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哈哈哈,老子也穿越了 > 第18章 迷雾重重

哈哈哈,老子也穿越了 第18章 迷雾重重

作者:希理尔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07:16:20

浓墨般的夜色彻底吞噬了断崖,也吞噬了那个坠入深渊的无名少年。冰冷的空气裹挟着失重感,耳边只有呼啸的风声。他以为自己必将粉身碎骨……

暮色四合,如一块浸透陈墨的旧布,沉沉覆盖着北方无垠的旷野。官道蜿蜒,似大地上一道干涸龟裂的丑陋伤疤,向着荒凉尽头延伸。一辆破旧的马车,在苍茫暮色中吱嘎前行。车身早已辨不出原色,裹着厚厚的黄尘,每一次颠簸都伴随着令人牙酸的木轴摩擦声,仿佛随时会在下一个坑洼处彻底散架。

车辕上坐着一位约莫二十几岁的美丽女子,柳眉轻蹙,不时关切地回望车内。车内躺着一个少年,面色苍白如纸,牙关紧闭——正是那从断崖坠落的背剑少年。

车后跟着一位侠士打扮的青年。他一边前行,一边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起伏的地形。不久,他们选择了一块平坦地方停下,开始生火做饭。

女子轻声唤醒了少年。青年侠士上前,小心地将他搀扶下车。这少年正是数日前从崖上落下,被这女子和青年侠士所救。待他醒来,女子反复询问,少年也只含糊说是从山中出来,遭遇两名女匪,被打落山崖。他既无名字,也说不清具体居于哪座山中,是以青年侠士始终对其身份存疑。少年身上佩剑,还带着一本《墨辩》,侠士认为他是墨家子弟。既是墨家子弟,品性自不必多虑,侠士也就不再深究其来历。

其实那日少年坠崖,千钧一发之际,是这青年侠士暗中出手,以巧劲将他甩向马车,卸去了大半下坠之力。否则,直接摔落地面,不死也得重伤。如今少年虽狼狈,实则仅腿骨折断、脸颊划伤,并无大碍。侠士此举极为隐蔽,连那女子也未察觉,只道是天降福星保佑了少年。况且,这辆勉强能行的马车,也是青年侠士一路修修补补的结果。侠士心中颇感亏本,不但自己当了苦力,还得将身上本就不多的食物分与他们。

天色已晚,饭食备好,三人围坐火堆边。

“我认得你,”少年忽然开口,目光落在青年侠士身上,“你说你姓赵,那你应该就是赵天明。”

少年一直如此称呼青年侠士。侠士觉得这名字尚可,便打算日后行走江湖就用它。

“你可是我遇见的第一位姓赵之人。”少年又道。

赵天明也不奇怪,少年总在强调这句话。

少年自己也有些茫然,不知为何执着于此。

“你们别斗嘴了,先吃饭吧!”女子劝道。其实也谈不上斗嘴,几次言语往来,皆是少年在说,赵天明在听。

赵天明放下碗筷,说道:“明日我便走了。接你的人也该到了,我不能与他们碰面。”

女子心中疑惑更甚:这青年侠士救下自己,只问明状况便一路护送至此,却始终隐瞒身份——他究竟是何人?

“那我跟你一起走,赵天明。”少年急忙道。

“算了吧!等你跑得动时再说。”赵天明毫不理会,起身踱步去了。

少年看向女子,面上浮起一丝窘迫。火堆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在他苍白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也映照着女子眼中温和却带着探究的目光。

沉默在三人之间弥漫,只有柴火燃烧的细微声响和旷野深处偶尔传来的、不知名野兽的悠长嗥叫。

女子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这略显凝滞的气氛。她拿起一个温热的杂粮饼,递给少年:“先吃东西吧,凉了更伤脾胃。”她的声音柔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少年默默接过饼,低头小口啃着。食物的温热让他冰冷的指尖稍稍回暖,但心中那份对赵天明去向的茫然和对自身处境的困惑,却像这荒野的夜色一样浓重。他忍不住又抬眼望向赵天明踱步的方向——那挺拔的身影已融入远处的暮霭,正背对着他们,静静伫立在一块风化的巨石旁,仿佛在眺望无尽的黑暗,又像是在警惕着不可见的威胁。

“他……”少年犹豫了一下,声音干涩,“他要去哪里?”

女子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神复杂。她摇了摇头:“赵侠士行事,向来讳莫如深。他只说护我到此,待接应之人到来,他便离开。至于去向何处……”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恐怕连他自己,也未必有确切的目的地。这乱世,何处是归途呢?”

少年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赵天明那身与荒野格格不入却又异常沉静的侠士气质,那深藏不露的功夫(尽管他当时意识模糊,但身体本能似乎记得被一股柔和却强大的力量托住),还有他对“墨家”二字那讳莫如深的态度……这一切都像谜团一样萦绕在少年心头。

“你……”少年转向女子,鼓起勇气问道,“你又是谁?他们为何要抓你?接你的人……又是谁?”

女子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抹苦笑,火光映照下,那笑容带着几分疲惫与无奈。“我叫柳轻絮,”她轻声道,“一个……本不该卷入这些纷争的普通人罢了。至于为何被抓,又为何被救……说来话长,也非三言两语能道尽。至于接应的人,”她望向官道来时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是我家中长辈派来的可靠之人。赵侠士不愿相见,想是……有他的顾虑。”

少年“哦”了一声,不再追问。他低头看着自己受伤的腿,又下意识摸了摸怀中——那本《墨辩》还在,粗糙的麻布书皮硌着他的掌心。荆云的面容、山洞里的剑、山下的流民、强哥狰狞的脸、赵思绾骑兵的屠刀、女孩紧抱死雀的颤抖小手、红姐剜心时妖异的笑容、玉罗刹冰冷的嘲讽、最后是那深不见底的断崖……无数混乱破碎的画面在他脑中翻腾、冲撞,带来阵阵尖锐的刺痛。

他猛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灰和荒野寒意的空气,试图压下那股翻涌的记忆洪流和随之而来的眩晕感。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目光落在了不远处赵天明放在地上的行囊旁——那里斜靠着他自己的那把古剑。

剑鞘在篝火的映照下,乌木的温润光泽内敛而深沉。少年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想握住它。仿佛只有那冰冷的剑柄,才能让他从这混乱失序的世界中,抓住一丝真实和依靠。

“你的剑……”柳轻絮注意到了他的视线,轻声提醒,“赵侠士替你收好了。他说此剑非凡品,让你务必珍惜。”

少年默默点头。珍惜?他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又谈何珍惜一把剑?但这剑,似乎是他与过去唯一的、模糊不清的联系。他挣扎着想站起来去拿,腿上的剧痛却让他闷哼一声,跌坐回去。

“别乱动!”柳轻絮连忙扶住他,语气带着关切,“腿伤未愈,需得静养。剑就在那里,跑不了的。等你能走了,再拿不迟。”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伫立的赵天明忽然转过身,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辽阔的旷野,最终定格在官道远处的某个点上。他快步走了回来,动作迅捷无声。

“来了。”他言简意赅,声音低沉而肯定。

柳轻絮和少年同时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沉沉暮色中,官道的尽头,几点摇曳的火光正迅速由远及近,隐约还能听到马蹄踏在硬土路上的清脆声响,在寂静的荒野中显得格外清晰。

接应的人,到了。

赵天明迅速弯腰,一把抄起地上的行囊背在肩上,动作干净利落。他看了一眼挣扎着想站起来的少年,又瞥了一眼那柄靠在行囊旁的剑。

“剑留给你。”赵天明对少年说道,语气不容置疑,“好自为之。” 他又转向柳轻絮,微微颔首:“柳姑娘,在下就此别过。保重。”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身影如一道融入夜色的轻烟,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官道旁茂密的枯草丛中,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

少年张了张嘴,那句“等等”卡在喉咙里,最终只化为一声无言的叹息和更加深重的迷茫。他眼睁睁看着赵天明消失的方向,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动弹不得的伤腿。那把古朴的长剑静静地躺在原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柳轻絮看着赵天明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感激,有疑惑,或许还有一丝怅然。她收回目光,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别看了,赵侠士……他有他的路要走。我们的路,”她望向那越来越近的火光,“也快到了。”

蹄声渐近,火光映照下,几骑矫健的身影已清晰可见,当先一人身材魁梧,身披精良铁甲,目光如电,正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在马车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他几步走到柳轻絮面前,单膝跪地,抱拳当胸,声音洪亮而恭敬:“陆云府见过小姐!途中因事耽搁,迟来相迎,望小姐恕罪!”

柳轻絮连忙伸手虚扶:“陆大哥快快请起!你与我夫君兄弟相称,情同手足,怎可行此大礼?如此外道,倒让我不安了。”

陆云府顺势起身,神色依旧恭敬:“小姐此言折煞云府了。陆某曾为柳府家臣,就一辈子尊柳家为主。礼不可废!”他语气坚决,带着军人特有的耿直。

这时,一个清脆活泼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哎呀!姨母、陆叔叔,你们这样拜来拜去的,天都要亮啦!还走不走嘛?”话音未末,一个十七八岁、穿着鹅黄劲装、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像只小鹿般蹦跳着跑了过来,一头扑进柳轻絮怀里。

柳轻絮被她撞得微微一晃,随即失笑,宠溺地拍了拍她的后背:“静遥!都大姑娘了,还这么不稳重,风风火火的像什么样子。”语气虽是嗔怪,眼神却满是疼爱。

三人一番寒暄后,陆云府和赵静遥的目光才落到篝火旁倚着马车、面色苍白的少年身上。柳轻絮简要将救下少年的经过说了一遍。陆云府听罢,脸上露出平和的神色,微微颔首,目光在少年和他身旁的古剑、《墨辩》上掠过,带着一丝审视,但更多的是军人的沉稳。而赵静遥则毫不掩饰她的好奇与戒备,乌溜溜的大眼睛在少年身上滴溜溜地转,左顾右盼,仿佛想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破绽来。

柳轻絮见二人神色,心知他们对一个来历不明、身份成谜的少年有所疑虑。她略一沉吟,开口道:“这孩子……是墨家传人。”她刻意加重了“墨家传人”四字。这是她权衡后的说法。一个没有身份、没有信息的少年,自己贸然带在身边确实不妥,极易引来麻烦。但少年重伤在身,若就此将他弃于荒野,无异于送死。搬出“墨家”这层身份,至少能暂时打消一些不必要的猜忌,增加几分收留的合理性。

果然,陆云府听闻“墨家传人”,脸上那点审视迅速化开,显出几分平和与了然。墨家虽在乱世中行事隐秘,但其“兼爱”、“非攻”的主张和侠义精神在江湖和军中仍有口碑。赵静遥却小嘴微撇,显然对这个解释并不全然买账,依旧用探究的目光打量着少年,嘀咕道:“墨家的?看着也不像很厉害的样子嘛……”

柳轻絮不再理会他们的心思,直接命人将少年小心翼翼地扶进一辆准备好的马车中。此行共有两辆马车,少年占了一辆,柳轻絮便只能和赵静遥挤到另一辆马车里。

车帘放下,马车启动。赵静遥在车里坐定,立刻凑到柳轻絮耳边,压低声音问:“姨母,那少年……”

柳轻絮轻轻打断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与坚定:“静遥,我知道你有疑虑。但那孩子确只是个遭了难的普通少年。我既然救了他,就不能半途而废,总要保他周全才是。”

赵静遥眨眨眼,夸张地叹了口气,抱着柳轻絮的胳膊摇晃:“哎呀,知道啦知道啦!我的姨母呀,你真是个大善人,菩萨心肠!”语气里带着少女特有的娇憨和对姨母的依恋。

柳轻絮笑了笑,没再说话,目光落在车厢角落放置的少年的物品上——那把古朴的长剑和那本麻布封皮的《墨辩》。“差点忘了,”她拿起书和剑,“得把他的东西送回去。”

“等等!”赵静遥立刻来了精神,“我也去!看看那小傻子醒了没!”说着就跟着柳轻絮跳下了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