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57章 连弩改器,水压灭火

栎阳的深秋透着股扎人的干冷,风刮过粮库的木栅栏,卷起地上的枯树叶,打着旋儿撞在新搭的了望塔上,发出 “哗啦” 的轻响。粮库外的空地上,几十号人围着一架拆开的连弩忙得热火朝天,墨渊蹲在最中间,手里拿着根铜制的细管,眉头皱得紧紧的,指尖在连弩的箭槽上反复比划;秦风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张粮库防御图,图上用红笔圈出了之前纵火的位置,还有几个小圆圈,是墨石昨天发现的匈奴马蹄印,心里像压着块石头 —— 干燥的天气最怕起火,万一匈奴和旧贵族勾结,再放一把火,粮库就危险了。

“秦大人,您看这连弩的箭槽,要是改成水筒,能不能行?” 墨渊突然抬头,把铜管递给秦风,“之前灭火用的竹筒灭火筒,得人扛着跑,射程才两丈远,粮库这么大,远了根本喷不到;连弩能射五十步,要是改成喷水的,射程肯定够,就是水压不够,喷不远也喷不匀。”

秦风接过铜管,管壁很薄,一端有个细口,是墨家弟子用旧兵器熔了铸的。他想起《墨子?备城门》里写的连弩结构:“连弩车,十尺为弩,夹弩两柱,轮轴利转,张弩机括,可射五十步”,之前墨家用来防匈奴,现在要改成灭火的,确实是个巧思。“水压的问题怎么解决?” 他问,“连弩靠弓弦的张力射箭,改成喷水,张力怎么转化成水压?”

“俺们试试加杠杆!” 旁边的老周头凑过来,手里还拿着根刚砍的枣木杆,“俺们种地的时候,用杠杆撬石头,省力气还能加劲!要是在连弩的箭杆上装个杠杆,压下去的时候挤水筒,是不是能把水压得更足?”

墨渊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老周头说得对!杠杆能省力,也能增力!之前水筒里的水靠手压,力道小,要是用连弩的弓弦张力,再加上杠杆,力道肯定够!” 他立马让墨家弟子墨石把连弩的箭杆拆下来,换上一根更长的木杆,在中间装个转轴,木杆一端连弓弦,另一端对着水筒的活塞,“这样一来,拉弓的时候,杠杆往下压活塞,挤压水筒里的水,通过铜喷嘴喷出去,弓弦的张力越大,水压越足,射程就越远!”

蒙恬正好带着几个亲兵过来,手里扛着几卷粗麻布和十几个空水囊,老远就喊:“兄弟们,材料来了!这些麻布浸了桐油,能防水,做水筒正好;水囊是北境军剩下的,装水方便!” 他凑过来看了看改造中的连弩,笑着拍了拍墨渊的肩膀,“老墨,你这脑子真灵光!要是改成了,以后灭火不用再扛着水桶跑,省老大事了!”

“先别高兴太早,还得试!” 墨渊笑着摇头,让弟子们把粗麻布缝成圆柱形的水囊,两端用木塞堵住,一端接铜喷嘴,另一端装活塞,然后把水囊固定在连弩的箭槽位置,活塞连在杠杆上,“先装半囊水,试试射程!”

墨石拉着弓弦,弓弦 “咯吱” 响,拉到最满的时候,墨渊喊:“放!” 墨石松开扳机,杠杆 “啪” 地压下去,水囊里的水通过铜喷嘴喷了出去 —— 可惜只喷了三丈远,水还散成了雾,根本聚不成股,落在地上只湿了一小块。

“不行啊!” 蒙恬皱起眉,“射程太近,还散,要是火在粮堆顶上,根本喷不到!”

墨渊蹲下身,检查了下喷嘴,又按了按水囊:“喷嘴太粗,水喷出去就散了;水囊是麻布的,太软,压的时候容易变形,力道都漏了。得换铜制的水筒,喷嘴做细点,这样水能聚成股,射程也能远。”

“铜筒好办!” 蒙恬转身对亲兵说,“去把库房里那些旧的铜矛、铜剑都扛来,熔了铸水筒!反正那些兵器也用不上了,改造成灭火的家伙,正好!”

亲兵们很快扛来一堆旧兵器,墨渊让弟子在空地上搭了个简易的土窑,用木炭加热,把铜器熔成铜水,再倒进木模里 —— 木模是老周头和几个流民木工连夜做的,圆柱形,一端留着装喷嘴的小口。流民们也都围过来帮忙,有的捡木炭,有的给土窑添火,老周头的儿子狗蛋还拿着小锤子,帮着打磨铸好的铜筒边缘,小脸熏得黑乎乎的,却笑得开心:“秦大人,等这玩意做好了,再着火俺们就不怕了!”

秦风摸了摸狗蛋的头,心里暖暖的 —— 之前的危机让大家更齐心了,流民、墨家、军方拧成一股绳,这才是护民生的根本。他看着墨渊专注地调整铜筒的厚度,突然想起之前墨石说的匈奴马蹄印,凑过去小声问:“墨渊先生,要是匈奴真的来偷袭粮库,用这改造的连弩,除了灭火,能不能防人?”

墨渊手上的动作没停,语气沉了些:“能!要是把水换成石灰水,喷到人的眼睛里,能暂时失明;要是紧急情况,还能把铜喷嘴换成箭头,变回连弩射人。一物两用,既防火又防贼。” 他顿了顿,指了指粮库周围的木栅栏,“我们还能在栅栏外埋‘沉木钉’,上面涂些桐油,要是有人想翻进来,要么被钉子扎,要么蹭到桐油,容易被发现。”

过了大半天,第一只铜制水筒终于铸好了,墨渊把它固定在连弩上,喷嘴换成了细铜管,直径只有小指粗。他让墨石装满水,拉满弓弦,这次蒙恬亲自来按扳机:“大家让开点,看我的!” 他松开扳机,杠杆猛地压下去,铜筒里的水通过细喷嘴喷了出去,形成一道细长的水柱,足足喷了十五丈远,正好落在粮库对面的空地上,溅起一片水花。

“成了!” 流民们欢呼起来,老周头拍着手喊:“俺就说能成!这玩意比扛水桶强多了,十五丈远,粮堆顶上的火也能喷到!”

蒙恬也兴奋得直搓手:“老墨,再做几架!粮库四周各放一架,再派个人守着,不管是起火还是有人来偷袭,都能应付!”

可没等大家高兴多久,墨石突然从了望塔上跳下来,脸色紧张:“秦大人,墨渊先生!东边的树林里有动静,好像有人在偷看!”

秦风心里一紧,赶紧和蒙恬、墨渊往东边跑。树林边的地上,有几串新鲜的马蹄印,比中原马的蹄印窄,蹄尖更尖 —— 是匈奴马的特征!墨石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块碎铜片,上面刻着个模糊的 “匈” 字,边缘还沾着点干了的马粪,显然是刚留下的。

“匈奴细作果然在盯着粮库!” 蒙恬握紧剑柄,语气狠厉,“他们肯定是想趁咱们没防备,放火烧粮库,断了北境的粮道!”

墨渊蹲下身,看着马蹄印的方向,眉头皱得紧:“这马蹄印往北边去了,应该是回北境报信的。咱们得加快改造连弩,再在粮库周围加设了望塔,派亲兵日夜守着,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秦风点头,心里的担忧更重了 —— 匈奴和旧贵族勾结,要是真的联合起来,不仅粮库危险,北境的流民和士兵也会受影响。他看着远处粮库旁忙碌的流民,突然想起之前墨渊说的 “水压原理”,又有了个主意:“墨渊先生,能不能再改改?比如做个大型的水压灭火机,不用人拉弓,用杠杆和重物,这样一个人就能操作,流民也能用上。”

墨渊眼睛一亮:“好主意!用‘桔槔’的原理!” 他捡起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图,“桔槔是取水的工具,用杠杆,一端挂重物,一端挂水桶,能省力取水。咱们把水桶换成大铜筒,一端挂石头当重物,压下去的时候挤水,松开重物,杠杆弹回来,就能自动吸水,不用人一直拉弓,一个人就能操作!”

老周头凑过来看图,笑着说:“俺们村以前就用桔槔取水!这玩意简单,俺们流民都会做!砍大树做杠杆,找块大青石当重物,铜筒就用刚才熔的铜水铸,很快就能成!”

说干就干,流民们分成两组,一组跟着墨家弟子改造连弩,一组跟着老周头做桔槔式水压灭火机。墨石带着几个弟子去树林里砍树,选的是结实的槐木,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老周头带着流民去河边找青石,用绳子绑着,十几个人一起抬回来;蒙恬派亲兵帮忙熔铜,铜水在模子里冷却后,铸成半人高的大铜筒,筒壁上还刻着墨家的矩尺纹,既结实又好看。

傍晚的时候,第一架桔槔式水压灭火机做好了。槐木杠杆架在木架上,一端挂着两百斤重的青石,另一端挂着大铜筒,铜筒下面接了根竹管,通到旁边的水池里。墨渊让狗蛋来试,狗蛋用力压下杠杆,青石翘起来,铜筒里的水通过喷嘴喷了出去,射程虽然比连弩改的近点,却也有十丈远,而且松开杠杆,青石落下来,铜筒自动通过竹管吸水,不用再手动装水。

“俺也来试试!” 一个叫陈老栓的流民走过来,他以前是木工,手巧得很,压下杠杆的时候,还调整了喷嘴的角度,水柱正好落在模拟的草垛火上(之前故意点的小火,用来试设备),“滋啦” 一声,火苗瞬间就灭了,只剩下青烟。

“太好了!” 秦风笑着点头,“这样流民也能操作,粮库四周放四架桔槔灭火机,再放四架连弩改的灭火筒,两两配合,不管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火,都能扑灭!”

蒙恬也松了口气,拍着秦风的肩膀:“兄弟,这下咱们不怕匈奴放火了!再派些亲兵守着了望塔,发现动静就用灭火机喷石灰水,既能灭火,又能防偷袭,一举两得!”

就在大家准备收拾工具回去吃饭的时候,墨石突然指着西边的天空喊:“看!那边有烟!” 西边是栎阳的流民村,浓烟滚滚,像是起了火!

“不好!流民村着火了!” 秦风心里一沉,赶紧和蒙恬、墨渊带着几架改造好的灭火机往村里跑。流民村的一间草屋已经烧了起来,风刮得火往旁边的草屋窜,老周头的老伴正抱着东西往外跑,哭着喊:“救救俺家的屋子!里面还有俺们的新麦种!”

“快!架起灭火机!” 墨渊喊着,墨家弟子和亲兵赶紧把连弩灭火筒架好,对准着火的草屋,蒙恬拉满弓弦,水柱喷出去,正好落在火最旺的地方;另一边,陈老栓和几个流民架起桔槔灭火机,对着旁边的草屋喷水,防止火势蔓延。

没一会儿,火就被控制住了。秦风走进烧黑的草屋,发现地上有个火折子,和之前韩平用的不一样,上面刻着匈奴的花纹 —— 是匈奴细作放的火,想引开他们的注意力,趁机偷袭粮库!

“还好咱们提前做好了灭火机,不然村里的草屋都得烧了!” 老周头擦着汗,语气里满是庆幸。

墨渊捡起火折子,脸色沉了下来:“匈奴这是在试探咱们,看看咱们的灭火能力,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动作。”

秦风点头,心里清楚,这场小火只是个开始。他看着村里忙碌的流民和墨家弟子,还有那两架立在空地上的灭火机,突然觉得更坚定了 —— 有墨家的智慧,有流民的支持,有蒙恬的军队,就算匈奴和旧贵族联手,他也能守住粮库,守住流民的家,守住大秦的民生根基。

当天晚上,秦风让人在粮库和流民村之间修了条简易的通道,方便灭火机运输;蒙恬派了双倍的亲兵,分成四班,日夜守着了望塔;墨渊带着弟子们连夜赶工,又做了十架灭火机,分别放在粮库、流民村和北境粮道的驿站。狗蛋和村里的孩子们还组成了 “小了望队”,拿着墨家做的简易望远镜,在村头的土坡上盯着,一有动静就喊。

夜深了,秦风坐在偏殿的案前,借着烛火,把今天改造灭火机的过程记在竹简上,标题写着 “连弩改器,水压护粮”,末尾还加了一句:“墨家之术,非为战,实为护民;民生之安,非一人之功,乃众人之力。” 他想起白天墨渊说的话,“水压能灭火,人心齐能挡祸”,心里满是踏实 —— 不管接下来有什么危机,只要大家齐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而此时,北境的匈奴营帐里,之前在栎阳窥探的细作正跪在单于面前,手里捧着那块刻着 “匈” 字的铜牌碎片:“单于,栎阳粮库改了连弩,能喷水灭火,还有流民帮忙守着,不好偷袭。” 单于坐在虎皮椅上,手里拿着杯马奶酒,冷笑一声:“喷水?那就用火油!等大雪下来,粮道结冰,咱们用火油烧粮库,看他们的水还能不能喷!” 他把酒杯摔在地上,“传令下去,让韩氏的余党在关中闹事,吸引秦军的注意力,咱们在北境等着,等粮道一断,就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