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农妇逆袭记 > 第31章 银钱烫手,新路何方

重生农妇逆袭记 第31章 银钱烫手,新路何方

作者:甜甜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5:20:19

怀揣着八两巨银,林薇走在回村的路上,脚步却不复来时的决绝,反而显得有些沉重。

晚风吹在她发烫的脸上,稍稍驱散了些许亢奋,让理智逐渐回笼。八两银子,用一块厚实的青布层层裹着,在掌心沉甸甸地坠着,边缘硌得掌心发疼,竟生出几分烫手的错觉。这足够乡下人家盖三间带廊檐的砖瓦房,再配上两扇雕花木门;或是买上五亩上等水田,春耕秋收,安安稳稳过上五六年富足日子。

但这笔“横财”,真的能带来安稳吗?

她不禁想起刚才在望山楼后巷,那管事接过方子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艳,还有递银钱时指腹摩挲银锭的熟稔。临走前,对方特意往她腰间塞了个油布小包,掀开一角看,竟是半盒细炭和三张麻纸,末了留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小娘子倒是果决,只是这银钱……收好了,莫要露白。乡下不比城里,眼红病最是难治,平白惹来扒墙撬锁的麻烦,不值当。”

是啊,麻烦。

陈家一贫如洗,前几日还为了凑铁蛋的私塾束修愁得陈大柱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子都敲得掉了漆。如今骤然得了这么一大笔钱,东头的张婆子能把门槛踏破——她上个月还借了陈家半升米,至今没还;西头的李二赖子更不必说,游手好闲惯了,去年就偷过村头王老汉家的鸡,被抓了现行还撒泼耍赖。

尤其是……那个偷了她方子的人。林薇指尖无意识收紧,青布下的银锭硌得更疼了。前日去镇上卖腐乳时,她分明瞥见村西的赵春桃在杂货铺买盐,篮子里藏着块和她装腐乳一模一样的粗瓷片。若让赵春桃知道,她反手就把方子卖了八两银子,比偷去私下售卖赚得不知多多少倍,那女人向来心胸狭隘,定会嫉恨交加,指不定要在村里散布什么谣言,甚至再生出更龌龊的事端。

这银子,是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她下意识地将装银子的手往衣襟里缩了缩,脚步加快了大半,几乎是警惕地打量着四周渐沉的暮色。村口老槐树下的石碾子旁,两个村民正凑在一起说话,见她过来,目光立刻黏在她身上,直到她走远了,还能听见隐约的议论声。林薇后背发紧,仿佛阴影里随时会跳出觊觎的目光。

推开院门,陈大柱和铁蛋立刻迎了上来。陈大柱手里还攥着半截没编完的竹筐,竹条戳得指节发红;铁蛋则捧着个豁口的粗瓷碗,里面盛着半碗凉米汤,显然是等得急了,连晚饭都没心思吃。父子俩脸上满是焦灼和期盼,眼睛都盯着她的手。

“怎么样?秀娥?卖……卖成了吗?”陈大柱的声音都在发抖,竹条从指间滑落,在地上弹了一下。

林薇深吸一口气,反手闩好院门,又弯腰检查了一遍门闩——那木闩本就有些松动,前几日陈大柱刚用铁丝缠了两圈。确认稳妥后,她才拉着父子俩进了屋,反手关上房门。就着昏暗的油灯光,她将腰间的青布包解下来,放在缺了角的木桌上,一层层掀开。

雪白的银锭在昏黄的光线下,泛着温润又刺眼的光,映得陈大柱父子的脸都亮了几分。

“八……八两?!”陈大柱倒吸一口凉气,嗓子眼里像是卡了根鱼刺,眼睛瞪得铜铃大,几乎不敢相信。他这辈子见过最多的钱,是前年卖粮得的二两碎银,还是用油纸包了三层藏在床板下。此刻他颤抖着手想去摸,指尖刚碰到银锭的凉意,又猛地缩回来,仿佛那银子是烧红的烙铁。

铁蛋也屏住了呼吸,小嘴张成了“o”型,手里的粗瓷碗“当啷”一声磕在桌腿上,也顾不上捡,只是直勾勾地盯着银锭。

“卖了八两银子。”林薇压低声音,将与望山楼打交道的过程简单说了一遍,特意拿起桌角的麻纸和细炭,指着上面潦草的字迹,“这是契约,我按了手印的。以后,咱们自家绝不能再做腐乳卖了,不然要赔十倍的银子。”

“不做了,不做了!”陈大柱激动得语无伦次,粗糙的手掌在衣襟上反复蹭着,脸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秀娥,咱家发了!咱明天就去镇上找王牙婆,买三亩水田!再请李木匠来起新屋,给铁蛋扯几身细布新衣裳,让他去私塾里跟着先生念书!”

他越说越兴奋,干脆站起身来回踱步,之前因方子被偷生出的愁云惨雾,此刻一扫而空。

然而,林薇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买地?起新屋?大柱,你生怕别人不知道咱家突然有钱了吗?”

陈大柱一愣,脚步顿住:“这……咱自家凭本事赚的钱,过好日子,关旁人啥事?”

“愚昧!”林薇低斥道,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咱家前脚方子被偷,后脚就突然阔绰起来,张婆子能不来借钱?李二赖子能不眼红?到时候他夜里扒着咱家墙头看,甚至撬锁进来偷,你防得住吗?赵春桃要是知道这银子是卖方子来的,能甘心?指不定要在村里说咱的方子是偷来的,到时候望山楼再来找咱麻烦,你担得起?”

陈大柱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住了,脸上的血色渐渐褪去,方才的喜悦像是被冷水浇灭的火苗,只剩下满脸担忧:“那……那咋办?这银子……还成了烫手山芋了?”

“至少现在,绝不能露富。”林薇斩钉截铁地说,目光扫过墙角那个积满灰尘的破陶罐——那是之前装咸菜用的,罐口裂了道缝,早就被弃置了,“这银子,先藏在那破罐里,埋在床底下,绝不能动。家里日常用度,还是照旧,明日你去镇上,就说方子没卖出去,连回程的路费都是借的,再买两个粗粮窝头回来,故意在村口吃。”

“啊?为啥呀娘?”铁蛋捡起地上的粗瓷碗,小声问道,“有银子了还要吃窝头?”

“做给外人看。”林薇摸了摸铁蛋的头,耐心解释,“我们要让村里人觉得,咱家方子被偷了,生意做不下去了,又被打回原形,甚至更惨。这样,他们才不会盯着我们,也不会去猜咱们有没有钱。”

陈大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蹲在地上抓了抓头发,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可心里又实在憋屈:“可……可这有银子却不能花,跟没有一样……”

“不是不花,是要花在刀刃上,而且要悄悄地花。”林薇沉吟道,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下最紧要的,是找到新的营生。腐乳这条路断了,我们必须有别的、稳定的进项,才能慢慢、合理地让日子好起来——比如先给铁蛋买些笔墨纸砚,说是托远房亲戚捎的;再慢慢添些农具,说是攒了半年的钱。这样才不会引人怀疑。”

新的营生……谈何容易。

屋子里陷入了沉默。八两银子就藏在桌下墙角的破罐子里,用干稻草盖着,却仿佛不存在一样。油灯的火苗跳了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希望和压力同时笼罩着这个小小的家。

陈大柱蹲在地上,从怀里摸出旱烟锅子,却忘了装烟丝,只是反复摩挲着烟杆,唉声叹气:“之前除了种那两亩薄地,就靠你做的腐乳换些钱。现在腐乳不能做了,我这手除了编竹筐、种庄稼,啥也不会……”刚刚燃起的致富梦破灭,让他更加茫然。

铁蛋看着爹娘愁苦的样子,小手攥了攥衣角,小声说:“娘,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再去挖野菜卖吗?上次我和虎子挖的马齿苋,卖了五个铜板呢。”

林薇摇摇头。挖野菜赚的钱太少,根本撑不起“慢慢变好”的计划,而且风吹日晒,也不是长久之计。她的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大脑飞速运转。

腐乳的优势在于新奇和易于保存运输,但缺点也明显——技术门槛并非不可逾越,只要知道了菌种和发酵时间,有心人总能模仿出来。她需要一种要么极难被模仿,要么成本或渠道有天然壁垒,要么……就是像卖给望山楼那样,一次性断尾求利的东西。

做酱菜?镇上杂货铺里有现成的,竞争太大。做针线活?她的手艺不算顶尖,赚不了几个钱。做糕点?面粉和糖在乡下都是稀罕物,成本太高……

时间一点点过去,油灯噼啪作响,灯芯上积了一小撮灯花。林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忽然想起现代老家夏天常喝的酸梅汤——用乌梅、山楂、甘草熬煮,冰镇后酸甜解渴。只是这时代没有乌梅,不知道野山楂能不能代替?还有甘草,镇上的药铺里应该有卖……可怎么做出差异化,又不被轻易模仿呢?

突然,院外传来几声急促的狗吠,是村头王老汉家的大黄狗,紧接着,似乎有极轻微的、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在院墙外响起,像是有人用脚尖点着地走路,又像是衣角蹭过了墙边的野草,很快又远去了。

林薇猛地一个激灵,警惕地竖起了耳朵,手下意识地按在了桌沿上。

陈大柱和铁蛋也听到了,父子俩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一丝不安。陈大柱悄悄站起身,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外面只有黑漆漆的夜色。

“谁……谁在外面?”陈大柱紧张地压低声音,嗓子发紧。

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是路过的村民起夜?还是……白天看到她从镇上回来,特意来窥探的人?赵春桃?还是李二赖子?

她没等陈大柱反应,伸手就吹熄了油灯。屋子里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剩下窗外微弱的月光,勉强勾勒出家具的轮廓。三个人在黑暗中屏息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风声穿过院墙上的破洞,发出“呜呜”的声响,远处传来几声虫鸣,再无其他。

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却像一根冰冷的刺,扎在了林薇的心头。她甚至能想象到,黑暗中或许正有一双眼睛,隔着院墙,死死盯着这间屋子,猜测着里面藏着什么。

新营生尚未有头绪,这潜藏的危险,却似乎已悄然逼近。

今夜,注定难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