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 第17章 祭拜生母

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 第17章 祭拜生母

作者:聪颖雪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2:06:24

六月十八,李家备礼上门告知,请期定的日子是八月二十三。梁府也盼这门亲事早些办妥,自然没有异议。这样皆大欢喜,两家都加紧婚事的筹办。

李夫人还是疼惜梁蘅,想着让她在家把中秋节过了再出阁。现在她天天除了照看孙子、孙女,就是打点婚礼的事情,家中其他庶务,基本上都交给了大儿媳妇打理。

李夫人的大儿媳妇王氏也盼着弟媳早些进门。从前的莫氏,她和婆母都不喜欢。不是她们挑剔她的家世,实在是莫氏的性子太过拧巴。整天伤春悲秋,敏感多疑,婆母有时说话并无指责,她却能嚼出多少个意思,连二叔都和她过得极为疲累,只能躲着她。后来生安哥儿也是整天疑神疑鬼,总怕有人害她,婆母准备的奶娘不用,非要自己在外头买一个。

王氏顶看不上莫氏。当初莫氏产子,处处提防她。她看了都好笑,虽然莫氏生了将军府的长孙,她是羡慕,可那有什么办法?她的夫君远在千里之外,就是想跟莫氏比着生儿子也不可能啊!她生了两个女儿,二叔有了儿子她也高兴,将军府的孙辈需要一个男孩儿!

到底还是莫氏没福气,流水般的名贵药材也救不活她的命!二叔这几年也过的不甚如意,但愿娶了新妇,能好好过日子吧!

李长晟晓得婚期定在了八月二十三,并无所谓。每天除了看看两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去练武场。

大女儿李欣月六岁了,很是聪明懂事,喜欢带着弟弟玩儿;儿子李佑安快三岁了,娘胎里带的不足,瘦弱得很,平日里都是奶娘带着,祖母抱着,养得有些溺爱。

今早去看孩子,大女儿仰着头问他:“爹爹,你要给我和弟弟娶新娘亲了吗?新娘亲不喜欢我和弟弟怎么办?”

李长晟扫了一眼一旁伺候的丫鬟、奶娘,轻声哄道:“月儿放心,新娘亲会好好照顾你和弟弟的。”

孩子还小并不懂得这些,全是丫鬟婆子嚼舌根。李长晟身材高大,又不苟言笑,府里的下人都有些怕他,刚刚一个眼神,丫鬟、奶娘已经吓得不敢抬头。

“尽心伺候便罢,要是不想在府里待,随时可以去找管家。”李长晟对面前几个敲打道:“如若再让我听到你们在小主子跟前胡说八道,立刻滚出去。”

奶娘、丫鬟跪了一地 “二爷放心,奴婢绝不敢乱说。”

两个孩子依偎在父亲跟前,李长晟看着儿子、女儿,不得不感叹,不仅儿子长得像他母亲,连李欣月也长得像极了她的姑姑。

梁蘅在寿安堂里伺候着老夫人梳洗、用膳,听得余嬷嬷来回禀:三位少爷昨日就已经平安到了书院。梁蘅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前两天是二妹妹及笄,昨日李家又来定下了婚礼日子,现在府里没什么大事,梁蘅就想求了祖母和嫡母的恩典,到庵堂里去给生母吴姨娘祭拜一下。

梁蘅给祖母端来茶盏,轻声说道:“祖母,蘅儿想求您个恩典。”

老夫人喝了一口茶,问道:“什么事啊?”

“孙女如今婚期已定,想着在出阁前去庵堂里祭拜一下姨娘,也全了她的生身之恩。”梁蘅边说边打量着老夫人的脸色。

当初吴姨娘病逝后,尸身交给了她的娘家哥哥收殓的,至于埋在了何处无人关心。吴姨娘是卖进府里的,后来跟了梁思安说是做姨娘,并且已生下梁蘅,却并未正式行纳妾礼,下人们都称呼吴姨娘,可说到底还是奴婢。梁府不会为一个奴婢修坟立冢的。

直到梁蘅及笄后,才求着祖母同意她在庵堂里给生母立了往生牌位。往年都是吴姨娘忌日的时候才会去庵堂祭拜,今年梁蘅想在出嫁前祭拜一番倒也能理解。

老夫人放下茶盏,沉吟片刻:“你也是一片孝心,到底是生你的人。只是须得去告知你母亲同意。”

梁蘅大喜:“多谢祖母,孙女晓得了!”

梁蘅是和梁纾一起去的和乐居,俩人在路上碰到了。梁纾听说大姐姐要去临水庵祭拜吴姨娘,便陪着一起来了。母亲不喜吴姨娘,梁纾老早就听贺嬷嬷说过,二十年前的事情她晓得的比梁蘅还多,个中缘由她也在母亲面前打听过。所以特意陪着过来,万一母亲不允,也好帮着说说好话。

梁夫人听梁蘅说了,并不惊讶,直接就吩咐婆子安排马车,打点要用的东西。梁蘅很高兴,连忙谢过嫡母:“多谢夫人!”

梁夫人和蔼地嘱咐道:“多带些人,早去早回。”

梁纾见母亲通情达理也很高兴,待大姐姐出去了,她缠着梁夫人的胳膊“母亲,我感觉您这段时间对大姐姐好了很多呢。”

梁夫人拍开梁纾缠着的手:“她都要嫁出去了,我为难她干什么,再说毕竟是生身母亲,祭拜一下也是应该。”

梁纾最得父母宠爱,又是嫡女。有时候看着大姐姐谨小慎微的模样都有些可怜她,现在大姐姐快要离开这个家了,许多事她还是永远不知道得好吧!

隔天,梁蘅把银柳留下看院子,其他人都带上出门了。青河带着马房的小柱子赶着马车在二门外候着。翠柳问青河:“怎的好久不见梁伯呢?”青河咧着虎牙笑:“阿爷腿疼去后巷子马郎中那儿扎针去了。”

梁蘅带着翠柳和红儿上了青河赶的马车,刘妈妈和一个粗使婆子一起把要用的祭品等物抬着上了小柱子赶的另一辆马车。

临水庵在城外,因挨着碧波湖而得名。当初梁蘅求祖母要给吴姨娘立往生牌位,不敢供奉到香火鼎盛的白云庵,只能选了香火尚可的临水庵,只是路程稍远一些。

因为梁蘅今天是要出城,不比平时出门买个胭脂,所以梁夫人又安排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婆子跟着。这个婆子平时在府里洒扫看门,跟刘妈妈很是熟稔,一上车就聊个不停。

青河赶车慢慢走着,怕快了颠着大小姐,梁蘅忍不住催他快些。临水庵路远,想要一天来回就得抓紧时间,而且她昨天就安排刘妈妈去通知了奶娘到临水庵见面,就盼着今天能和奶娘多说会儿话。

紧赶慢赶,还是临近中午才到临水庵。刘妈妈赶在前头去庵堂里找师太打点,梁蘅几人先到禅房里稍事休息。

翠柳去斋堂安排了些斋饭到禅房里,梁蘅草草用了些,还不见奶娘过来,心里颇为着急,催着刘妈妈再去门口看一看。

一直等到午后,奶娘终于在均哥儿的搀扶下到了。王氏昨日得了信儿就想连夜往临水庵赶,可天色已晚,马车也不好雇,只得今早才雇了车往这边赶,谁知半路上车轱辘坏了,母子俩只能步行赶来。

梁蘅看奶娘累得够呛,便让她先休息,她先去大殿祭拜姨娘。

庵堂里香烟袅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梁蘅先在门口的香案前点燃香烛,手持香向庵堂供奉的主神位鞠躬行礼,才轻轻踏入大殿,将点燃的香插入香炉。翠柳帮着把准备好的祭品按顺序摆放到供桌上。

梁蘅缓缓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上双眼,心中默默祈祷。“姨娘,女儿来看您了。你是不是也在天上看着女儿?”梁蘅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幻想,姨娘温柔地抚摸她的头;姨娘慈爱地为她做衣裳......只是幻想终究是幻想,她从未感受过来自娘亲的温暖,只能在这冰冷的牌位前,倾诉着自己的思念。

“姨娘,女儿定亲了,长大了要嫁人了!您高兴吗?”梁蘅不知不觉泪水已滑落脸颊,滴在地上。

翠柳在一旁满是心疼,递上手帕:“大小姐,莫要太过伤心,吴姨娘在天上一定会保佑您的。”

梁蘅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姨娘放心,女儿会好好生活,不枉您生我一场,愿您在天上一切安好。”

庵堂里的尼姑诵经超度,粱蘅跪着聆听了一会儿,再次对着牌位拜了三拜才起身。翠柳奉上香油钱,陪着梁蘅再次向庵堂的主神位鞠躬行礼,退出大殿。

梁蘅祭拜完回到禅房,奶娘高兴地拉着她上下打量,看了又看才安心“这些日子不见大小姐担心坏了,我让均哥儿去梁府外头看了好几回,还是刘妈妈带了消息出来,我才放心!”

梁蘅也很高兴,上一次和奶娘匆匆一叙,今天终于可以好好说说话了。

“奶娘,庵堂后山有片竹林甚是凉快,我们去走走吧。”梁蘅挽着奶娘。

娘俩边走边聊,翠柳和红儿在后面跟着。

“大小姐如今婚期已定,只管好好备嫁便是。我听刘妈妈说了,李夫人对你很是满意,聘礼也丰厚,想来他们家不会怠慢你的。我让均哥儿去打听了,外头的人一说起骁勇将军谁不竖起大拇指,既是忠勇之家,定是家风正派的,而且姑爷是当真没有通房妾室的,你放心便是。”王氏笑眯眯地把打听来的消息说给梁蘅听。

梁蘅一听她又是“姑爷、姑爷”的称呼,脸烧得绯红,嗔道“奶娘,我还没嫁过去呢!”

王氏哈哈一笑,拍拍梁蘅的手“瞧奶娘高兴得没个遮拦。”

“只是这婚期越来越近了,大小姐须得好好整理着婚礼的东西,还有嫁妆是顶顶要紧的,千万在老夫人和夫人面前乖顺些,莫让人在嫁妆上做了手脚。”王氏叮嘱道。

梁蘅知道奶娘的意思“奶娘放心,府里女孩儿出嫁是有章程的,再说夫人也不曾亏待于我。”

“我的好蘅姐儿,老夫人自然是疼您的,可夫人那儿毕竟不是亲生,况且当年夫人那般不喜吴姨娘,我也是担心啊!”王氏忧虑道。

听王氏提起吴姨娘,梁蘅忍不住问道:“奶娘,我姨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夫人偏偏就厌恶她呢?”

“吴姨娘是个极温柔的人,生得也美,眉眼弯弯,笑起来的时候就像春日里的桃花,能把人的心给甜化了。”王氏说着扭头看着梁蘅“大小姐的眉眼就极像吴姨娘。”

“真的吗?”梁蘅轻抚自己的眉毛。

“她性子柔和,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我只在她跟前服侍了三个月,对我极为和气,她自己也没多少体己银子却很舍得打赏,就为了我能把你带好。”王氏回忆起往事不免唏嘘。

梁蘅小的时候也问过奶娘关于吴姨娘的事,可能因为年纪小没有太深的体会,好多时候哭一哭也就忘了。现在听到奶娘的描述,姨娘在她脑海中似乎鲜活起来。

“她这般好性情的一个人,却是命苦,生下你不满百日便去了。”王氏泪光闪烁有些说不下去了。

梁蘅心里堵得难受,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父亲喜欢姨娘吗?”

“主君自然是喜欢吴姨娘的,出了月子天天都要到姨娘院儿里来看看她,看看你。”王氏眉头微颦,叹道:“主君这般重视你们母女,夫人眼中又岂能容得了沙子呢?”

“我虽和吴姨娘相处的时间不长,可我看得出来,姨娘一颗心全都在主君身上,事事听从主君没有半分自己的主意,日日就盼着主君回府来看她。后来,我在府里十几年,慢慢听说了主君和姨娘从前的事。”王氏缓缓说道。

梁蘅从小长到大也听了许多闲话,倒不曾听说父亲和姨娘之间还有什么事,好奇地等着奶娘道来。

“吴姨娘是十三岁被卖到府里的,跟主君年纪差不多大,两个人是一块长大的,自然情分不同。当初夫人落胎后迟迟未再有孕,老夫人便想给主君抬个姨娘,主君就求着老夫人把吴姨娘给他,这才做成了这段姻缘,可夫人不同意,一直未曾喝过吴姨娘的妾室茶。”王氏说道。

原来父亲和姨娘早就暗生情愫,又是在夫人落胎后到了父亲房里,这也难怪夫人气愤,厌恶姨娘。梁蘅听完倒有些同情夫人。

王氏语重心长地对梁蘅说道:“老奴说这些给大小姐听,是要你千万记住一句话。女子在这世上本就艰难,万不可因为一个男人就忘了尊卑,忘了规矩,把自己置于难堪的境地。守好自己的心,尽好本分,自然错不了。”

梁蘅明白奶娘的担忧,当初姨娘一定是爱极了父亲才会愿意没名没份的跟着父亲,父亲虽然也喜欢姨娘,却什么都没有为她做。口头说着甜言蜜语,却不妨碍他在姨娘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又纳了林姨娘为妾,而且林姨娘还是名正言顺行了妾室礼的妾。

梁蘅为自己的姨娘悲叹不已。吴姨娘不顾一切奔赴的爱情到底得到了什么呢?或许父亲是喜欢姨娘的,但那仅仅是喜欢,就像对一件物品,可以喜欢也可以放下。

梁蘅和梁思安到底做了十八年的父女,父亲在她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还是很清楚的,审慎精明,谨重趋利,只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动他,例如:此次她的婚事。

俩人在竹林里慢慢走着,不知不觉时辰已晚。梁蘅唤翠柳到跟前:“我问过刘妈妈了,那跟来的婆子并不曾见过奶娘,你带着奶娘去找刘妈妈让她安排,就说在庵里碰上的一位老妈妈,马车坏了搭我们的车回城里。”

翠柳道:“是,奴婢知道怎么说。”

梁蘅依依不舍地拉住奶娘的手“奶娘,一会儿刘妈妈安排你和均哥儿坐前面的马车先回城,我就跟在后面。”

王氏也是万般不舍“大小姐放心,我知道怎么说。我给你做了贴身的寝衣,用的是上好的细棉布,我交给翠柳了。奶娘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能给你,也就这一点子心意了。”

梁蘅心里感动至极,上等细棉布不便宜,奶娘真是像亲生女儿一般的心疼她。“多谢奶娘,我一定穿!”

“大小姐万事都要好好地爱惜自己才好,有什么事要办你就找人给我传话,我让均哥儿去办。”王氏仍不放心,还在细细地叮嘱。

翠柳看她们迟迟吾行,只得催着王氏快走。梁蘅目送奶娘,直到看不见了才作罢,唤红儿回禅房,却不见红儿在身后。她往后面寻去,走了几十步快到转弯处了,才听到红儿骂人的声音。

这丫头,怎的在清净之地骂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