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莲花楼之吻颈弑主攻略 > 第11章 大启立国 天下归一

数日后,启宸帝下旨封永丰侯独女昭翎为郡主,授俸禄无食邑,赐婚代相方则仕之子方多病。

没有赐封号,也没有赐府邸,启宸帝当真就只给了一丝脸面。

李莲花知道之后,先是以曦宸王妃的名义送了陪嫁过去,又忽悠封师劭去给昭翎送嫁,封师劭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真的去背昭翎上了婚车。

因为李莲花是方小宝的师傅,方小宝的婚事,李莲花还带着桃夭去了。

坐着九五御天车,李莲花牵着桃夭,以曦宸亲王和曦宸王妃的名义去的。

启宸帝的封赏一起带过去的。

大熙末年,大启之初,方家几乎成了改朝换代之后的第一家,风头一时无两。

只是,也有许多人清楚,方家的荣宠,怕也只有这么一代了。

若没有曦宸亲王在,一个娶了前朝公主的郡马爷,包括后代,都不会得到皇家重用了。

方则仕用方家未来的所有荣华,向启宸帝保住了永丰侯一世的富贵。

好在,方小宝意在江湖,不在意这些。

但他又怎么知道,他的子女后代中,就没有不爱江湖爱朝堂的呢?

只能叹一声,因缘际会,兰因絮果。

————————————————————————————————

中秋那日,启宸帝令曦宸亲王代君祭月,曦宸亲王以碧茶之毒毒发为由拒绝,启宸帝遂又令靖王李愿兮前往。

靖王身着庄重华丽的祭月朝服,这身服饰以深邃的夜色为底色,上面绣着精致的云水图案,以及象征着吉祥与威严的金色龙纹,彰显出对祭月仪式的敬重。佩戴着一串熠熠生辉的绿松石朝珠,腰间系着一条质地温润、洁白无瑕的白玉朝带,玉带之上雕刻着细腻的龙凤呈祥图案。

在这轮满月的清辉之下,靖王代君祭月,手持祭器,口中诵读着祭文,声音洪亮而庄重,将君王的敬意与祈愿传达给浩瀚的苍穹。

此事之后,满朝皆知,靖王李愿兮,便是启宸帝属意的未来大启天子。

当然,对此有意见的人很多,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重要,因为,启宸帝不在乎。

中秋之后,又过了几个月的安生日子,每次外出朝祭,都是靖王代劳,李莲花连象征意义都没起到,原本还对雍辰宫热情的宫人百官们这才渐渐冷了下来。

李莲花提了数次要带着桃夭离开,启宸帝都没有应下。

李莲花无奈,便提起:“如今兄长即将登基,局势大好,我打算去云隐山接师娘进宫小住,也让师娘有个大孙子亲香。”

李相显丝毫不慌:“小花,别担心,哥哥已经派人去云隐山了,芩娘子如今怕都快进京了。。漆前辈和芩娘子抚养教导你一场,我感激不尽,便给漆前辈追封个山居先生,芩娘子封个奉圣夫人,也莫说什么小住了,芩娘子年岁也不小了,雍辰宫旁有个太和仙居,我看就很适合芩娘子常住,也方便你和愿兮孝敬芩娘子,你看怎么样?”

李莲花有些不愿接受,他师傅师娘不会愿意接受这什么封号,他们若是想要什么荣华富贵,便不会隐居在云隐山上,为了大孙子可以进宫小住,但常住,再来个封号,说不定还要许多人跟着伺候,师娘怕一日都待不住。

李相显为了留住弟弟,已经费劲了心思。

朝堂上经过数月的布局,已经能正常运转了,效率比前朝甚至历朝历代好多了。

但李相显能用的人确实没有多少,即便他人格魅力强大到很容易收服旁人,但关键是······满朝没有几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存在,更不要说能跟上他思维的人。

就像,当年四顾门没有人跟得上李相夷的思维一样。

或许本来李莲花可以,但他之前脑子又被强制重启,坏了好长时间,又一直无心朝政,李相显除了一开始提过让李莲花帮忙之外,后来便再也没提过了。

李相显还是希望,李莲花能在他的羽翼下受到他的保护。

如今新朝初定,江山还不算稳固,宝贝弟弟身体有没好全,出去不安全。

等他清理干净,江山稳固,再放弟弟出去,可弟弟这就等不及了。

冬至前一日,芩婆进了宫,就被安排在了雍辰宫旁的太和仙居。

李莲花和桃夭已经在太和仙居等着,芩婆笑眯眯的,进门就要找大孙子。

李莲花赶紧解释道:“师娘,您别急,兄长早上带着愿兮上朝去了,等下了朝就把你大孙子带来。”

上朝自然是大事,芩婆不是没见过世面的,知道此刻李相显怕是不容易,辛苦点也是正常的。

只是芩婆还是问道:“你兄长做了皇帝,听外边说正准备娶亲,怎么还要带着小愿兮去上朝啊?”

此事,还真不太好说。

好在李相显和李愿兮已经到了。

李相显进了厅堂,芩婆的眼泪便流了下来,她听李莲花提过,李相显废了,出行都是用轮椅的,但实实在在看在眼里,顿时心中酸涩不已。

李相显微微一笑,撑着轮椅站起身,在李愿兮的搀扶下,单膝跪在芩婆面前,李愿兮赶紧跟着跪在身后。

芩婆大惊失色,李莲花是她养大的,是她和漆木山的弟子,跪她没有什么问题,但李相显如今已经是帝王了,即便是当年,李家庄灼灼风华的少庄主,她也没想过会跪在她身前。

芩婆赶紧起身要去扶,李相显也阻拦道:“芩娘子,您且坐下,听我说:无论我什么身份,今日我都是以小夷的兄长李相显在这,我这一跪,一谢漆前辈与芩娘子对小夷之救命之恩,将其抚养成人;二谢你们,二位对小夷之悉心教导,令其才德兼备。此等浩瀚之恩,我反复思量,我这一身权利富贵,可二位皆是淡泊名利之人,相显无以为报,唯有铭感五内。您便安心守着便是。”

芩婆含笑点头,受了这一跪。

李莲花心中难受,扶起兄长回到轮椅上。

李相显回了轮椅上,就剩李愿兮一个人跪在地上。

李莲花只说他有个儿子,稍稍说了些李愿兮的事,却没有提起愿兮的年岁。

芩婆见了桃夭,想着这姑娘怕是受了不少罪,在云隐山就敲打了李莲花好多次,但这回注意到李愿兮,立刻意识到,这就是她大孙子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想提起棍子揍李莲花一顿。

杀千刀的!他这丧尽天良的也没告诉她老婆子,这孩子都十几岁了!

李愿兮嘴甜,一口一个祖母,叫的芩婆笑的见牙不见眼,拉着李愿兮看着好久,才叹息道:“这孩子,面容似父,性子倒像你娘亲,乖巧,嘴甜。”

在场的李家兄弟和李家唯一的媳妇:微笑,保持微笑。

李愿兮装乖是一流的。

用晚膳的时候,封师劭赶了回来,李莲花也让封师劭给芩婆跪了一跪,让他跟着愿兮一左一右坐在芩婆身边。

少师跟着李相夷之前,是漆木山收藏多年的宝剑,李相夷七岁的时候,漆木山将少师赐给李相夷,从此,少师跟着李相夷一起长大,一起练剑,一十三年,没有一天分开过,直到东海一战,落入海底。

他们之间,是兄弟,是亲人,是战友。

少师对李相夷还存有孺慕之情,他信仰李相夷,他化形也要学李相夷,他行为举止都要学习李相夷,李相夷说的话,他全都记住。

嗯,说句毁气氛的话,若不是李莲花和桃夭如今的关系,他们之间怕还有一份香火传承之情。

李莲花对待封师劭,也确实是和儿子徒弟一块儿养的,他把封师劭当儿子养。

其实李莲花对少师和吻颈都挺忽略的,人性就是会让人更忽略最亲近的人,李莲花不仅不能免俗,他还在这件事上,非常有经验。

就,挺让李莲花社死的。

芩婆看着封师劭的脸,有些想法破土而出,但桃夭和两个孩子都在,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对桃夭越发好了。

晚膳过后,因着第二日要冬至祭天,便早早回去了休息了。

只剩李莲花和桃夭被芩婆留了下来。

芩婆坐在上位上,冷着脸对李莲花说道:“李相夷,你给我跪下!”

李莲花摸了摸眉心,没说什么便跪在了芩婆身前。

芩婆生气的问道:“相夷,你怎么······你也得顾忌一下夭夭的身子啊!她当时才多大啊?你怎么下的去这手的?你怎么做的出这种事?”

李莲花不敢说话,桃夭也第一次看见芩婆生这么大气,吓得也不敢说话。

芩婆看了看桃夭,也担心这胆小的孩子被吓到,但这话还是得问:“还有,那个封师劭,孩子是好孩子,可是那长得跟愿兮都快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你老实说,你是不是还做了什么臭不要脸的事?”

这帽子太大了,李莲花可不敢接,他小声说道:“师娘,您冷静一下,师劭都快二十了,我就算······真的卑鄙无耻臭不要脸······我也生不出来那么的儿子。”

李莲花摸摸鼻子,其实真要算起来,按化形时间来算,封师劭也只比李愿兮大个两三岁,但封师劭化形的时候就是按李相夷十七八岁的模样化形的,也给李莲花留了条活路。

这种超脱现实的事情,即使芩婆能接受,李莲花也不太敢说,毕竟这么大年纪了,李莲花还是会怕芩婆被吓到。

结果芩婆小声问道:“是不是你哥······”

李相显和李相夷的五官还是很像的,只是给人感觉不一样,少年时太久远,如今再看,李相显的五官精致贵气中透着柔美,很有些女相了。

李愿兮和封师劭还是更偏向少年时李相夷的英气,所以没什么人误认为两个孩子和李相显有关。

芩婆是见过李相显少年时的模样的,算算封师劭的年纪,她便向那边猜了猜。

误打误撞的,还真给芩婆猜出了点东西。

封师劭当时做身份的时候,确实是用李相显的儿子做的身份。

也不姓李,又定的是弟弟的儿子做继承人,功劳甚大却没有一点封赏,往封师劭身份不高,可能是个私生子上猜,很合理吧?

但这事儿吧,它还是有个bUG的,还是一个很致命的bUG,那就是——李相显没有那个能力。

其实李相显自己没有那么在乎这件事,南胤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也瞒不住,南胤注定是没有后代的,不需要让百姓们产生了希望又被破灭,从一开始就告诉他们好了。

如今李相显也没打算隐瞒此事,只等找个机会公布出去,只有他确实是没有能力生下继承人,才能顺理成章的让弟弟的血脉,也就是靖王李愿兮继承皇位。

同时,顺便的,解决他需要扩充的后宫。

再想要皇权富贵的,注定了不能有那天大的机缘,想来大部分人便没有那个非要送家族里的女人进宫的意愿了。

再顺便的,盯上李莲花和李愿兮的人也会更多了。

既然未来太子还小,那培养个青梅竹马的太子妃或是侧妃什么的,不为过吧?

既然靖王能继位,那曦宸亲王再纳几个小,再生几个,万一有那个登天的运气,换了一个靖王,也不为过吧?

再说那曦宸王妃,始终没有正式的圣旨赐封,终究是一个“妾身未明”,换一个也不为过吧?

有这些小心思的,朝堂里绝对少不了,只看他们敢不敢做,做不做得到,能不能承受住结果。

也就是说,这就是皇室和朝臣的博弈了。

所以,曦宸亲王不插手任何朝政,远离朝堂,出走江湖,才是最安全最优解的办法。

所以有的事情,芩婆猜了也就猜了,不用过多的解释。

第二日一早,启宸帝便带着曦宸亲王与王妃、靖王一起浩浩荡荡,前往北郊祭天坛,以行祭天大典。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物皆显生机盎然之态。启宸帝身被十二章纹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威仪赫赫,宛若天神降临。曦宸亲王亦着亲王礼服,其上绣以云水图腾,熠熠生辉,王妃则身着华裳,头戴珠翠,靖王则身披银甲,腰悬长剑,英姿勃发。

一行人等,前有仪仗开道,后有禁军护卫,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声震九霄,威震四方。沿途百姓,皆跪拜于地,口称万岁,目光中满是敬仰与期盼。

至祭天坛下,众人拾级而上,步入祭坛。启宸帝亲手将祭品置于祭坛之上,其上有牛羊牺牲,五谷杂粮,金银珠宝,皆乃天下苍生之精华,以表对上天之敬畏与虔诚。

随后,启宸帝率众臣行三跪九叩大礼,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天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曦宸亲王与王妃、靖王亦随之跪拜,心中皆怀敬畏之心,祈求上天垂怜。

祭天大典历时良久,直至夕阳西下,方告结束。启宸帝等一行人等,方缓缓离开祭天坛,返回皇宫。沿途百姓,皆欢呼雀跃,口称万岁,以表对天子之敬仰与祝福。

冬至之后,京都天寒地冻,没多久便到了腊八,腊八也有祭祀,除了祭天还要祭祖。

启宸帝这回没强撑着,还是让靖王代君祭祀。

祭天也就算了,祭祖,启宸帝不仅自己不大愿意,还教靖王随便祭祭,意思一下就行了。

又过了些日子,便是次年元月,元日那天,也是大启开国,启宸帝正式登基之日。

按理,帝王登基,得独自从几重宫门外走到大殿上,除了数百米的距离外,还有无数玉阶,这便成了李相显最难的一条路。

总不能让满朝文武后宫宫人们眼睁睁看着帝王路都走不好吧。

为此,礼部和启宸帝身边的近侍都担忧不已。

李相显自己倒是不怎么在意,李莲花问起他的时候,他轻笑着问道:“小花,这条路,你若是愿意,便只有你能陪我走了。”

李莲花垂眸,其实没什么可多想的,既然兄长是这么想的,他自然会答应。

于是,元日登基那日,李相显扶着李莲花的手,一步步稳稳当当的坐上的皇位。

扬州慢,不愧是可以媲美修仙的功法。

大启元年,启宸帝在胞弟曦宸亲王的辅佐下登基为帝,为巩固皇权,启宸帝首先着手整顿朝纲,广纳贤才,重用那些有真才实学、忠心耿耿之士,与同年五月及十月开大启皇朝第一次、第二次科举取士,分男女科。

文化方面,广开言路,鼓励文学创作与学术交流,设立皇家书院,选拔优秀学子进行培养,为国家储备人才。

在经济上,减轻百姓赋税,鼓励农耕与商贸,使得国库渐丰,民间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同时,他还下令修建水利设施,在重新组建的专用于科研的工部新派的组织下,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对于武林江湖,也不再只是律法里简单的一条:百姓之事归朝廷管辖,江湖之事归四顾门管辖。而是直接编撰了一整套的江湖律例,由曦宸亲王监察,靖王、封师劭、郡马方多病、杨昀春、四顾门、百川院以及从江湖中选出来的几名代表一起编撰。

此前已经查证,皇城司都知轩辕萧是被单孤刀十几年如一日的哄骗了,再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他自觉自己眼瞎耳聋,识人不清,再加上他几乎是导致大熙灭国的第一手负责人,虽然李莲花也亲自向他解释,即便没有他,启宸帝也会在次年选择夺位的,他的责任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大,但轩辕萧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辞去了皇城司都知的职位,选择去京都外的真武观修行。

但杨昀春依旧留在朝堂,他一直信任帮助李莲花,启宸帝也选择信任他,将监察司交给了他。

嗯,也可能启宸帝对监察司就不算很重视,聊胜于无吧,启宸帝太忙了,很多事情都分了轻重缓急来处理。

元日不仅是登基大典,原本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室都十分重视日子,启宸帝大宴群臣,百般赏赐,对于个别优秀的臣工,启宸帝更加加恩封赏。

启宸帝对爵位还是看的比较严的,除了曦宸亲王和靖王,也就封了一个永丰侯和昭翎郡主,元日夜宴,永丰侯没有参与,启宸帝也犯不着当众打压或施恩一个前朝君王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只是方多病和昭翎郡主还是参与了。

方小宝带着昭翎来给师傅师娘敬酒,昭翎神色有些复杂,她还没从皇朝更迭、父侯失势、她被降为郡主的打击中恢复,尤其是眼前的李莲花,从未来驸马方多病的好友、女宅同伴流盼的丈夫神医李莲花的身份,转眼间便成为了尊贵无比的曦宸亲王。

昭翎哪怕再善良,再单纯,也不可抑制的从心底生出愤怒。

昭翎想着,李莲花进宫的时候那么多违和感,是不是,他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故意进宫的,说不定······说不定皇朝更迭,他贡献甚大呢。

他有没有,踩着她的血肉为他们的大启做贡献呢?

至于皇朝更迭背后的真相和故事,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去了解。

但再善良单纯的人,只要不是真傻,也知道事已至此,往日不可追。

昭翎也知道,若不是李莲花,若不是方多病,若不是她曾经和李莲花的夫人有旧,李莲花亲口说要保她父亲与她的性命,他们父女两未必能活,即便活也不会这么好。

除了没有权势,没有自由外,他们已经是历代亡国之君中过得最好的了。

永丰帝早年其实就无心朝野,只是他这一脉历来子嗣稀薄,到他这只有他一个,母族卑贱,太后甚至都没什么心眼。所以永丰侯退位后似乎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听说就这么几个月,又纳了七八个妾室。

启宸帝听闻也没管他,只是俸禄也没给他加,他之前宫中养的那些,有明旨赐封的,那也算是名正言顺的,现在那些,你自己愿意造孽,你自己的事,自己有本事,你自己养。

又过了两个月,永丰侯这才消停,因为他养不起那么多人了。

总去太夫人侯夫人或其他妾室那边捞点银子养新妾室这种事,也不能常做,人家也不是傻的,养个人又不是今儿管一顿就够了,那每天的吃食、每季的衣裳就要不少钱呢。

昭翎在这种情况下,还嫁入了方家,方家还待她很好。

昭翎会煎熬才是现实,她知道也许不该怪李莲花,他和流盼都是很好很善良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想伤害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