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 第74章 收留芝麻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第74章 收留芝麻

作者:聪颖雪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2:06:24

马车一路往北不急不徐地走着。梁蘅和奶娘、翠柳都有长途跋涉过的经验,赶了几天路,虽觉得累倒也能忍受。银柳和红儿可就惨了,屁股疼完腰又疼,真是苦不堪言。

梁蘅虽然盼着早些到京城,却还是让马车行得慢一些稳一些。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官道两旁的景致更加鲜活。田埂上的野花铺成粉的、白的、紫的绒毯,天上鸟儿在自由翱翔,远处农人牵着水牛在田里春耕。掀开车窗帘子,风吹过来,裹着春天的暖意,混着青草与泥土的清新。梁蘅看着窗外,捋了捋额前被风吹起的碎发,原本沉甸甸的胸口,竟渐渐松快起来。

这几天福生也感觉到了翠柳的疏远以及梁蘅刻意把他们俩隔开的心思。先前翠柳是躲着他,可每回他逗她乐还是有回应的,可现在是疏离,仿佛福生说什么做什么她都不在意,这让福生很受伤。

原本他想着两人都是主子身边贴心的人,他长得也不赖,兜里多少又攒了些钱,等到合适的时候他便向二爷和二少夫人求个恩典,这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吗?可现在,他心里有些拿不准了,发慌得很。还好红儿坐了福生驾的马车,一路上小嘴叭叭地就没停过,要不福生得闷坏了。

眼看着一天天路程越来越近,梁蘅心里还是忍不住惦记起了李长晟。他们俩分开的这两月,虽没见面信却写了许多封,加起来比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说得话还要多。

奶娘这两天见梁蘅的脸色和心情都缓和了许多,总算放心了些。这个孩子从小聪慧,又重情谊,真怕她绕在仇恨里头不肯出来。吴姨娘是死得憋屈,可又能怎么办呢?那些都是梁蘅的父母长辈,她总不能跑到他们面前去讨说法吧!况且她们并没有真凭实据,一切全靠自己的猜测。

翠柳从窗口探出头去想看看前头的路,正好看到正前方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与她们对向而来。这几天路上陆续都会见到一些赶路的旅人,有些是行走的客商,有些是春闱结束返乡的学子,一群像叫花子的人还是头一回遇到。翠柳不禁有些发怵,缩回头来对梁蘅说道:“怎的这么多叫花子?有十几二十个呢。”

“啊?这么多?”梁蘅和奶娘也很好奇,都掀开窗帘子看了看。奶娘见了那一群人,慌忙把帘子放下:“这是怎么了?瞧着像是逃荒的人啊。”

梁蘅和翠柳都是闺阁里的女子,就算是上一次去瓦桥关见识了老百姓的贫瘠和荒凉,但真正逃荒的难民却不曾见过。

奶娘对赶车的蔡二问道:“蔡兄弟,这都离京城不远了,怎的天子脚下还有这么多逃荒的呢?”

蔡二坐在车辕上自然早就看见了那群人,他对梁蘅说道:“少夫人不必惊慌,这些人都是临近县、乡的穷苦百姓,一到冬天地里没了收成便吃不饱饭,许多人家为了活命,便往京城或是好一点的州府乞讨为生,等到开春暖和了又返回家乡去种地刨食。”

梁蘅还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现象。本朝自开国以来,以仁孝治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战乱比前朝已是大大减少。她们世居江南富庶之地,实在想不到还有吃不饱饭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翠柳不解:“乞讨就能吃饱饭吗?他们这许多人,又有谁会施舍这么多粮食呢?”

蔡二说道:“朝廷也怕聚众闹事,便在各个州府城外设了盘查卡子不让他们进城,又设了施粥的棚子,城里的富户、豪门三不五时的会有施粥的善举。吃饱是不可能了,但总好过空着肚子。”

“原来如此!”翠柳听完明白了。

之后几天,他们一路上陆续遇到了返乡的难民。都是老老小小、拖家带口的,一个个面黄肌瘦,看着着实可怜。

明日就要到京城了,福生和蔡二商量着今日便早些投宿,好休整一番。他们在官道旁的一个小镇上找了间客栈,福生先进去检查了房间,一切妥当才出来接梁蘅几个。

奶娘扶着梁蘅下了马车,翠柳他们几个打点了包袱,正要进门,客栈大堂里忽然嘈杂了起来。蔡二两步跨到前面朝里一看,原来是店里的伙计正扭打着一个小男孩。那孩子才六、七岁的样子,一边低着头挣脱一边求饶:“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梁蘅跨进门来也看到了,刚好那孩子转过脸来正对着门口,梁蘅和奶娘一看都乐了。原来这孩子低着头还在往嘴里塞烧饼呢,那饼又干又大块,直把他噎得翻白眼。

梁蘅见不过是个小孩子,遂轻唤了蔡二一声。蔡二立刻会意,对那伙计招呼道:“行了,放了吧,那烧饼我替他给钱。”

伙计松了手,怏怏地对着蔡二陪笑道:“客官有所不知,这小子来偷了好几次了。”

伙计一松手,那孩子“嗖”地一下跑出门去没了影。

用过晚膳,翠柳伺候着梁蘅梳洗了准备休息。这小镇上的客栈设备简陋,连个衣架子都没有,翠柳只好打开包袱把明日要穿的衣裳拿出来放到床头上。

梁蘅看了看翠柳选的衣裳,粉色的春衫,配了淡紫色的褙子,颜色着实娇嫩。想着明日便要见着李长晟了,梁蘅心里有些慌慌的。自从成亲以来,就过了几天安生的日子,但愿以后都顺遂吧!梁蘅满怀着一颗期待的心,绵绵睡去。

第二天一早几人在下头用过早膳便装车准备启程。收拾妥当,蔡二放好上马凳,奶娘扶着梁蘅正要上车,却瞥见昨天挨打的那个孩子缩在他们的马车边上。奶娘见他脏兮兮的,怕冲撞了梁蘅,便轻声喝道:“快上一边儿去!”那孩子红了脸,一双眼睛滴溜来滴溜去,退开了几步。

马车重新上路,今天就到京城了,大家都很兴奋。尤其是红儿,高兴地都快在马车里待不住了。福生打趣红儿:“当初在碧波湖的时候,我还道谁家能调教出这般厉害的丫鬟,后来晓得你是大少夫人的丫鬟,我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红儿不服气:“我哪里厉害了?你净胡说。”

银柳笑道:“我们家少夫人别提多宠这丫头了,她可从不在外头吃亏的。”边说边把手头的甜果分给了红儿和福生。

福生接过了甜果咬了一口,心里微微惋惜道 :要是翠柳姑娘也像银柳姑娘这般和蔼可亲就好了。

红儿探出头去往后头看,看到一个小人在追着他们的马车跑。幸好他们驾车走得慢,要不那孩子可跟不上。红儿坐到车门上来,对福生说道:“福生哥,昨天那孩子在后头跟着我们呐!”福生不信,勒住缰绳,扭头往后头一看,还真是那孩子。

福生朝前头蔡二那喊了一声,蔡二停下马车过来问:“怎么了?”福生把情况跟他一说,蔡二往后头走去,正好那孩子也跟了上来。

“你这孩子跟着我们干什么?快回家去。”蔡二喝道。小男孩走到蔡二面前,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恩公!多谢救命之恩!”

福生乐了,还是个知恩图报的!蔡二蹙了蹙眉,并不想理他:“行了,回吧!”说完转身走了。

马车又继续上路,蔡二跟梁蘅说了刚刚的事情,几人都觉得那孩子是个感恩的,又猜他昨日在客栈偷烧饼吃,肯定是家中贫困,越说越觉得可怜。蔡二劝道:“少夫人心怀恻隐,但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孩子虽看似可怜,可咱们既不知他的来历,也未察其处境,还是莫要多事的好。”

梁蘅也知蔡二稳重,他说得不无道理,虽可怜那孩子,也只得心中暗自叹息。翠柳心有不忍频频探出头去看那孩子,果然还在后头跟着。

又走了半个时辰,突然翠柳惊呼一声:“不好了,那孩子摔倒了。”梁蘅和奶娘忍不住都凑到窗口去看。蔡二勒住马车头停了车,到后头去喊了福生,二人走过去看了看那孩子,竟然是晕过去了。

福生跑到梁蘅跟前来报:“少夫人,那孩子晕过去了。”

梁蘅一听吓了一跳,这么小个孩子晕在这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怎么办?“可是受伤了?能救吗?”梁蘅问道。

“应该没受伤,我刚才看了看,可能是饿晕了。”福生答道。

“那赶紧弄点吃的给他,喂些水看看。”梁蘅着急道。

一行人把马车赶到路边,找了棵大树下头歇脚。蔡二抱着那孩子,奶娘喂了些水给他喝,隔了一会儿孩子悠悠醒转过来。奶娘又掰了些米糕给他吃,可能是饿急了的缘故,他自己一把抢过米糕直往嗓子眼儿里塞。奶娘慌忙哄道:“慢些、慢些,还有呢,够你吃的。”

福生蹲在他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不回家找你爹娘?”

“我叫芝麻,没有爹娘。”小男孩边吃边回答。

红儿看他又小又可怜,问道:“芝麻?这叫什么名字,怎么没有爹娘呢?你几岁了?”

“爹娘死了,我十岁了。”芝麻口齿清楚,问什么答什么。

十岁?众人都愣了,有些不相信,这孩子又瘦又小,看着顶多六、七岁。

蔡二抱着孩子,摸了摸他身上的骨头,确实是长期没吃饱的模样。对这孩子说的话有了几分相信,遂问道:“你跟着我们干什么?”

芝麻放下手中的米糕,又跪在地上,对着蔡二磕了个头,转过身又对着梁蘅磕了个头:“芝麻谢恩公昨日的救命之恩!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求恩公收留,我会劈柴、打水,什么活都能干。”

跟了他们一路,搞了半天是想投奔他们啊!梁蘅确实有些心软,但头一回碰上这样的事情,有些吃不准,看向奶娘和蔡二。

奶娘也有些不忍心,这么小的孩子,丢在这儿孤身一人可怎么办?蔡二行走江湖多年,又在战场上厮杀过,什么惨象没见过,依他的意思,给些吃食银钱便是,来历不明还是莫要沾染。

梁蘅还在犹豫,却见那孩子跪在地上又眼巴巴地磕了一个头,说道:“恩公,芝麻绝不是白吃闲饭的,我真的什么活儿都会干,求您了。”说完泪水一颗颗地往下掉。

梁蘅实在不忍,叹了口气:“罢了,你就暂且跟着吧,等到了京城再做打算吧!”芝麻激动坏了,千恩万谢,又赌咒发誓地保证绝不偷懒,干活一定勤快。

蔡二虽不赞成,也不好再劝,只得将芝麻扶了起来。一行人上了马车继续往京城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