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 > 第71章 从病邪入侵看中医补泻施治之道

在那古色古香的医馆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细碎的光影。紫萱一袭素衣,面容姣好,此刻却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一丝疑惑,她轻移莲步,走到岐伯面前,轻声问道:“师父,若是病邪侵入稍久,已盘踞体内,这补泻之法又当如何运用呢?”

岐伯正站在药柜前,手中拿着一味草药,听到紫萱的问题,微微点头,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似乎对紫萱的思考颇为满意。他轻轻放下草药,缓缓踱步到窗边,目光望向远方,似在回忆着往昔无数的诊疗岁月,片刻后,缓缓说道:“当病邪侵入日久,情况便复杂许多。此时正气已有所损耗,邪气与正气相互胶着。若仍一味强攻,不仅难以祛邪,反而会伤及正气。就好比一场战争,敌人已经在城内扎根许久,我方兵力也有所折损,若只是盲目冲锋,只会让我方损失更惨重。”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深邃地看着紫萱,继续说道:“若患者正气虽有损伤,但仍有抗邪之力,我们便需采用攻补兼施之法。比如,多年前曾有一位患者,时值寒冬,风寒之邪趁虚侵入肌表,滞留经络,致使气血痹阻。我见他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诊其脉象,发现除了有风寒之象,还伴有轻微气虚之征。在治疗时,我选取了风池、风门等穴位,这风池穴乃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能祛风解表;风门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用泻法针刺,可将侵入肌表的风寒之邪驱赶出去。同时,我又补足三里,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之效,培补后天之本,以助正气滋生。进针之时,在泻法穴位采用提插泻法,重插轻提,就像把敌人从坚固的堡垒中揪出来,使邪气随针而出;在补法穴位则运用提插补法,轻插重提,如同不断招募新兵,充实我方力量。如此一番施治,邪气渐消,正气得复,患者的病情也逐渐好转。”

紫萱听得入神,眼神中满是专注,被岐伯生动的讲述深深吸引,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场正邪之战。她眨了眨眼睛,紧接着又追问道:“那若是正气大虚,病邪深入,又该如何是好呢?”

岐伯微微一笑,神情温和而从容,说道:“此种情况,应以补为主,兼以祛邪。我们需着重选取培补元气、脏腑精气的穴位,如关元、气海等。关元穴是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气海穴则为人体先天元气汇聚之处,这两个穴位就如同人体的能量源泉。先以补法针刺这些穴位,如同给干涸的池塘注水,待正气稍有恢复,再配合少量具有祛邪作用的穴位,采用轻泻之法。施针之时,要密切留意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便需及时调整,就像驾驶一艘在风浪中航行的船,时刻关注着风向和水流的变化。”

紫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对补泻之法的理解又深入了几分。然而,她心中仍有疑惑,于是再次开口:“师父,对于那些慢性疾病,虚实夹杂,这补泻之法又该如何灵活运用呢?”

岐伯轻轻抚摸着胡须,目光中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说道:“慢性疾病,病邪久羁,治疗需耐心与巧思。我们可采用分期治疗之策。在疾病缓解期,就像战争进入了休战阶段,以补为主,通过针刺、艾灸等法培补脏腑精气。艾灸关元、肾俞等穴位,能温补肾阳,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待发作期,邪气再次来袭,再根据邪气性质与部位,适当运用泻法。比如,若患者体内有痰湿之邪,可针刺丰隆穴以化痰祛湿。同时,结合中药调理,内调外治,方能收效。中药的配方就如同排兵布阵,君臣佐使,各司其职,与针刺疗法相互配合,共同对抗病魔。”

紫萱恍然大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多谢师父教诲,徒儿定当牢记于心,在今后的诊疗中不断实践,领悟这补泻之法的精髓。”

岐伯欣慰地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道:“萱儿,中医之道,博大精深。这补泻之法,不过是其中一隅。你需不断钻研,用心体悟,方能在这医学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地为世人解除病痛。”

紫萱恭敬地行了一礼,坚定地说道:“徒儿定会谨遵师父教诲,不懈努力,不负师父期望。”随后,师徒二人又沉浸在对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讨之中,那悠悠的话语,仿佛穿越了时空,承载着中医的智慧与传承,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也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庇佑更多苍生,续写中医的传奇篇章。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