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7章 高声诵典,《尚书》震场

刀风裹着渭水的腥气刮在后颈,凉得秦风打了个寒颤。横肉刽子手的胳膊已经绷到最紧,长刀离他的脖子只剩寸许,他甚至能看到刀身上自己瞳孔的倒影 —— 那里面没有恐惧,只有一股豁出去的狠劲。

“动手!” 高台上的李斯突然催促了一句,声音里没半点波澜。

刽子手低吼一声,长刀带着风声往下劈。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秦风猛地攒足力气,肩膀往后一撞,狠狠顶在按住他的士兵胸口。士兵没防备,被撞得踉跄后退,手里的戈 “哐当” 掉在泥地里。

“拦住他!” 另一个士兵怒吼着扑上来,想抓秦风的胳膊。可秦风已经跪了起来,铁链在他脚踝上 “哗啦” 作响,他却不管不顾,扯着嗓子就喊: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这声喊得太突然,太响亮,像一道惊雷炸在刑场上。刽子手的刀停在半空,刀刃离秦风的头发丝只有一指远,他整个人都僵住了,眼里满是错愕。

秦风没停,他记得老儒生说的 “声洪字清”,记得怀里竹简上的刻痕,更记得那些被烧掉的典籍 —— 他要把这些话喊给李斯听,喊给士兵听,喊给所有围观的百姓听。他站直身子,虽然被铁链绊着,却像棵扎在土里的树,声音穿透了渭水的风: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刑场瞬间静了。之前还在哭嚎的儒生忘了哭,持戈的士兵忘了动,连高台上翻名册的李斯,手指都顿在了竹简上。渭水的浪声、风刮过铠甲的 “哗啦” 声,突然都成了背景音,只剩下秦风的声音,一句一句撞在每个人的耳朵里。

“这…… 这是《尚书》里的话吧?”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是个穿粗布长衫的老头,手里还攥着个布包,像是个小商贩。

“没错!我小时候听先生念过,是《尧典》!” 旁边一个年轻人接话,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秦风。

士兵们也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偷偷把戈尖放低了些 —— 他们虽然奉命看守,却也听过家里老人讲 “尧帝治世” 的故事,此刻听到熟悉的句子,心里都犯了嘀咕。

横肉刽子手咽了口唾沫,回头看向高台,像是在问 “还斩不斩”。可李斯没说话,他慢慢抬起头,原本平淡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鹰隼盯着猎物,死死锁在秦风身上。

秦风迎着李斯的目光,没停,继续往下诵:“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他的声音有点哑,是刚才喊得太用力,可每一个字都咬得极准,没有半点含糊。

“大胆腐儒!竟敢在刑场上妖言惑众!” 突然,一个穿黑色短打的小吏从高台上跳下来,指着秦风骂道,“大人让你死,你还敢拖延!” 说罢,他就要冲上来抓秦风。

“住手!” 李斯的声音突然响起,比刚才冷了三分。小吏愣在原地,转头看向李斯,只见李斯慢慢站起身,走下高台,玄色官服的下摆扫过台阶上的泥,他却浑然不觉,一步步走向秦风。

秦风心里一紧 —— 李斯终于要动手了?可他没停,依旧诵着《尧典》,只是声音更响了些:“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他要把能记住的都诵完,就算李斯现在杀了他,这些句子也能留在有人心里。

李斯走到离秦风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他没喊停,只是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叮” 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刑场里格外清晰。

围观的百姓慢慢围了过来,有人甚至忘了害怕,往前凑了凑,想听得更清楚些。那个穿粗布长衫的老头,还从布包里掏出块干粮,一边嚼一边点头,嘴里还念叨着 “没错,就是这个,先生当年就是这么念的”。

终于,秦风诵到了 “庶绩咸熙,分北三苗”,停下了 —— 后面的句子他记得不太准,不敢乱诵。他喘着粗气,胸口起伏得厉害,铁链还在脚踝上晃,却觉得浑身都松了些 —— 至少,他把想说的都说了。

刑场里静得能听见渭水的浪打在岸边的声音。李斯盯着秦风看了半天,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你刚才诵的,真是《尚书?尧典》?”

“千真万确!” 秦风挺直腰板,哪怕膝盖还在疼,“我还能诵《皋陶谟》《禹贡》,只要大人肯听!”

李斯没接话,转头看向刚才那个说听过《尧典》的年轻人,问道:“他诵的,与你先生念的,可有差错?”

年轻人赶紧点头:“没有!一字不差!尤其是‘允恭克让,光被四表’这两句,先生说过,是尧帝最核心的德行,错不了!”

李斯的眉头皱了起来,手指摩挲玉佩的速度更快了。他知道,《尚书》在焚书后几乎绝迹,除了博士官藏的版本,民间能完整背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 眼前这个年轻儒生,怎么会这么熟练?难道是伪造的?

“你私藏的《尚书》在哪?” 李斯突然问,眼神更锐利了,“拿出来给我看!”

秦风心里一沉 —— 他哪有完整的《尚书》,只有老儒生给的半片残卷。可他不能说没有,只能慢慢从怀里掏出那半片竹简,双手递过去,声音有点发颤:“大人,我只有这半片,是…… 是前博士官的弟子给我的,上面是《大禹谟》的‘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李斯接过竹简,凑到眼前仔细看。竹简边缘已经开裂,上面的篆字被磨得有些模糊,可他还是认出了 “允迪厥德” 四个字,跟他当年在博士官那里见过的《尚书》残卷上的字迹,确实一致。

“你从哪认识的博士官弟子?” 李斯追问,语气里的怀疑没减。

“在咸阳狱里,他是我的邻牢。” 秦风老实回答,“他还教我稽首礼,教我《尧典》的口传细节,说不能让文脉断了……”

李斯没说话,盯着竹简看了半天,又抬头看向秦风,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情绪 —— 有怀疑,有审视,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好奇。他知道,要是这儒生真能完整背出《尚书》,杀了他,就等于又断了一段文脉,可要是不杀,又违背了 “焚书坑儒” 的律法。

“大人,别听他胡扯!” 刚才的小吏又凑过来,小声说,“他就是想拖延时间,说不定这竹简也是伪造的!”

李斯没理小吏,突然对秦风说:“你再诵一遍《尧典》,从‘乃命羲和’开始,要是有一个字错了,立刻斩!”

秦风心里一喜,赶紧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这次他更从容了,声音平稳,每个字都念得极准,连停顿的地方都跟老儒生教的一模一样。

围观的百姓听得入了迷,那个穿粗布长衫的老头甚至跟着小声念,年轻人也点头附和,刑场的气氛完全变了 —— 不再是之前的肃杀,反而多了些 “听书” 的热闹。

李斯站在原地,听着,手指慢慢停住了摩挲玉佩的动作。他突然想起当年焚书时,博士官张平抱着《尚书》哭着求情的样子,想起自己说 “非秦记皆烧之” 时的决绝,心里竟莫名有点发虚。

“大人!时辰不早了,该行刑了!” 小吏又在旁边催促,语气里满是急切。

李斯没吭声,只是盯着秦风,眼神里的锐利渐渐淡了些,多了些犹豫。他知道,要是现在杀了秦风,这些百姓说不定会有怨言,可要是不杀,又没法向陛下交代 —— 毕竟 “焚书坑儒” 是陛下定的律法。

就在这时,秦风突然停了下来,看着李斯,大声说:“大人!《尚书》里记的是尧帝、舜帝的治世之道,是华夏的根!杀了我没关系,可这些典籍要是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斯的身体僵了一下,手指攥紧了竹简,竹片边缘硌得手心发疼。他看着秦风坚定的眼神,看着围观百姓期待的表情,又想起怀里的竹简 —— 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先把他押起来。” 李斯突然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带回去,我要亲自审问。”

“大人!您……” 小吏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按我说的做!” 李斯的语气冷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小吏不敢再劝,只能让士兵解开秦风的铁链,把他押起来。

秦风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却觉得心里亮堂了 —— 至少,他活下来了,至少,《尚书》的句子,有人听见了。

他被士兵押着往回走,路过高台时,回头看了一眼李斯,只见李斯还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半片竹简,眼神复杂地看着渭水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什么。

秦风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难的 —— 李斯肯定会怀疑他诵的是伪作,肯定会找机会验证。可他不怕,他有老儒生教的细节,有怀里的竹简,还有脑子里的典籍 —— 这些,都是他的底气。

只是他没看到,李斯在他走后,悄悄把那半片竹简藏进了袖袋,手指还在轻轻摩挲着上面的 “允迪厥德”,眼神里的犹豫,渐渐变成了一丝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