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将军府嫡女,战王的挚爱专宠 > 第137章 京门迎将

两日时光像被风卷着的细沙,悄无声息便从指缝溜走。庭院里的海棠刚落了半地花瓣,檐下的铜铃还没响够十声,连檐角那轮月亮都似还悬在昨夜的云里——这般静得能听见露水坠地的日子,原是为了今日这场归来,悄悄攒着满京城的期待。

天刚破出一抹鱼肚白,京城的长街就醒了。原本该是晨雾绕着青石板的静,此刻全被人声撞散——卖早点的挑子还没支稳,孩童就举着纸糊的小旗往街口跑,妇人攥着绣了“平安”的帕子,踮着脚往官道方向望,连墙头上都扒着几个探脑袋的少年。

不多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先是零星几响,渐渐连成一片,震得街面的石子都微微发颤。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来了!是老侯爷!”的喊声此起彼伏,原本松散的人潮顿时像被拢住的潮水,齐齐往路两侧涌去。彩旗被风卷着展开,红的、黄的绸子在晨光里翻飞,笑声裹着欢呼滚过整条街,连檐角的铜铃都似被这热闹染了劲,叮当作响。

忠勇伯府的老侯爷骑着白马走在最前,银须在风里飘着,甲胄上还沾着未褪的风沙,却引得百姓们更用力地拍手。有老汉捧着自家酿的米酒想递上前,被身旁的人轻轻扶住:“别挤着老侯爷!”这般热闹里,竟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敬重,将这幅迎侯的盛景,衬得更暖了几分。

城门下的青石地还凝着晨露,太子立在朱红城门旁,月白锦袍下摆被风掀起一角,身旁几位重臣皆敛着气息,目光齐齐望向官道尽头。空气里除了远处百姓隐约的喧哗,只剩檐角铜铃偶尔的轻响,连呼吸都似放轻了几分。

忽有马蹄声从雾色中钻出来,起初是零星几记,细得像雨打芭蕉,转瞬便连成急促的脆响,踏得路面石子微颤,一步步近了。雾霭被马蹄声撞开,先是玄色的马首刺破晨光,接着便是一队骏马疾驰而来,为首者身披紫貂披风,银须在风里飘拂,正是忠勇老伯爷——他勒住马缰时,马蹄扬起的轻尘还未落地,目光已稳稳落在城门下的太子身上。

骏马刚在城门前停稳,玄色铠甲碰撞的脆响便率先打破寂静。众人动作整齐划一,翻身下马时衣袍扫过地面的晨露,下一秒已单膝跪地,甲胄与青石地相触,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

“拜见太子殿下!”

齐声高呼陡然炸开,声音裹挟着将士们未散的锐气,撞得城门上的铜钉都似在轻颤,竟压过了远处百姓的喧哗,直直往云霄里冲去。连空气都似被这声浪掀动,太子身前的袍角微微扬起,而跪地的身影们脊背挺直,如一片坚韧的青松,透着不容撼动的赤诚。

太子君淮义望着阶下整齐跪立的身影,唇边先漾开一抹浅淡笑意,抬手时广袖轻拂,将城门下的晨寒都揉得温和几分。

“老伯爷、诸位将军,一路辛苦。”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进每个人耳中,没有过多虚礼,只这一句“辛苦”,便似含着对千里戍边的体谅。话落时,他上前两步,目光先落在忠勇老伯爷银白的须发上,伸手欲扶,眼底的敬重与暖意,比晨光更甚。

彩自队伍侧方转出。岭北太子勒浦中打马向前,玄色胡袍上的金线暗纹在晨光里流转,他翻身下马时动作利落,腰间弯刀的银饰轻响一声,便已对着太子君淮义拱手行礼。

“见过天圣国太子。”

他的口音带着几分岭北特有的清越,话语虽简,却礼数周全。抬手间,袖袍扫过地面未干的晨露,目光沉静地落在君淮义身上,既含着邦交的郑重,又藏着几分对这位天圣太子的打量。

君淮义见勒浦中行礼,当即抬手回以一礼,广袖垂落时,月白锦袍扫过青石地的晨露,姿态从容又不失礼数。

“岭北太子远道而来,辛苦了。”他声音温和,目光掠过勒浦中身后的岭北侍从,又补充道,“本宫已备好驿馆供各位歇息,晚上设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话里没有邦交的疏离,反倒添了几分东道主的热忱,连城门处的风似都柔和了些,悄悄卷着两人对话的余音,融进远处百姓的欢腾里。

勒浦中闻言,唇边绽开一抹浅淡笑意,眼底的沉静稍稍化开。他微微颔首,玄色胡袍的衣摆随动作轻晃,露出腰间弯刀上精致的兽纹雕饰。

“多谢天圣国太子。”

七字简洁却含着礼数,尾音落时,他抬手拢了拢袖袍,目光扫过城门内热闹的街景,似已对这趟天圣国之行多了几分期待。

马蹄声再度响起,众人翻身上马时,玄甲与胡袍的身影错落相随,跟着太子的明黄仪仗缓缓向城内行去。青石板路被马蹄踏得轻响,与道旁的欢呼渐渐缠在一起。

百姓们的喊声似涨潮般涌来,先是零星的“欢迎侯爷”,转瞬便汇成震天的声浪,一波压过一波,撞得街边的彩旗簌簌作响。有孩童举着纸旗追在队伍后跑,妇人将绣帕挥得老高,连鬓角的银簪都跟着晃动——这满街的欢腾,像被风卷着的花潮,一路跟着队伍,漫进了京城的晨光里。

人潮的欢呼声里,忽然飘来一阵清脆的胡铃响。岭北使团骑着高头大马从队伍中穿过,衣饰与周遭的景象截然不同——男子们的胡袍绣着苍狼纹样,腰间弯刀悬着彩穗,女子们的银饰随马蹄轻晃,折射出细碎的光,与天圣百姓的青衫布裙形成鲜明对比。

人群的目光不由自主被队伍中央的身影吸引:岭北太子身着织金锦袍,墨发用玉冠束起,眉目深邃如远山,指尖轻握缰绳时,腕间的银镯泛着冷光。他骑马行在繁华的京城长街上,既带着异域的疏离,又似与这满街欢腾奇妙相融,像一幅突然闯入盛世画卷的异域图卷,为煌煌帝都添了几分神秘又鲜活的色彩。

临街酒楼的雕花木窗半开着,晨雾刚散,窗棂上还沾着细碎的露水。两位少女并肩凭栏而立,连呼吸都似随着街面的欢呼轻轻起伏。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她们鬓边的碎发,两人却浑然未觉,只望着楼下渐渐走近的仪仗,眼底盛着藏不住的期待,连窗台上那盆刚冒芽的兰草,都似被这专注的目光染了几分鲜活。

宋可欣的指尖紧紧攥着苏妙颜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却死死锁着楼下的队伍,声音里裹着抑制不住的颤抖:“颜儿你看!是祖父、大伯,还有大堂哥和我哥哥!他们回来了!”

话音未落,她另一只手里的丝帕已被风卷得飞扬起来,粉白的帕角掠过雕花木窗的花纹,像要顺着这股劲儿飘下楼去,将她这几日压在心底的思念与欢欣,全送到亲人眼前。

晨光落在宋云深与宋云阳的铠甲上,折射出耀眼的光。两人各骑一匹棕红骏马,身姿挺拔如松,刚行至长街中段,便有少女们的喝彩声涌来,绣着花鸟的香囊、叠得整齐的绢帕纷纷掷向马前,却都被他们身后的亲兵轻轻接住。

宋云深对周遭的热闹似浑然不觉,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稳稳落在临街酒楼的雕花木窗上,眼底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他忽然侧首,对身旁的宋云阳轻声问: “大哥,欣儿身旁那位姑娘看着面生又觉亲切,是不是之前书信里提过的颜儿表妹?”

宋云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果见窗畔的宋可欣正拉着一位青衣少女,指尖指向楼下。而那青衣少女眉眼清丽,正是苏妙颜。

“那就是我哥哥,是不是英武不凡,英俊潇洒?”宋可欣的声音透过人群飘来,刚说完,便见楼下的兄长们望来,她立刻挥着丝帕高呼:“哥哥!哥哥!”清亮的嗓音像檐角的风铃,引得周围百姓纷纷转头,目光里满是笑意。

苏妙颜被宋可欣的雀跃感染,唇边绽开浅淡笑意,顺着宋云深兄弟的目光轻轻颔首,鬓边银簪随动作微晃。宋云深与宋云阳见了,脸上的英气顿时柔和几分,抬手挥了挥,才继续随着队伍前行,身后百姓的欢呼与赞美元气未减,裹着晨光飘得很远。

“你看大表哥的挺拔、二表哥的俊朗,再加上一身铠甲衬出的气度,姑娘们的芳心哪能不被他们吸引?”苏妙颜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语气里满是赞叹。

宋可欣嘴角一扬,眼底却掠过丝不屑,抬手拢了拢发间珠花:“那是自然!我哥哥们眼里装的是家国边关,才不会被这些只懂抛帕子的寻常女子轻易打动。”

话音刚落,楼下忽然传来一阵惊呼。两人转头去看,正见宋云深对宋云阳递了个眼色,随即身形一纵,玄甲在晨光里划出利落弧线,竟如鹰隼般凌空跃起,稳稳落在了酒楼的雕花窗沿上。

“哥哥~”宋可欣喜得立刻扑过去,指尖几乎要碰到他的衣袖。

宋云深侧身避开妹妹的扑抱,目光落在苏妙颜身上时,眼底的锐气已化作温和笑意:“你便是颜儿表妹?年前听祖父说,姑姑的画像还挂在书房,今日一见,你比画中模样更显灵动。家中来信提你身子大安,我与大哥在军中,一直记挂着这事。”

苏妙颜闻言,轻轻敛衽行礼,声音清浅:“二表哥一路辛苦。”

“哥哥!你眼里只有表妹!”宋可欣撅着嘴凑过来,伸手去扯宋云深的衣袖,“方才在楼下,你都没多看我一眼!”

宋云深这才笑着抬手,指尖蹭过她发间的珠花:“怎会忘了你?不过是许久没见颜儿表妹,多问两句。”

“骗人!”宋可欣拍开他的手,鼓着腮帮,“你把我头发都揉乱了,等会儿要被母亲说的!”

宋云深望着妹妹气鼓鼓的模样,眼底笑意更浓,伸手轻轻理了理她耳边的碎发:“没乱,我们家欣儿天生丽质,什么样的发型都好看。”

安抚好妹妹,他转头看向苏妙颜,语气带着几分歉意:“颜儿表妹,今日要随祖父进宫面圣,等晚些时候得空了,再找你好好聊聊家里的事。”

苏妙颜轻轻点头,唇边噙着浅笑:“二表哥放心去便是,我与可欣在府中等着你们回来。”

这次宋云深没再用轻功,他抬手推开门,脚步沉稳地融入楼下的喧嚣——眼下街中人多,太过招摇总归不妥。

看着队伍渐渐远去的背影,苏妙颜轻声感慨:“他们在边关吃苦受累,回来才换得这满街欢腾,真是不易。”

宋可欣挽住她的胳膊,指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是啊,不过现在他们回来了就好。走,颜儿,我们回府去,让厨房炖上你爱喝的银耳羹,等祖父他们回来,就能喝到热乎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