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 第45章 墨家密访,暗流新动

咸阳的深夜裹着层冷雾,月芽儿躲在云层后,只漏出点微弱的光,把偏殿的窗棂映得忽明忽暗。殿内的烛火燃到了第三根,火苗被从门缝钻进来的风晃得颤,照在案上摊开的《墨子?备城门》抄本上,竹片上 “城上为爵穴,下堞为悬门” 的篆字,在光影里像是活了过来 —— 这是秦风白天刚整理好的城防补注,还没来得及送给蒙恬,就被深夜的寂静裹住了。

秦风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刚要把竹简收好,就听见院墙外传来一声极轻的 “吱呀” 响 —— 不是风声,倒像是木鸢翅膀划过空气的细微震颤,带着股木头与麻绳摩擦的独特质感。他心里一凛,手按在案角的金刀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扫向门口:这时候来偏殿的,绝不会是普通吏员,难道是李斯的人又来搞鬼?

没等他起身,窗棂突然被轻轻推开,一道黑影像片浸了水的麻布似的飘进来,落地时脚尖先沾地,连青砖都没发出半点声响。那人穿着一身粗麻布黑衣,袖口和裤脚用麻绳紧紧扎着,露出的脚踝上沾着点新鲜的泥土,像是刚从城外的工地赶来;腰间别着个巴掌大的木鸢模型,骨架是桑木做的,翅膀蒙着细绢,上面还画着墨家特有的 “矩尺纹”;手里握着根墨色短杖,杖头刻着个立体的 “墨” 字,杖身缠着几道磨损的皮绳,显然是常年握在手里的 —— 是墨家的人!

秦风的呼吸顿了顿,握着金刀的手松了些却没放下,目光落在那人的手上:那是双布满老茧的手,指关节粗大,虎口处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指甲缝里还嵌着点墨渍和木屑,一看就是常年跟刨子、墨斗打交道的匠人,绝非只会空谈的食客。

“秦大人不必紧张,在下墨渊,是墨家钜子。” 黑衣人掀开兜帽,露出张满是沟壑的脸,鬓角的白发像被墨染过似的,只在发梢泛着白,额头上有一道浅疤,从眉骨延伸到太阳穴,“听说是早年造连弩时被弓弦崩伤的”—— 他像是看穿了秦风的打量,指了指那道疤,语气平和,“深夜叨扰,是有要事相商,绝无恶意。”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卷用厚麻布裹着的竹简,麻布上还缝着层油纸,显然是怕受潮,轻轻放在案上时,能听见竹简碰撞的细微声响:“这是《墨子?兼爱》的孤本,是先师亲手批注的,大人一看便知,在下不是来寻事的。”

秦风拿起竹简,解开麻布时,指尖触到竹简边缘 —— 打磨得格外光滑,显然是被人反复翻阅过。展开一看,里面果然有墨家先师的朱笔注脚,“兼相爱,交相利” 下面写着 “百姓无分秦楚,皆需安身立命,此为兼爱之本;匠人无分朝野,皆需以术护民,此为墨家之根”,字迹苍劲有力,末尾还盖着个小小的 “矩子” 铜印,跟他之前在陈留墨家堡垒遗址见过的刻石印章一模一样。

他心里的警惕消了些,收回金刀,指着案边的石凳:“墨钜子请坐,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墨渊坐下时,目光先落在《墨子?备城门》的抄本上,眼神里多了几分暖意,手指轻轻拂过竹片上的 “爵穴” 二字:“大人竟能把‘爵穴射敌’的法子,改成陈留城楼上的‘分层射孔’,还加了木挡板防匈奴的火箭,这份巧思,连墨家弟子都要佩服。”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些,从怀里掏出张折叠的羊皮图纸,展开在案上 —— 羊皮边缘被磨得发毛,显然是随身携带的,上面用墨线勾勒着关中粮道的全貌,河道、渡口、驿站标注得清清楚楚,还用红墨圈出了三处渡口,旁边用小字注着 “易被凿船”“可设连弩”“需埋沉木”。

“这是墨家弟子手绘的关中粮道详图,每一处浅滩、每一座木桥,都实地丈量过。” 墨渊指着最西边的 “渭水渡口”,红墨圈得最粗,“这里水最浅,只有三尺深,船过的时候得靠人推,最容易被人凿船底;而且岸边的土是沙质的,没法筑石墙,之前李斯派来的人说,只要我们在这里凿沉几艘粮船,粮道就断了,还说要给墨家百两黄金,让陛下解禁墨家典籍。”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木盒,打开里面是个微型的 “沉木钉” 模型 —— 三寸长的硬枫木,一头削得尖尖的,上面还刻着螺旋纹,“这是墨家的‘沉木钉’,按图纸上的尺寸,实际要做三尺长,削尖后用桐油浸泡三天,再埋在渡口水下一尺深的地方,间距五尺,排成三排。船底要是撞上,钉子会顺着螺旋纹扎进去,越晃扎得越深,就算不沉,也得靠岸修补,根本走不了。”

秦风看着模型,又低头看图纸 —— 渭水渡口的位置,红墨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连弩阵示意图:岸边每隔十步设一个连弩架,连弩架后面有半人高的土台,土台上还标着 “木盾掩体”,连弩的箭槽角度画得格外细致,旁边注着 “仰角三十度,可射五十步远,箭头上涂松香,遇火即燃”。

“李斯派来的人说,只要我们毁了粮道,就是帮大秦‘清除异端影响’。” 墨渊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嘲讽,指了指图纸上的 “护粮农户区”,“可他们忘了,这渡口旁边就是栎阳农户的麦田,粮道断了,农户的新麦运不出去,流民的冬粮也送不过来,冬天得冻死饿死多少人?墨家的‘非攻’,是反对‘害民之攻’;墨家的‘巧术’,是用来护民的,不是用来害人的。”

秦风看着图纸上的细节 —— 连弩架的高度、沉木钉的排布、甚至连守护连弩的弟子该站在哪个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心里满是感激:“多谢墨钜子提醒!若不是您来,我还不知道李斯竟有这心思。关中粮道关系着上万流民和农户的生计,要是被破坏,后果不堪设想,不知墨家能否帮着加固防御?”

“这正是在下想跟大人说的!” 墨渊眼睛亮了,握着短杖的手在案上轻轻敲了敲,“墨家在关中还有二十七个弟子,都是造连弩、筑堡垒的好手,其中三个还参与过北境长城的防御工事。只要大人信得过,我们今晚就能出发去渭水渡口,明天天亮前就能把第一批沉木钉埋好,连弩架也能搭起一半。”

他说着,又从羊皮图纸的夹层里掏出张更小的图纸,是 “悬门” 的设计图:“这是针对渭水渡口木桥的悬门,用硬松木做的,厚三寸,上面还能装铁刺,要是遇到有人想烧桥,把悬门放下来,就能挡住火,还能防人冲过去。” 图纸上的悬门旁边,还画着个简单的 “绞车” 示意图,注着 “用八人绞盘,半柱香就能把悬门放下”。

秦风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起身走到案前,从木匣里取出关中试点的农户名册,上面还夹着几张农户画的麦田分布图:“墨钜子放心,我信得过墨家!栎阳有五十多个农户会木工,之前帮着做过曲辕犁,要是墨家需要帮忙,我可以让他们明天一早就去渡口,帮着扛木头、搭架子,也能让他们学学‘沉木钉’的做法,以后自己的麦田遇到野兽,也能用这法子防着。”

“好!这才是‘交相利’!” 墨渊拍了拍案,语气里满是振奋,指了指图纸上的 “农户互助区”,“我们可以在渡口旁边搭个小作坊,教农户做简单的木盾和竹箭,既能帮着守粮道,也能让他们多门手艺,正合先师‘以术授民’的训诫。”

他从腰间解下一个青铜符,符身是个矩尺形状,中间镂空刻着 “墨” 字,边缘打磨得圆润,显然是常年佩戴的:“这是墨家的传信符,大人要是遇到危险,只要把符举在高处,对着太阳或火光,三里内的墨家弟子都能看见符上的影子,半个时辰内就能赶来相助。” 他顿了顿,补充道,“李斯要是敢派兵来硬闯,我们的连弩能在百步外射穿铁甲,绝不会让他们伤了流民和农户。”

秦风接过铜符,指尖触到符上的镂空纹路,冰凉的金属却透着股暖意,仿佛能感受到墨家世代传下来的护民之心。他刚要道谢,就听见院墙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是靴子踩在草叶上的 “沙沙” 声 —— 墨渊脸色一变,赶紧吹灭烛火,动作快得像阵风:“是盯梢的!大人别出声,在下从后窗走!”

话音刚落,他就像来时一样,手撑着窗沿轻轻一跃,身体贴在墙根,落地时连灰尘都没扬起,只在窗台上留下一小截用桑木做的木鸢翅膀 —— 是他特意留下的,“要是遇到墨家弟子,出示这个,他们就知道是自己人”。

秦风摸黑走到窗边,借着月光看见两道灰影在院墙外晃了晃,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竹简,嘴里嘀咕着 “刚才好像有动静,怎么没人?李大人还等着回话呢”—— 是李斯的眼线!看来李斯不仅找了墨家,还一直在盯着偏殿,连深夜都没放松。

等眼线走远,秦风重新点燃烛火,看着案上的墨家图纸、《兼爱》孤本和铜符,心里满是复杂:墨家的到来,是意料之外的助力,却也让局势更复杂了 —— 李斯连墨家都敢招惹,接下来的手段肯定更狠;而墨家的加入,会不会让李斯找到 “秦风勾结异端学派” 的新借口?

正琢磨着,殿外传来小李子的声音,带着点慌:“大人,您没事吧?刚才听见院外有动静,小的还以为是……”

“没事,是只夜猫子碰倒了竹筐。” 秦风赶紧把墨家的东西收进木匣,锁好时,指尖又触到那张羊皮图纸 —— 上面的红墨还透着新鲜,显然是墨渊最近才修改过的,“你去把蒙将军派来的亲兵叫两个过来,守在院墙外,别让闲杂人靠近,尤其是穿灰衣的。”

小李子应着去了,没多久,两个亲兵就站在了院门口,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秦风坐在案前,重新翻开墨家的粮道图纸,指尖划过 “沉木钉” 的标注 ——《墨子?备穴》里说 “穴中置钉,以阻敌入”,墨渊把这法子从 “守城穴” 改成 “水下防御”,还加了螺旋纹,正好能防李斯派人凿船,这份将典籍理论灵活变通的本事,确实配得上 “墨家钜子” 的名号。

他想起墨渊说的 “以术护民”,突然觉得,不管是儒家的 “民本”,还是墨家的 “兼爱”,说到底都是想让百姓过好 —— 李斯总觉得这些是 “异端”,却忘了,百姓安稳,才是大秦真正的根基。

而此时的李斯府里,派去接触墨家的小吏正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声音带着颤:“大人,墨家钜子不仅不答应,还把属下赶了出来,说…… 说您‘用术害民,丢了匠人的根本’,还让属下带话,说‘要是敢动粮道,墨家弟子绝不坐视’!”

李斯坐在案前,手里的竹简被攥得变了形,竹片边缘都嵌进了掌心:“墨家竟敢不给我面子!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跟秦风联手了!”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对心腹说,“你去把关东的韩、魏旧贵族叫来,就说‘墨家要帮秦风加固粮道,再不动手,冬天前就没机会了’—— 让他们带些人去渭水渡口闹事,不用真毁粮道,只要把‘秦风勾结墨家异端’的事闹大,让附近农户都知道,再让史官把这事记下来,我倒要看看,陛下还会不会信他!”

心腹领命退下,李斯走到窗边,看着偏殿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秦风,墨家,你们以为靠几张图纸、几架连弩就能赢?等着吧,我会让你们知道,大秦的朝堂,容不下你们这些‘兼爱’‘民本’的匠人与儒生!”

天快亮时,秦风才把墨家的图纸和《兼爱》孤本整理好,放进木匣最底层,上面还压了本《秦民要术》,怕被人发现。院外的天泛起了鱼肚白,雾渐渐散了,远处传来农户赶牛的吆喝声,带着点烟火气。他拿起墨家的铜符,在烛火下看了看,符上的 “矩尺” 纹在火光下投出小小的影子,落在粮道图纸上,正好盖住了渭水渡口的红墨圈 —— 像是在守护着这片要地。

等晨光透过窗棂照进殿内时,秦风已经写好了给蒙恬的信,信里详细说了墨家的 “沉木钉防御法”“连弩阵布置图”,还特意画了个简易的悬门示意图,叮嘱蒙恬多派些懂水性的士兵去渭水渡口,配合墨家弟子埋沉木钉。他把信交给亲兵,看着亲兵骑马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坚定 —— 暗流虽动,却挡不住民生向好的势头,只要他和墨家、扶苏、蒙恬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