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115章 赵磊挑事,秦风化解

七月末的咸阳像块被晒透的陶土,白天的燥热还没完全渗进地里,傍晚的风就裹着股清爽劲儿来了。风掠过扶苏府邸的石榴树梢,把青绿色的果子晃得轻轻摆,叶子 “沙沙” 响,混着廊下烛火 “噼啪” 的燃声,倒成了这闷热夏夜最舒服的背景音。天边还留着点橘红色的晚霞,透过书房的细窗缝钻进来,在青砖地上投下一道窄窄的亮带,跟烛火的光叠在一起,暖融融的。

书房里早收拾妥当了。四盏青铜烛台围着案几摆成半圈,烛芯烧得正旺,火苗偶尔溅出点火星,落在案上的麻布垫上,留下个小小的黑印。案几上的竹简摆得规整:左边是儒家典籍,《论语》《孟子》残卷用细麻绳捆着,最上面摊着的《荀子》残卷泛着深黄色,边角磨得发毛,是秦风从博士府借来的孤本,页边还留着博士们的朱笔批注;右边是法家着作,《商君书》《秦律》抄本叠在一起,封皮上写着 “秦风抄录”,是他特意准备的,怕有人说他 “只讲异端”,摆上法家典籍,也算堵了话柄。

阶梯座上坐了二十个人,比上次多了四个,都是蒙毅、王述拉来的武将子弟。最前排的蒙毅穿一件灰布袍,手里攥着半卷《墨子》,是上次秦风送他的,上面画满了红笔圈注,“尚贤” 那页还夹着片干稻叶,显然常翻;他旁边的王述膝头摊着《商君书》,自从上次跟秦风辩论后,他总把这本书带在身上,遇到不懂的就记在空白竹简上,现在竹简已经写了小半卷;后排的冯安攥着一块磨得发亮的墨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比上次放松了不少,偶尔还跟旁边的李敢小声聊两句 “北方粟种的收成”。

“咱们今天聊《荀子》,” 秦风的声音温和,却能清楚传到每个角落,他指尖落在《荀子》残卷上,“大家可能觉得,荀子是儒家,跟商君的法家对着干,其实不是,荀子的‘礼法并施’,跟咱们大秦现在的情况特别合。” 他翻开残卷,指给众人看,“你们看这段:‘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就是礼和刑。君子用礼来修身,百姓靠刑来守规矩;既要教大家好好过日子,也要谨慎用罚,这样国家才能太平。”

他顿了顿,拿起案上的《秦农要术》抄本,翻到 “南郡农事” 那页:“去年南郡有个县,粮商囤粮抬价,县令按《秦律》查了粮仓,罚了囤粮的人,这是‘刑’;之后又让农官教百姓种新粟种,每亩多收了两石,这是‘礼’。要是只罚粮商,百姓还是没种;只教种粟,粮商还会囤粮,两者得凑一起用,才管用。”

王述举起手,声音比上次沉稳多了:“秦先生,那‘礼’和‘刑’哪个更重?要是百姓不守礼,比如学了农法却藏着不教,是不是还得靠刑?”

“问得好。” 秦风笑了,“礼是根,刑是保障。农学堂有个学员,教百姓种地时藏了改良犁的法子,结果百姓种的粟减产了,后来按《秦律》罚他修了三天梯田,还得把犁的法子教给全村人,这就是‘礼’在前,‘刑’在后,没礼,百姓没盼头;没刑,规矩没人守。”

就在这时,坐在后排角落的一个年轻人突然动了,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袍,腰里系着根素色腰带,袖口磨得有点毛边,看起来跟其他贵族子弟没两样,可要是细看,能发现他的袍子里衬着锦缎,手指也没半点干粗活的老茧,这就是赵磊。

赵磊早上天没亮就起来准备,把锦袍外面套上粗布衫,故意在袖口剪了个小口,还往手上抹了点泥,假装是 “常下地的佃户子弟”。他蹲在扶苏府邸后门的巷口,等冯安路过时,赶紧凑上去,编了个 “远房表弟,来学农法帮家里佃户” 的借口。冯安本就胆小,被他缠得没办法,又看他穿得普通,没多想就带他进来了。刚才秦风讲学的时候,赵磊一直假装记笔记,手里攥着一支炭笔,在空白竹简上乱画,心里早把李斯的吩咐翻了八百遍,找机会挑事,扣 “否定秦法” 的帽子。

现在机会来了。赵磊 “腾” 地站起身,手里的竹简 “啪” 地拍在梯面的麻布上,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炸开来,震得烛火都晃了晃。“秦先生这话不对!” 他的声音又尖又亮,还故意拔高了八度,带着股装出来的愤怒,“荀子是儒家,商君是法家!儒家讲‘礼’,法家讲‘刑’,根本就是背道而驰!你讲‘礼法并施’,不就是说商君的‘刑’不够,要靠儒家的破烂‘礼’来补?这是在否定秦法的根基!”

书房里瞬间静了下来,连风拂过窗纸的声音都听得见。冯安吓得赶紧攥紧墨锭,指节都泛白了,心里直骂赵磊:你疯了?这时候挑事!王述皱着眉,刚想开口,蒙毅已经先站了起来,他 “噌” 地一下蹿到秦风面前,挡在赵磊和秦风中间,胸膛气得起伏,眼神像要喷火:“你胡说什么!秦先生讲的是学说好不好用,跟否定秦法有屁关系?你分明是故意扣帽子!”

“我扣帽子?” 赵磊冷笑一声,往前凑了两步,手指着案上的《荀子》残卷,声音更尖了,“大家看!这上面写的‘明德慎罚’,商君什么时候说过要‘明德’?商君只说‘以刑去刑’!秦法靠的是严刑峻法,不是什么儒家的破‘礼’!秦先生讲这个,就是想让我们觉得秦法不好,要学儒家那套,这不是否定秦法是什么?”

“你懂个屁!” 李敢 “腾” 地站起来,他是李信的侄子,最见不得人乱扣帽子,“去年咸阳粮价涨,秦先生用《秦律》罚了囤粮的赵成,又开国库放粮,这就是‘礼法并施’!要是只罚人,百姓没粮还是会乱,这对大秦有好处,怎么就否定秦法了?”

“好处?” 赵磊斜着眼睛看李敢,语气里满是不屑,“要是大家都学儒家,觉得‘刑’不重要,以后谁还守《秦律》?百姓都不守规矩,国家还怎么治?秦先生这是误人子弟,是在动摇大秦的根本!”

韩章也忍不住了,他是韩当将军的侄子,去年去过江州,见过梯田的好,小声却坚定地说:“我家佃户学了农法,收的粟比去年多三成,交的租子也多了,这对大秦有好处,跟秦法不冲突……”

“你闭嘴!” 赵磊回头瞪韩章,“你懂什么?秦法是立国之本,容不得半点儒家的东西掺进来!”

蒙毅气得拳头都攥紧了,要不是秦风拉着他的胳膊,他差点就冲上去了:“你凭什么让他闭嘴?这里是讲坛,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赵磊还想反驳,秦风轻轻拍了拍蒙毅的肩膀,示意他冷静。蒙毅喘着气,瞪着赵磊,却还是退到了一边,他知道秦风有分寸,不会让赵磊胡来。

秦风站起身,拿起案上的《荀子》残卷,一步步走到赵磊面前,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位公子,你说我讲《荀子》是否定秦法,那我问你,你读过《荀子?强国》吗?”

赵磊 “咯噔” 一下,他跟李斯学的都是《商君书》和《秦律》,别说《荀子?强国》,连《荀子》都没翻过。可他不能露怯,硬着头皮说:“我…… 我读没读过,跟你否定秦法没关系!你别转移话题!”

“不是转移话题,是让你看清楚荀子的本意。” 秦风翻开残卷,往后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荀子?强国》里写着‘力术止,义术行’。‘力术’是什么?是靠武力、靠刑罚维持秩序,咱们大秦的律法,就是‘力术’,能定规矩,能治坏人;‘义术’是什么?是靠道义、靠让百姓过好日子来安稳民心,农法、礼法,都是‘义术’。”

他把残卷递到赵磊面前,指尖指着 “力术止,义术行” 那行字:“荀子说这话,不是说‘力术’不好,是说光靠‘力术’不够。大秦靠‘力术’统一了天下,可统一后,百姓要吃饭、要安居,这就得靠‘义术’—— 教他们种梯田、选好种,让他们吃饱,这就是‘义术’。要是只靠‘力术’,光用刑逼百姓种地,他们没饭吃,还是会逃、会乱,这难道是你想看到的?”

赵磊犹豫着接过残卷,手指都在抖。他低头看了看,确实写着 “力术止,义术行”,旁边还有博士府的批注:“力术为表,义术为里,表里相合,国乃久安。” 他心里更慌了,想找漏洞,可连字都认不全,更别说反驳了。周围的贵族子弟都凑过来看,蒙毅指着批注说:“看到没?博士都这么说!荀子没有否定‘力术’,是说要加‘义术’!”

王述也凑过来,指着《商君书》说:“商君也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重点在‘便国’,不在‘法古’还是‘法今’!只要对大秦好,学荀子怎么了?”

赵磊的脸从红涨到发白,又从发白涨到青紫。他攥着残卷,指节都泛白了,想把残卷扔了,又怕显得自己理亏;想接着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站在原地,像个没了弦的木偶。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烛火 “噼啪” 响,所有人都看着他,眼神里有嘲讽,有不屑,还有些怜悯。

“这位公子,” 秦风看着他,语气缓和了些,“咱们讲学说,不是要争输赢,是要找对大秦有用的法子。要是《荀子》的‘礼法并施’能让百姓安居、国家安稳,为什么不能学?”

赵磊张了张嘴,没说出一个字,最后狠狠瞪了秦风一眼,把残卷往案上一扔,转身就往门口走。他走得太急,没注意到梯面上还放着他假装记笔记的空白竹简,一脚踩上去,差点摔个跟头,稳住身形后,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连门都没关。

蒙毅想去追,被秦风拉住了:“别追了,让他走。”

书房里安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一阵议论声:“这人也太过分了,根本就是来挑事的!”“幸好秦先生懂《荀子》,不然还真被他冤枉了!”“他肯定是李斯丞相的人!上次李斯就说过‘异端乱法’!”

冯安这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角的汗,小声对李敢说:“刚才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要打起来……”

扶苏从里屋走出来,刚才他一直在里面听着,怕出来会让赵磊更嚣张。他走到秦风身边,拿起案上的《荀子》残卷,轻轻拂去上面的灰:“秦兄,刚才多亏了你。那赵磊,肯定是李斯派来的,他就是想让你说出‘否定秦法’的话,好抓把柄。”

秦风点点头,眼神沉了些:“我猜也是。不过他没读过《荀子》,倒是帮了咱们,要是他懂,说不定还会找别的由头挑事。”

蒙毅走到秦风面前,有些愧疚:“秦兄,刚才我太冲动了,差点被他带偏。”

“没事,” 秦风笑了笑,“你护着我,我知道。” 他看向众人,拍了拍手,“咱们接着讲,刚才说到‘礼法并施’,北方的边防其实也是个例子……”

书房里的烛火又亮了起来,议论声变成了专注的听讲声,只有赵磊踩过的空白竹简还躺在梯面上,上面乱划的炭痕,像个笑话。

而此刻的府外,赵磊正沿着巷口快步走,粗布袍里的锦缎衬里都被汗浸湿了。他掏出怀里的小竹片,上面是他刚才乱划的 “秦风讲《荀子》”,现在看着格外刺眼。他咬着牙,心里又气又慌:李斯让我挑事,结果我连《荀子》都没读过,还被秦风当众打脸!不行,得赶紧找李斯,说秦风太狡猾,得提前发难,不然等他们规模再大,就更难对付了!

巷口的老槐树下,两个穿黑衫的汉子正靠在树上抽烟,是李斯派来接应的眼线。赵磊快步走过去,压低声音:“快!带我去见丞相!我有要事禀报!”

黑衫人对视一眼,掐了烟,领着赵磊往丞相府的方向走。夜色渐深,风里的凉意更浓了,可赵磊却觉得浑身发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秦风付出代价!

扶苏府邸的书房里,烛火依旧亮着,秦风讲得正投入,可他心里清楚,赵磊这一走,李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