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03:紫金荣光与星辰大海 > 第18章 混乱的训练营

洛杉矶的晨光刚漫过训练馆的紫金穹顶,将地板上的球队Logo染成暖金色,黎景辉就听见了熟悉的篮球撞击地板声——规律的“咚咚”声里藏着毫不松懈的节奏。他推门时,科比正站在左侧45度角投篮,黑色发带被汗水浸透,贴在额头上,汗水顺着发梢滴在地板的旧划痕上——那是上赛季西部半决赛后,两人加练到凌晨时留下的印记。“早到了十分钟,”科比抬手抛来一瓶青柠味佳得乐,瓶身裹着的冰雾在晨光里凝成细小的水珠,“看来你很怕请全队喝冰镇饮料,昨天的赌注还记着。”

黎景辉笑着拧开瓶盖,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困意。他的目光突然被场边的战术板牢牢吸住:原本熟悉的三角进攻示意图被彻底擦去,残留的粉笔灰在战术板边缘堆成细小的粉末,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从后场篮下直贯前场三分线,箭头旁用加粗马克笔写着醒目的“7秒快攻”字样,下方还标注着具体的推进时间节点:“篮板→传球:2秒;推进→前场:3秒;出手准备:2秒”。科比投进第23记中投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扫过战术板时沉了沉:“鲁迪要彻底推翻禅师的东西,今天有的忙了。”

鲁迪·汤姆贾诺维奇的身影踩着晨光出现在门口,深灰色西装熨得笔挺,领口别着的湖人紫金徽章在灯光下反光,手里攥着的战术手册边缘已经被翻得起毛。“都围过来!”他把手册重重摔在战术板前的长桌上,金属活页环撞出清脆的声响,瞬间压下了训练馆里的嘈杂,“今天开始我们换种玩法,三角进攻太依赖球星单打的默契,现在F4散了,我们要靠速度打垮对手——记住,篮球场上最快的得分方式,就是让对手来不及回防!”

鲁迪的手指用力划过战术板上的红色箭头,指甲在白板上留下细微的划痕:“每个人都得把‘快’刻进骨子里,后卫抢到篮板后不准停顿观察,要第一时间推进,七秒内必须完成前场传球;前锋要像影子一样跟紧快攻节奏,不准落在三分线外;中锋也要学会下快攻,别总待在禁区里当桩子!”他抬手指向人群,精准点出每个人的位置,“黎负责右翼主推进,你的变向速度是全队最快的,要撕开对手的防线;科比左翼牵制,用你的威胁吸引防守;奥多姆居中策应,串联前后场;巴特勒和阿特金斯重点跟进篮板冲快攻,你们的速度是优势,别浪费!”

人群里传来细碎的骚动,奥多姆下意识皱起眉——他习惯了三角进攻里的低位策应,突然要跑快攻让他有些茫然;巴特勒低头盯着自己的球鞋,他职业生涯五年全是打阵地防守反击,七秒快攻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只有黎景辉和科比站得笔直,前者悄悄摸了摸背包里的战术笔记本,后者则盯着战术板上的箭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老茧。

第一组快攻模拟训练刚开场三十秒就乱了套。阿特金斯在后场抢到梅德维登科的篮板球后,下意识地停顿了两秒——这是他打了八年NbA养成的阵地战习惯,总要先观察前场防守再传球。就在他眼神扫过边线的瞬间,鲁迪的哨声像炸雷般响起:“太慢了!要像子弹一样冲出去!七秒快攻不是让你站着看戏!”

阿特金斯被哨声惊得手一抖,慌忙把球往右翼的黎景辉传去,却没注意巴特勒正沿着边线全力快下,篮球擦着巴特勒伸出的指尖飞出界外,砸在训练馆的防撞垫上弹了回来。巴特勒弯腰捡球时,急于回防的奥多姆刚好从他身后冲过,两人的手肘狠狠撞在一起,同时趔趄了两步,奥多姆的护肘都被撞得歪到了小臂。“你跑位能不能提前喊一声?”奥多姆揉着发麻的胳膊肘抱怨,眉头拧成了疙瘩,“我怎么知道你要切边线?”

巴特勒也来了火气,把篮球往地上一扔:“是你挡了我的路线!我之前打防守反击都是等队友落位再跑,哪有这么玩命往前冲的?”两人的争执让训练陷入停滞,鲁迪脸色铁青地站在一旁,却没立刻开口——他知道战术改革初期的磨合必然伴随阵痛,只能让队员自己先消化。休息时,巴特勒坐在长椅上猛灌佳得乐,球衣后背的“15号”字样都被汗水晕开,他瞥了眼战术板上的红色箭头,语气里满是无奈:“我打了五年球,从来没试过要在七秒内从后场跑到前场,这比防守科比的突破还难——至少防他时我知道他要往哪走。”

阿特金斯坐在他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球鞋鞋底的纹路,那是他特意让球鞋师加的防滑纹路,原本是为了阵地战变向,现在却成了快攻里的累赘:“我擅长的是阵地战里的节奏把控,靠传球调动防守,这种玩命的快攻,我连传球时机都找不准,刚才要是传慢半秒,黎就会被两名防守人包夹。”黎景辉递过两条毛巾,看着两人懊恼的表情,悄悄把背包里的紫金活页夹往身边挪了挪。

整整一上午,训练馆里的哨声和失误声像拉锯战般此起彼伏,几乎每三分钟就会中断一次。阿特金斯先后三次传丢快攻传球,其中一次用力过猛,篮球直接砸在篮板支架的金属杆上,发出刺耳的“哐当”声;巴特勒因为习惯了落阵地防守,两次在快攻时放慢脚步,漏掉了跟进上篮的机会,被鲁迪勒令在场边做二十个俯卧撑,汗水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最狼狈的是中锋梅德维登科,他身高2.16米,体重近120公斤,每次下快攻都像重型坦克在奔跑,刚跑到三分线就气喘吁吁,两次因为跟不上节奏,导致快攻变成了四打五,被鲁迪罚跑操场三圈。休息时,梅德维登科扶着膝盖大口喘气,胸膛起伏得像风箱,他看着场上还在独自加练的科比,小声对身边的库克说:“我一个中锋,跑快攻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到底是篮球训练还是田径队啊?”

巴特勒靠在长椅上擦汗,球衣都能拧出水分,他瞥了眼战术板上“7秒快攻”的字样,又看了看正在练折返跑的阿特金斯,无奈地摇头:“我打了五年球,从来没试过要在七秒内跑完全场,这比防守科比还难——至少防他时我知道他的习惯,现在连队友的跑位都摸不准。”阿特金斯刚跑完折返跑,脸色苍白地坐在长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球鞋鞋底:“我擅长的是阵地战的节奏把控,靠传球调动防守,这种玩命的快攻,我连传球时机都找不准,刚才要是传慢半秒,黎就会被两名防守人包夹。”

黎景辉站在三分线外,看似在练投篮,实则一直在观察场上的问题:阿特金斯的传球时机总慢半拍,巴特勒的跑位缺乏预判,奥多姆的策应位置太靠后,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靠练体能能解决的。他悄悄翻开背包里的战术笔记本,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快攻路线图,那是他休赛期研究鲁迪战术时提前整理的,现在看来,这些笔记要派上用场了。

科比的脸色在训练进行到中午时彻底沉了下来,原本就紧绷的下颌线绷得更紧,额角的青筋隐隐跳动。当阿特金斯第五次传丢快攻传球——这次是把球直接传给了防守的沃顿,导致科比在前场空跑到位却接不到球时,科比终于爆发了。他快步冲上前,狠狠把篮球砸在地板上,篮球反弹的高度几乎达到他的胸口,震得周围人都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你们在梦游吗?”科比的声音带着怒火,像冰锥一样扎进每个人的耳朵里,他穿着球鞋踩在篮球上碾了两下,橡胶摩擦地板的声音格外刺耳,“连最基本的快攻传球都做不好,还谈什么靠速度赢球?鲁迪教练的战术没问题,是你们的态度有问题!”他抬手指向训练馆墙上的时钟,时针刚过十二点:“从现在开始,每天训练前加练三百个中投,什么时候投进什么时候开始正式训练——别告诉我你们做不到!”

科比的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黎景辉身上,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压迫感:“落选秀都能每天投进八百个中投,保持52%的命中率,你们拿着百万年薪,穿着湖人的紫金球衣,没理由比他差!”人群里一片寂静,只有篮球在科比脚下被碾压的声音。梅德维登科悄悄撇了撇嘴,他觉得自己一个中锋,练中投完全是浪费时间;阿特金斯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三百个中投对他来说不算难,但每天提前一小时到馆加练,无疑会打乱他的训练节奏。

科比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他弯腰捡起篮球,走到罚球线前,手腕一翻就投进一记空心球:“我刚进联盟时,每天投进五百个中投才敢回家,现在要求你们三百个,已经是妥协了。不想练的可以滚蛋,湖人不需要只会抱怨的软蛋。”说完,他不再看众人,独自走到左侧45度角,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投篮,篮球入网的“唰唰”声,在寂静的训练馆里格外响亮。

抱怨声在下午训练时悄然蔓延,像潮湿的霉菌一样在队员间扩散。梅德维登科趁着喝水的间隙,凑到阿特金斯身边,背对着教练组的方向,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以前禅师从来不会逼我们做这么多投篮训练,他知道每个位置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我一个中锋,练三百个中投有什么用?能帮我抢篮板还是能帮我盖帽?”

阿特金斯靠在饮水机旁,拧瓶盖的动作顿了顿,瞥了眼正在独自加练的科比——后者已经投进了五十多个中投,没丢过一个——他小声回应:“他这是把夺冠的执念全撒在我们身上了,上赛季丢了总冠军,他心里憋着气呢。对自己狠就算了,对我们也这么苛刻,我看没人能长期坚持下来,尤其是新赛季赛程这么密集,提前加练只会耗光体力。”

这话刚好被路过的奥多姆听见,他刚跑完一组快攻,球衣后背全是汗,他摊开手朝黎景辉递了个无奈的眼神,轻轻摇了摇头。黎景辉摸了摸背包里的紫金活页夹,那本“科比配合指南”的边角已经被翻得起皱,里面不仅有科比的跑位习惯,还有他休赛期整理的鲁迪快攻战术细节。他知道,光靠抱怨解决不了问题,科比的严苛是事实,但新援们的不适应也并非借口,要让球队磨合起来,必须有人站出来当“翻译官”。

午休时,黎景辉先主动走到鲁迪身边,递上自己的战术笔记本:“教练,我觉得快攻战术可以加一些细节调整,比如阿特金斯的传球路线,还有巴特勒的跑位时机,我整理了一些想法,您看看。”鲁迪翻开笔记本,看到上面画着的快攻路线图,每个节点都标注了传球时机和跑位角度,甚至还有不同对手的防守应对方案,他惊讶地抬了抬眉:“你提前研究过我的战术?”黎景辉点点头:“休赛期看了您之前执教火箭的比赛录像,觉得快攻战术很有冲击力,就提前整理了一些细节。”鲁迪摩挲着笔记本上的笔迹,转头对助理教练布莱恩·肖低声说:“这孩子比我们还懂战术细节,找对人了。”

午休时,黎景辉把巴特勒、阿特金斯和奥多姆都叫到了录像分析室,房间里的空调开得很足,墙上的投影幕布还停留在早上的战术分析画面。他从背包里掏出紫金活页夹和战术笔记本,把两者摊在桌上,笔记本上的红色标记格外醒目。“鲁迪的快攻战术其实有细节讲究,不是瞎冲乱撞,”黎景辉打开笔记本,翻到画着红色标记的页面,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每个位置的跑位路线,“你们看这里,阿特金斯抢到篮板后不用看前场,直接把球往右翼抛——这个角度是我计算过的,刚好能避开对手的第一道防线,我会提前卡住防守人的位置接球,给你争取传球时间。”

他用手指点了点右翼的标记:“这时候巴特勒你要沿着边线切到底角,注意和我保持1.5米的距离,形成三角快攻阵型,就像我们上次模拟对抗时那样,这样对手很难同时防住两个点。”阿特金斯皱着眉问:“可是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卡住位置?万一传球被断了怎么办?”黎景辉笑着翻到下一页,上面画着传球力度和角度的示意图:“传球时用七成力,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这个高度只有我能接到,对手的后卫够不到,我试过很多次了。”

接着,他又翻开“科比配合指南”,指着其中一张2004年对阵国王的跑位截图,截图上用红笔圈出了科比的移动轨迹:“科比的左翼牵制不是瞎跑,他有固定的节奏——快攻发起时先往中路压,吸引两名防守人后突然外弹,这个时间差刚好是0.8秒,也就是你传球的最佳时机。”他特意用尺子量出截图上的距离:“记住,传球高度要到他胸口,距离地面1.5米,他接球后不用调整就能直接出手,这是他最舒服的投篮姿势。”

奥多姆抱着胳膊靠在桌边,看着笔记本上的细节,忍不住开口:“你这笔记比教练组的战术手册还详细,连科比的出手习惯都标出来了。”黎景辉笑了笑:“上赛季和他搭档时总结的,他的习惯很固定,只要摸准了节奏,配合起来就很轻松。”他合上笔记本:“我们下午试试这个调整,应该能减少失误。”

巴特勒盯着截图里的红色跑位线,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模仿着科比的移动轨迹,突然拍了下大腿,恍然大悟:“难怪上午我总跟他跑重位置!我以为他会直接切底线,没想到他会先压中路再外弹,每次我跑到位置,他刚好换地方,根本没法形成配合。”阿特金斯则指着笔记本上的快攻路线图,眉头慢慢舒展开:“这个提前抛传的技巧好,我之前总怕传丢不敢发力,其实只要找对角度和力度,根本不用担心被断——你标注的这个传球点,刚好是对手防守的盲区。”

黎景辉见两人听明白了,索性拉着他们和奥多姆一起到训练馆的半边场地,亲自模拟快攻流程。他让阿特金斯站在后场篮板下,自己站在右翼的传球点,巴特勒站在边线,奥多姆居中策应。“开始!”黎景辉喊了一声,阿特金斯立刻弯腰模拟抢篮板,然后按照笔记上的角度,用七成力把球往右翼抛来。

黎景辉提前卡住位置,稳稳接住篮球的同时,巴特勒已经沿着边线全速切到底角,奥多姆则往中路压上,吸引了模拟防守的库克。“传球!”黎景辉大喊一声,手腕一抖把球传给巴特勒,巴特勒抬手就投,篮球空心入网。“漂亮!”奥多姆忍不住喊了出来,这是今天第一次如此流畅的快攻配合。黎景辉跑过去捡球,笑着对三人说:“就是这个节奏,快攻不是瞎冲,要像街头打球时的默契一样,不用说话就知道队友在哪——每个人的位置和动作都是固定的,只要记住细节,失误自然就少了。”

他们又反复模拟了五次,从慢动作到正常速度,阿特金斯的传球越来越精准,巴特勒的跑位时机也越来越准,奥多姆的策应位置也调整到了最佳。最后一次模拟时,黎景辉故意让库克提前防守,阿特金斯立刻按照笔记上的备用方案,把球传给了居中的奥多姆,奥多姆再分球给巴特勒,依旧完成了得分。“这笔记简直是神器!”阿特金斯擦着汗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下午训练肯定能让科比闭嘴。”

下午的训练刚开始十分钟,科比就注意到了球队的变化,他投篮的动作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场上的快攻配合。阿特金斯在后场抢到梅德维登科的篮板后,没有丝毫停顿,直接按照黎景辉教的角度,把球往右翼抛去,力度和高度分毫不差。黎景辉提前卡住防守的沃顿,稳稳接住篮球的同时,巴特勒已经像箭一样沿着边线切到底角,科比立刻往中路压上,吸引了两名防守人——这正是笔记里设计的“三角快攻”阵型。

黎景辉眼疾手快地把球传给无人防守的巴特勒,巴特勒抬手命中三分,篮球穿过网心的“唰”声格外清脆。训练馆里短暂地安静了两秒,随后鲁迪率先鼓起掌来:“就是这个节奏!保持住!”科比挑了挑眉,走到场边拿起毛巾擦汗,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下一个回合,阿特金斯再次发起快攻,这次对手提前防守右翼,他立刻切换备用方案,把球传给居中的奥多姆,奥多姆再分球给左翼的科比,科比接球后0.8秒内出手,篮球精准入网。

训练结束后,科比走到黎景辉身边,用毛巾擦着汗,低声说:“你又在搞小动作?把我的跑位习惯都告诉他们了?”黎景辉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只是帮他们搞懂你的节奏而已,毕竟我们需要队友跟上步伐——你再厉害,也不能一个人打五个人吧?”科比嗤笑一声,却没有反驳,他抬手抛来一瓶佳得乐:“晚上加练,陪我练挡拆。”黎景辉接住饮料,知道这是科比表达认可的方式——只有被他认可的队友,才值得他花时间加练。

鲁迪也走了过来,拍了拍黎景辉的肩膀:“你的战术调整建议很有用,下午的失误率比上午降了60%。”他翻了翻黎景辉的笔记本,眼神里满是欣赏:“没想到你提前研究了这么多细节,以后战术会议你也参加吧,帮我给新援们讲解细节。”黎景辉点点头,他知道自己正在慢慢从“科比的搭档”变成球队的“战术粘合剂”,这个角色比单纯得分更重要。

但抵触情绪并没有完全消散,尤其是在科比坚持要求全队加练三百个中投后,老队员的不满终于爆发了。梅德维登科磨磨蹭蹭地站在罚球线前,双手持球时还在不停地抱怨,第一个球就因为发力不稳砸在了篮筐边缘,弹了出来。他捡球时用力过猛,篮球砸在地板上弹得老高,第二个球干脆投偏了方向,砸在了篮板侧面。

投丢第三个球后,梅德维登科彻底失去了耐心,他把篮球往地上一扔,篮球在地板上滚出老远,他梗着脖子喊道:“我是中锋,我的职责是抢篮板、封盖,凭什么要练这么多中投?这根本不符合我的位置要求!”训练馆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科比和梅德维登科身上。科比的脚步顿住,他慢慢转过身,走到梅德维登科面前,身高1.98米的他虽然比梅德维登科矮,但气势却压得对方喘不过气。

“因为你穿的是湖人球衣,”科比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手指着训练馆墙上的总冠军横幅,横幅上的“LAKERS”字样在灯光下格外醒目,“穿上这件球衣,就没有‘只需要做什么’的说法——当年我刚进联盟时,禅师让我练五百个罚球,每天提前两小时到馆,不管是主力还是替补,不管是后卫还是中锋,都要达到球队的要求。”他弯腰捡起篮球,塞进梅德维登科手里:“现在你连三百个中投都嫌多?那你可以去其他球队,那里或许会允许你只抢篮板不投篮,但湖人不会。”

梅德维登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他知道科比说的是实话,湖人的冠军文化里,从来没有“特殊球员”。他攥紧篮球,重新站回罚球线,却因为情绪不稳,第四个球还是没投进。黎景辉看在眼里,悄悄走到场边,准备等会儿去帮他调整姿势——他知道梅德维登科不是不想练,只是找不到中锋练中投的技巧。

黎景辉趁着梅德维登科捡球的间隙,悄悄走到他身边,给他递了瓶冰镇佳得乐:“先歇口气,投不进的时候越急越糟。”梅德维登科接过饮料,仰头灌了一大口,冰块的凉意让他稍微冷静了些,他皱着眉说:“我真的不擅长中投,手臂太长,发力总控制不好,投十个能进三个就不错了。”

黎景辉笑了笑,接过梅德维登科手里的篮球,走到罚球线前:“其实中锋练中投有技巧,不用像后卫那样追求出手速度,重点是找对发力点。”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双手持球时故意把肘部往里收了收:“你手臂长,肘部容易外撇,这样会导致发力偏移,你看,把肘部贴近身体,用腰腹力量带动手臂发力,而不是单纯靠胳膊甩。”他手腕一翻,篮球空心入网。

梅德维登科半信半疑地接过篮球,按照黎景辉说的调整姿势,膝盖微屈,肘部内收,腰腹发力带动手臂。篮球划出一道弧线,砸在篮筐内侧,弹进了网里。“进了!”梅德维登科惊讶地喊了出来,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黎景辉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不是你不行,是没找对方法。你是中锋,不用追求出手速度,重点练罚球线附近的跳投,快攻没机会时,你在罚球线策应,对手不敢放你,这样就能给科比和我创造突破空间。”

他指着正在另一侧训练的科比,压低声音说:“科比当年练中投时,会在篮筐两侧放两个矿泉水瓶,要求球必须从中间穿过,保证投篮轨迹的精准度,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黎景辉说着,从场边拿了两个空矿泉水瓶,放在篮筐两侧,距离篮筐约半米远:“投的时候瞄准两个瓶子中间,发力要平稳。”梅德维登科重新站回罚球线,盯着两个瓶子中间的位置,调整呼吸后出手,篮球精准地从中间穿过,空心入网。这一次,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主动捡起篮球:“再来!我就不信练不好三百个!”

夕阳西下时,训练馆里的灯光逐排亮起,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科比投进第三百个中投后,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把篮球抛给黎景辉:“明天继续加练快攻,我要看到零失误——今天的配合不错,但还不够。”他的语气依旧严苛,但眼神里的怒火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认可。

科比转身走向更衣室时,脚步顿了顿,瞥了眼场边的场景:黎景辉正拿着战术笔记本,给阿特金斯讲解快攻时的传球力度,笔记本上的红色标记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巴特勒和奥多姆在旁边模拟跑位,时不时停下来问黎景辉问题;梅德维登科则在罚球线前练中投,篮筐两侧放着两个矿泉水瓶,投进一个就会兴奋地挥挥拳头。科比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扬了扬,加快脚步走进了更衣室——他知道,球队需要的不仅是严苛的要求,更需要一个能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的“粘合剂”,而黎景辉正在成为这样的人。

鲁迪靠在门框上,手里的战术手册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上午的混乱让他一度担心战术改革会失败,但黎景辉的临场调整和主动调和,让他看到了球队的希望。他拿出手机,给总经理库普切克发了条短信:“黎的价值远超球员本身,他是球队的隐形核心。”

训练馆里,黎景辉正在给众人总结今天的问题:“阿特金斯的传球时机还要再快0.2秒,巴特勒的跑位可以再提前半步,奥多姆的策应位置要再靠前一些……”众人都认真地听着,没有人再抱怨,也没有人再抵触。梅德维登科举着手说:“明天我也试试下快攻,刚才练中投找到感觉了,说不定能帮你们拉开空间。”阿特金斯也点点头:“我今晚回去再研究研究你的笔记,争取明天传球零失误。”

等众人陆续离开,黎景辉刚收拾好背包,就听见身后传来篮球撞击地板的声音——科比换了身黑色训练服,正站在三分线外招手:“不是说陪我练挡拆?别想溜。”黎景辉笑着放下背包,拿起篮球走向场地,月光透过训练馆的高窗洒进来,刚好落在两人脚下的紫金Logo上。

黎景辉锁上训练馆大门时,背包里的广州醒狮挂饰随着脚步轻轻晃动,狮子的红珠子眼睛在夜色中闪着微光。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母亲发来的qq视频,他靠在训练馆的墙壁上点开,屏幕里立刻出现了街心公园的场景:新安装的塑胶篮筐下,几个穿着红色球衣的少年正在模仿快攻动作,跑在最前面的小女孩穿着印有“黎景辉”字样的球衣,正是上次在机场给她画画的那个羊角辫女孩。

女孩的父亲举着篮球,在旁边指导:“快一点!像阿辉哥那样,别停顿!”母亲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保温杯,笑着对镜头说:“阿辉,街坊们把你教的快攻技巧都教给孩子们了,他们说要像你一样,以后打NbA!”黎景辉看着屏幕里奔跑的少年,心里涌上一股暖流,他笑着回复:“告诉他们,好好练,以后我教他们打真正的快攻。”

挂了视频,黎景辉抬头看向远处的斯台普斯中心,紫金穹顶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像一颗等待被点亮的星辰。晚风带着加州的凉意吹过,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战术笔记本,封面已经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刚才和科比加练挡拆的场景还在脑海里回放:科比罕见地放慢节奏,手把手教他挡拆后的外弹时机,甚至主动问他“这个传球角度舒服吗”,这种默契不是靠严苛要求换来的,是靠彼此的包容和磨合慢慢沉淀的。

他知道,这场混乱的训练营只是新赛季挑战的开始,F4解体后的湖人要重新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战术需要磨合,默契需要培养,矛盾需要化解。但此刻,训练馆里残留的汗水味、篮球入网的余响,还有队友们逐渐凝聚的眼神,都让他坚信:只要这群人能拧成一股绳,哪怕从混乱中起步,也能一步步走向巅峰。他握紧背包带,转身走向停车场,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远处斯台普斯中心的光影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属于湖人新赛季的希望轮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