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团队崩坏·琥珀的纽带
研修进入第三周,连空气都仿佛被注入了铅块,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阳光透过训练基地的高窗,在地上投下惨白的光斑,照在学生们疲惫却依旧紧绷的脸上。前两周的磨砺已经淘汰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剩下的个个眼神里都带着血丝,像久战的士兵,却还要面对更残酷的厮杀。
堂岛银的“魔鬼训练”再次升级,这次的任务单被投影在巨大的屏幕上,“盲区协作”四个黑色大字像烙印一样烫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
“规则很简单,也很残酷。”堂岛银站在训练场中央,黑色皮夹克的拉链依旧只拉到一半,手里没再玩蝴蝶刀,却握着一根金属教鞭,时不时敲击着讲台,发出“笃笃”的声响,像敲在每个人的神经上,“所有人分成A、B两组。A组负责处理食材,但你们不知道最终要做成什么菜;B组负责烹饪,却不知道A组给你们的是什么鬼东西。”
他顿了顿,教鞭指向屏幕上的红色警告:“严禁任何形式的交流,眼神、手势、口型都不行。你们唯一的线索,就是A组处理好的食材形态。”
底下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简直是把人逼上绝路——厨师最依赖的就是对食材和菜品的掌控,现在却要被生生切断信息链,像蒙眼走钢丝。
“这是对你们‘料理直觉’和‘团队信任’的终极考验。”堂岛银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在真正的厨房里,意外比客人的订单还常见。也许前一秒你还在处理顶级鲷鱼,下一秒就被告知客人突然想吃河豚;也许你准备了一上午的甜点材料,拿到的却是一筐断魂椒。能不能在混乱中找到秩序,在未知中建立默契,就看你们的了。”
分组名单在屏幕上滚动,李浩的目光死死盯着A组的名单,当“田所惠”三个字跳出来时,他的心猛地一沉,像被一块冰锥刺中。
小惠基础扎实,刀工细腻,处理蔬菜和禽类时堪称完美,但她有个致命的弱点——太容易紧张,尤其是面对陌生食材或高压环境时,很容易出现低级失误。让她在“不知道最终菜品”的情况下处理食材,简直是把一只小白兔扔进了狼窝。
“李浩,发什么呆?”创真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指了指B组的名单,“咱俩又一组,还有绘里奈。这下有意思了。”
李浩回过神,看向B组的名单:幸平创真、薙切绘里奈、李浩。三个风格迥异的人被凑到了一起,像三种截然不同的调料,不知道会调出怎样的味道。
绘里奈抱着胳膊,下巴微扬,一如既往的高傲,眼神里却也藏着一丝凝重:“别拖后腿。”她说得简洁,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任务开始的哨声吹响,A组的学生率先被带入左侧的封闭食材处理区,厚重的铁门“哐当”一声关上,隔绝了所有视线和声音。B组则被带到右侧的烹饪区——这里像个被洗劫过的厨房,只有基础的炉灶、刀具和调料架,空荡荡的料理台反射着冰冷的光,让人心里没底。
“不知道小惠他们会给我们什么食材啊。”创真靠在不锈钢料理台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台面,发出轻快的节奏,试图缓解紧张,“希望别是什么奇怪的东西,比如活章鱼或者发酵了三年的纳豆之类的,那我可真要头疼了。”
绘里奈走到调料架前,指尖划过一排排瓶瓶罐罐,动作优雅而精准:“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做好。A组的处理方式很可能藏着关键线索,切片的厚度、是否去骨、有没有保留皮,这些都可能暗示他们的意图,我们必须仔细观察。”
李浩没有说话,只是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的系统立刻响应:【启动【协作预判模式】。正在分析A组成员田所惠能力图谱:优势——精细处理(切配误差≤0.2mm,去皮完整度98%),擅长低温慢煮预处理;弱点——高压环境下操作稳定性下降40%,对不常见海鲜辨识率低(约65%)。】
【A组其他成员能力:擅长肉类分解(牛排分切、禽类去骨),基础刀工扎实,但创新力不足。】
【综合推测可能处理的食材:鱼类(概率60%,其中白肉鱼占比70%)、禽类(概率30%,以鸡、鸭为主)、蔬菜(概率10%,根茎类可能性大)。】
系统的分析像一张细密的网,将可能性一一筛选,但李浩的心依旧悬着——他太了解小惠的软肋了。
一个小时的等待,漫长得像一个世纪。每一秒都被拉得无限长,厨房里只有创真敲台面的声音、绘里奈整理调料的轻响,以及每个人压抑的呼吸声。李浩的目光一次次扫向那扇连接两区的小门,手心渗出了细密的汗。
终于,门开了。两个穿着全套隔离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工作人员推着一辆餐车走进来,餐车上盖着厚厚的保温罩,像藏着什么秘密。
“B组,食材到了。”其中一个工作人员的声音透过口罩,显得闷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