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94章 赵成使坏,破坏农田

初夏的河东郡像被泼了桶浓绿的颜料,日头暖得刚好,晒在背上不燥不烈,风裹着麦叶的清香扫过田野,齐腰高的麦秆 “哗啦啦” 响成一片。刚灌浆的麦穗鼓着青绿色的小肚子,轻轻一捏就能挤出乳白色的浆汁,沾在指尖甜丝丝的,抿一口都能尝到新麦的嫩甜。打麦场边的水渠挖得笔直,清水 “潺潺” 地顺着渠口流进区田坑,润得麦根发白 —— 再有一个月,这满田的绿就得变成金灿灿的黄,百姓们薅草时都忍不住算收成,连脚步都比往常轻快。

王老汉蹲在自家麦田里,手里攥着把磨得锃亮的小锄头,小心翼翼地薅掉麦垄间的狗尾草。他家的麦子长得最壮实,麦穗比别家的粗一圈,麦秆也挺拔,是去年秦风手把手教的 —— 按《泛胜之书》里说的 “区田坑底填麦秸碎,拌上腐熟的羊粪肥地”,还真管用。“今年这亩地,少说能收八石!” 老汉哼着老辈传的麦收调子,刚想直起身捶捶腰,就听见村东头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喊:“麦子没了!俺的麦子被啃了!”

是邻村李二的声音,带着哭腔。王老汉心里 “咯噔” 一下,扛起锄头就往那边跑,鞋底子踩得泥土 “啪嗒” 响。刚跑到村东的麦田边,他就愣在原地 —— 一大片麦子东倒西歪,麦叶被啃得坑坑洼洼,有的连麦秆都断了,断口处还留着牲口的牙印;地里踩满了马蹄印,深的有半寸,浅的也印着清晰的纹路;更糟的是,旁边的水渠被挖了个两尺宽的大口子,清水 “哗哗” 地流进旁边的荒地里,积成一个个小泥坑,连渠边的土都被泡软了。

“这是造的啥孽啊!” 王老汉心疼得直跺脚,蹲下来摸了摸被啃断的麦秆,指尖沾了点麦浆,眼泪都快掉下来,“还有一个月就收了,这要是毁了,俺们冬天喝西北风啊!” 周围的百姓也都围了过来,有的蹲在田埂上哭,有的对着断渠骂,刘婶抱着刚会走的娃,指着水渠断口喊:“这绝不是牲口干的!牲口哪能挖这么齐的口子?俺早上来挑水还好好的,才半个时辰就成这样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没半个时辰就传到了秦风耳朵里。他刚在平阳郡看完考核的麦田,正准备回咸阳复命,听说河东郡出了事,立马让墨影快马加鞭往回赶。路上,秦风心里就犯了嘀咕 —— 河东郡之前的贵族赵成,去年因为私占朝廷麦种、阻挠区田法,被抄了家流放三千里,上个月廷尉府来报,说赵成在流放路上逃了,莫不是他回来报复?

赶到河东郡时,天已经阴了下来,风也变凉了,吹得麦秆乱晃,断了的麦叶打着旋儿落在泥坑里,看着更揪心。秦风走进被破坏的麦田,蹲下来仔细查:马蹄印是新的,边缘还沾着湿土;牲口粪便还热乎着,里面混着没消化的麦叶;水渠的断口用锄头挖得整整齐齐,土块上还留着锄头的刃痕。“墨影,你带五个弟子去查附近的破庙、山洞,赵成要是藏马,肯定在隐蔽的地方;墨渊,你跟农官一起,挨家挨户统计受损面积,分‘断根’和‘未断根’两类,记清楚了。”

墨影和墨渊刚走,百姓们就围着秦风七嘴八舌地说:“秦大人,您可得为俺们做主啊!这麦子要是没了,俺家娃冬天就得饿肚子!” “俺家二娃说,早上看见个穿黑短褂的男人,带着一群马往这边来,那男人左边眉毛上有个疤,跟去年被流放的赵成一模一样!”

秦风心里一沉 —— 果然是赵成。他刚想安抚百姓,就看见村里的张老栓慌慌张张跑过来,脸都白了:“秦大人!不好了!赵成在老槐树下造谣,说这是‘天谴’!还说区田法挖断了地脉,再种下去要死人,俺家老婆子都被说动了,正回家拿锄头想挖麦子呢!”

秦风赶紧往村里跑,刚到老槐树下,就看见赵成站在石头上,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黑短褂,领口磨破了边,头发乱糟糟的像鸡窝,可眼神里却透着股狠劲。他手里攥着根树枝,指着被破坏的麦田对围着的百姓喊:“你们看看!这就是不信老天爷的下场!区田法挖得地底下翻江倒海,地脉断了,老天爷发怒了,才让牲口啃麦子、冲水渠!再种下去,不光收不着粮,你们家里还得死人!”

几个老人皱着眉,互相嘀咕:“会不会真是天谴啊?往年撒种也没出过这事儿……” “俺家老头子去年种区田法,秋收时摔了一跤,不会是地脉怪罪吧?” 甚至有个大娘转身就往家跑:“俺得把麦子挖了!保命要紧!”

“你胡说!” 秦风大喝一声,挤开人群冲上去,“这根本不是天谴,是你故意放马啃的麦田,用锄头挖的水渠!你逃回来报复百姓,还敢拿老天爷当幌子!”

赵成吓了一跳,看见秦风,左边眉毛上的疤跳了跳,眼神闪过一丝慌乱,可很快又梗着脖子硬气起来:“你凭啥说是俺干的?有证据吗?百姓都看见了,这是天谴!你推广区田法就是害民,俺这是救大家!”

“证据?” 秦风冷笑一声,指了指麦田里的马蹄印:“你的马是西域来的大宛马,马蹄比普通马宽半寸,印子里还带着马掌的花纹 —— 去年你被抄家时,官府登记过你家马的特征,墨影现在就去查你的马!” 他又从怀里掏出《墨子》的抄本,翻到 “非命” 篇,展开给周围的百姓看,“再说天谴,《墨子?非命》里早就写了‘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 所谓的‘天命’‘天谴’,都是暴君编出来糊弄人的,根本不存在!”

见百姓们还是半信半疑,秦风蹲下来,指着王老汉家去年的麦田:“张大爷,您去年种区田法,收了七石麦,比往年多了四倍,要是天谴,咋会让您多收粮?李婶,您家去年没种区田法,收了两石麦,冬天还得借粮,这难道也是天谴?” 他又拿起一把没被破坏的麦穗,“大伙看,这麦穗灌浆饱满,再过一个月就能收,赵成就是怕咱们丰收,才故意破坏,还编瞎话骗大家!”

张老栓最先反应过来,拍着大腿骂:“俺咋这么糊涂!去年收了那么多麦,哪来的天谴!赵成你个坏种,想毁俺们的活路!” 之前要挖麦子的大娘也停住脚,红着脸说:“俺差点上了你的当!” 百姓们一下子炸了锅,围着赵成喊:“把他抓起来!送官治罪!”

赵成见势不妙,推开人群就想跑,可刚跑两步,就被墨影带着弟子拦住了。墨影手里举着一副马掌,还拎着块玉佩:“秦大人,在村西破庙里找到了赵成藏的五匹马,马掌纹路跟麦田里的蹄印一模一样,这玉佩是从马厩里搜出来的,上面刻着‘赵’字!”

铁证如山,赵成 “扑通” 跪在地上,可还不服气,嘶吼着:“俺就是不服!你们抄了俺的家,流放俺,断了俺的贵族念想!俺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俺就要毁了区田法,让你们都饿肚子!”

“你错得离谱!” 秦风蹲下来,盯着赵成的眼睛,“推广区田法,不是为了断你的路,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有活路!去年你私占麦种,你的佃户王二因为没麦种,差点带着家人逃荒,是官府给他们补了麦种,才种上麦子,秋收时收了五石,再也不用给你当佃户!你不想着悔改,反而报复无辜百姓,根本不配做人!”

赵成低下头,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百姓们气得想打他,秦风拦住了:“别打他,按《秦律》治罪就行。墨影,把他绑起来,先关在郡府大牢,等廷尉府来人押走!”

刚把赵成押走,村北又传来喊声:“不好了!村北的麦田也被啃了!还有三户人家的牛被毒死了!” 秦风心里一紧 —— 赵成还有同伙!

他带着墨影往村北跑,果然,村北的麦田破坏得更严重,连旁边的豆田都被踩烂了;三户人家的牛倒在地上,舌头吐出来,已经没了气,旁边放着个破陶罐,里面还剩点黑褐色的液体,闻着有股苦味。“这是断肠草熬的毒汁!” 墨渊蹲下来闻了闻,脸色凝重,“断肠草叶子带锯齿,茎是红色的,熬出来的汁能毒牲口,人吃了也会死!”

秦风立马对百姓说:“大伙听着,分三拨行动:第一拨,男人跟着墨影去查附近的小路,看有没有同伙的痕迹;第二拨,女人和老人去田里拔断肠草,记住,叶子锯齿、红茎的就是,拔完深埋,别让牲口吃到;第三拨,农官带着墨家弟子,先堵水渠,再补救麦田!”

百姓们立马行动起来。王老汉带着几个青壮年,拿着锄头在小路上搜查;刘婶领着妇女们,蹲在田埂边拔断肠草,还念叨:“这坏草可不能留,俺家鸡去年吃了就死了!” 墨渊则拿着《泛胜之书》,翻到 “麦苗补救” 章节,对负责补救的百姓说:“《泛胜之书》里写得明明白白 ——‘麦苗受损,若未断根,离根三寸撒草木灰,促其复壮;若已断根,补种早熟麦种,每坑一粒,埋半寸深,早晚浇水,十日可发芽’。” 他还示范着撒草木灰:“别撒太近,烧了根就完了;补种的麦种要选颗粒饱满的,去年官府发的‘早麦三号’就合适,能赶在霜降前收!”

为了防着同伙再搞破坏,秦风还牵头建了护田队,分三班巡逻:早班从卯时到午时,由村里的青壮年负责,带着锄头和铜锣,绕麦田走三圈,重点查水渠和偏僻角落;中班从午时到酉时,加派两个墨家弟子,带着弓箭,万一遇到坏人能应对;晚班从酉时到卯时,每个五十步插一个火把,巡逻的人拿着灯笼,敲梆子预警,发现情况就敲三下梆子,全村集合。

护田队第一班就立了功 —— 半夜巡逻时,发现两个鬼鬼祟祟的人,正往水渠里倒东西,巡逻的人赶紧敲梆子,全村人冲出来,把两人抓了个正着。一审问才知道,这两人是赵成的佃户,被赵成收买,想再毒一次水渠。

接下来的几天,百姓们一边补救麦田,一边巡逻,没再出乱子。补种的早熟麦种很快发了芽,嫩绿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没断根的麦苗撒了草木灰后,也慢慢直起了腰,麦叶又恢复了翠绿;水渠堵上后,清水重新流进麦田,滋润着麦根。王老汉看着自家的麦田,笑着说:“俺就说嘛,跟着秦大人,准没错!”

赵成被押到咸阳后,没几天就招供了 —— 他逃回来后,联系了三个同样被抄家的贵族,计划先破坏河东郡的麦田,再去泾阳、高陵搞破坏,让区田法推广失败,趁机煽动百姓闹事,夺回失去的土地和爵位。廷尉府根据招供,很快抓了其他三个贵族,按《秦律?贼律》,赵成和主犯被判了死刑,从犯流放五千里。

消息传到河东郡,百姓们都拍手称快,还特意做了块 “护农爱民” 的木匾,送到郡府给秦风。王老汉拉着秦风的手,指着麦田说:“秦大人,您看,这麦子又长壮了,再过二十天就能收割了!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秦风看着满田的麦子,麦穗已经开始泛黄,沉甸甸的压得麦秆弯了腰,心里踏实多了。当天晚上,他收到了扶苏的书信,信里说,始皇知道了河东郡的事,很生气,下旨让全国各郡都建护田队,还派了五千兵士协助巡逻;扶苏还说,秋收时他会来河东郡,跟百姓一起割麦子,尝新麦饼。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麦田里,风一吹,麦浪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护田队的人还在巡逻,梆子声 “咚、咚、咚” 地响在田野里,和麦秆的 “哗啦啦” 声混在一起,格外安心。秦风站在田埂上,手里攥着《墨子》和《泛胜之书》的抄本,心里清楚,推广区田法的路还会有坎坷,但只要有典籍指路,有百姓团结,有护田队守护,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秋收那天,百姓们挥舞着镰刀,金黄的麦穗堆成小山,孩子们围着麦堆跑,王阿婆烤的麦饼香飘满整个村子 —— 那是大秦最好的样子,是用汗水和团结拼出来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