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农妇逆袭记 > 第55:立招牌初绽锋芒

重生农妇逆袭记 第55:立招牌初绽锋芒

作者:甜甜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5:20:19

锁定陈癞子这个目标时,林薇正蹲在作坊后院分拣皂角。指尖捻过饱满的皂角荚,鼻腔里却仍萦绕着半月前那股刺鼻的哈喇味——整批皂胚因掺了劣质桐油尽数报废,她连夜熬了三宿才赶制出新货,挽回玉颜斋的订单。而陈癞子那双总在原料堆旁打转的贼眼,还有撞见她时慌忙躲闪的神情,像根细刺扎在心头,让她不得不防。

她深知对付陈癞子这种泼皮,寻常说教无用。若只是当场抓他偷摸,他定会撒泼耍赖,甚至反咬林家苛待乡邻。必须布一张天罗地网,让他不仅无从抵赖,还要在全村人面前丢尽脸面,再无立足之地。

当晚,林薇提着两斤刚出炉的桂花糕,踩着暮色去了村东头赵奶奶家。昏黄的油灯下,赵奶奶戴着老花镜纳鞋底,银线在指间翻飞。见她进门,老人立刻放下针线,拉着她的手往炕沿上坐:“薇丫头,这阵子瘦了不少,是不是作坊的事累着了?”

“劳赵奶奶挂心。”林薇把桂花糕放在描花炕桌上,顺势凑近低声道,“有件事想托您帮忙,还得请您演场戏。”她从布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晒干的沉香木碎,“明儿您去村口老槐树下纳凉,就说我家托广州府的商队捎来些稀罕香药,要做专供达官贵人的香皂,暂时锁在仓房最里头的木柜里,后天才开箱用。”

赵奶奶捏着针的手一顿,眉头拧成疙瘩:“那陈癞子可是出了名的混不吝,早年偷张屠户的肉被抓,还敢躺地上装死讹钱。你这么做,可得当心他狗急跳墙。”

“您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林薇帮老人理了理鬓边的白发,笑着补充,“等这事了了,我给您做块加了珍珠粉的香皂,保准您的手越用越嫩。”

赵奶奶被逗得笑出满脸皱纹,点着她的额头道:“你这丫头,鬼主意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行,奶奶帮你,那混小子早就该治治了!”

次日天刚亮,赵奶奶便搬着小马扎去了老槐树下。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围坐在一起,手里择着菜,嘴里聊着家常。她借着揉面的由头,慢悠悠提起林家的“稀罕货”:“昨儿我去给薇丫头送酱菜,正好见她爹跟着个穿绸缎的先生进了仓房。那先生手里提的描金漆盒,说是海南来的香药,一小块就值半两银子呢!”

“真的假的?”隔壁李婶立刻凑过来,眼里满是好奇,“林家的香皂本来就比别家的香,要是加了这好东西,不得被城里的夫人小姐抢疯了?”

“可不是嘛。”赵奶奶往手心倒了点面粉,故意压低声音,“我听薇丫头说,怕受潮,还用棉絮裹了好几层,就放在仓房角落的木柜里。”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没到晌午就传遍了小半个村子。陈癞子正躺在自家破院的草垛上晒太阳,听隔壁王二蛋添油加醋地说完,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搓着手在院里转了三圈,想起前阵子偷掺桐油被林薇撞破时,那姑娘冷得像冰的眼神,心里又有点发怵。可一想到“半两银子一小块”的香药,再想到林家这阵子靠香皂赚得盆满钵满,他咽了咽口水——要么偷出来换钱喝酒,要么干脆毁掉,看林家还怎么得意!

当天下午,林薇和陈大柱推着小车照常去镇上送货。刚出村口,两人便绕到屋后的柴草垛里——这柴草垛紧挨着仓房后墙,里面藏着个能容一人蹲坐的小洞,正好能看清院门口的动静。陈大柱握着腰间的柴刀,紧张得手心冒汗:“薇丫头,你说他真会来吗?”

“会的。”林薇往嘴里塞了颗薄荷糖,压下心头的焦躁,“他贪了一辈子小便宜,这次的诱饵足够大。”她转头看向不远处的仓房门口,赵奶奶正踮着脚往绳子上挂床单,时不时瞟一眼仓房的方向——那是她们约定的信号,只要陈癞子进院,赵奶奶就把床单反过来挂。

日头渐渐西斜,晒得人浑身发懒。陈大柱打了个哈欠,刚想说句什么,就见赵奶奶手里的床单猛地掉转了方向。林薇立刻按住他的胳膊,示意他噤声。

果然,没过片刻,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从村道尽头溜了过来。陈癞子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短褂,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沾着泥点的小腿。他先是往林家院门左右张望了半天,见四下无人,又猫着腰绕到院墙边,扒着墙头看了看,才从堆放杂物的角落摸索到那处被他踩好点的缝隙——那是去年暴雨冲垮的墙根,后来用碎石填补过,留下个仅容一人侧身钻过的小洞。

林薇的心跳瞬间加快,指尖紧紧攥着身边的树枝,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只见陈癞子熟练地把身子挤进去,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他怀里鼓鼓囊囊地钻了出来,衣襟被撑得老高,脸上带着得手的窃喜,脚步轻快地就要往村外溜。

“抓贼啊!”林薇猛地从柴草垛里跳出来,清亮的声音瞬间传遍整个村落。

早已埋伏在附近的陈大柱和三个本家叔伯立刻冲了出来。陈大柱跑得最快,一把揪住陈癞子的后领,狠狠往后一拽。陈癞子没防备,踉跄着摔在地上,怀里的东西哗啦啦掉了出来——几个油纸包滚落在地,其中两包正是林薇故意放置的沉香木碎,只是她早已在里面掺了少量苏木和黄连:苏木遇汗会变红,黄连则带着股挥之不去的苦味,只要陈癞子碰过,就别想抵赖。除此之外,还有一小包透明液体,用粗陶瓶装着,正是还没来得及撒入原料的劣质桐油!

“你们干什么!俺就是路过!”陈癞子惊慌失措地挣扎着,手还不忘往怀里捂,“光天化日之下抢人了!”

林薇快步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冷得像腊月的冰:“路过?路过会从我家仓房的墙缝里钻出来?你怀里揣的是什么,敢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吗?”

陈大柱上前一步,一把扯开他的衣襟。染成淡红色的沉香木碎撒了一地,那股黄莲的苦味也弥漫开来。林薇捡起那瓶桐油,举到他面前:“上次我家香皂里的怪味,就是这东西弄的吧?你自己闻闻,这股子哈喇味,除了你,还有谁会干这种缺德事!”

陈癞子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他张了张嘴,还想狡辩,可看着地上散落的“赃物”,再看看围过来的村民,那些平时跟他一起赌钱喝酒的狐朋狗友,此刻都躲得远远的,眼神里满是鄙夷。他最终瘫软在地,哭嚎着捶打地面:“俺错了!俺不该贪心!是俺猪油蒙了心,见不得林家日子过好了……”

林薇毫不心软。她让陈大柱看住陈癞子,自己则去请了里正和村中辈分最高的陈老爷子。里正周秀才是个五十多岁的读书人,平时最看重规矩;陈老爷子更是村里的老长辈,说话极有分量。

两人一到,林薇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又让赵奶奶和几个目睹陈癞子钻墙的村民作证。周里正拿起那包掺了苏木的香药,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看了看那瓶桐油,脸色渐渐沉了下来:“陈癞子,你可知罪?”

陈癞子趴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声音细若蚊蚋:“俺知罪……”

“你何止是知罪!”人群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是村里的刘婶,她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草药,“俺家汉子天天天不亮就上山采皂角,就指望卖给林家换点钱给娃治病!你倒好,偷偷掺坏东西,要是林家的香皂卖不出去,俺们这些靠采原料过活的人家,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一片附和。村里大半人家都靠着给林家供应草药、皂角、油脂过活,陈癞子的举动,无疑是断了大家的财路。人群里的骂声越来越响,有人甚至捡起地上的小石子,就要往陈癞子身上扔。

“大家稍安勿躁。”陈老爷子抬手压了压,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事证据确凿,断不能轻饶。周里正,你看该如何处置?”

周里正沉吟片刻,朗声道:“陈癞子偷窃他人财物,又蓄意破坏林家生意,损害乡邻利益,按律当扭送县衙治罪。此外,念其屡教不改,败坏村风,即日起驱逐出陈家村,永不得返回!”

这个处置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陈癞子一听要被送官,还要被赶出村子,顿时哭得撕心裂肺,抱着陈老爷子的腿不肯撒手:“爷!俺错了!俺再也不敢了!求您给俺一次机会啊!”

陈老爷子轻轻推开他的手,眼神里满是失望:“机会不是没给过你。前几年你偷张屠户的肉,大家念在你孤身一人,只让你赔了钱;后来你赌输了钱赖账,也是村里帮你还上的。可你呢?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这一次,谁也救不了你。”

最终,陈大柱和几个叔伯捆着陈癞子,跟着周里正往县城去了。围观的村民渐渐散去,赵奶奶走到林薇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做得好。这下子,再也没人敢给你添麻烦了。”

林薇望着陈癞子远去的背影,长长舒了口气。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竟让她生出几分疲惫——这半个月的提心吊胆,总算是有了个结果。

清除了内部的蠹虫,林家的作坊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陈大柱特意请人把仓房的墙缝重新砌好,还加了把大铜锁;收购原料时,也多了道检查的工序:凡是送来的油脂,都要先闻气味、看颜色,甚至点燃一小块看火焰是否纯净,确保没有掺假。村民们见林家做事如此严谨,反而更愿意把好东西送到这里来,原料的质量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解决了后顾之忧,林薇终于能把全部精力投向县城的市场。之前她把香皂放在玉颜斋寄卖,不过是想试试水,没想到反响出奇地好——那些带着茉莉、玫瑰、桂花香气的香皂,不仅去污力强,洗完手还留着淡淡的香味,很快就成了县城里夫人小姐们追捧的稀罕物。玉颜斋的女掌柜王夫人特意派人送来书信,说第一批五十块香皂三天就卖完了,让她尽快再送一百块过去,还提出想谈谈长期合作的事,愿意把分成从三成提到两成五。

收到书信的当晚,林薇在灯下铺开信纸,却迟迟没有下笔。寄卖固然省心,可利润要分出去不说,更重要的是,顾客记住的是“玉颜斋的香皂”,而不是“林家的香皂”。品牌这种东西,就像栽树,必须自己亲手浇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第二天一早,林薇揣着卖配方赚来的五十两银子,跟着陈大柱去了县城。两人转了大半天,最后在西大街盘下了一间小小的铺面。这铺子不大,只有一间门面,带个能堆放货物的小后院,租金一年十二两银子,不算贵。最难得的是,这里离热闹的城隍庙不远,人流量尚可,又不像主街那么喧嚣,正合她的心意。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薇几乎天天泡在铺子里。她请木匠打了个雕花柜台,又让人把墙面刷成淡淡的米黄色,窗户上糊着细棉纸,阳光透过纸照进来,暖洋洋的。铺子的名字,她也琢磨了好久——“林氏香皂铺”太直白,“香胰子店”又太俗气,最后定了“凝香苑”三个字,取“凝住香气,也凝住顾客的心”之意。

开业那天,林薇没有放鞭炮,也没有请人吆喝,只是在门口挂了块黑底金字的牌匾,柜台里摆了五十块包装精美的香皂。每块香皂都用印有缠枝莲纹样的油纸包裹,外面系着一根红绳,看起来精致又喜庆。

没想到,开业不到一个时辰,五十块香皂就卖完了。来买的大多是之前在玉颜斋买过的老顾客,还有些是听说“西大街开了家卖香胰子的铺子”,特意来凑个热闹的。有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小姐没买到,还拉着伙计不肯走:“怎么就卖完了?我特意让车夫绕路过来的,你再找找,说不定还有存货呢?”

伙计无奈地摇摇头:“实在对不住您,我们姑娘说了,每天就只卖五十块,您要是想要,明天赶早来吧。”

这话传到林薇耳朵里,她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其实她库房里还有不少香皂,之所以每天限量发售,就是想用这种“饥饿营销”的法子,吊足顾客的胃口。果然,没过几天,“凝香苑的香皂难买”的消息就传开了,不少人为了买到一块,天不亮就来门口排队,甚至有茶馆的伙计专门来帮主子跑腿。“凝香苑”的名号,也渐渐在县城里打响了。

生意稳定后,林薇并没有停下脚步。她看着柜台里孤零零的香皂,心里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大家喜欢香皂的香味,那能不能做些别的护肤品呢?她想起小时候外婆用蜂蜜和猪油调过护手膏,冬天抹在手上,干裂的皮肤很快就变得滋润了。

当天晚上,林薇就在铺子里的小厨房里忙活起来。她把猪油放在锅里慢慢熬化,撇去上层的油渣,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晒干的玫瑰花碎,小火熬了半个时辰。等熬好的膏体冷却凝固,她装在一个小巧的白瓷盒里,第二天带到铺子里试卖,定价比香皂略低,只卖二十文钱一盒。

没想到,这简易的护手膏竟大受欢迎。有个常年做针线活的李妈妈,手上布满了裂口,买了一盒回去用了三天,再来时特意把手伸给林薇看:“姑娘你看,我这手好多了!以前摸针都疼,现在一点也不裂了,还香香的!”她当场又买了两盒,说要送给隔壁的王太太。

这让林薇信心大增。她开始尝试用不同的原料调配——加了珍珠粉的面脂,涂在脸上白白嫩嫩;加了薄荷的护手膏,夏天用着清清爽爽;还有用桂花和杏仁粉做的磨砂膏,能去除脸上的死皮。这些小巧精致的瓷盒渐渐摆满了凝香苑的货架,虽然种类不多,却因其天然新奇,吸引了不少顾客尝鲜。有次县太爷的夫人派人来买了一套,还特意让丫鬟传话说“用着舒服”,这一下,凝香苑的生意更火了。

就在凝香苑的生意日渐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