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76章 呈图始皇,获准升级

早春的栎阳还裹着层霜气,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只泛出一点鱼肚白,城门口的夯土路上就结了层薄冰,踩上去 “咯吱” 响。秦风站在马车旁,玄色官袍外罩了件厚棉披风,领口别着块墨家特制的青铜矩尺 —— 是墨离昨晚特意给他的,说 “带着它,像咱们墨家弟子陪着你去咸阳,稳当”。

马车是墨家改良过的,车轮包着厚木,还垫了层麻布,走在冰路上不打滑;车厢里铺着羊毛毯,中间放着个紫檀木盒,里面装着那张城防升级图 —— 羊皮图被墨离用桐油浸过,防水防裂,边缘还缝了层锦缎,怕路上磨破。墨渊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卷竹简,是《墨子?备城门》的详注,上面标着转射机、瓮城的尺寸注解,还有流民工匠的分工表:“这注解放车上,始皇要是问细节,你就翻给祂看,每个数据都有依据,错不了。”

“先生放心,我记着了。” 秦风接过竹简,指尖蹭过上面的墨字,心里既紧张又踏实 —— 紧张是怕始皇觉得城防升级成本高、工期长;踏实是因为这张图里藏着墨家的技术、栎阳百姓的心意,还有实实在在的防御效果。

老周头带着几个流民扛着个布包跑过来,里面是刚烤好的麦饼和装着热汤的陶壶:“秦大人,路上冷,带着垫肚子!这汤是俺们凌晨熬的,用陶壶装着,能热到咸阳!” 小石头跑在后面,手里攥着个小木头人,是他用槐木刻的,上面画着个拿着矩尺的小人:“秦大人,这个给你,保佑你跟始皇爷爷说通!”

秦风接过布包和木头人,眼眶有点热:“谢谢你们,等我从咸阳回来,咱们就开工建瓮城、装转射机,一定守住栎阳。”

墨离走过来,递给他个青铜哨子:“这是墨家的传讯哨,要是路上遇到危险,吹三声长哨,附近的墨家暗探会来接应。黑石峡谷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暗哨会盯着赵平的人,你放心走。”

“好。” 秦风点头,翻身上马,亲兵们也跟着跳上马车,车轮滚滚,朝着咸阳的方向驶去。

路上的霜气渐渐散了,太阳爬上山头,把田野里的残雪照得亮晶晶的。秦风坐在车厢里,打开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展开羊皮图 —— 转射机的红圆点、瓮城的灰色轮廓、烽火台的黑色标记,还有墨渊用小字写的注解:“转射机,按《备城门》‘六尺机长’改良,弩臂加半尺,适配栎阳厚墙”“瓮城地基,三层夯筑,按《杂守》‘草木灰黏土法’,流民可上手”,每一笔都透着认真。

快到咸阳地界时,驿站的驿卒拦下车马,递来一封密信:“秦大人,墨离姑娘传的信,说黑石峡谷发现匈奴细作的踪迹,像是在探查路线,让您在咸阳多留个心眼。”

秦风心里一紧 —— 赵平果然没闲着,居然联合匈奴细作,看来这次呈图不仅要说服始皇,还得提醒祂提防旧族与匈奴勾结。他把密信收好,对车夫说:“加快点速度,早点到咸阳。”

抵达咸阳时已近午时,阳光透过宫墙的琉璃瓦,洒在青砖上,泛着金光。咸阳宫比栎阳的县衙宏伟得多,宫墙有三丈高,门口的青铜鼎里燃着檀香,烟气袅袅;内侍引着秦风往里走,穿过三道宫门,才到议事殿外。

殿内传来始皇的声音,带着点疲惫,却依旧威严:“流民安置的事,李斯,你再去查一遍,陈留的老周头说分的田还没通渠,得赶紧安排。” 秦风心里一动 —— 始皇居然还记着老周头的事,看来祂对民生的在意,比自己想的还深。

“陛下,栎阳秦风求见,带城防升级图而来。” 内侍通报。

“让他进来。”

秦风走进殿内,议事殿比上次廷议时更显庄重,青铜鼎里的炭火燃得正旺,始皇坐在龙椅上,没穿冕冠,只束着玄色布冠,案几上堆着流民安置的竹简,最上面放着个粗陶杯,里面的茶还冒着热气。

“臣秦风,叩见陛下。” 秦风跪地行礼,双手举着紫檀木盒,“臣奉墨家墨渊先生之命,带栎阳城防升级图前来,恳请陛下审阅。”

始皇抬手:“起来吧,把图展开,让朕看看。”

秦风起身,走到殿中央的长案旁,小心翼翼地展开羊皮图 —— 图太大,两个内侍过来帮忙,才把图完全铺开。始皇走下龙椅,俯身看着图,手指轻轻划过转射机的标记:“这转射机,是墨家的东西?”

“回陛下,是按《墨子?备城门》的典籍所制。” 秦风赶紧解释,“机长六尺六寸,弩臂可三百六十度旋转,射程五十步,能射麻药箭、火箭;机括用青钢打造,少府赵成大人已批五十斤青钢,明日就到栎阳;墨家弟子和流民工匠一起动手,三日内可装完三座城门的转射机。”

始皇点头,又指向瓮城:“这瓮城,有什么说法?”

“回陛下,瓮城按《墨子?杂守》‘重门之制’所建,东西两门各一座。” 秦风指着图上的内外门,“外门宽六尺,内门宽三尺,敌人冲开外门后,关闭内外门,即可‘瓮中捉鳖’;瓮城内埋有陷坑,城墙上设射孔,还藏两架转射机,配合城墙上的士兵,可全歼进入瓮城的敌人。” 他又翻出墨渊的注解竹简,“地基用碎石、草木灰黏土、纯黏土三层夯筑,每层三尺深,流民工匠已试过,夯后硬如石头,可扛战车撞击。”

“成本多少?工期多久?” 始皇问,手指落在图上的烽火台标记。

“回陛下,成本比建新城墙省七成。” 秦风赶紧报数据,“流民自愿出工,墨家弟子分文不取,少府已批青钢和十个铜匠,不用额外花工钱;工期十日,转射机三日内装完,瓮城七日可筑好,烽火台升级两日内完成 —— 绝误不了三日后匈羌进攻的防御。”

“哼,说得倒轻巧!” 一个尖细的声音突然响起,是旧族大臣冯劫,他穿着紫色锦袍,腰间挂着块硕大的玉璧,走过来指着图,“这转射机用青钢,五十斤青钢够做几个?瓮城要那么多槐木,栎阳哪来那么多木头?要是建到一半材料不够,城防没升级成,反而误了防御,谁来担责?”

秦风心里早有准备,从容反驳:“冯大人,五十斤青钢够做十二根转射机轴,三座城门各装两架,正好够用;槐木是流民自愿捐献的,老周头他们伐了自家的树,还去山上采,足够筑两座瓮城;少府赵成大人已派人盯着材料,要是不够,咸阳工坊可随时调运,绝不会断料。”

“那流民工匠会不会干活?” 冯劫又问,“他们没建过城防,要是夯土不结实,瓮城一撞就塌,不是白费功夫?”

“冯大人可去栎阳看看。” 秦风拿出之前夯好的黏土块,递给冯劫,“这是流民工匠夯的,用石头砸都不裂;墨渊先生还教了他们‘指按验实法’,夯完后用手指按,没凹陷才算合格,绝不会出问题。”

扶苏这时走出来,手里捧着《秦律》抄本:“父皇,《秦律?徭律》载‘城防修缮,民愿出工者,免其半年徭役’,秦风让流民自愿出工,既合规,又省工钱,是好事;而且墨家机关之前在白羊坡挡住过羌人,确实管用,栎阳城防升级,可护北境流民,断匈羌粮道,该准。”

李斯也上前一步:“陛下,臣之前去栎阳查过,秦风的账册清清楚楚,每一笔花费都合理;少府赵成也传信说,栎阳工坊的成本比皇室工坊省三成,升级城防划算;再说,匈羌联合,栎阳是北境要地,城防升级,才能守住大秦的北大门。”

始皇看着图,又看了看黏土块,手指在转射机的注解上停了停:“秦风,这转射机,能挡得住匈奴的战车吗?”

“回陛下,能!” 秦风语气坚定,“墨家弟子做过测试,用装了三千斤石头的木车撞转射机,机轴没弯,弩臂还能正常转动;要是射火箭,能烧战车的车轮,让战车没法前进 —— 臣保证,有转射机和瓮城,匈羌的战车进不了栎阳。”

始皇沉默片刻,突然笑了:“好!朕准了!栎阳城防升级,所需材料、工匠,都从咸阳调,优先供应;秦风,你回栎阳后,全权负责升级事宜,要是有人敢阻拦,先斩后奏!”

秦风心里一松,激动得跪地行礼:“臣谢陛下!臣定不辱使命,守住栎阳,护好流民!”

“起来吧。” 始皇扶起秦风,指着图上的烽火台,“这烽火台升级得好,朕看可以把墨家的法子推广到其他城防,比如北境的云阳、陈留,都按这个图改,你觉得如何?”

“陛下英明!” 秦风惊喜道,“墨家弟子愿意去各地指导,只要有材料,三个月内可完成北境五座城的城防升级,让匈羌再不敢轻易来犯!”

始皇点头,对内侍说:“传朕旨意,少府赵成,再调一百斤青钢、二十个铜匠去栎阳;卫尉,派五百骑兵护送秦风回栎阳,沿途提防旧族和匈奴细作;扶苏,你协助李斯,把墨家机关的法子整理成竹简,发往各郡,让郡守们参考。”

“臣遵旨!” 众人齐声应下。

秦风刚要告辞,内侍突然递来一封密信:“陛下,栎阳墨离姑娘传的急信。”

始皇接过,看了一眼,递给秦风:“黑石峡谷有匈奴骑兵埋伏,想截青钢和铜匠,你回去的路上要小心。”

秦风心里一紧,赶紧说:“陛下放心,墨离已在黑石峡谷设伏,李信校尉带骑兵接应,定能护住青钢和铜匠,还能抓了赵平的余党!”

始皇点头:“好,朕等着你的好消息。要是抓了赵平,带他来咸阳,朕要亲自审!”

秦风辞别始皇,走出议事殿时,阳光正好,洒在宫墙上,暖融融的。卫尉派的骑兵已在宫外等候,车马也准备好了,车厢里装满了始皇赏赐的麦种和布匹 —— 是给栎阳流民的。

路上,秦风打开墨离的密信,上面写着:“黑石峡谷已见匈奴骑兵五十人,赵平在其中,暗哨已盯紧,只等李校尉骑兵到,即可合围。” 秦风笑了,心里踏实极了 —— 有墨家的智谋、士兵的勇、始皇的支持,这场仗,他们赢定了。

而此时,咸阳城外的旧族府邸里,冯劫正对着赵成发脾气:“你怎么让始皇准了城防升级?还调了那么多青钢!这下秦风的势力更大了,咱们旧族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赵成却冷笑一声,手里拿着封密信:“急什么?我已经让人给匈奴使者传信,让他们在黑石峡谷多带些人,不仅要抢青钢,还要杀了秦风!只要秦风死了,栎阳城防再升级,也没人能指挥,到时候咱们再想办法,把墨家机关的法子毁了,让始皇的计划落空!”

冯劫眼睛一亮:“好!就按你说的办!要是成了,咱们在始皇面前也有交代!”

两人不知道,他们的密信早已被墨家暗探截获,正快马送往栎阳 —— 等着他们的,不是秦风的死,而是大秦律法的严惩。

秦风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田野,手里攥着小石头给的木头人,心里想着栎阳的转射机、瓮城,想着流民们夯地基的身影,想着墨离在峡谷设伏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回到栎阳后,等待他的是一场硬仗,但有这么多人一起,他什么都不怕—— 因为他们守的,不仅是一座城,更是大秦百姓的安稳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