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寮内日常·系统的指引
清晨五点半的极星寮,还浸在未散的薄雾里。淡青色的雾霭像一层薄纱,缠绕着庭院里的枫树枝桠,将厨房的玻璃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水汽。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雾气才缓缓褪去,露出窗台上凝结的细小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
厨房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带着晨露的湿气。李浩站在料理台前,指尖抚过刚磨好的三德刀——刀刃泛着冷冽的寒光,刃口锋利得能映出他专注的眼神。案板上整齐码着一排洋葱,紫白色的表皮泛着新鲜的光泽,根部还带着湿润的泥土痕迹。系统面板在视野中安静悬浮,淡蓝色的任务框如同呼吸般微微起伏:【日常训练:洋葱丝切制。要求:长度5cm±0.1cm,宽度0.3cm±0.02cm,完成度100%。当前进度:0/50】。
“喂,李浩!”一声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嗓音从门口传来。创真顶着乱糟糟的棕色头发,发梢还翘着几缕不服帖的呆毛,左手抓着两个温热的鸡蛋,蛋壳上还沾着几根细小的鸡毛。“敢不敢比一比谁切洋葱更快?输的人负责今天所有的洗碗——包括早餐和午餐的所有盘子!”
李浩正用拇指关节抵住洋葱根部测量长度,闻言瞥了他一眼,刀刃已精准地切入洋葱最外层的表皮:“你的握刀角度偏了3度,无名指发力不足,再快也切不均匀。昨天切胡萝卜时的误差是0.4cm,今天估计只会更大。”
“少废话!”创真麻利地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蓝色围裙,抓起案板旁那把陪伴他多年的料理刀,刀身在晨光下划出一道弧线,“速度才是王道!看谁先切完这盆!”
话音未落,厨房里便响起密集的切菜声,像一场无声的二重奏。李浩的动作稳定得像台精密仪器,手肘悬在固定高度,手腕转动的角度始终保持在15度,每一刀落下的力度、速度分毫不差。洋葱在他掌心以恒定频率旋转,切出的丝如同用模具压出般整齐,连飘落的轨迹都形成规律的堆叠,边缘光滑得没有一丝毛刺。系统面板实时刷新着数据流:【当前误差0.01cm,速度1.2秒/个,肌肉疲劳度3%,预计完成时间:3分42秒】。
创真的速度确实惊人,刀刃翻飞间带起一阵风,案板发出“咚咚咚”的急促声响,像是在敲鼓。但凑近了看,他切出的洋葱丝明显带着细微的粗细差异,最长的那根比标准多出0.3cm,最细的则只有0.2cm。他偷瞄了一眼李浩的进度,嘴上不服气地嘟囔:“切那么整齐有什么用?炒的时候还不是要混在一起?重要的是火候和调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李浩头也不抬,刀刃精准地避开洋葱中心的粗纤维——那里的水分含量比周围低12%,会影响受热均匀度。“你昨天做的咖喱,土豆块最大2.8cm,最小1.1cm,大小差了近两倍,导致炖煮时有的已经糊化,有的还带着硬芯。系统分析显示,那道菜的口感评分下降了17%,风味释放度降低23%。”
创真的脸“唰”地涨红,耳根都透着热气:“那、那是我故意做的层次感!让食客每一口都有不同体验!”话虽如此,他握刀的手却不自觉地调整了姿势,无名指悄悄加大了按压力度。
这场无声的较量持续了不到五分钟。当李浩将最后一片洋葱丝归入白瓷盘时,系统提示音轻柔响起【任务完成,误差率0.008%,评级S 】,而创真的案板上还剩下三个半洋葱,其中一个被切得歪歪扭扭,显然是急着追赶进度时失了准头。“愿赌服输。”创真懊恼地抓了抓头发,发梢的呆毛晃了晃,“今天的碗我洗还不行吗?不过下次比创意料理,我绝对不会输!”
李浩看着他气鼓鼓的样子,嘴角微微扬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这已经是他们入住极星寮的第三周,这样的日常较量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从切菜速度到调味精准度,从火候控制到创意搭配,两人像两块互相砥砺的磨刀石,在你来我往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将彼此的技艺打磨得越发锋利。
这时,厨房门被轻轻推开,田所惠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味噌汤走进来。她穿着浅蓝色的围裙,围裙上绣着小小的樱花图案,领口系着整齐的蝴蝶结。看到案板上如同列队士兵般整齐的洋葱丝,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像受惊的小鹿:“李浩君,你的刀工又进步了……这、这简直像机器切出来的一样。”她的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崇拜,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说话时手指紧张地绞着围裙带子。
自从上次李浩指导她做出完美的水波蛋后,田所惠就常常趁着清晨练习时来找他请教。从如何处理带刺的海鱼(她总怕被扎到),到如何调配酱汁的黄金比例,李浩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指出关键,再配合系统【基础教学模块】投射出的三维步骤图——那些淡蓝色的全息影像会清晰展示刀刃角度、发力点甚至肌肉运动轨迹,让她瞬间茅塞顿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