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哈哈哈,老子也穿越了 > 第9章 老子是老子的一头牛4

哈哈哈,老子也穿越了 第9章 老子是老子的一头牛4

作者:希理尔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07:16:20

一梦醒来,天下已变。

混沌如潮水般退去,意识的碎片艰难重组。张天落从一片虚无的泥沼中挣扎着睁眼,每一次心跳都沉重地敲击着尚未归位的魂魄。刺秦失败后那场狂暴的时空传输所带来的眩晕与撕裂感,依旧像附骨之疽般缠绕着他,骨髓深处都透着一种被强行拆解又胡乱拼凑后的酸软与虚空。

刚才……似乎做了一个漫长到令人窒息、又光怪陆离到匪夷所思的梦?

梦中,他不再是人,而是一头沉默温顺的青牛,皮毛浸润着函谷关的晨露与紫气。他驮着那位清癯老者,踏过荒草,涉过溪流,感受着背上那份洞察宇宙的沉静重量。他见证了竹简的摩擦声,听到了那涵盖天地万物的五千言自老者唇齿间流淌而出,字字珠玑,化作缭绕关口的祥云……“钥匙不在远方,只在心田方寸,因果交织之地……”

然而,这玄妙的梦境如同水中月影,一触即散。意识深处更为清晰、更为灼痛的烙印,仍是咸阳宫墙外阴暗小巷里的疾奔,身后追兵的呼喝与弩箭破空之声,清宁决绝推开他时指尖的温度,以及那柄未能染上帝王之血的鱼肠剑的冰冷触感——那未完成的使命,像一根毒刺,深扎心扉。

梦与现实的边界在此刻模糊不清,疯狂交织。他用力甩动昏沉如同灌满铅块的头颅,环顾四周。荒草萋萋,高及人腰,风声过处,一片寂寥苍茫。远处山峦起伏,轮廓陌生而古老。这里是……梦中老子曾驻留、等待过那个“有缘人”却最终未果,方才西去的地方?

是启示?是幻觉?还是时空错乱中一丝微不足道的怜悯?张天落已无力分辨。但冥冥之中,一个清晰无比的意念如同种子落入心湖:留在这里,等待。

“谁让我……做过他的一头牛呢?”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疲惫与一丝认命般的自嘲。于是,他就在这棵盘根错节、仿佛也承载了无数时光的古树下,用随手撅来的枯枝、扯来的茅草,搭了一个仅能蜷缩容身、勉强遮蔽风雨的窝棚,住了下来。

此地仿佛是时空洪流中一个奇异的旋涡,一个被遗忘的宁静支点。四季的轮转在这里变得暧昧不清,春秋模糊,冬夏交替也失了鲜明的界限。唯有身体对饥寒最原始本能的感知,在艰难地标记着时光的流逝。饿,是比任何刻漏更精准的计时。

饥肠辘辘驱使他走向极远处偶尔蹒跚路过的农人,伸出空空双手,讨要几颗卑微的种子。他挥舞着用河边捡来的砾石粗略敲打出刃口的石锄,在那棵仿佛亘古存在的树下,一寸寸地开垦着一小片坚硬的土地。汗水混着泥土的气息滴入大地,干瘪的种子被埋入浅坑,也埋下一点渺茫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希望。他等待着,不知要等多久,更不知要等何人。

时光荏苒,不知几度寒暑。田垄间的青苗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如同大地无声的呼吸。张天落的面庞被风霜刻上了痕迹,眼神中的锐气逐渐被一种深沉的迷茫与固执所取代。他始终没有等到梦中老子嘱托他等待的那个“人”。虽然也曾有几个形色匆匆、为生计奔波的樵夫或旅人偶尔经过,投来好奇或怜悯的一瞥,但他心中澄明如镜——那都不是他要等的人。他们的眼神里,没有那种穿越时空的联结。

“或许,他不会来了。”又是一个黄昏,他看着田垄间新冒出的、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脆弱的嫩芽,疲惫与茫然如同藤蔓般交织缠绕,几乎将他窒息,“我也该离开这里了。” 这无休止的等待,仿佛成了一场对心性漫长而无望的修行,消耗着他仅存的一切。

一年后的某个同样晦暗的黄昏,他正倚着粗糙的树干小憩,身边陶罐里自酿的劣酒散发着酸涩而微醺的气息。一个身影,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边,极其自然地坐下,自顾自地取了一片宽大的树叶,卷成杯状,从陶罐里倒了些浑浊的酒液,仰头一饮而尽。

来人自称荆云,来自墨家。荆云?墨荆云?张天落感到记忆深处有模糊的涟漪荡开,似乎有一个身影在咸阳的月色下与他一同疾奔,但却抓不住任何清晰的片段。

“我们……认识吗?”张天落眯着醉意朦胧的眼,声音含糊地问。

“看来你确实遗忘了很多。”来人的语气平静无波,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仿佛在评估一件失落已久的器物。

“遗忘?我不记得你。但……你不该出现在此地。”这是直觉,也是一种对这片土地奇异规则的模糊认知。

“是的,我不该。”来人承认得干脆,“但我还是来了。是你,让我出现在这里。”

“我?”张天落的酒意瞬间醒了三分,目光锐利起来。

“理由。”他追问,声音低沉。

“告诉你,你所等的那个人,不会出现了。”

“为什么?”张天落的心猛地向无底深渊沉去,一种空落落的恐慌攫住了他。

“不知。言尽于此,我该走了。”自称荆云的人起身,动作如同他的到来一样突兀而毫无征兆。他离去时步履从容,黑色的身影在昏黄的暮色中渐行渐远,最终彻底融入了天地交界的那一片模糊之中。只留下张天落独自一人,面对骤然加深的寂寥与怅惘。他不信,或者说,他不愿相信。他还要等。

又过了一冬一夏。地里的庄稼再次成熟,他弯腰收割,捶打脱粒,将那些饱满又或是干瘪的谷物,再次酿成了浑浊的新酒。酒是劣酒,却足够烈,灼烧着喉咙,也灼烧着空荡的肠胃。醉了,或许就能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那无望的等待?

他再次坐在树下,对着又一次垂落的夕阳独酌。又一个身影,踏着沙沙作响的荒草,沉默地走来,坐在他身旁那个早已空置了许久的位置上。没有言语,来人直接拿起地上的酒囊,拔开塞子,仰头痛饮,喉结剧烈地滚动着。

“我认识你。”张天落的声音因久未言语和酒精的侵蚀而显得异常干涩。

来人点头,面容在夕阳余晖中显得坚毅而沧桑。

“你是白部。”

白部再次点头,眼神复杂。

“你不该出现在这里。”张天落重复着对荆云说过的话,仿佛这是一句咒语。

白部依然点头,默认了这个事实。

“你怎么会……你怎么可能……”张天落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长城下的烽火、冰冷的戈矛、为救他而泼洒出的滚烫鲜血……记忆的碎片汹涌而来。

白部长长地叹息一声,那叹息沉重得仿佛穿越了生死界限:“是你让我来到这里的。”

张天落死死盯着他:“我为什么让你来?”

“告诉你,你等的那个人,不会出现了。”白部的回答,与当年的荆云如出一辙,冰冷而绝对。

张天落沉默了,胸腔里堵得发慌。他问了一个更尖锐、更残酷的问题:“你应该死了。在长城下,为了救我。”

“是的,那是我的宿命。”白部的目光投向远方,深邃得像一潭古井,“但宿命,并不妨碍我此刻站在你面前。”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仿佛在陈述一个古老家族的箴言,“白家血脉,起于守护,启于征伐。从先祖戍卫长城开始,便注定了‘启’这一支的宿命轨迹。守护,直至战死。”

“所以……我的出现,也改变不了你的结局?”张天落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力的悲哀。

“连我自己都已接受,你又何必执着?”白部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勘破生死后的淡然,甚至有一丝怜悯,是对张天落,或许也是对他自己。

那一日,两人喝光了囊中所有的酒,再无多余话语。在这时空错乱之地,连最浓烈的情感、最深刻的生死,似乎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稀释、淡化,变得朦胧而不真实。

又一年在麻木的等待中流逝。张天落渐渐明白,他等待的或许并非某个特定的人,而是那个无法放下的自己,是那个关于使命、关于轮回、关于“钥匙”的执念本身。他几乎要与这棵古树、这片荒原融为一体,成为另一个等待中的化石。

直到那一天,第三个人,踏着深秋枯黄的荒草,分开凝滞的空气,而来。

“他不会来了,所以我来了。”

张天落闻声抬头,瞳孔骤然收缩如针尖,全身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又在下一秒疯狂奔涌,冲击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他站在那里,一袭玄黑龙纹深衣,仿佛披着一片浓缩的夜色,宽大的袖摆与衣袂在微风中纹丝不动,自有重逾千钧的威仪。腰间悬着一柄古朴长剑,剑鞘上隐约可见“太阿”古篆,森然之气迫人眉睫。面容比张天落记忆中咸阳宫惊鸿一瞥时更加年轻,棱角分明如斧凿刀刻,眉宇间却已凝聚着睥睨四海、驾驭八荒的帝王威仪,不容直视。最令人心悸的是那双眼睛——深不见底,寒如万古冰渊,清晰地倒映着张天落沾满泥土、惊愕莫名、甚至带着一丝惶惑的脸庞。

“你……”张天落的手指本能地摸向腰侧,却只触到粗糙磨手的麻布衣衫。他猛地低头,看到自己破烂的衣襟、沾满泥土和耕作痕迹的双手,一股强烈的荒诞感与眩晕感袭来——那个意图刺秦的悍勇刺客身份,早已被这漫长无尽的等待磨蚀殆尽,只剩下一个野人般的躯壳。

嬴政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难以捉摸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笑意,只有一种洞悉一切、掌控一切的冷漠:“不必找了。你的鱼肠剑,在咸阳宫的秘库中,与太阿为伴。”他自顾自地坐在张天落对面那半截早已腐朽不堪的树桩上,姿态从容得仿佛身处九重宫阙。竟从玄色袖袍中取出一只温润剔透的精致玉杯,与这荒蛮环境格格不入,然后给自己斟满了粗陶罐里那浑浊的劣酒,浅啜一口,眉头都未曾皱一下,“此酒虽浊,倒也别有一番野趣。”

张天落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世界的基础规则仿佛都在崩塌。嬴政的出现,比之当年老子骑牛出关的传说,更加荒谬绝伦,更加挑战他认知的极限!

“你……为何而来?”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的声音,艰难地挤出他的喉咙。

“为你而来。”嬴政的目光如实质般压来,重若山岳,仿佛要将他里里外外彻底看穿。

“你不该出现在这里。”这几乎成了张天落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时唯一的、苍白无力的控诉。

“可朕,还是来了。”嬴政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不容违逆的绝对帝王意志,仿佛他的存在本身,就是道理。

嬴政显然没有耐心重复之前与荆云、白部那般循环的对话,他俯身向前,声音不高,却如同金玉交击,字字清晰冰冷,砸入张天落的耳中、心中:“你要见的那个人,不会来了。沉溺于这虚妄的等待,毫无意义。回归现实吧,张天落。”

回归现实?张天落嘴角扯出一个极度苦涩扭曲的弧度。现实是什么?是那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演的刺秦轮回?是长城脚下无尽苦役与绝望的呻吟?还是眼下这片被时空遗忘、只有孤独等待的荒原?

“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荆棘之路,”嬴政的目光仿佛两把冰冷的匕首,穿透了他的血肉,直抵灵魂最深处,“就要走下去。逃避,只会让你陷入更深的死循环,永世不得超脱。你只有两条路:找出新的、能打破这宿命的路径;或者,回到原点,在原点中寻找新的变数。无论如何,你都必须面对,无处可逃。”

张天落迎着他那能令天下战栗的目光,一股倔强之气陡然升起:“你想要什么?别说你千里迢迢(或者说,跨越时空)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只是为了回到最初,看一场早已知道结局的戏码重演!”

“朕要什么?”嬴政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而炽热,如同深渊中燃起的鬼火,“自然是永生!**的不朽,王朝的永续,朕之信念与功业的永恒!朕要这江山社稷,万世不移,永世长存!朕要超越这凡俗生命的界限!” 这宏愿与他历史长河中所追求的别无二致,却在此刻,由他亲口在这诡异时空的荒树下道出,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近乎疯狂的压迫感和真实感。

张天落默然,答案毫不意外,却依然感到一阵深深的寒意。

“好好思量吧。”始皇帝站起身,玄衣在渐起的微风中拂动,却丝毫不显凌乱,“此间非久留之地,朕该回去了。”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如同水中的倒影般开始晃动、变淡,边缘处泛起奇异的涟漪,最终在张天落一眨不眨的注视下,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树下,又只剩下张天落一人。风声穿过荒草,发出呜咽。他下意识地摩挲着挂在腰间(意识恍惚中,仍觉得是挂在作为青牛时的角上)的那个陈旧布袋,里面传出沉闷而冰冷的金属碰撞声。远山被沉重的暮霭彻底吞噬,世界陷入一种朦胧的灰蓝色。

“钥匙不在远方,只在心田方寸,因果交织之地……” 他无意识地喃喃重复着老子月下的呓语,一股莫名的、强烈到无法抑制的冲动骤然驱使他猛地扯开了布袋的绳结——

三枚铜钱滚落掌心,在夕阳最后一丝余晖下泛着幽古而神秘的光泽。一枚最为古旧,边缘磨损得光滑,一面刻着一个苍劲非凡的“道”字;一枚稍新,铭文清晰深刻,是一个“名”字;最新的一枚,却光洁如镜,两面空空,空无一字。

铜钱在指缝间冰冷地翻转,那触感却如同烧红的烙铁,刺激着他近乎麻木的神经。突然,他像是被一道无声的闪电击中,猛地跳起身,踉跄着、几乎连滚爬地冲向那个低矮阴暗的窝棚。他在角落里疯狂摸索,终于触到一只半人高的陶瓮,里面是去年秋天用收获的粮食酿下的酒,此刻早已沉淀得清澈如琥珀。他舀起满满一瓢,酒液因他颤抖的手而泼洒出不少,他奔回树下,将剩余的酒液用力泼洒在古树那盘根错节、暴露在地表的巨大根须处!

酒液渗入深褐色泥土的刹那,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些被酒水浸润的、湿润的深色土壤下方,古树根须自然虬结隆起的纹路骤然变得清晰无比,在黄昏最后的光线下,那赫然显现出一幅天然形成的、神似无比的先天八卦图纹!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方位宛然,道法自然!

张天落的心脏狂跳如擂鼓,几乎要撞破胸腔!他屏住呼吸,将手中那三枚滚烫的铜钱,用尽全身力气,高高抛向渐暗的天空!

铜钱翻滚着,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划出三道弧线,落下,不偏不倚,正正落在树根最凸起、象征“乾天”的那个方位上。

第一枚,“道”字朝上。

第二枚,“名”字朝上。

第三枚,那枚空白的铜钱,竟诡异地直立起来,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指尖灵巧拨动,高速旋转起来!久久不肯倒下,发出细微的嗡鸣!

恰在此时,一阵强烈的、不知源自何处的夜风骤然刮过,古老巨树的万千枝叶疯狂摇曳,相互撞击,发出震耳欲聋的、如同潮汐般的“沙沙”声。那声音层层叠叠,汹涌澎湃,恍惚间竟化作老子那苍茫浩渺、超越时空的嗓音,在张天落的脑海深处轰鸣回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张天落如遭九天雷击,醍醐灌顶,呆立当场!所有的迷茫、等待、痛苦、挣扎,在这一刻找到了唯一的出口!他猛地仰头,对着彻底暗下来的天空,爆发出酣畅淋漓、却又似哭似笑的大笑!

他终于明白了!他等的从来不是某个人!这三枚铜钱,这天地卦象,已昭示了一切:

“道”字铜钱,代表老子西去留下的无上大道,是宇宙法则,是超越世间的终极智慧与规律。

“名”字铜钱,象征嬴政孜孜以求的万世之名,是权力巅峰,是现世功业,是渴望被永恒铭记的执念。

而那枚空白的、旋转不休的铜钱——正是他自己!张天落!一个本不该存在于此时空、却因“钥匙”之身而强行介入的“变量”!一个在“道”与“名”的宏大夹缝中挣扎、试图寻找出路的异数!他是“无名”,是“混沌”,是未被定义的“始”,是蕴含一切可能的“母”!

他就是那枚等待自身铭刻的铜钱!他的选择,他的行动,将决定最终烙印其上的是什么!等待他人,本身就是一个谬误!

当晨光再次染红函谷关古老斑驳的墙砖,沉重的城门被守卒吱呀呀地推开,关外却早已不见了青牛老者的圣迹仙踪。只有那个许多年前曾有幸目睹紫气东来的卖梨小贩,如今已成了白发老丈,逢人便说起,就在那日清晨,雾气未散之时,有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状若疯癫的汉子,眼神却亮得骇人,哼着荒腔走板、听不清词的古怪歌谣,摇晃着却步伐坚定地走出了关门,向西而去,再未回头:

“青牛背上客,原是看戏人。看尽兴亡事,犹在戏台中……莫问前程路,自在方寸中……”

关口的守卒们听着,互相看了一眼,嗤之以鼻,只当是山野间又一个失了心疯的可怜人,茶余饭后多了件谈资。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就在此刻,千里之外的咸阳宫深处,年轻的始皇帝正从堆积如山的竹简中抬起头,独自凝视着御案之上突然凭空出现的一卷陌生竹简。当他修长的手指带着一丝疑虑展开首简,那墨迹犹新、仿佛刚刚写就的“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古篆映入眼帘时,一缕青灰色的、坚韧的、属于耕牛的毛发,悄然从简片缝隙中飘落,无声无息地落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上。

而在更加遥远、朔风如刀、卷起漫天黄沙的北疆长城边,一个刚被征发不久、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年轻戍卒,正哆哆嗦嗦地摆弄着手中一个从未见过的、坚硬冰凉的奇怪小铁盒(那是张天落挣扎时从未来带去的打火机)。他冻得发僵的手指无意中用力一按,“啪”的一声轻响,一簇幽蓝得不可思议的小火苗猛地蹿出,在他眼前跳动!

“啊呀!妖……妖火!”年轻戍卒吓得魂飞魄散,手一抖,那灼热烫手的“妖物”脱手飞出,划过一道短暂的弧线,不偏不倚砸在城墙根下一个不起眼的、被风雨侵蚀了不知多少年的土坷垃上。

“噗”的一声轻响,土块碎裂,尘埃微扬。下面,竟露出了一个锈迹斑斑、刻着模糊鸟虫纹的青铜小箱子。箱子被这外力一击,弹开了一条细不可察的缝隙。

刹那间,一道柔和却无比纯正、仿佛蕴含了生命本源的金色光芒,从那条缝隙中流泻而出,如水般流淌,清晰地照亮了年轻戍卒那张因极度惊恐和难以置信而彻底呆滞的脸。

“神……神仙显灵了!宝物!天降宝物!大伙快来看啊!神仙!!”年轻戍卒猛地回过神来,指着那发光的青铜匣子,语无伦次地尖声大叫起来,声音在空旷的长城上下回荡,惊起了一群栖息的寒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