桶,谁要是出岔子,我饶不了他!”

亲兵们跟着蒙恬钻进暗洞,没一会儿就扛着两个火油桶出来 —— 桶是陶制的,黑褐色,上面的羊头纹歪歪扭扭,像是用刀尖刻的。蒙恬把桶放在地上,用麻绳捆紧,绳子勒进陶壁,他还不放心,又多缠了两圈:“好家伙,这一桶最少有三十斤,能烧半个时辰,两个桶要是点着,这城墙能烧穿个大洞,到时候羌人骑马直接就能冲进来!”

这边蒙恬清理暗洞,那边墨离已经带着弟子们和好的黏土 —— 草木灰和黏土混合后呈灰褐色,加了盐水后黏性十足,用手抓一把,能捏成块,掉在地上都不碎。弟子们拿着木夯,把黏土填进暗洞,阿竹双手握木夯,往下砸时腰腹发力,“咚” 的一声,夯底陷进黏土里,他喊着 “一、二、夯!”,其他弟子跟着应和,节奏整齐,夯土的声音在雨里传得很远。

墨渊蹲在旁边,手里拿着青铜矩尺,时不时用手指按一下刚夯好的黏土:“再夯重点!按《备穴》的规矩,指印不能超过半寸,你们这才夯到一寸,不行,再来!” 他亲自示范,拿起木夯,往下一砸,黏土被砸得紧实,他再按,指印只有三分,“这样才对,记住,夯土要‘稳、准、狠’,稳着砸,准着落,狠着用力,才能夯结实。”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小车的 “轱辘” 声,老周头带着几个流民来了 —— 老周头穿着件打补丁的粗布棉袄,腰间系着根草绳,推着辆木车,车上放着两个陶瓮,里面是热水;旁边的王二扛着个布包,里面是麦饼,饼还冒着点热气;狗蛋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个小布包,跑得满头汗,头发上还沾着雨珠。

“秦大人!墨先生!” 老周头把车停在城墙下,擦了把汗,“俺们在村里听说你们修城墙,就熬了点热水,让大伙暖暖身子,别冻着了!这麦饼是俺们早上刚烤的,还软乎,你们垫垫肚子!”

王二把布包打开,麦饼的香味飘出来,混着雨丝,勾得人肚子叫。墨家弟子们停下手里的活,围过来,老周头给每人递一碗热水,热水冒着白气,喝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驱散了不少冷意。

狗蛋跑到墨离身边,仰着小脸,把手里的布包递过去:“墨离姐姐,这个给你!是俺娘给俺的糖,甜的,吃了有力气挖洞!” 布包里是几块用麻纸包着的糖,糖块有点化了,沾着麻纸的纤维。

墨离蹲下来,接过布包,摸了摸狗蛋的头,笑着说:“谢谢你啊狗蛋,姐姐收下了,咱们一起吃好不好?” 狗蛋使劲点头,眼睛亮得像星星。

老周头看着城墙下的暗洞,眉头皱得紧,他用脚踢了踢旁边的泥,语气里满是气愤:“这群旧族真不是东西!为了自己的爵位,连家乡都要卖!俺们流民以前没地没粮,是秦大人给俺们分田,让俺们有饭吃,俺们都知道护着栎阳,他们倒好,帮着外人害自己人,要是让俺见着赵平,俺非得用锄头揍他不可!”

就在这时,守在破屋的士兵突然跑过来,跑得太急,摔了一跤,爬起来时裤腿全是泥,声音急促:“秦大人!蒙将军!破屋里发现有人影!一共两个,穿着粗布短褂,腰间挂着刀,看着像是旧族的人,他们在屋里翻东西,好像在找什么!”

秦风立马拔出佩剑,剑鞘撞在腰间的铜印上,发出 “当” 的一声:“蒙将军,你带五个亲兵去破屋包抄,从后门绕过去,别让他们跑了;墨离,你带三个弟子在城墙下守着,注意暗洞的入口,别还有人从洞里钻出来;我去检查刚补好的夯土,别他们一闹,咱们这边出岔子。”

“好!” 蒙恬应了声,抓起放在地上的长矛,带着亲兵就往破屋跑,玄甲的声音在雨里 “哗啦” 响,很快就消失在拐角。

没一会儿,破屋方向传来 “抓住他们!” 的喊声,接着是兵器碰撞的 “叮当” 声。又过了片刻,蒙恬押着两个汉子走过来 —— 那两个汉子穿着粗布短褂,褂子上沾着泥,腰间的刀已经被缴了,手腕用麻绳捆着,头低着,不敢看人。

“说!你们来破屋干什么?还有多少人藏在城里?” 蒙恬用长矛指着他们,嗓门大得吓人,哈出的白气混着雨丝,喷在那两个汉子脸上。

其中一个汉子哆哆嗦嗦地抬起头,脸上满是泥,嘴唇发紫:“俺…… 俺们是赵平派来的,来看看暗洞清理得怎么样…… 赵大人说,要是暗洞被清理了,就把破屋里的火油点了,烧了城墙……”

“赵平这龟孙!” 蒙恬气得一脚踹在他身上,那汉子 “扑通” 跪在泥地里,“还敢烧城墙?你们这群通敌的杂碎,等老子抓住赵平,非得把你们一起送天牢,让你们尝尝秦律的厉害!”

秦风走过来,看着那两个汉子:“韩氏旧宅的地窖里还有多少人?你们是不是通过暗洞往地窖里运过东西?” 那两个汉子互相看了看,没敢说话,蒙恬又要发火,秦风拦住他:“别逼他们,把他们押起来,等查完韩氏旧宅,一起审,总能问出真相。”

就在这时,墨离突然喊起来:“秦大人!你们快来看!暗洞这边还有问题!” 众人赶紧跑过去,只见墨离蹲在刚补好的夯土旁,用青铜钩勾着夯土的边缘,露出个拳头大的洞口 —— 洞口黑漆漆的,能看见里面的泥土还很湿。

“这是啥?” 蒙恬凑过去看,“不是刚补好吗?怎么还有洞?”

墨离用火把往洞里照了照,火光里能看见洞壁很光滑,像是被人特意挖过:“这是一条小地道,比刚才的暗洞细,只能容一个人爬着过,应该是旧族留的逃生通道。” 她把耳朵贴在洞口,听了听,脸色一变,“里面有动静,像是有人在爬,而且这地道…… 通向韩氏旧宅的地窖!”

“韩氏旧宅的地窖?” 秦风心里一震,他想起墨渊说韩氏旧宅藏着证据,“看来这地道是旧族连接城墙和韩氏旧宅的关键!他们不仅想从这里偷袭,还想通过地道转移地窖里的证据,等咱们去查时,啥都找不到!”

墨渊蹲在洞口,用青铜矩尺量了量洞口的宽度:“按《备穴》的法子,得把这小地道也堵死,用黏土混合碎石,夯得比刚才还结实,让他们没法再挖开。另外,墨影还在韩氏旧宅外盯着,我让他多注意地窖的动静,一旦有旧族的人转移证据,就发信号。”

天色渐渐暗下来,雨也小了,变成了细细的雨丝,落在脸上几乎没感觉。城墙的裂缝和暗洞终于清理完毕,补好的夯土冒着淡淡的热气,是刚夯完的余温,墨渊用手指按了按,指印只有三分,他满意地点点头:“行了,这样夯得结实,别说三天,就是下雨下半个月,也不会裂。”

秦风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韩氏旧宅 —— 那里黑灯瞎火的,只有几间屋子的窗户里透着点微光,像鬼火似的。蒙恬走过来,递给秦风一壶酒,酒壶是青铜的,还带着点温度:“喝点暖暖身子,今天算是清理了一个大隐患,接下来就是韩氏旧宅了,咱们明天一早就去,非得把赵平和匈奴勾结的证据找出来不可!”

秦风接过酒壶,喝了一口,醇酒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驱散了身上的冷意。他看着城墙下忙碌的墨家弟子和流民,心里踏实了不少 —— 有这些人一起,就算匈羌来了,就算旧族再搞鬼,他们也能守住栎阳,守住流民的家。

而此时,韩氏旧宅的地窖里,穿胡服的匈奴使者正对着赵平发脾气,手里的羊头纹铜牌 “啪” 地拍在石桌上:“你派去的人怎么被抓了?暗洞也被堵了!三日后就要进攻,现在怎么办?没有暗洞,咱们怎么里应外合?”

赵平坐在石凳上,手里端着杯酒,酒都洒了一半,脸色发白:“别慌…… 我还有办法,地窖里还有一条地道,通向城外的树林,等秦风他们来查旧宅,咱们就从地道跑,去黑石峡谷跟大部队汇合,到时候再杀回来,烧了栎阳!”

匈奴使者冷笑一声,拿起桌上的刀,刀光在火把下闪着冷光:“希望你这次别再失手,不然单于不会放过你,我也不会!”

地窖外的阴影里,墨家暗探墨影正蹲在房檐上,手里的竹简记满了他们的对话,短弩的箭槽里已经装上了涂了麻药的箭—— 他会把消息尽快传给秦风,让赵平和匈奴使者插翅难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