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鬼才汪臧海 > 龙睛初开:循脉探睛

鬼才汪臧海 龙睛初开:循脉探睛

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7:44:58

凛冽的寒风卷着冰屑,扑打在汪臧海小队七人的脸上。他们刚刚离开那处封存着昆仑胎的神秘冰裂谷,正沿着纳斯尔家族地图上标注的路线,向着下一个疑似节点艰难行进。每个人的步履都显得沉重,不仅因为高原缺氧和积雪难行,更因为方才在冰渊深处的惊人发现,在每个人心头都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汪臧海走在队伍最前,他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脚下的路途,而是更加频繁地扫视着四周的山峦走势、云气变幻。他的观山望气之术,在经历了昆仑胎的印证后,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不再仅仅观察具体的地质特征,而是开始将整片昆仑山脉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尝试解读其内在的流动。

龙脉之行,有其规律。在一处背风的岩石后暂作休整时,汪臧海对围坐在身边的队员们讲解道。他用匕首在雪地上勾勒出简易的山势图。你们看,主脉自西南而来,气势磅礴,如巨龙横卧。但其‘生气’并非均匀分布,需寻其‘开帐’之处——山脉如屏风展开,纳气藏风;亦要观其‘束气’之点——山脉骤然收窄,气聚而凝;最终方能找到‘结穴’之地——气脉汇聚,精华蕴藏。我们之前所见的冰裂谷,便是‘结穴’的一种特殊形态,是‘龙脊’暴露于地表的‘骨骼’。

他站起身,指向远方一片被几道侧翼山梁温柔环抱的广阔盆地边缘,那里在铅灰色天空下显得异常宁静。而我们现在要寻找的,可能是这条主龙脉延伸方向上,另一处‘穴眼’。你们注意看那片区域,两侧山梁如同忠诚的‘护砂’,拱卫着中间微陷的盆地,这是典型的‘藏风聚气’之局。再观其上空云气,虽被风雪扰动,但仍能看出盘旋凝聚之态,不似他处流散无形。此乃‘宝气蕴结’之相,若我所料不差,其下必蕴藏着规模惊人的玉矿。

队伍按照汪臧海指引的方向,在接下来的两日行程中,确实不断发现着支持他判断的佐证。他们沿途见到了一些零星的玉矿露头,玉石品质皆属上乘。更令人注意的是,在一些险峻难达之处,他们也发现了古老的采矿痕迹——磨损的石阶、废弃的矿洞、以及散落的开采工具残骸,这些都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沙赫拉兹的手臂在阿卜杜勒老爹的持续照料下,伤势已基本痊愈,这为小队增添了宝贵的战斗力。赵斥候则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在前探路,在后警戒,确保队伍的安全。

第三日午后,当队伍翻越一道低矮的山梁,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个规模宏大到超乎想象的古代露天矿坑,如同大地的伤疤,赫然呈现在盆地边缘!整个矿坑呈阶梯状向下延伸,层层叠叠的开采台地如同巨型的阶梯教室,诉说着当年工程之浩大。矿坑壁上密布着人工开凿的痕迹,无数楔孔、凿痕仿佛还在诉说着千年前的叮当之声。废弃的石料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其中夹杂着不少青翠温润的玉石边角料,显示着当年开采玉料品质之高,浪费也颇为惊人。

这……这简直是……纳斯尔望着这恢弘的古代工程遗迹,激动得语无伦次,我家族记载中的所有古玉矿,加起来恐怕也不及此处的规模!这需要何等的人力物力,又持续了多少朝代?

赵斥候迅速攀上矿坑边缘的一处制高点,锐利的目光仔细扫视着矿坑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四周的山脊线。他确认,除了他们这支小队,这片巨大的矿坑区域死寂一片,没有任何近期人类活动的迹象,更没有其他武装力量的踪影。只有呼啸的风声,在这空寂的矿坑中回荡,平添几分苍凉。

汪臧海没有让队伍沉浸在惊叹中太久,他率先沿着古人开凿的、已然斑驳的石阶,向矿坑深处走去。众人紧随其后,仿佛步入一个被时光冻结的巨型工业现场。越是深入,越是能感受到当年开采的震撼。在一些未被完全开采的岩壁上,暴露出的玉脉主体呈现出一种深邃沉静的碧绿色,质地细腻,油润光泽,即使在昏暗的光线下,也由内而外散发着醇厚的宝光,其储量与品质,都远胜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矿点。

顶级的老坑昆仑青玉!纳斯尔抚摸着那冰凉润泽的玉壁,声音颤抖,看这颜色,这密度……如此大块的玉料,足以作为国之重器的材料!

然而,汪臧海的注意力却被矿坑底部中央一处相对平整区域的奇特构造所吸引。那是一个用巨大的、经过打磨的黑色石块垒砌而成的圆形平台,直径约三丈,高出地面尺许。平台表面中心,并非玉石,而是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幽深垂直的孔洞,洞口边缘异常光滑,像是被长期使用摩擦所致。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圆形平台一侧,依靠着矿坑岩壁,有一个半坍塌的石室。石室结构简单,内有石桌、石凳,以及一些早已腐朽的木器残骸。而吸引众人目光的,是石室内壁上那幅覆盖了大半墙面、保存相对完整的巨大星图刻痕!星图以复杂的同心圆和放射线构成了基础,其间点缀着代表星辰的凹坑,旁边还镌刻着一系列复杂的、类似于刻度与方位记录的于阗古文符号。

他们不仅在这里大规模采矿,还在此地建立了长期的观测点!纳斯尔借助火把的光亮,仔细辨认着墙上的于阗古文,这些符号……记录了某些特定星辰(可能是亮星或特定星宿)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与这个矿坑的相对方位角,甚至……还包括了与那条‘龙脊’主脉走向的校准数据!

汪臧海站在星图前,眼中闪烁着悟然的光芒:原来如此!此地,正是古人依据他们绘制的‘玉脉星图’,在这条‘龙脊’主脉上精准定位的一处重要‘龙睛’!他们通过持续的天文观测,不仅用来确定矿脉的富集区域和最佳开采层位,可能还涉及到开采时机的选择,甚至是……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那黑色的圆形平台,与某种更深层次的、与大地能量相关的活动有关。

他走到圆形平台边,蹲下身,用手指细细抚摸平台边缘那些磨损的痕迹和几个设计精巧的卡槽结构。这些卡槽,非常规整,显然是用来固定某种大型的、需要精确指向的装置。或许是类似巨型晷仪、定向罗盘,或者……其他我们尚未知晓的测量仪器。

没有其他势力的干扰,小队得以在这片巨大的古代矿坑中进行了一次从容而彻底的勘探。他们细致地绘制了矿坑的整体结构与分层示意图,纳斯尔精心临摹了石室内的完整星图,汪臧海则着重记录了圆形平台的细节和那些卡槽的尺寸与分布。他们还系统采集了矿坑不同层位、不同品质的玉料样本,以及一些可能带有工具痕迹的岩石碎片。纳斯尔更是利用随身携带的拓印工具,将石室墙壁上的于阗古文符号尽可能完整地留存下来。

站在这个被称为的巨型古代矿坑底部,感受着四周磅礴而又死寂的气氛,汪臧海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千百年前,无数工匠在此挥汗如雨,将一块块巨大的璞玉从山体中分离;而那些神秘的观测者,则在这石室中,于寂静的夜晚,仰观星象,俯察地理,试图解读天地与玉脉之间的奥秘。昆仑,作为中华龙脉之祖,不仅孕育了承载天地灵秀的美玉,更见证了早期文明探索自然、利用资源的伟大智慧与艰辛历程。

这条‘龙脊’还远未到尽头,汪臧海的目光越过矿坑,投向西方那更加苍茫、雪峰连绵的昆仑深处,这里的发现,如同管中窥豹,只是印证了我们方向的正确。接下来,我们必须沿着这条脉络,继续向西。西域广袤,不知还有多少类似的‘龙睛’隐藏在山川之间,也不知那条‘青铜树’文明的根系,究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蔓延得有多深、多远。

他们在这个意义重大的矿坑停留了整整一天,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考察与记录。当再次启程时,他们的行囊变得更加沉重,里面装满了珍贵的玉料样本、详细的测绘图纸和古老的文字拓片;而他们的内心,则装载着更加宏大的地理图景、更加坚定的探索信念,以及更多亟待破解的文明密码——循着昆仑龙脉,走向西域深处,揭开更多被时光尘封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