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将军府嫡女,战王的挚爱专宠 > 第120章 前路筹谋

君凌烨唇角勾起一抹讥诮,那笑意里的嘲讽几乎要凝成实质:“荒谬至极!仅凭几招拳脚路数便要定人罪责,母后您听听,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他眼帘微抬,目光扫过一旁怒目而视的嘉宁长公主,语气里的冷峭又添了几分,“若这般就能断案,那刑部的铁律条文,倒不如换成江湖杂记来得省事。”

太后唇角微动,那句已到舌尖的话,终究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拽住,又生生咽了回去。前番因苏妙颜那桩事,她与这最小的儿子闹得几乎要撕破脸面,往日里的母子情分都淡了大半。如今好不容易盼着能将关系回暖些,哪里还敢再冒失地说些什么,平白添了嫌隙。

她只垂着眼,默默端起案上的茶盏,浅青色的釉面映着她眼底的几分复杂。旁人瞧着是一派平静,唯有她自己知道,指尖早已不自觉地收紧,指节抵着微凉的盏沿,泛出淡淡的白,像枝头将落未落的霜。

“你……战王!这满朝文武,便是借他们十个胆子,也无人敢做这等悖逆天道的事,除了你还有谁?”嘉宁长公主柳眉拧成了绳,一双杏眼瞪得如铜铃般,目光像淬了火的钢针,死死扎在君凌烨身上。那语气里的怒火似要喷薄而出,烧得大殿梁柱都似在微微发烫,连周遭的空气都仿佛被灼得燥热起来。

君凌烨眉梢轻挑,那抹漫不经心的弧度里,嘲讽几乎要溢出来。他懒懒抬眼看向嘉宁长公主,语调里带着几分漫漶的凉薄:“皇姐说笑了。您素日里风头无两,行事又素来随心,朝堂内外被您得罪的,怕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看不惯您的人排着队呢,怎么这盆脏水,就非认准了往本王头上泼?”

话音落时,他眼底的讥诮又深了深,仿佛在看一场无谓的闹剧。

嘉宁长公主被他这番话噎得胸口发闷,一口气差点没顺过来,脸色瞬间褪尽了血色,变得惨白如纸。她气得浑身发颤,手指抖得厉害,直直指向君凌烨,声音都带上了几分破音:“你……你这是做下了勾当,却连认的胆子都没有!”

那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像是要戳穿眼前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殿内的空气也跟着她的怒意凝滞了几分。

君凌烨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仿佛对方的怒火不过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他反而微微眯起眼,眸底的光冷得像淬了冰,唇边勾起的笑意带着刺骨的寒意:“呵,你若执意要给本王扣这顶帽子,那也无妨。往后公主府每修缮一回,本王便让人去‘添把火’,烧上一次。”

话音轻飘飘的,却像淬了毒的冰锥,掷在殿中,让周遭的温度都似降了几分。

“你……母后,你听听他说的这是什么话?”嘉宁长公主惊得眼珠子都似要瞪出来,那副模样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难以置信地转向太后。声音里早已带上了哭腔,尾音颤得不成样子,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眼看着就要滚落下来,满是委屈与慌乱。

太后眉头拧成了个疙瘩,不满地横了君凌烨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带着几分斥责。但她还是转回头,对着嘉宁长公主,声音放软了些:“好了嘉宁,他终究是你一母同胞的弟弟,眼下没凭没据的,先别这么闹了,小心伤了体面。”

说罢,她悄悄捏了捏手指,似在暗自斟酌着如何平息这场风波,殿内的气氛虽仍紧绷,却已比刚才缓和了些许。

嘉宁长公主眼帘一垂,那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将眸底翻涌的不甘与怨怼遮了个严实。她只死死咬着下唇,唇瓣几乎要被掐出红痕来,一声不吭地立在那里,唯有肩头控制不住地微微耸动,像是寒风中颤巍巍的花枝,藏着满肚子说不出的委屈与愤懑。

寿康宫里的空气像是被生生冻成了冰疙瘩,密不透风地压在每个人心头,连呼吸都觉得滞涩。满殿的人都敛了声息,连针掉在地上怕都能听见响。偏嘉宁长公主那里,时不时从鼻腔里挤出一两声冷哼,那声音不高,却像冰棱子似的划破死寂,让本就紧绷的气氛更添了几分一触即发的锋利。

恰在此时,殿外飘来平公公那独有的尖细嗓音,又亮又脆,像一把淬了亮的银剪子,“咔嚓”一声铰开了满室凝固的空气:“皇上驾到——”

那声音拖着长长的尾音,在廊下绕了几个弯儿钻进殿内,让原本僵住的众人都下意识地动了动,仿佛被这声通报从冰里捞了出来一般。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自廊下由远及近,带着清朗的节奏。皇上身着明黄龙袍,龙纹在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他稳步踏入大殿,衣袂拂过地面时带起一阵微风,拂得殿中烛火轻轻摇曳。

他眉宇间带着世家公子的儒雅,贵气天成,却又藏着不容置喙的帝王威仪,两种气质融于一身,恰到好处。嘴角噙着的那抹浅淡笑意,像沾了晨露的花,眼神明亮温和,宛如将春日暖阳携入殿中,悄然间,便将满室的沉郁驱散了大半,连空气都仿佛松动了几分。

“儿臣参见母后。”皇上款步走到太后面前,微微躬身行礼,袍角上绣着的金龙在殿内烛火的映照下,鳞爪仿佛活了一般,于光影中若隐若现,那抹灵动的光泽,更衬得他周身的帝王威严添了几分沉凝。

太后忙抬手虚扶:“皇帝快起,不必多礼。”

“参见皇上——”

满殿众人齐刷刷屈膝跪地,衣料摩擦金砖地面的声响汇成一片,在空旷的寿康宫内低低回荡,像春蚕啃食桑叶般细密而齐整。头顶明黄的龙袍一角掠过视线,带来无形的威压,连呼吸都似要放轻几分,生怕惊扰了这份肃穆。

皇上抬手虚扶,声音温煦如春风拂过湖面,漾起浅浅暖意:“都免礼吧。”

待众人陆续起身,他缓步走到上首落座,目光随意地扫过殿内,像是不经意间,视线忽然落在君非陌身上,随即又瞥见一旁的君凌烨,唇边的笑意顿时深了几分,带着几分探寻问道:“这是怎么了?瞧着气氛有些沉。咦,凌烨也在?”

话语听似寻常,却像一块投入静水的石子,轻轻搅动了殿内尚未完全舒展的空气。

君凌烨只淡淡颔首,眉峰如旧,那抹惯常的清冷像覆在石上的薄霜,任周遭暗流涌动,他自岿然不动,仿佛殿内的纷扰不过是窗外飘过的一缕风,与己毫无相干。

太后幽幽地吁了口气,那声叹息里像是坠了千斤铅块,沉得让殿内刚回暖些的空气又凝了几分。她望着皇上,语气里裹着化不开的愁绪:“昨夜嘉宁那处别院起了火,火舌蹿得比屋檐还高,凶得厉害,不过眨眼的工夫,就烧得连片完整的瓦砾都没剩下了。”

说罢,她眼角的细纹似乎又深了些,带着几分疼惜看向一旁的嘉宁长公主。

皇上眉梢轻轻一挑,眼底飞快掠过一丝波澜,快得像暗夜流星划过长空,转瞬便隐了去,让人来不及捕捉。他语气听不出太多起伏,只淡淡问道:“哦?竟有这等事?火势如此迅猛,想来不是意外。那纵火的歹人,抓住了吗?”

话音不疾不徐,却像一张无形的网,轻轻罩住了殿内的气氛,让原本欲言又止的众人,都屏息等着下文。

太后缓缓摇了摇头,眉间的忧色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拢着散不开。她望着皇上,语气里带着几分恳挚:“还没呢。皇上你瞧,嘉宁的长公主府本就在重建,如今这别院又成了一片焦土,她一个女儿家,哪里禁得住这般折腾。哀家实在不忍心看她流离无着,想着让她在寿康宫住些日子,等府里修妥当了再回去,也好有个照应。”

说罢,她轻轻拍了拍嘉宁的手背,满眼都是疼惜。

嘉宁长公主听了这话,身子猛地一僵,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裙角,锦缎被绞出几道褶皱。心里头直打鼓,叫苦不迭:谁耐烦住这宫里!规矩繁琐得像张密不透风的蛛网,缠得人手脚都放不开,光是想想就觉得闷得慌。再说府里那些人,日日变着花样讨喜逗乐,何等自在;到了这儿,怕是连笑都得拿捏着分寸,半分随性也无,那才叫个憋屈!

她垂着眼,睫毛颤了颤,满肚子的不情愿却不敢露半分,只盼着皇上能体察她的心思。

皇上果然微微蹙起眉峰,语气里带了几分不赞同:“母后,嘉宁名下的别院本就不少,断不至于无栖身之处。再者,宫里规矩繁多,她素来随性,住进来怕是反倒扰了您清静。您若觉闷,儿臣让皇后多带着妃嫔们来陪您说说话、解解闷便是,何必让她受这份拘束。”

话说得温和,却句句在理,既顾全了太后的心意,又点出了症结,让太后一时也不好再坚持。

太后撇了撇嘴,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嘴上却顺着话头接道:“皇上体恤哀家,哀家知道。只是嘉宁这孩子,孤身在外总让人不放心,她一个姑娘家,又是这光景,哀家实在放不下心。”

嘉宁长公主垂着眼帘,指尖悄悄绞着袖角,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恭顺:“母后放心,您前儿赐的那几位暗卫,儿臣都妥帖安置着,日夜轮值不曾懈怠。有他们在,寻常宵小断不敢近前,定能护得儿臣周全,断不叫母后再为儿臣挂心。”

说罢,她微微抬眼,飞快瞥了太后一眼,见对方神色稍缓,才暗暗松了口气。心里却明镜似的——这话一半是给太后吃定心丸,一半也是说给周遭人听,暗卫不仅是护卫,更是母后安插在她身边的眼睛,这话既显了孝心,也藏了安分。

“实在是废物!”太后猛地一拍桌案,茶盏里的水溅出来,打湿了明黄色的桌布,“本宫养着他们是看火的?还是当摆设的?若不是你自己非要往那别院钻,怎会惹出这祸事!”

那一句话掷地有声,瞬间让整座大殿陷入死寂。香炉中原本悠然盘旋的烟霭像是被施了定身咒,僵在半空;周遭的空气也仿佛凝固成了铅块,沉甸甸地坠在每个人心头,闷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正这当口,殿外飘来平公公那标志性的尖细嗓音,打破了沉寂:“启禀太后,皇后娘娘带着各位妃嫔来给您请安了。”

太后眉头微蹙,脸上显露出几分不耐,挥了挥手说道:“让她们都回去吧,今天的请安就免了。”

“母后,那儿臣也先告退了。”君凌烨抬手拱手行礼,话音刚落便转身要往外走。

太后瞧着他这架势,忙出声叫住:“来了都来了,急着走什么?正好留下,陪哀家一起用顿早膳。”

君凌烨的脚步猛地停住,他侧过眼,目光扫过一旁的嘉宁长公主,眼底掠过一丝冷冽的寒意,开口时语气冷得像结了层冰:“还是让皇姐陪着您用膳吧,儿臣在这儿,怕是只会惹您心烦。”

话音刚落,他便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只留下太后一张阴沉的脸,胸口不住地微微起伏着。

皇上见太后神色不悦,忙不迭地开口安慰:“这小子,都是被母后和朕给宠坏了,朕这就去好好说说他!”话毕,他也快步跟上君凌烨的步伐,离开了宫殿。

太后望着两道先后远去的背影,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手中的茶盏被重重往桌上一搁,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嘉宁长公主见状,忙放柔了声音劝道:“母后,犯不着动这么大的气,小心伤了身子。儿臣陪着您用早膳就是。”

太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过头看向嘉宁长公主,缓缓点了点头,只是眼底那层化不开的阴霾,依旧沉沉地笼罩着。

御花园里,晨光穿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像散落了一地碎金。草木的清香在空气中浮动,闻着让人心里舒畅。

皇上忽然开口叫住君凌烨:“凌烨,母后年纪大了,经不住事儿,你做事还是得掂量着些,别太过火。”

君凌烨微微低下头,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坚定:“皇兄,若不是我念着母后的身子,那嘉宁长公主哪能平平安安进宫来告状。”

皇上听了,轻轻点了点头,沉思着说:“嗯,朕懂你的意思。你得清楚,母后一直把嘉宁长公主当亲闺女疼。要是她真出了什么岔子,母后肯定受不住这打击。”

君凌烨脸色冷峻,点了点头,袖中的指尖悄悄收紧,指节都泛了白。太后的心思他怎会不知,只是有些底线,他绝不可能退让。有些旧账,总得慢慢算,只不过眼下,还得顾着那点本就不稳的亲情,不然事情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皇上沉默片刻,又问:“岭北来的那些刺客,都抓住了吗?”

君凌烨眉头微蹙:“已经全剿灭了,一个没留。只是那个滑头的毒师跑了,跟凭空消失了似的。”

皇上心里一沉:“如今岭北太子已经进了咱们地界,过不了几天就到京城。这节骨眼上,可不能让那些不安分的人钻了空子。战事刚停,咱们天圣国正该歇口气养养民力,百姓们实在经不起再折腾了。”

君凌烨一脸郑重地应道:“皇兄放心,我早派人暗中护着岭北太子和他的使臣团,保他们顺顺当当到京城。路上还有忠勇老伯爷他们一路护送呢。再说,那毒师这次来天圣,主要目标不是岭北太子,是冲我来的。”

“嗯,你自己也得当心,别大意。”皇上叮嘱道,语气里满是真切的关心。

“是,臣弟明白。臣弟告退。”君凌烨对皇上点了点头,大步走出皇宫,背影挺拔如松。

暗一驾着马车等在宫外,见他出来,忙问:“主子,这就回府吗?”

君凌烨心里正盘算着,忠勇伯一行人眼看就要到京城了,想来忠勇伯府该给颜儿送了信。此刻他打定主意,得立刻回府准备些厚实的聘礼——老伯爷没几天就到了,得赶紧跟他商量,先把自己和颜儿的婚事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想到这儿,君凌烨嘴角忍不住往上翘,眼底漾起温柔的笑意,心情轻快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沉声说:“回府!”

一路上,君凌烨思绪纷飞,满脑子都是和颜儿往后的好日子。他想象着两人手拉手在花园里散步,阳光落在肩头暖融融的,花香绕着鼻尖,温馨又甜蜜;想象着闲时一起喝茶看书,偶尔抬头对看一眼,相视一笑,就觉得日子安稳得让人踏实。这份对未来的盼头,像股暖流在心间淌着,先前因朝堂事起的烦闷全散了,只剩下满满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