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农妇逆袭记 > 第72章 双线并进展迷雾

重生农妇逆袭记 第72章 双线并进展迷雾

作者:甜甜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5:20:19

卖书老者的深夜警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林薇攥着那枚碎玉回到屋中,指尖反复摩挲着玉面的温润,心中既有被印证猜测的惊悸,又藏着一丝接近身世真相的悸动——秋菊的背后势力竟与这块玉有关,这意味着她追寻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看似普通的店员身上。

翌日清晨,林薇推开店铺门时,秋菊已早早候在门口,手里提着的粗布食盒还冒着热气。“东家早,我熬了点小米粥,您要是没吃早饭,不如垫垫肚子?”秋菊笑着递过食盒,眼神清澈,语气自然得仿佛只是寻常关心。林薇接过食盒,指尖触到盒壁的温热,面上也扬起温和的笑:“辛苦你了,下次不用这么麻烦。”她刻意放缓了语气,甚至主动提起,“今日我需去采购一批新瓷罐,店里的面膜罐快不够用了,便交给你照看。”

说话间,林薇弯腰从货架下搬出一箱白瓷罐,故意将罐子摆得稍显凌乱:“昨日清点时,总觉得数目不对,你今日得空时仔细核对一遍,列个单子给我,免得后续补货出岔子。”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秋菊的反应——只见秋菊立刻点头应下,双手接过箱子,指尖在瓷罐边缘轻轻划过,动作细致却不拖沓,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只带着几分认真:“东家放心,我一定核仔细,绝不出错。”

林薇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提着布包转身出门。她并未直奔瓷器铺,而是绕了两条街,来到府城口碑最好的“仁心堂”药铺。药铺门面不大,门口挂着“悬壶济世”的木匾,店内弥漫着浓郁的草药香。坐堂的老大夫须发皆白,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正戴着老花镜给病人诊脉。

等病人走后,林薇才上前,从布包里取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那点淡绿色泥渍。“老先生,晚辈有件事想请教您。”她将油纸包递过去,“这是晚辈偶然发现的泥渍,想问问您可知此物来历?”老大夫放下脉枕,拿起油纸包,凑到窗边的光亮处,又取出一个铜制放大镜,眯着眼仔细观察。

“此泥渍色泽偏绿,质地细腻,还带着点水腥气。”老大夫用指尖蘸了一点,放在鼻尖轻嗅,眉头微微皱起,“寻常泥土多是黄色或褐色,即便是水边泥,也少有这般鲜亮的绿色。依老朽看,倒像是城南碧波潭附近的青苔淤泥。”他顿了顿,补充道,“那碧波潭周围长满了水苔,淤泥常年泡在水里,又受潭水滋养,便成了这淡绿色,附近的农户都知道,那泥沾在鞋上,得用皂角搓好几遍才能洗干净。”

碧波潭?林薇心中一紧——那地方她曾听陈大柱提过,在府城最南端,远离街市,周围都是密林,平时只有樵夫或采药人才会去,秋菊一个店铺帮工,怎会沾到那里的泥渍?是她自己去过,还是接触了从那里来的人?林薇谢过老大夫,又买了一小包薄荷草药,装作寻常顾客离开,心里却已将碧波潭列为重点探查之地。

从药铺出来,林薇才去瓷器铺采购。老板是个圆脸的中年汉子,见她来,立刻热情地迎上来:“林娘子,又来买瓷罐?这次要多少?”林薇报了数目,趁老板打包时,状似无意地问:“最近有没有见过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穿浅杏色衣裙,来买过瓷罐?”老板想了想,摇了摇头:“没印象,来买瓷罐的多是掌柜或伙计,小姑娘倒是少见。”林薇心中的疑云又重了几分——秋菊若真有问题,连买东西都如此谨慎。

回到店铺时,秋菊已将瓷罐数目清单写好,递到林薇手中。清单上字迹工整,每一款瓷罐的数量、规格都列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标注了哪些罐子有细微的磕碰。“东家,我核对了两遍,数目和您昨日说的差了两个,许是之前发货时漏了。”秋菊站在一旁,语气恭敬,眼神里没有丝毫破绽。林薇接过清单,指尖划过纸面,故意笑道:“你做事倒仔细,比我还上心。”她看到秋菊听到夸奖时,嘴角微微上扬,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看来这丫头也在绷紧了神经应对她。

下午的生意不算忙,偶尔有客人进店,秋菊都应对得游刃有余。林薇借口整理内室,走进里间,反手关上门。她从贴身荷包里取出那个藏着碎玉的布包,指尖轻轻拆开布包的线脚——上次老者塞给她时,她只匆匆看了一眼,如今细细打量,才发现碎玉的颜色是温润的羊脂白,边缘处有一道不规则的断裂痕,暗红色的疑似血渍牢牢嵌在玉纹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最让她在意的是,在断裂痕的最末端,有一个比针尖还小的刻痕。林薇凑到窗边,借着阳光仔细辨认,那刻痕像是半个扭曲的符号,既不是常见的花纹,也不是文字,透着几分古朴。这会不会是解开身世的关键?她心跳不由得加快,脑海里闪过老大夫的话,又想起秋菊的可疑——她必须找个懂行的人,弄清楚这刻痕的来历。

府城里谁最懂古物?当铺的朝奉!他们常年与各类旧物打交道,眼力毒辣,且守着“保密”的行规,绝不会轻易泄露客人信息。林薇打定主意,待傍晚客人散去,便对秋菊说:“今日我有些累,想早些打烊,你把货架擦干净,锁好门便可。”秋菊没有多问,只是点头应下,看着林薇挎着布包离开,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却很快收敛。

恒通当铺位于府城的中心街道,门脸气派,高高的柜台后挂着“当”字匾额,光线昏暗,透着几分肃穆。林薇走进当铺,柜台后的老朝奉戴着水晶眼镜,面无表情地抬了抬眼:“当东西?”“不是。”林薇压低声音,从布包里取出碎玉,“晚辈有家传旧物,想请先生帮忙掌掌眼,看看上面的刻痕是什么来历,这是酬劳。”她递过去一小块碎银。

老朝奉接过碎玉,先是用指尖摩挲玉面,又凑到灯光下,拿出一个放大镜,眉头渐渐皱起。他看了足足半盏茶的功夫,才放下放大镜,声音低沉地问:“娘子这玉,是从何处得来的?”“是家中长辈留下的,具体来历已说不清了。”林薇谨慎地回答,“先生可识得那刻痕?”

老朝奉沉默片刻,手指在柜面上轻轻敲击,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此玉是上好的和田籽料,最少有几十年的年头了。那刻痕磨损得太厉害,老朽不敢断定,但看残存的走势……”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凝重,“倒有几分像前朝宫中赏赐之物上的‘祥云纹残符’。不过,老朽也不敢确定,毕竟年代久远,且只是半道刻痕,或许只是巧合。”

宫中标记?!林薇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手不由自主地攥紧了布包,指尖冰凉。原主王秀娥只是个乡下妇人,怎么会有宫中遗物?难道她的身世,竟与宫廷有关?无数疑问涌上心头,让她几乎站不稳。老朝奉见她神色不对,提醒道:“娘子,此等旧物若是来历不明,还是谨慎收好为妙,免得惹祸上身。”

林薇强压下心中的震惊,谢过老朝奉,匆匆离开当铺。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叫卖声、车马声不绝于耳,可她却觉得周身冰冷,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包裹。商业竞争、身边细作、宫廷秘辛……这些原本毫无关联的事情,如今都缠在了一起,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牢牢困住。

回到家时,天色已暗。陈大柱正站在院子里劈柴,看到她回来,立刻放下斧头:“怎么今日回来得这么早?脸色怎么这么差?”他伸手想接过她的布包,却被林薇躲开。“没事,就是逛街累了。”林薇勉强笑了笑,“铁蛋呢?今日读书乖不乖?”她刻意转移话题,不想让陈大柱担心——这件事牵连太广,她不想把家人拖进来。

晚饭时,林薇食不知味,只是机械地往嘴里扒饭。铁蛋兴奋地说起今日在学堂学的文章,丫丫则缠着她要讲故事,可她满脑子都是碎玉、秋菊和碧波潭,根本没心思回应。陈大柱看在眼里,却没有多问,只是默默给她夹了块鸡肉:“多吃点,累了就早点休息。”

夜深了,林薇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形成一道淡淡的银辉。她摸出贴身的荷包,指尖反复摩挲着碎玉和那片深蓝色布条,脑海里像过电影般闪过各种线索:秋菊的谨慎、碧波潭的泥渍、当铺朝奉的话、深夜潜入的老者……这些线索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明日一定要去碧波潭看看。”林薇在心里打定主意,或许在那里,能找到秋菊与外界联络的证据。就在她迷迷糊糊即将入睡时,院墙外忽然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咔嚓”声,像是枯枝被人踩断。

林薇瞬间清醒,猛地睁开眼,屏住呼吸,耳朵紧紧贴在门板上。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院子里石榴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仿佛刚才的声音只是错觉。可她的心脏却狂跳起来,手心瞬间沁出冷汗——在府城待了这么久,从未听过这样的声音。

她悄悄起身,踮着脚尖走到窗边,轻轻撩起窗帘的一角,借着微弱的月光向外望去。院子里空无一人,石榴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角落里的鸡笼安静地立着,一切似乎都和往常一样。

就在她准备放下窗帘,以为自己真的听错时,眼角的余光猛地瞥见院墙东南角的阴影里,有一个模糊的黑影动了一下!那黑影紧贴着墙根,身形瘦削,穿着深色的衣服,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若不是她看得仔细,根本发现不了。

有人潜入了院子!

林薇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她死死捂住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黑影。只见那黑影静止了片刻,似乎在观察院子里的动静,随后缓缓猫下腰,像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移动——他的目标,竟然是西厢房!

西厢房是临时库房,里面堆放着从村里运来的香皂、面膜和瓷罐。可林薇心里清楚,那黑影的目标绝不可能只是货物。他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为了库房里的什么东西?或者,他和秋菊是一伙的,是来传递消息的?

无数猜测涌上心头,林薇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她紧紧盯着那个黑影,看着他一步步靠近西厢房的窗户,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