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66章 机关安装,初试成功

北境的凌晨是被冻透的冷,雾浓得像浸了水的棉絮,贴在脸上发潮,睫毛上很快结了层细霜,眨一下眼都沙沙响。土路上的冻土被踩出浅坑,坑里积的霜粉一踩就散,混着零星的枯草,在火把的光里泛着细碎的白。远处的山头隐在雾里,只剩个模糊的黑影,猎犬的低吠声偶尔从雾里飘来,闷闷的,像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 —— 离羌人预计进攻的时辰,只剩不到两个时辰,白羊坡上的每个人,都在跟时间抢速度。

工坊外的空地上,火把插了一圈,橙红的光把雾染成淡淡的橘色,映着错落的人影。墨家弟子、秦军亲兵、流民、猎户混在一起,扛槐木的喊着号子,拖连弩的脚步沉实,搬悬门零件的互相搭着话,连呼吸都带着急促的白气。地上散落着工具:木锉的齿缝里卡着木屑,青铜矩尺的刻度沾了霜,熔蜡的陶碗还没收拾,碗沿挂着凝固的蜡珠,有金黄的蜂蜡,也有乳白的兽油蜡,像串了圈彩色的小珠子。墙角堆着刚砍的槐木段,上面盖着麻布,麻布边缘结了层薄霜,摸上去硬邦邦的;旁边的竹筐里装着惊马钉,青铜的尖儿在火光下闪着冷光。

秦风裹着件玄色厚棉袍,领口沾着昨晚熔蜡的蜡渍,蹭得下巴有点痒。他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机关布局图,是用炭笔在麻布上画的,边角被反复折叠,磨出了毛边。图上 “陷坑”“连弩”“悬门” 的标记旁,还写着小字备注,是墨渊昨晚加上的 “霜天调绳法”。他刚从坡顶了望台下来,靴底沾着坡上的冻土,走一步掉一点渣。“墨渊先生,陷坑的榆木尖都检查过了?别因为结霜冻裂了。” 他走到正在指挥弟子挖坑的墨渊身边,声音里带着点没歇透的沙哑,呼出的白气飘到墨渊脸上。

墨渊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 凌晨虽冷,弯腰挖坑却热,他的粗布短褂后背湿了一大片,贴在身上,袖口还沾着点桐油。他的手比木锉还糙,指缝里嵌着洗不掉的木屑和桐油,指甲盖边缘裂了道小口子,贴了块墨绿色的草药布 —— 那是用《墨子?杂守》里记载的 “止血草” 熬汁泡过的,墨家弟子都备着,止血快还防裂。“都检查了,” 他拿起一根榆木尖样品,递到秦风面前,“用桐油泡了两时辰,又在炭火边烘过,木芯里的水分都烤干了,别说结霜,就是冻上一天也裂不了。” 他指着不远处的墨石,“墨石正绑触发绳,按《备城门》里‘绳连悬门’的法子来的 —— 三股黄麻绳绞成一股,一端系在坑底的榆木上,一端绕过大号滑轮,连到坡顶的悬门轴上,只要陷坑一塌,麻绳一拽,悬门就跟着落,分毫不差。”

秦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墨石正蹲在坑边,手里拿着个小木锤,把麻绳的结敲实。他的手背贴着块麻布,是昨天调试连弩时被机括划伤的,血渍已经发黑,却没耽误干活。见秦风看过来,他抬头笑了笑,露出两排白牙,脸上沾着点泥土,像花猫似的:“秦大人,这绳结您放心!是按先生教的‘死扣活调’法绑的 —— 平时是活结,能根据土的松紧调长度,一受力就变成死扣,就算战马再劲大,也拉不断!” 他还拽了拽麻绳,绳子纹丝不动,只把旁边的枯草带起来几根。

“小心点,别让麻绳蹭到冻土上的霜,” 秦风递给他一块麦饼,是老周头早上烤的,还带着点余温,“先垫垫肚子,一会儿调悬门,更费力气。”

墨石接过麦饼,咬了一大口,含糊地说:“知道啦!俺兜里还揣着王阿婆给的糖呢,甜得很,饿不着!”

旁边的蒙恬正带着四个亲兵抬连弩,玄甲的左肩甲有道深划痕,是去年跟匈奴打仗时被马刀划的,没来得及补,边缘磨得发亮。他外罩的粗布褂子被风吹得鼓起来,像个小帐篷,喊号子的嗓门震得旁边的火把火星子都跳:“嘿哟!加把劲!这连弩沉,别磕着机括!慢着点,左边的兄弟抬高点,别蹭着地上的矩尺!”

“将军您放心!机括涂了三层蜂蜡,磕不着!” 抬连弩的亲兵笑着回应,“就是您那玄甲,别蹭着木架,刮花了可惜!”

蒙恬哈哈一笑,拍了拍玄甲:“这甲就是用来挡刀的,刮花怕啥!只要连弩没事,比啥都强!” 等连弩抬到坡顶的预设位置,他蹲下来,用手按了按连弩的底座:“老墨,这底座得固定牢点!北境的土软,霜一化更松,万一射的时候车晃,箭就偏到姥姥家了!”

“早给你备着了!” 墨渊让弟子抬来几块青石板,石板上还带着山涧的湿痕,边缘没磨平,带着棱角,“这是昨天让猎户从山涧里抬来的,一块有三十斤重,压在连弩腿下,再用木楔把缝楔紧,别说射十箭,就是射一百箭,车也挪不了半寸!” 他又让墨石拿了块蜂蜡,给连弩机括补涂了层:“刚才试了下,霜天里蜡容易硬,补一层,机括更顺,射程能稳在五十步,不差分毫。”

老周头带着几个流民扛着伪装用的枯草和沙土过来了,他的粗布裤腿沾了不少泥,膝盖处有个补丁,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拼的,一看就是补了好几次。他跑得飞快,怀里还揣着个陶壶,里面是热水:“秦大人!俺们把草和土都运来了!这土是俺们特意筛过的,没大石子,铺在木板上,跟真坡路一模一样!” 流民们也没闲着,陈老栓蹲在陷坑旁,先在薄木板上铺层三寸厚的沙土,动作麻利得很,他的手上全是老茧,是种了一辈子地磨出来的;王阿婆的孙子小石头才十岁,也跟着帮忙撒枯草,小手冻得通红,却没喊一声冷,还时不时用袖子擦鼻涕。

“张叔那边怎么样了?” 秦风问身边的暗探墨影。墨影刚从山头上回来,身上沾着草屑,夜行衣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的麻布衬里:“张叔带着五个猎户,在西边的三个山头上布了哨,每个哨点都挂着狼烟 —— 是用艾草和狼粪混的,点着了烟是黑的,雾再大也能看见。猎犬也都拴在路口,一闻见陌生的马味就叫,比人还灵,刚才有只兔子跑过去,猎犬都没叫,就认马味!”

就在这时,东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朝阳像个橘红色的圆饼,慢慢从雾里钻出来,把雾染成淡淡的粉。霜开始化了,土路上的霜粉变成小水珠,踩上去更软了,沙尘也比昨晚小了很多,只剩零星的细沙在风里飘。墨渊看了看天,对众人喊:“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先做次初试,模拟羌人进攻,看看机关能不能联动!别等会儿真打起来,出岔子!”

弟子们立马行动起来,用草扎了十个假人,假人身上绑着麻布片,模拟羌人的铠甲;又把假人绑在木马上,木马的轮子用布包着,模仿战马的蹄声。蒙恬亲自牵着木马,站在坡底的入口处,手里还拿着个小旗子,用来发信号:“都准备好了吗?连弩上箭!悬门归位!陷坑待命!喊一声,都给我应一声,别漏了!”

“连弩上箭完毕!” 负责连弩的弟子阿木喊着,他的头发用麻绳束在脑后,额前的碎发沾着汗珠,把涂了麻药的箭杆装进箭槽,机括 “咔嗒” 一声扣紧,声音脆得很。“悬门归位完毕!” 负责悬门的弟子阿竹回应,他的胳膊上挎着根麻绳,是备用的,悬门稳稳地吊在坡中间的横梁上,像块随时会落下的乌云。“陷坑待命完毕!” 墨石喊着,手里还握着根短木杆,是用来手动触发的,万一麻绳出问题,就用木杆捅坑底的榆木。

秦风站在坡顶的指挥位,手里攥着那块麦饼,还没吃完,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里的旗子:“开始!”

蒙恬松开木马,木马拉着假人,顺着坡路往上行进,速度越来越快,麻布片在风里飘着,真像羌人骑兵冲锋的样子。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木马的动向 —— 眼看第一个木马就要踩中陷坑,突然,“咻” 的一声,连弩先射了,可箭杆没射中假人,偏了半尺,扎进旁边的土里,箭尾还在晃。

“怎么回事?!” 蒙恬的嗓门一下子提起来,几步冲到坡顶,指着连弩机括,“昨天不是调试好了吗?怎么还偏了?”

阿木脸都白了,赶紧跑过去检查连弩,手都在抖:“将军…… 是…… 是霜天里箭杆受潮了!您看,箭杆尾端的麻布,沾了雾水,变重了,所以偏了!” 他拿起没射的箭杆,递到蒙恬面前,麻布果然是潮的,摸上去发沉。

“慌什么!” 墨渊走过来,拍了拍阿木的肩膀,“《杂守》里写过‘霜雾天,箭需烘而涂蜡’,忘了?赶紧把箭杆都拿到火把旁烘烘,再涂层蜂蜡,防水还能让箭杆平衡!” 他还从怀里掏出个小陶盒,里面装着蜂蜡,“用这个,是昨晚熔的纯蜂蜡,比之前的软,涂在箭尾,正好能补重量!”

弟子们赶紧行动,把箭杆架在火把旁烘,火苗舔着箭杆,很快就把潮气烘没了;阿木拿着小刷子,给每支箭的尾端都涂了层蜂蜡,再装进箭槽。秦风让人把木马拉回坡底,重新调整了连弩的角度 —— 墨渊用青铜矩尺量了量,把连弩的底座往左挪了半寸,确保箭能对准坡道中间。

“再来一次!” 秦风挥下旗子。

这次,干燥的箭杆没再受潮,木马刚进入连弩的五十步射程,“咻咻咻” 三声,三支箭杆同时射出,箭尖带着风声,正好射中三个假人的 “胸口”,麻布片被射穿,假人应声倒下,木马也停了下来。

剩下的七个木马继续上行,离陷坑越来越近 ——“哗啦!” 最前面的木马踩中了薄木板,木板瞬间翻塌,木马 “咚” 的一声掉进陷坑里,坑底的榆木尖直接扎透了木马的底座,牢牢地卡在里面。与此同时,连接陷坑的麻绳被猛地拽动,坡中间的悬门 “轰隆” 一声落下,槐木做的门框砸在地上,震得周围的枯草都跳起来,正好把后面的四个木马截在坡中间,前后两段,像被切了的绳子。

“成了!成了!” 弟子们欢呼起来,蒙恬拍着大腿笑,玄甲的鳞片 “哗啦” 响:“好!这机关,别说羌人骑兵,就是再来几头野牛,也得栽在这儿!”

秦风也松了口气,走到陷坑旁,看着掉进坑里的木马,榆木尖扎得很稳,悬门也牢牢地挡在中间,连弩的箭杆还插在假人身上,没偏分毫。可他刚笑了一下,又皱起眉:“还有个问题 —— 要是羌人用盾牌挡箭怎么办?咱们的箭杆虽然涂了麻药,却穿不透盾牌,到时候连弩就成了摆设。”

墨渊想了想,让阿木拿了支箭,又找了块麻布,浸了点火油:“把部分箭杆改成‘火箭’,按《备城门》里‘以麻缠箭,渍以脂膏,点火而射’的法子,” 他把麻布缠在箭头上,用火把点了下,麻布 “腾” 地烧起来,火苗不大,却很旺,“就算射不透盾牌,火油也能烧起来,逼他们放下盾牌;要是烧着了他们的皮甲,更能乱他们的阵脚!” 他又指着陷坑里的榆木尖,“榆木尖上还涂了点硫磺,是昨天从流民村换来的,一旦有血沾上,硫磺会让伤口更疼,骑兵就算没被扎透,也会疼得没法握缰绳,战马一慌,就乱了!”

老周头凑过来说:“秦大人,俺们还能帮着扔石头!俺们在坡顶堆了不少鹅卵石,都是从山涧里捡的,圆滚滚的,砸在马头上,保管让战马惊跳!” 他还指了指旁边的石堆,石头堆得像个小山,最大的有拳头大。

张叔也从山头上跑下来,手里拿着张弓,弓弦上还挂着支兽骨箭:“俺们猎户的箭也能帮忙!兽骨箭虽然不如连弩劲大,却能射马眼、射马腿,战马一瞎一瘸,骑兵就没法冲了!俺们还在箭头上涂了点草药汁,虽然不致命,却能让马腿发痒,跑得越久越痒!”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烈的时候,墨影突然从雾里冲出来,脸色凝重得像块冰,手里的狼烟还冒着点黑烟:“秦大人!不好了!张叔那边的哨点发狼烟了!羌人的前锋已经到西边的山口了,大概有五十骑,还有两辆战车!速度很快,估计半个时辰后就到坡下!”

“战车?!” 秦风心里一沉,之前只料到羌人会带骑兵,没料到还有战车 —— 战车的轮子是硬木做的,还包着铁皮,陷坑不一定能挡得住,万一战车冲开悬门,后面的骑兵就跟着进来了。“蒙将军,你带一百骑兵,去山口附近骚扰,用弓箭射他们的马,别让他们太快到坡下;墨石,你带五个弟子,在陷坑前面再挖三道浅沟,沟里埋上惊马钉,钉尖朝上,就算战车过了陷坑,轮子也会被扎破;墨渊先生,咱们把连弩的火箭都准备好,挑二十支箭,专门射战车的轮子,火油烧木轮,一烧一个准!”

“好!” 众人齐声应下,刚放松的气氛一下子又绷紧了。弟子们拿着铁铲,飞快地挖浅沟,泥土被扔得到处都是;蒙恬带着骑兵,翻身上马,马蹄声 “哒哒” 地消失在雾里;老周头和流民们搬起鹅卵石,堆在坡顶的边缘,小石头在前,大石头在后,摆得整整齐齐;张叔带着猎户,跑回山头上的哨点,弓箭已经上弦,猎犬也绷紧了身子,盯着山口的方向。

朝阳越升越高,雾渐渐散了,白羊坡的坡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 陷坑藏在看似平整的土路上,连弩车隐在坡顶的灌木丛后,悬门吊在半空,像个沉默的巨人。秦风站在坡顶,看着远处山口的方向,隐约能看见烟尘升起,越来越近,还能听见战马的嘶鸣声,断断续续的,像在耳边响。

而此时,山口处,羌人将领巴图正骑着匹黑马,马头上挂着串兽牙,是他杀过的猎物。他看着远处的白羊坡,嘴角勾起冷笑,手里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不过是些农民和墨家的杂碎,还想挡我的路?传令下去,战车在前,撞开他们的破门;骑兵在后,冲上去烧了粮道,活捉秦风!谁先抓住秦风,赏黄金五十斤!” 他身后的钱六,缩在最后面,头埋得低低的,双手攥得发白 —— 他昨天亲眼看见陷坑的位置,却不敢告诉巴图,怕被巴图当场砍了脑袋,只能在心里祈祷,羌人能快点冲过去,别发现他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