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铁衣犹带酒痕香 > 第143章 湛湛风华

铁衣犹带酒痕香 第143章 湛湛风华

作者:啰嗦的书虫儿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4 07:14:55

燕京城驿馆内。

虞允文指着舆图,对房中的张崇华、侍卫长和后到的张家护院首领张强说道:“诸位请看,我们从燕京启程,此一路都是官马大道,沿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南行,道路相对平坦宽阔,是金国统治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此行计划经涿州、保定府,抵达真定府,全程约六百余里,计划用时十日左右。

这一路人口稠密,驿馆设施完善,对物资要求不高。但正因如此,金军的监视更为严密。我们在此地必须恪守行程安排,不得随意偏离驿道,否则,可能会遭遇金国扣押甚至截杀。”

几人见虞允文面色沉凝,眉宇间满是严肃,不敢有半分轻慢,当即郑重点头应下。他们转身快步离去,各自赶回队伍,将需严守的指令仔细传达下去。

使团车队停靠在渡口岸边,等待渡船的间隙,各色车马与行人往来穿梭,场面纷繁繁杂。

忽然,几名身着粗布衣衫、面带愁容的人拨开人群,快步向使团靠近,口中高声哭诉着金人暴行,声音悲切,很快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他们自称是大宋遗民与反金义士,冲到使团车辆旁,便将几封染着“血迹”的书信与一卷所谓的“机密情报”往车上递,恳请虞允文务必将这些“证据”带回江南,揭露金人恶行,以期朝廷再次发兵北伐,救故土遗民于水火。

这举动瞬间惊动了护送使团的金军——他们本就对使团严加防备,见此情景,几名金军士兵立刻握紧长枪,神色警惕地围了过来,目光死死盯着那些“遗民”与递出的文书。

就在此时,另一侧突然冲出十几名身着金军服饰的人,手中刀光一闪,便朝着“遗民”砍去,口中还喊着“抓反贼”。“遗民”们猝不及防,瞬间陷入混乱,惨叫声此起彼伏。

混乱中,“遗民”很快被尽数“灭口”。护送的金军军官见状,立刻带人上前,以“保护使团安全”为名控制住现场,随即面色强硬地走向虞允文,语气不容置疑:“虞大人,恐有反金文书混入使团车辆,我等需即刻检查,以防后患!”

虞允文出发前便严令使团众人,不得与任何陌生人接触。此刻变故突生,护卫们反应极快,瞬间结成紧密阵型,将使团成员与车辆牢牢护在中心,如一道屏障隔绝内外,任“遗民”如何哭喊,也绝不允许其靠近半步。

虞允文缓步走出阵前,面对神色紧绷的护送金将,面色依旧沉稳。他直视对方双眼,语气郑重却不带半分退让:“此乃贵国辖境,地面治安之事,自当由贵军全权处置。”

他顿了顿,进一步划清界限:“本使身负大宋使命,只知遵循邦交礼法行事,断无介入他国内务之理。”短短几句话,将处理现场的责任彻底推回金军手中,让对方根本无从借题发挥,只能眼睁睁看着主动权旁落。

使团先后渡过漕河等几条河,到达真定府,再从真定府继续南行,经赵州,进入邢州境内。

行至邢州以西,脚下驿道钻进一片广阔的官营林场。枝叶层层叠叠,遮天蔽日,浓密的树荫里藏着无数幽暗角落,风穿过林间时,都带着几分压抑的凉意。

午后的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斑驳光点,车队缓缓驶入林场深处,车轮碾过落叶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两侧树林里爆发,紧接着,数十名手持刀枪的“马贼”呼啸而出,直扑使团队伍。

这些人装备混杂,有长刀也有短斧,却个个作战凶悍,眼神狠厉。更反常的是,他们不碰护卫,只专攻文官随行人员,动作迅捷如豹,配合间隐隐有章法,全然不像寻常乌合之众,显然是冲着使团核心人员而来。

使团护卫与“马贼”正激战得难解难分,刀光剑影间,双方都已带伤,空气中弥漫着汗水与血腥气。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尘土飞扬中,一支金军骑兵疾驰而来,口中喊着“剿贼护使”,迅速冲入战阵。

金军骑兵装备精良,马术娴熟,“马贼”本就凶悍却难抵正规军冲击,很快便溃不成军,四散逃窜。然而,这支“援军”的首领却并未收兵,反而勒马来到虞允文面前,拱手后语气强硬地说:“为清查贼人同党,确保宋使安全,还请大人允许我军全面接管护卫工作,暂护送使团前往附近军营休整,待排查完毕再行赶路。”

虞允文一眼看穿这“贼喊捉贼”的把戏,面对金军首领的要求,他面色沉静却态度坚决:“本使身负送亲使命,使命既成,不敢有半分延误,需立即回国复命。唯有大宋国都诏令,方可更改路线,断无前往军营之理。”

话音刚落,他当即下令使团依托车辆结成圆阵自守,盾牌与长刀在外层筑起防线。同时,他示意张崇华手持象征大宋威仪的节杖,立于阵前高声宣示:“我等乃大宋使团,身负两国邦交重任!若有强行挟持之举,便是公然破坏邦交,后果自负!”

金军首领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下冒天下之大不韪绑架使团,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使团离开。

从大名府南下,经滑州一带渡河。渡河后,便进入曾经的故土,汴京已遥遥在望。黄河渡口是军事重地,金军守备森严。

使团相继历经渡口金军刁难扣押、滑州渡口水流湍急、遭遇凌汛。

在渡口上船时,虞允文坚持使团人员自行检查船只,发现一艘被动了手脚的船,避免了船只行至河心,突然“失控”进水或倾覆的灾难发生。

历经重重考验,大宋使团终于看到了故都汴梁那饱经风霜的城垣。

这座故都如今已在金国统治下,物是人非。众人抬头望向故都,心中自是感慨万千。

从燕京到汴京的驿道,是虞允文与使团的“无刃战场”。身处金国腹地,每一步都暗藏杀机——驿馆的监听、沿途的试探、朝堂的刁难,皆需以智破局。

他凭对宋金局势的精准预判,提前拟定应对预案;用娴熟的外交辞令,化解金国大臣的屡次诘难;以沉稳气场镇住突发变故,既未折大宋体面,又未授敌以口实。

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不仅是使团的生死考验,更让虞允文在政治舞台初露锋芒,其临危不乱的智谋与胆识,为日后的生涯埋下重要伏笔。

喜欢铁衣犹带酒痕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铁衣犹带酒痕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