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03:紫金荣光与星辰大海 > 第4章 佩顿的告别

奥尼尔摔门而去的巨响像块浸了水的巨石,沉在训练馆上空整整三天,连通风系统吹出的风都裹着挥之不去的沉闷——那风里混着橡胶地板被汗水浸透的腥气、三分线外残留的镁粉干涩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老将护具的皮革与凡士林混合的味道。黎景辉每次路过更衣室走廊,目光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向奥尼尔的储物柜:那扇贴满卡通鲨鱼贴纸的柜门紧闭着,黄铜锁扣上蒙着层薄薄的灰,指腹轻轻一碰就能留下印子,是三天没有人触碰的铁证;柜顶那只印着“ShAq”烫金字样的定制保温杯还歪歪斜斜地放着,杯盖没拧紧,露出里面干涸的红茶渍结成的硬壳,再也冒不出往日训练后氤氲的热气,杯壁上还粘着半根脱落的黑色吸管。旁边马龙的储物柜早已收拾得空荡,只剩挂钩上挂着半截泛黄的战术胶带,胶面还粘着几根灰色的绒毛——是老马龙那副用了五年的牛皮护膝上掉的,每次训练前黎景辉都帮他贴过这胶带,指尖还能清晰想起胶面初粘时的黏性,以及老化后边缘的脆感。他伸手碰了碰那截胶带,指尖传来熟悉的粗糙,胶带晃了晃,带着轻微的“吱呀”声。密闭的更衣室里,皮革与药膏的味道飘了好几天,像在无声悼念着两位老将的离去。黎景辉低头摩挲着自己的战术笔记本,深蓝封面被两年来的汗水浸得发暗,边角磨出了毛边,指尖划过“沙克离队概率80%”的红笔批注,旁边用蓝笔小字记着上周训练时的碎语:“沙克摔战术板:‘战术板上连我的名字都没有!’”字迹旁还画了个小小的愤怒表情,是他当时下意识的标注。纸页突然被穿堂风掀起,“哗啦”作响,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金属鞋钉先重重磕在木质地板上,发出“笃”的重音,再是鞋尖蹭地调整重心的轻响,是佩顿独有的、带着老派后卫沉稳感的走路姿势。转头时,夕阳正从训练馆穹顶的玻璃缝里斜切进来,像把烧红的金刀劈开沉闷的空气,刚好落在佩顿身上: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超音速复古球衣,胸前的号码“20”边缘起了毛,线脚处还露着几缕白色的纤维;左胸印着的队名“Supersonics”褪色成了淡蓝色,袖口缝着块深灰色补丁——那是1996年总决赛和乔丹对位时,被乔丹的护肘扯破后,他自己用针线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异常结实;左手拎着两只印着“In-N-out”logo的牛皮纸袋,袋口渗着油光,隐约能看到里面汉堡的轮廓;右手腕上的总冠军纪念徽章擦得锃亮,在光晕里反射着细碎的微光,徽章边缘刻着的“2004”字样和奖杯图案清晰可见。“小子,陪我吃个汉堡。”佩顿的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带着刚结束力量训练的沙哑,喉结滚动时能看到颈侧凸起的青筋,指节叩了叩黎景辉的训练包,金属拉链头碰撞发出“叮”的轻响,“就旁边那家老店,我请客,给你加双份酸黄瓜——上次你陪我买时说不够酸,我记着呢。”他说话时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是难得的柔和表情。

汉堡店的玻璃门推开时,“叮铃”一声风铃轻响,像是划破三天沉闷的钥匙。油炸黄油的焦香裹着空调的冷气扑面而来,混着店里老咖啡机“咕噜咕噜”的煮泡声和冰箱制冷的“嗡嗡”声,瞬间驱散了训练后肌肉的酸痛。店里总共才三桌客人,靠窗的老位置果然还留着佩顿的专属痕迹——桌角有个浅浅的圆形杯印,是他常年用同款玻璃杯喝冰可乐,日复一日压出来的;桌面下贴着张泛黄的便签,是佩顿去年季后赛前写的战术草稿,画着防挡拆的路线,被店员小心地塑封起来,旁边还写着“加里的战术宝”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加里!老样子来两份?”吧台后的胖店员探出头,戴着顶洗得发白的湖人棒球帽,帽檐压得很低,露出满是笑容的脸,“冰可乐给你冰了半小时,柠檬片刚切的,还加了点薄荷叶,知道你最近练得累!”佩顿笑着点头,露出两颗有些发黄的牙——是常年喝冰可乐留下的痕迹,他把纸袋往桌上一放,油纸袋的油印在木纹桌面上晕开小小的圈,手指抠着袋口的锯齿边,熟稔地抽出其中一个汉堡递给黎景辉。油纸袋上用蓝色马克笔写着“额外加双份酸黄瓜”,字迹歪歪扭扭,末尾还画了个小勾,是黎景辉上次陪他来买时随口提的“酸黄瓜够劲才解腻”,没想到这个记战术数据比记自己生日还准的老将,竟把这句闲话悄悄记在了心里。黎景辉接过汉堡时,指尖碰到了纸袋内侧的余温,那是刚出炉的热度。窗外的街灯渐次亮起,暖黄色的光透过玻璃映在佩顿脸上,他鬓角的白发在光里格外清晰,耳后还有道浅浅的月牙形疤痕——是当年在超音速时救一个界外球,撞在篮架底座上留的,他总说那是“冠军的勋章”。他没急着吃,先把冰可乐推到黎景辉面前,玻璃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柠檬片和薄荷叶在杯里浮着,气泡裹着果香往上冒,“滋滋”地炸开。“尝尝,这家的酸黄瓜是老板早上刚腌的,比训练馆那罐头强十倍,脆得很。”佩顿说着咬了一大口汉堡,芝士的浓香混着番茄的酸甜在空气里散开,番茄酱顺着指缝滴在餐纸上,晕成小小的红点。他慢慢嚼着,腮帮子鼓起,像只藏食的松鼠,嘴角沾了点芝士碎也没察觉,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才拿起冰可乐喝了一大口,冰块碰撞杯壁发出“咔嗒”声,顺着杯身滑下的水珠滴在桌布上,晕开深色的印记。“凯尔特人给了两年800万,全额保障,还有首发控卫的承诺。”佩顿的声音很轻,却像颗铅球砸在黎景辉心上。黎景辉捏着汉堡的手猛地顿住,酸黄瓜的清爽突然变得刺鼻,喉咙发紧得像被什么堵住,咽不下东西。上赛季季后赛客场失利的画面瞬间涌来——当时休斯顿的气温高达38度,更衣室的空调坏了,闷得像蒸笼,金属储物柜被晒得发烫,徒手摸上去都能烫得缩手。佩顿坐在储物柜前,背靠着发烫的柜面,手里攥着份皱巴巴的合同草案,纸页边缘被汗水浸得发卷,甚至能看到指纹印出的盐渍。马龙蹲在他旁边,手里转着瓶没开封的运动饮料,瓶身被捏得变了形,听着佩顿抱怨:“管理层连个正式的续约意向书都不肯给,只说‘等赛季结束再谈’,当我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替补?我打了十五年首发,从西雅图到密尔沃基,什么时候当过替补?”那时老巴斯的办公室灯亮到深夜,助理教练汤姆路过时偷偷跟黎景辉说,里面正反复推演科比主导的外线战术,连沙克的低位单打比重都要从35%削减到28%,更别提他们这些老将的战术地位了。“湖人……就没留您吗?”黎景辉的声音有些发紧,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纸袋边缘,把牛皮纸抠出了毛边,碎屑落在腿上,“我和科比刚练出85%的配合成功率,上周练防挡拆时,您教我的‘沉肩卡路线’我刚练熟,每次防住对手您都拍我肩膀说‘有我当年的影子’……您要是在,咱们的外线防守就是联盟第一档,下赛季肯定能冲冠军的……”他越说声音越低,心里清楚这话有多苍白。

佩顿抬手打断他,手腕上的旧护腕“啪嗒”滑到小臂,露出腕骨处一道浅浅的月牙形疤痕——那是1998年总决赛和乔丹对位时,被乔丹的肘击留下的,当时流了不少血,队医简单包扎后,他裹着绷带打完了整场,赛后护腕都被血浸透了。“留了,一年150万,非保障合同,还得和费舍尔竞争替补位置。”他嗤笑一声,指节重重敲了敲桌面,震得冰可乐杯微微晃动,气泡溅到了手背上,他毫不在意地用袖子擦了擦,“你当我没看懂?管理层眼里只有科比的十年巅峰,把他当未来的图腾养着,我们这些三十多岁的老将,不过是撑场面的过渡垫脚石。等你们年轻人顶上来,我们这些‘老骨头’就该卷铺盖走人了,连句挽留的真心话都换不来。”他放下杯子,眼神扫过窗外湖人训练馆的紫金灯牌,那灯光在夜色里格外醒目,像块巨大的宝石,却照不进他眼底的沧桑。他从口袋里摸出包绿箭口香糖,包装纸都皱了,抽出一片递给黎景辉,自己也剥了一片放进嘴里,薄荷味在空气里散开,驱散了些许汉堡的油腻。“我打了十五年球,从西雅图的钥匙球馆到洛杉矶的斯台普斯,见过超音速从西部垫底冲到总决赛,也见过冠军队因为争老大、抢战术地位分崩离析。”他顿了顿,嚼着口香糖的动作慢了下来,眼神飘向窗外,像是回到了十年前的西雅图,“当年我和坎普在超音速,他要低位绝对控制权,每次进攻都得先给他喂球;我要控球主导权,觉得组织进攻该由我来。为了最后一攻的球权,我们在训练馆里差点打起来——他把战术板摔在地上,‘啪’的一声,粉笔灰都扬起来了;我气不过,把他的护肘扔到了场外的垃圾桶里。后来季后赛碰到公牛,乔丹和皮蓬一个挡拆就撕开我们的防线,我们在场上各自为战,他不跑位,我不传球,被按在地上打,4-2输了系列赛。那天晚上,坎普在更衣室哭了,抱着他的全明星奖杯哭,说‘要是我们能好好配合,肯定能赢’,我靠在储物柜上,看着天花板,心里比输球还难受,才明白内讧比输球更丢人,再强的个人也拼不过团结的团队。”薄荷味从他说话的间隙飘过来,带着一丝苦涩。“这队里的火药味,比当年我们还浓。”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指尖划过杯壁的水珠,“科比要绝对核心,连最后一攻的战术都要自己画,禅师改他的战术他都不乐意;沙克要低位尊重,觉得管理层偏心科比,训练都带着情绪;禅师抱着三角进攻不放,不肯为任何人调整;管理层只算商业账,科比的球衣销量、转播费,比更衣室团结重要多了,从来没想过怎么真正解决矛盾。”黎景辉握着汉堡的手越攥越紧,面包屑从指缝里掉出来,落在桌布上,像细小的雪花。训练时的画面在眼前闪回:科比和禅师争执时,禅师把战术板拍得“啪啪”响,眼镜都滑到了鼻尖,科比戴着墨镜,下巴抬得很高,不肯低头,连费舍尔劝都没用;奥尼尔摔门时,脖颈处的肌肉绷得像铁块,连队友喊他“沙克,喝口水再走”都没应,走廊里只剩下他沉重的脚步声和“砰”的关门声;马龙收拾东西时,反复摩挲着那张爵士全家福,照片上他和斯托克顿并肩笑着,嘴角的皱纹里全是落寞,最后把照片放进钱包,叹了口气说“还是老伙计靠谱”。那些藏在台面下的裂痕,被佩顿的话彻底掀开,血淋淋地摆在眼前。“您再等等,也许……也许我能跟老巴斯提提,科比也很敬重您,他上次还问我‘佩顿的防守脚步怎么练的’,说想跟您请教……”他还想挣扎,声音带着恳求,指尖都有些发抖,却被佩顿突然严肃的目光堵住了话头——那眼神里没有了刚才的沧桑,满是惋惜和期许,还有过来人的通透,像当年李叔在广州的球场上,教他“打球先做人”时的眼神。

“等什么?等你们年轻人重蹈我们的覆辙?”佩顿身体猛地前倾,手肘撑在桌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手背的青筋都凸起来了,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清晰,像锤子敲在黎景辉心上,“沙克和科比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从2000年夺冠就埋下了根——沙克觉得自己是夺冠功臣,场均38分16篮板,没有他拿不到冠军,科比太独;科比觉得沙克训练不自律,体重一年比一年重,防守端拖节奏,自己的得分能力不比他差。管理层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想着靠两人的名气卖球衣、涨转播费,从来没想过怎么调和,就盼着我们能‘自行解决’,可这矛盾哪是自行能解决的?”他拿起桌上的纸巾,慢慢擦着指缝里的番茄酱,动作比刚才柔和了些,纸巾擦过指节的老茧,发出轻微的摩擦声,那老茧是十五年练球留下的,比黎景辉的手掌还厚。“我走不是怕竞争,是想给你们留个醒。”他把纸巾揉成一团,精准地扔进桌下的垃圾桶,“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科比的天赋够硬,投篮够准,第四节的关键球没人比他稳,可他得学会把队友装在心里,别总想着自己解决一切——上次训练他单打十次不传球,费舍尔脸色都变了,站在三分线外都懒得跑位了;沙克的统治力还在,篮下的威慑力没人比得过,一个转身就能扣篮,可他得放下‘大鲨鱼’的架子,配合新战术,别总觉得管理层欠他的,训练时多跑两步,防守端多补位,球队才能赢。”他看向黎景辉,眼神里满是郑重,身体微微前倾,像是在传递什么重要的秘密,连呼吸都放轻了:“你是个聪明孩子,既能跟科比练出85%的配合成功率,知道他突破时哪只脚先发力,什么时候要传球——上次你俩挡拆,他一个眼神你就知道要切篮下,这默契他跟费舍尔七年都没练出来;又能让老马龙愿意跟你说心里话,连他当年和奥拉朱旺对位时‘沉肩顶腰’的秘诀都肯教你——上次我们练低位防守,马龙偷偷跟我说‘景辉这孩子,眼里有队友,不是只想着自己得分,比我们当年懂事’。”他伸手拍了拍黎景辉的手背,掌心的老茧蹭过皮肤,带着训练后的热度,力道不轻不重,像是在传递一种力量,“这队里能在科比和沙克之间穿针引线,能稳住更衣室的,只有你。他们俩都信任你,你得扛起这个担子,别让这支队散了。”黎景辉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下,手心沁出细密的汗,顺着指缝滴在汉堡纸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他看着佩顿的眼睛,那里面有老将的期许,有过来人的托付,还有对篮球的敬畏,像两簇小小的火焰。他终于明白,佩顿特意找他来吃这顿汉堡,不是单纯的告别,是把调和球队的担子,把老将对冠军的执念,把更衣室的稳定,悄悄递到了他手上,这比任何礼物都沉重。

墙上的挂钟指向十点,时针和分针重合在“10”的位置,发出“咔嗒”一声轻响,汉堡店打烊的提示音“叮咚”响起,店员开始收拾邻桌的餐具,金属餐盘碰撞声“叮叮当当”的,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默。佩顿突然直起身,弯腰从脚边的黑色背包里掏东西——背包的拉链早就坏了,用根红色的鞋带系着,里面露出半截蓝色的训练袜(是黎景辉上次借给他的,他忘了还),还有个磨破边的护腕和一瓶快用完的肌效贴。他翻了半天,终于从背包最底层掏出个深蓝色的笔记本,封皮是磨砂的,印着褪色的西雅图超音速队徽,队徽边缘的金线已经磨得看不清,只剩淡淡的压痕,像被岁月磨平的锋芒;四角都因为常年翻阅而卷了毛,露出里面的白色纸芯,边缘还沾着点干涸的镁粉——是上次训练时随手放在球场上蹭的,那是他练防守滑步时洒的,当时黎景辉还帮他扫过。“这是我攒了十年的防守笔记,”他把笔记本轻轻推到黎景辉面前,指尖在封皮上摩挲了一下,像是在触碰什么珍贵的宝藏,指腹划过队徽时,动作格外轻柔,“从刚进联盟防艾弗森的青涩,到后来防纳什、基德的经验,都记在里面了,连我自己琢磨的防挡拆小技巧都写了。”黎景辉伸手接过,笔记本比想象中重,封皮内侧有佩顿的签名,字迹刚劲有力,还带着当年的蓝色墨迹,旁边用红笔写着“1996年西岸夺冠纪念”,下面画着个小小的篮球图案,球上还写着“永不言弃”。他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手写字迹,有的地方用蓝笔标注对手的习惯动作,有的用红笔圈改防守策略,间或夹着剪报——有1996年他防守乔丹的战术截图,照片上他贴在乔丹身后,右手死死按着乔丹的腰,膝盖顶住乔丹的腿,旁边写着“乔丹突破时左脚先发力,重心偏左,防他时要卡左路”;有2000年防艾弗森的技术统计,表格里用绿笔勾出艾弗森的投篮热区,写着“右侧45度三分命中率42%,重点防,他突破后喜欢急停跳投”;甚至还有张泛黄的战术草图,是用铅笔在餐巾纸上画的,上面画着防挡拆的路线,标注着“防大个子挡拆要绕前,小个子要挤过,绕前时要用肩顶大个子的髋部”。翻到中间某页,他突然顿住,那是张他今年季后赛防守森林狼后卫卡塞尔成功的战术截图——照片上他侧滑步挡住卡塞尔的突破路线,右手精准捅掉了球,旁边用红笔写着批注:“脚步够快,侧滑步幅度达标,但预判差0.3秒,可加练闭眼听球声辨方向(每天练20分钟,坚持一个月,我当年就是这么练的)”,字迹带着佩顿特有的潦草,却在“坚持”两个字上加重了力道,墨水都晕开了些,像在强调这两个字的重要性。

晚风从玻璃门缝隙钻进来,带着洛杉矶夜晚的凉意,吹得笔记本的纸页“哗哗”轻响,像是在诉说着十年的篮球故事,每一页都藏着汗水和坚持。黎景辉指尖抚过那些带着温度的字迹,纸页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墨水香和佩顿常用的薄荷护手霜味道,混合着镁粉的干涩气息,突然觉得掌心发烫,仿佛握住的不是一本笔记,而是佩顿十五年职业生涯的血汗——是他凌晨五点在球馆练防守滑步,把地板磨出痕迹的坚持;是他受伤后裹着绷带打球,疼得额头冒汗也不放弃的倔强;是他对篮球最纯粹的敬畏,是他把每一次防守都当成最后一次的认真。“谢谢您,佩顿大哥。”他抬头时,眼眶有些发热,声音都带着轻微的颤抖,喉结滚动着,想说更多感谢的话,却觉得所有话都堵在喉咙里,只剩下这一句真诚的道谢。佩顿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卫衣,带着训练后的热度,力道不轻不重,像是在传递一种力量,又像是在告别:“好好打,别让我在波士顿看笑话。下次交手,我可不会手下留情,会让你好好见识下我的防守。”他转身走向门口,复古球衣的下摆扫过地面,留下一道浅浅的影子,走到门口时突然回头,晃了晃手腕上的旧护腕——那护腕是超音速时期的队徽款,蓝色的布料已经洗成了淡灰色,边缘磨破了,露出里面的弹性纤维,却被他戴了好几年,“对了,防守时重心沉到膝盖,膝盖超过脚尖就会失稳,比你跳起来封盖管用十倍,记住了!还有,别学我当年和坎普吵架,队友是用来靠的,不是用来吵的,团结才能赢冠军!”门被推开又关上,“叮铃”一声风铃轻响,佩顿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黑色的背包在路灯下晃悠,步伐依旧沉稳。只有他身上的薄荷味还留在空气里,和汉堡的香气缠绕在一起,久久不散。黎景辉坐在原地没动,手指摩挲着笔记本的封皮,心里像被什么填满了。店员走过来收拾桌子,看到笔记本笑了,用抹布擦着桌子说:“这是加里的宝贝啊,当年他在我们这儿写笔记,有新人好奇想借来看一眼,他都跟人急,说‘这是我的命根子’,现在居然给你了,小伙子有福气,加里是真把你当自己人了。”店员顿了顿,又说:“他以前带超音速的队友来这儿吃汉堡,总说‘打球得像一家人’,现在看他对你,是真把你当家人了。”

黎景辉握着笔记本走回公寓时,夜色已经浸满了洛杉矶的街道,路灯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和他的脚步一起移动,影子时而被拉长,时而变短。街边的便利店还亮着灯,玻璃门里映出他的身影,怀里的笔记本被抱得紧紧的,像抱着件稀世珍宝,生怕被风吹走。晚风卷着梧桐叶的沙沙声,吹得他额前的碎发飘动,手里的笔记本封皮蹭着手臂,带着熟悉的温度,那是佩顿掌心的温度,是篮球的温度。他没开客厅的灯,径直走到书桌前,拧亮台灯——暖黄色的光晕刚好罩住笔记本,在桌面上投下圆形的光斑,柔和的光线落在“防挡拆时先卡人再追球,卡人时用肩顶对手髋部,发力要稳,不能急”的批注上,字迹在光里格外清晰。脑海里突然闪过佩顿防守时的姿势:重心沉得极低,膝盖几乎贴到地面,小腿肌肉绷得像石头,青筋都凸起来了;脚步像钉在地板上一样稳,每一步滑步都精准到位,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眼神死死锁住对手的运球手,哪怕对手做假动作时肩膀晃得再厉害,他的重心都纹丝不动,像头蓄势待发的猎豹,只等对手露出破绽就出手抢断。就在这时,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阵轻微的“嘀”声,像是系统提示音,清晰而短暂,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明显。他下意识地翻开自己的战术笔记本,“个人提升”一栏竟自动更新了,红笔写的字迹新鲜出炉,还带着油墨的光泽:“防守意识 5,系统‘音乐支援’占比升至3%(解锁‘防守节奏预判’辅助功能——可通过对手运球节奏、手部发力方式预判突破方向,准确率提升20%)”。他愣了愣,指尖抚过佩顿笔记本封面内侧的签名,突然明白,佩顿留下的不仅是防守技巧的总结,更是老将对后辈的期许,是篮球精神的传承——不是输赢的执念,是团结的珍贵,是对这项运动的敬畏,是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交给后人的坦荡,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无私。

窗外的紫金灯牌依旧亮着,和书桌的台灯交相辉映,把两本笔记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个并肩站立的身影,一个苍老却沉稳,一个年轻却坚定。黎景辉把佩顿的深蓝色笔记本和自己的战术本并排放在一起,一本旧得泛毛,封皮上满是岁月的痕迹,每一道褶皱都藏着故事;一本还带着崭新的纸香,边缘锋利,等着书写新的传奇——却同样透着沉甸甸的分量,那是篮球人的信仰与传承,是跨越岁月的嘱托。他拿起手机,屏幕亮起时,刚好看到林佩云半小时前发来的消息:“王老吉面谈细节确认,下周一上午十点,广州总部,张总亲自接待,带好合同草案,对方很重视你这个冠军身份。”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他想起佩顿说的“团结”,想起李叔当年在广州餐馆后厨说的话——那天李叔刚炒完豉椒排骨,油星子溅在藏青色围裙上,手里还拿着锅铲,用沾着酱油的手拍着他的肩膀,油烟味裹着饭菜香飘过来,“景辉啊,做人要像打篮球,一个人再厉害也赢不了五个人,要护着队友,守着本心,不能忘本,这才是咱们华人的样子,不管到了哪儿都不能丢。”他敲下一行字,想了想又补充了几句,反复修改了两次才发送:“佩云姐,面谈时我想加个条款——能不能加一段公益宣传?我想给小球迷讲健康打球的重要性,还要强调团队配合的意义,就像当年李叔教我的那样。另外,公益活动的酬劳不用给我,捐给广州的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吧,那边的孩子条件不好,多给他们买点篮球和护具。”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瞥见佩顿笔记本最后一页的批注,是用铅笔写的,字迹很浅,却很清晰,像是怕被人轻易擦掉,又像是想刻在纸上:“团结是冠军的底色,比任何技巧都重要;传承是篮球的灵魂,比任何荣誉都珍贵。”黎景辉突然笑了,眼角的酸胀慢慢散去,变成了温暖的力量,从心底蔓延到全身。夜风从窗户吹进来,掀动两本笔记本的纸页,发出细碎的“哗哗”声,像是佩顿的叮嘱,又像是篮球精神的回响,在寂静的房间里久久回荡——原来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技术的简单复制,是经验的分享,是精神的延续,是把前辈的期许变成自己前行的力量;是让“团结”这两个字,刻进每一次传球、每一次防守、每一次并肩作战里;是让“初心”这两个字,藏在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坚持、每一次传承里,不管走多远,都不忘记来时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