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鬼才汪臧海 > 璞玉初琢:星枢巧手

鬼才汪臧海 璞玉初琢:星枢巧手

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07:44:58

首次独自外出勘测的成功,像一阵强劲的山风,吹散了汪臧海心中最后一丝孩童般的懵懂,注入了一种名为“自信”的坚实力量。他不再仅仅是将墨天工的教导奉为圭臬,而是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推理,甚至在某些细微之处,提出与师父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见解。墨天工对此非但不以为忤,反而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教学的重点,也随之开始深化和交织。墨天工不再将风水、机关、星象、体术乃至青鸾所精通的药理巫蛊视为独立的学科,而是有意无意地开始展示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一日,墨天工将汪臧海带到天工苑一处他平日极少被允许进入的区域——“枢机殿”。

枢机殿位于山腹空间的西北角,与观星台遥遥相对。殿门并非木质,而是由某种暗沉的金屑石料整体雕凿而成,上面布满了繁复而古奥的纹路,仔细看去,那些纹路竟与星图中的某些星官轨迹隐隐契合。

推开沉重的石门,内部空间并不算特别宽阔,但带给汪臧海的震撼却远超其他地方。殿内没有窗户,四壁和穹顶都镶嵌着能自行发光的夜明珠和奇异宝石,排列成周天星斗的图案,将殿内照耀得如同白昼。大殿中央,并非神像或座椅,而是一个巨大的、由多种金属、木材和玉石构成的复杂立体结构。

这结构基座呈圆形,模拟大地,其上层层叠叠、环环相套着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圆环,圆环上刻满了精细的刻度与星宿符号。有些圆环缓缓自行转动,发出极其轻微、几不可闻的机括啮合声;有些则静止不动,但其上镶嵌的宝石却随着外界真实星空的流转而明灭不定。丝丝缕缕的、仿佛由星光凝聚而成的光带,在这些圆环之间流淌、穿梭,使得整个结构看起来不像人间造物,倒像是从九天之上截取下来的一片微缩宇宙!

“此物名为‘浑天星枢’,”墨天工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肃穆的意味,“乃为师依据上古浑天仪之遗意,结合机关妙法、星象精要,耗时数十载而成。它不仅能模拟星辰运行,推算历法节气,更能藉此,窥探天地气机流转之微妙,乃至……感应地脉变动之先兆。”

汪臧海仰望着这尊庞大的“浑天星枢”,只觉得目眩神迷,心胸为之大开。他感受到一股庞大而精密的能量场笼罩着整个大殿,与他体内的胎记,以及脑海中记忆的星图,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他左胸口的胎记,甚至传来一阵阵温暖而活跃的悸动。

“今日起,你需协助为师,维护这‘浑天星枢’。”墨天工道,“其结构复杂,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维护之道,首要在于‘察’。你需先辨识其每一层环轨的名称、功用与运行规律。”

接下来的日子,汪臧海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枢机殿内。墨天工给了他一卷厚厚的、以特殊兽皮制成的《星枢图解》,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星枢的每一个部件、每一道刻度的含义。这无异于一部天书,其复杂程度远超他之前接触过的任何机关锁具或星图。

但汪臧海没有畏难。他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那种与生俱来的对星辰秩序的直觉,开始一点点地啃噬这部天书。他常常对着星枢的一个局部,一看就是数个时辰,手指在空中虚划,模拟着环轨的转动,理解着齿轮咬合、杠杆联动的原理,并与《星枢图解》上的说明相互印证。

这个过程极其枯燥,但也极大地锻炼了他的耐心、专注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渐渐发现,这星枢的机械原理,与他幼时玩过的九连环、后来拆解过的复杂锁具,在核心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规模、精度和复杂程度放大了千百倍而已。这让他对机关术的理解,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从巧器玩物,上升到了模拟天地、窥探天机的宏大造物。

同时,墨天工也开始传授他更精深的星象推算之法。不再仅仅是辨认星官,而是学习如何根据星辰的位置、亮度、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历法,推算季节更替、气候变化,乃至一些更玄妙的,如“旺衰”、“冲合”等概念。这些知识又与浑天星枢的运转紧密结合,使得冰冷的机械仿佛具有了生命,每一次转动都对应着苍穹之上某颗星辰的轨迹变迁。

这一日,墨天工指着星枢上代表“荧惑”(火星)的一颗红色宝石镶嵌的环轨,对汪臧海说:“臧海,你且推算,依此刻星位,三日之后,荧惑与‘心宿’(天蝎座主星)关系若何?其气机指向,于何方地脉可能有所扰动?”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题,需要他准确操作星枢,推演未来星位,理解星宿与地脉的对应关系,并判断其气机影响。

汪臧海深吸一口气,走到星枢前。他先根据当前星枢显示的状态,校准了几个基础环轨的位置,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转动代表时间流逝的主轴环。他的动作极其轻柔而精准,生怕一丝一毫的误差导致推算失准。

环轨发出几不可闻的“咔哒”声,其上的星辰宝石缓缓移动位置。他的目光紧紧跟随,脑海中飞速运转着星象推算的公式和地脉对应的原理。

片刻之后,他停下动作,指着星枢上已然发生变化的一处星象结构,沉声道:“师父,依推算,三日后,荧惑行至心宿二度之内,呈‘犯’之势。荧惑主兵戈、燥烈,心宿对应豫州之地,主庙堂。其气机交冲,燥烈之气南下,恐引动豫州与江淮交界处,地气不稳,或有……轻微地动之虞。”

墨天工仔细查看了星枢的推演结果,又默默心算片刻,眼中精光一闪,缓缓点头:“推演无误,判断亦合情理。虽地动之兆微乎其微,常人难察,但于地脉生灵而言,已是一次不小的波澜。你能推演及此,可见平日用功之深。”

汪臧海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这种凭借自身学识,窥得天地一丝奥秘的感觉,远比解开任何机关锁具都更令人沉醉。

然而,维护星枢并非总是顺遂。数日后,星枢东南角一处负责模拟“翼宿”运转的次级齿轮组,突然发出了不正常的摩擦异响,其上一颗代表辅星的蓝宝石光芒也骤然黯淡下去。

“应是润滑失效,且有微尘侵入,导致运转受阻。”墨天工检查后道,“此处结构纤细,环环嵌套,拆卸清理需极度小心。臧海,你来试试。”

汪臧海知道这是真正的考验。他净手凝神,取来特制的工具——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探针、带有微型刮勺的镊子、以及用几种树脂和特殊油脂调配的润滑剂。

他俯下身,凑近那处复杂的齿轮组。在他的眼中,那不再是一堆冰冷的零件,而是一个需要被治愈的、精密的生命体。他先是用探针轻轻探测,感受齿轮咬合的松紧度和阻力点,然后用微型刮勺,以极其稳定的手法,一点点剔除齿轮缝隙中几乎看不见的微尘。他的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气息扰动了细小的部件。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一个时辰,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握着工具的手却稳如磐石。当最后一点污垢被清除,滴上晶莹的润滑剂后,他轻轻拨动齿轮。

“嗡……”

一声极其悦耳流畅的轻鸣,齿轮组恢复了顺畅的运转,那颗黯淡的蓝宝石也重新焕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芒。

就在星枢修复正常的刹那,汪臧海左胸口的胎记,猛地传来一阵清晰而强烈的温热感,仿佛与这恢复运转的星枢,与那重新亮起的星辰宝石,产生了一种深层次的能量交换和共鸣。他甚至隐约感觉到,一股微弱的、清凉的气息,顺着他的手指,从星枢流入了他的体内,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墨天工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目光深邃,却并未点破,只是淡淡道:“不错,心思缜密,手法稳健,已得机关维护之‘精’要。记住,无论是星辰运行,还是机关转动,乃至地脉流转,其背后,皆有其不可违背的‘理’与‘序’。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辈修士,便是要在这无穷的‘理序’之中,寻找到那条通往造化之妙的路径。”

汪臧海若有所悟,恭敬受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汪臧海对浑天星枢的维护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能根据星象推演的结果,向墨天工提出对天工苑内某些局部风水微调的建议,比如移动某处屏风的位置以更好地引导生气,或者在某处角落埋设特定的矿石以平衡过于旺盛的某行之气。他的建议虽还稚嫩,但往往能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惊人潜力。

山腹之外,元廷的统治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风雨飘摇,朱元璋相继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强大对手,声威日隆,统一天下的步伐日益加快。天下格局的剧烈变动,似乎也隐隐影响着天工苑内能量的平衡,浑天星枢在某些时刻的运转,会出现一些极其细微的、难以用常规星象解释的波动。

墨天工注视着星枢上那些微妙的变化,又看看身边日益沉稳、眼中智慧之光愈盛的弟子,知道这块璞玉的雕琢已近完成,潜龙即将出渊,去面对那波澜壮阔而又危机四伏的真实世界。

而汪臧海自己,在某个深夜独自维护星枢时,抚摸着那冰凉而精密的环轨,感受着体内胎记与漫天星辰的无声共鸣,心中对于自己那未知的身世和未来将要肩负的使命,第一次产生了清晰而强烈的预感。他的路,注定与这星辰、与这大地、与这即将到来的崭新王朝,紧密相连。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