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4章 夜探邻牢,典仪求教

梆子敲过三更,咸阳狱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油灯芯子烧得只剩黄豆大的一点光,把牢房的影子拉得歪歪扭扭,冷风从窗棂缝里钻进来,带着渭水的潮气,吹得秦风裹紧了单薄的囚衣。他辗转反侧,脑子里全是明天刑场的画面 —— 寒光闪闪的刀、黑压压的人群、还有高高坐在监斩台上的廷尉,每一个念头都让他手心冒冷汗。

“后生,还没睡?” 邻牢的老儒生突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像怕惊了夜里的老鼠。他摸索着挪到牢栏边,枯瘦的手抓着冰冷的铁条,“我看你翻来覆去的,是在想明天的事吧?”

秦风猛地坐起来,借着微弱的灯光看向老儒生,眼眶有点发热 —— 这牢里只有他们两人是 “同路人”,也只有老儒生能懂他的焦虑。“老丈,我…… 我怕明天出岔子。” 他也挪到牢栏边,声音发颤,“我记了好多典籍,可我连怎么面君、怎么在刑场上说话都不知道,万一失了礼,或者声音太小没人听见,岂不是白准备了?”

老儒生叹了口气,伸手从稻草堆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块磨得光滑的木片,上面刻着几个简单的礼仪手势。“我就知道你会担心这个。” 他把木片从牢栏的缝隙里递过来,“这是我以前跟先生学礼仪时画的手势图,你先看着,我慢慢教你 —— 面君的礼,最重的是‘稽首礼’,明天要是能见到陛下,你得把这礼行标准了,不然陛下会觉得你不敬。”

秦风接过木片,指尖抚过上面的刻痕,心里暖烘烘的。他借着灯光仔细看,木片上画着一个人弯腰、双手触地的样子,旁边还刻着小字标注。“老丈,这稽首礼具体怎么做?” 他急切地问,“是不是就跟平常磕头一样?”

“不一样,差得远呢!” 老儒生摆了摆手,然后慢慢跪下,示范给秦风看,“你看 —— 先是双腿并拢跪下,双手要完全展开,掌心朝下贴在地上,手指得伸直,不能蜷着;然后身子往前倾,额头要实实在在贴到手背上,腰得弯到底,不能留一点空隙。这礼是给君主行的,半点都马虎不得,我当年跟先生学,练了半个月才让先生满意。”

秦风跟着老儒生的样子,在稻草堆上跪下,试着把手贴在地上,可刚一弯腰,就觉得腰杆发僵,额头也没贴到手背。“老丈,我这样对吗?”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问。

老儒生眯着眼睛看了看,摇了摇头:“手太靠后了,得往前挪一点,不然显得你心不诚;还有腰,再弯点,要让别人看着你是真的恭敬 —— 你想想,陛下坐在龙椅上,看惯了大臣行标准的稽首礼,你要是行得歪歪扭扭,他第一印象就不好,哪还会听你讲典籍?”

秦风赶紧调整姿势,手往前挪了挪,腰也弯得更厉害,额头终于贴到了手背。“这样呢?” 他屏住呼吸问。

“差不多了,但还得练熟。” 老儒生点点头,慢慢站起来,“你多练几遍,明天早上我再帮你看看 —— 对了,面君的时候,除了行礼,说话也有讲究,要‘声洪字清’,每个字都得说清楚,不能含糊,陛下年纪大了,耳朵可能没那么灵,你声音小了他听不见,白说。”

秦风一边练着稽首礼,一边点头:“我记住了,声洪字清。” 他练了好几遍,膝盖跪得生疼,腰也酸了,可心里却踏实了些 —— 至少知道明天见了始皇该怎么做,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

“除了面君的礼,刑场的流程你也得知道。” 老儒生突然压低声音,凑近牢栏,“刑场一般设在渭水畔,监斩官大多是廷尉级的官员,像现在的廷尉李斯,他可是个厉害角色,当年焚书的主意就是他提的。到了刑场,先是验明正身,然后宣读完你的罪状,刽子手就会举刀,你得在他举刀之前开口,不然就晚了。”

“李斯?” 秦风心里一沉,他研究秦史的时候,对李斯再熟悉不过 —— 这人是法家的代表,对儒生向来没好感,要是明天监斩官真的是他,恐怕更难说服。“老丈,要是监斩官是李斯,他会不会不让我说话,直接下令行刑?”

老儒生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有可能。李斯对典籍恨之入骨,说不定会故意不让你开口。但你也别慌,刑场上人多,百姓、士兵都在看着,你只要大声喊出来,让所有人都听见,他就算想拦也拦不住 —— 百姓里头,还有不少人记得《诗》《书》,说不定有人会帮你说话。”

秦风攥紧了手里的木片,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希望。他想起自己背的《诗经?小雅?鹿鸣》,里面讲的是尊贤养士,说不定能打动在场的士兵或官员。“老丈,我还想跟您请教《尚书?尧典》的口传细节。” 他突然想起老儒生说过师从名儒,“我记的是后世流传的版本,怕跟秦代博士官藏的不一样,您能不能跟我说说您当年学的版本?”

老儒生眼睛亮了亮,点了点头:“好!我当年跟先生学《尧典》,先生说这是《尚书》里最古老的篇章,好多字句都有讲究。你先背一遍你记的,我听听哪里不一样。”

秦风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背起来:“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他刚背到 “协和万邦”,老儒生突然抬手打断他:“停!‘安安’这里,你背的是‘安安’,但我先生教的是‘晏晏’,‘钦、明、文、思、晏晏’,‘晏晏’是温和宽厚的意思,比‘安安’更能体现尧帝的德行。还有‘光被四表’的‘被’,要读‘pi’,通‘披’,是‘覆盖’的意思,你可别读错了,不然会让人笑话你不懂典籍。”

秦风赶紧记下来,在心里默念 “晏晏”“pi被”,生怕自己忘了。“老丈,还有哪里不一样?您再说说。”

“后面还有‘百姓昭明’,我先生说,‘百姓’在先秦指的是‘百官’,不是现在说的普通百姓,你要是在刑场上解释成‘百姓’,懂行的人会觉得你不专业。” 老儒生接着说,“还有‘协和万邦’的‘邦’,不能说成‘国’,秦代刚统一六国,‘邦’指的是以前的诸侯国,‘国’指的是秦国,你得说清楚,不然陛下会觉得你在怀念以前的诸侯国,那可就糟了。”

秦风听得一身冷汗,原来自己记的版本里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是明天在刑场上说错了,不仅说服不了始皇,还可能惹来杀身之祸。“谢谢您,老丈,要是没有您,我明天肯定要出错。” 他真心实意地说。

“谢什么,我们都是为了文脉。” 老儒生笑了笑,然后突然严肃起来,“我们现在一起背一遍,我念一句,你念一句,把错的地方改过来,记住发音和释义。”

“好!” 秦风挺直身子,集中精神。

老儒生压低声音,一字一句地念:“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晏晏……”

秦风跟着念:“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晏晏……”

两人的声音在寂静的牢房里回荡,又轻又密,像怕被风听见。他们一句一句地对,遇到秦风记错的地方,老儒生就停下来,反复讲解,直到秦风完全记住。不知不觉间,油灯芯子又烧短了一截,窗外的天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好了,差不多了。” 老儒生停下来,揉了揉发酸的嗓子,“你再自己背一遍,我听听。”

秦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在心里过了一遍,然后慢慢背起来,这次没有再出错,发音也准了。“怎么样,老丈?” 他问。

“好!很好!” 老儒生欣慰地点点头,“明天你就这么背,记住,一定要大声,要让所有人都听见 —— 尤其是‘钦、明、文、思、晏晏’和‘光被(pi)四表’这两句,要加重语气,这是尧帝德行的核心,最能打动人。”

秦风刚想点头,突然听见走廊尽头传来了狱卒的脚步声,还有铁链拖地的哗啦声,离他们越来越近。“老丈,别说了,狱卒来了!” 他赶紧压低声音,把木片还给老儒生,快速躺回稻草堆里,闭上眼睛装睡。

老儒生也赶紧缩回稻草堆,牢房里瞬间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狱卒越来越近的脚步声。秦风的心脏 “咚咚” 狂跳,他不知道狱卒是不是听见了他们的对话,要是被发现深夜偷偷交流,说不定会被提前行刑。

脚步声在他们的牢房前停了下来,秦风能感觉到有人在透过牢栏往里看,那道冰冷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他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生怕被发现。

“哼,还挺安分。” 狱卒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走了,“明天就上路了,装也装不了多久。”

脚步声渐渐远去,秦风才慢慢睁开眼,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他看向邻牢,老儒生也悄悄探出头,冲他摇了摇头,示意没事。

“吓死我了。” 秦风小声说,心脏还在狂跳。

“以后说话更得小心。” 老儒生也小声回应,“明天就是最后一关了,我们都得撑过去。”

秦风点了点头,看向窗外 —— 天已经亮了,新的一天开始了,离刑场也越来越近了。他摸了摸怀里的《尚书》残片,指尖拂过上面的篆字,心里暗暗发誓:明天,就算是死,也要把这些典籍念出来,不能让文脉断在自己手里。

只是他不知道,监斩台上的廷尉李斯,已经提前收到了消息,正冷冷地看着手里的囚犯名册,在 “秦风” 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