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总帅的目光,WGO的关注
月飨祭总指挥部的穹顶悬着盏琉璃灯,暖黄的光透过雕花玻璃,在胡桃木长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薙切仙左卫门坐在长桌主位,指尖轻叩着桌面的木纹,目光落在面前的全息屏幕上。屏幕如同一面流动的水镜,无数绿色数据流在其中奔涌——各展位的实时客流曲线像起伏的山峦,营业额数字以秒为单位跳动,连食客咀嚼时的微表情都被终端捕捉,转化成精准的“满意度波形图”。
这位执掌远月学园半世纪的总帅,银发在灯光下泛着霜雪般的光泽,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太多关于料理的故事:他曾在东京的暴雨夜,仅凭一碗拉面的汤色就认出了隐姓埋名的米其林主厨;也曾在巴黎的后厨,从一块牛排的焦香里听出了厨师手腕的颤抖。此刻,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正透过冰冷的数据,凝视着那些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仿佛能听见铁锅碰撞的脆响,闻到不同香料在热油里炸开的气息。
“临山区与中央区的交界带……”仙左卫门的指尖在屏幕上悬停,那里有一片醒目的红光正在闪烁,像暗夜里燃起的一簇火苗。他微微倾身,指尖轻点,红光瞬间放大,露出三个烫金大字:“中华之光”。
屏幕上的数据立刻如潮水般涌来:一小时内营业额从十七万跃升至二十六万,增幅恰好30%;实时口碑评分稳定在9.2,压过了隔壁经营十年的怀石料理亭(8.7分)和西侧的法式甜品展(8.5分);评论区的热词云图里,“火焰”“刀工”“层次感”“惊艳”等词汇像星子般密集,配图里有冒着热气的青花瓷碗,有孩童举着龙形馒头的笑脸,还有段被转发近万次的视频——刘晓燕抡着铁锅爆炒时,火焰窜起的瞬间,镜头都跟着震颤。
站在侧旁的助手连忙躬身,声音压得极低:“总帅,这家‘中华之光’是今日最大的黑马。主厨李浩是去年秋季选拔的佼佼者,身边有三位搭档:刘晓燕专攻川菜,雷军擅长粤菜,解长贵精通北方面点。他们带来了几样颇为罕见的厨具,料理手法融合了中日风格,从午时起就排起了绕展位两圈的长队,社交平台上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了两百万,连《东京料理周报》的主编都发来了采访请求。”
“李浩……”仙左卫门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顿,眉峰微不可察地挑了挑。这个名字像枚被岁月打磨过的玉牌,摸起来带着温润的质感。他想起去年秋季选拔的半决赛现场,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白褂的年轻人,站在幸平创真对面时,眼神里没有丝毫畏缩。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用花哨的技法讨好评委,他却端出了一碗“开水白菜”——清汤澄亮如琥珀,白菜心像朵初绽的玉簪花,看似朴素,舀一勺汤入口,那股子从骨髓里透出来的鲜,竟让在场的法国评委红了眼眶。
“是那个能与幸平创真分庭抗礼的后生。”仙左卫门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老茶般的醇厚,“他的料理里有种很特别的‘野’。不是幸平那种带着烟火气的张扬,是藏在骨子里的韧,像冬末冻土里的草籽,看着蔫蔫的,春雨一浇就能顶开石头。”
说着,他抬手在屏幕上滑动,调出了“中华之光”的现场料理视频。画面里,刘晓燕正站在红泥灶前,铁锅被炉火舔得通红,她手腕一翻,菜籽油“滋啦”泼入,油烟裹着干辣椒的呛香瞬间漫出屏幕;当她抓起那瓶贴着红标的高度白酒,手腕带起的弧线比戏台上的水袖还要利落,酒液刚触到锅沿,幽蓝的火焰就“轰”地窜起半米高,将她的侧脸映得发亮,连额角的汗珠都像镀了层金。
“川菜的魂,从来不在麻与辣。”仙左卫门看着屏幕里跳动的火焰,点评道,“在‘火’的力道。火候不到,肉香锁不住;火候过了,食材就死了。这姑娘把火焰当武器,借那股爆发力逼出鸡肉的油脂,再用酒气中和辣味的燥,是懂行的。”
画面切换,雷军正低头处理一只帝王蟹。那把“迦楼罗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刀身泛着的银光与蟹壳的青蓝交相辉映。他左手按住蟹身,右手手腕轻旋,刀刃顺着蟹腿的纹理游走,只听“咔”的轻响,蟹壳就像被解开的纽扣般脱落,露出雪白的蟹肉,连一丝纤维都没被扯断。淋酱汁时,他手腕微倾,琥珀色的酱汁在蟹肉上漫开的弧度都透着讲究,既不喧宾夺主,又像给白玉镶了层恰到好处的边。
“粤菜的根,在‘精’字上做文章。”仙左卫门的目光落在刀身上,“这刀看着唬人,真正厉害的是用刀的人。能算出刀刃与蟹肉的夹角,能控制酱汁漫开的速度,是把食材摸透了。刺身的最高境界不是生猛,是‘清透’——让食客尝到海水的鲜甜,这后生做到了。”
再往下,解长贵的身影占满了屏幕。他正把一团面团往案板上摔,“砰砰”的声响隔着屏幕都能震得人耳膜发颤,面团在他手里像有了生命,时而被拉成长条,时而被卷成螺旋,转眼就变成了细如发丝的龙须面,下到锅里翻腾时,像一群游弋的银鱼。最让人惊叹的是那笼“龙腾虎跃”拼盘:青龙馒头的鳞甲用黑芝麻一粒一粒粘上去,阳光透过蒸笼的缝隙照进来,竟能看出鳞片的层次感;白虎馒头的皮毛用可可粉勾勒,连胡须都是用细面搓的,刚出笼时蒸腾的热气裹着红糖香,引得镜头外的孩子们直拍巴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