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王妃为他踏府而来 > 第191章 西晋易主

王妃为他踏府而来 第191章 西晋易主

作者:L橙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1:27:18

这日,胤桁正在宣政殿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漕运之事,余白匆匆入内,呈上一封火漆密信,神色凝重:“陛下,九州边境八百里加急!”

胤桁拆开密信,快速浏览,眉头渐渐蹙起。他将密信递给下方的沈卿尘等人传阅,沉声道:“西晋出事了。”

信中所言,西晋国内突发巨变。

皇帝萧瑾易与长乐王萧瑾玄兄弟二人,矛盾彻底爆发,竟已兵戎相见!

萧瑾易指责萧瑾玄意图不轨,已下旨剥夺其王爵,并派重兵围剿。

而萧瑾玄显然也早有准备,并未坐以待毙,如今已在九州边境集结兵力,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公然举兵反叛!兄弟阋墙,西晋内战已起!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未央宫。

云清珞听闻后,沉默了片刻,脸上并无太多惊讶之色。

她对前来告知此事的胤桁平静地说道:“萧瑾易此人,刚愎自用,猜忌心重,虽一直看似对长乐王多有倚重,但那是在长乐王未曾触及他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如今长乐王在西晋民间声望日隆,军中亦有不少拥护者,功高震主,萧瑾易如何能容他?这一日,迟早会来。”

胤桁看着她冷静分析的模样,握住她的手,问道:“那依珞儿看,此事,朕该当如何?要不要插手?”

云清珞抬眼看他,轻轻摇头,语气带着疏离的谨慎:“夫君怎好来问我?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训。臣妾不敢妄议。”

胤桁却笑了笑,将她揽入怀中,下巴蹭着她的发顶,声音温和却带着洞察:“跟朕还来这套虚礼?朕知道你虽不说,心中自有丘壑。朕且与你分析,那萧瑾玄虽有名望,但手中实际掌握的兵力,与萧瑾易相比,恐有不及。他此番举事,若无外力介入,胜算……恐怕不大。”

他顿了顿,低头凝视着她的眼睛,语气认真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与纵容:“珞儿,你若想帮他,朕就帮他。你只需告诉朕,你的想法。”

云清珞闻言,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胤桁会如此直接地问她,更没想到他会说出“你若想帮他,朕就帮他”这样的话。

他明明知道萧瑾玄曾对她有意,也知道她与萧瑾玄之间有着复杂难言的过往。

她抬起头,迎上胤桁深邃而坦荡的目光,那里面没有猜忌,没有不悦,只有全然的信任和等待她答案的专注。

她心中瞬间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感动所充盈。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在他心中,她的一切感受和意愿,都重逾他国事务。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尽量用客观的语气分析道:“萧瑾易为人狠辣,睚眦必报。若此番长乐王落在他手中,以他多疑酷烈的性子,恐怕……唯有死路一条,绝无生机。”

她顿了顿,话锋微转, “但若是反过来……长乐王此人,虽心有城府,但骨子里仍存有一份仁念与旧情。若他得势,萧瑾易落于他手,结局……或许会有所不同。”

她并没有直接说“我想帮萧瑾玄”,但话语中的倾向,已然明了。

胤桁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刻便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

他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手臂收紧,将她更密实地拥在怀中,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一丝戏谑,更多的却是无比的笃定与宠溺:“朕明白了。说到底,你就是想帮萧瑾玄,对不对?”

云清珞被他点破心思,脸颊微红,却没有否认,只是将脸埋在他胸前,闷闷地道:

“我都听夫君的。夫君如何决断,我都觉得好。”

她将最终的决定权,依旧交还到他手中,这是她作为皇后,也是作为妻子,对他的尊重与信任。

胤桁低笑出声,胸腔震动,显然心情极好。

他喜欢她这般依赖他、信任他的模样。

他吻了吻她的发顶,语气斩钉截铁,带着帝王不容置疑的霸气:“好!既然朕的皇后心中对他尚有几分故人之情,那朕就帮他!帮他把西晋的江山,坐稳了!”

他不在乎萧瑾玄是死是活,他在乎的,只有怀中这个女子的心意。

既然她希望萧瑾玄活,希望萧瑾玄赢,那他便倾力相助,让她如愿。

胤桁一旦做出决定,行动便迅如雷霆。

他立刻召见了离戈与兵部要员。

宣政殿内,气氛肃杀。胤桁高踞龙椅,目光锐利:“离戈,朕命你为主将,即刻点齐二十万精锐,开赴九州边境!对外宣称,乃为防西晋内战波及我大宛边民,陈兵威慑。”

“臣,领旨!”离戈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胤桁顿了顿,声音压低,却带着更强的穿透力:“然,若遇长乐王萧瑾玄部求援,或战局对其不利,你可审时度势,便宜行事,‘协助’长乐王,平定西晋内乱”

“臣,明白!定不辱使命!”离戈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了陛下的深层意图。

这不是简单的边境布防,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介入,目的直指颠覆西晋皇权!

圣旨一下,大宛这台强大的战争机器迅速高效地运转起来。

粮草辎重,源源不断运往边境。二十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大宛精锐,在离戈的率领下,如同黑色的洪流,浩浩荡荡奔赴九州。

与此同时,胤桁又让沈卿尘动用潜伏在西晋的暗线,巧妙地将大宛即将“协助”长乐王的消息,以及萧瑾易猜忌功臣、不得人心的种种“罪证”,在西晋国内悄悄散播。

此举,既动摇了西晋军心民心,也为萧瑾玄的“正义之师”造势。

九州边境,战云密布。

萧瑾玄虽早有准备,但面对兄长萧瑾易倾国而来的大军,初期依旧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几处关隘接连失守,形势一度岌岌可危。

他虽有名望,但兵力与资源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就在他苦苦支撑,甚至已做好最坏打算之时,大宛二十万精锐陈兵边境的消息传来,紧接着,便是离戈派来的密使,带来了胤桁“便宜行事”的明确指示。

萧瑾玄接到密信时,心情复杂难言。

他自然明白,这是胤桁看在谁的面子上才伸出的援手。那个在他心中占据特殊位置的女子,终究还是影响了大宛皇帝的决策,救他于水火。

这份情,他不知该如何偿还,亦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苦涩。

但眼下,局势容不得他多想。

有了大宛这支强悍生力军的明确支持,萧瑾玄一方的士气大振。

而西晋军队则军心浮动,不少将领本就对萧瑾易的统治心存不满,此刻更是萌生异心。

萧瑾玄本就是擅谋略之人,抓住时机,利用大宛的威慑和内应的策反,接连打出几场漂亮的反击战,迅速扭转了战局。

他亲自上阵,身先士卒,又善于笼络人心,很快便收服了大量溃兵和摇摆不定的军队,势力如同滚雪球般壮大。

反观萧瑾易,本就因猜忌导致内部离心离德,如今外有大宛虎视眈眈,内有弟弟势如破竹,连连败退之下,更是方寸大乱,指挥屡屡失误,性情也变得更加暴戾多疑,滥杀将领,使得身边人人自危。

此消彼长之下,战局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不过月余,萧瑾玄的大军便攻破了西晋都城的外围防线,兵临城下。

西晋都城,一片混乱。宫墙之内,萧瑾易看着殿外隐约的火光和传来的喊杀声,面容扭曲,眼中充满了不甘与绝望。

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这个弟弟,有了大宛的支持,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当萧瑾玄率领亲兵攻破宫门,踏入这座象征着西晋最高权力的宫殿时,看到的便是萧瑾易独自坐在龙椅上,形容枯槁,眼神空洞的模样。

四目相对,往日的兄弟情谊,早已在权力争斗中消磨殆尽,只剩下冰冷的现实。

萧瑾易看着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弟弟,忽然惨然一笑,声音沙哑:“瑾玄。有胤桁和云清珞为你撑腰,朕……输了。”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成王败寇,朕无话可说。只望你……念在血脉相连,给朕……留个全尸,给萧氏……留份体面。”

萧瑾玄站在他面前,沉默了片刻。他看着这个曾经对自己关爱有加,后又因猜忌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兄长,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新主的威严:“皇兄多虑了。你我兄弟相争,已使西晋元气大伤,百姓受苦。我……不会杀你。”

他下令,将萧瑾易软禁于京城一所早已备好的宽敞宅邸之中,撤去所有帝号尊荣,封其为“安顺公”,允其携带部分家眷仆从,享有富贵,颐养天年,但终生不得踏出府邸半步,亦不得再过问任何政事。

这已是在残酷政治斗争中,所能给予的最大程度的宽仁。既全了兄弟之名,也绝了后患之忧。

处理完萧瑾易,萧瑾玄在部分旧臣与新附权贵的拥戴下,于西晋皇宫正殿,登基为帝,改元“景和”。

登基之后,他立刻颁布了一系列安抚民心、革除弊政的诏令,并派出使者,正式向大宛皇帝胤桁递交国书,感谢其“仗义相助”,承诺永修两国之好,愿为兄弟之邦。

一场席卷西晋的内乱,在大宛强势介入和萧瑾玄自身能力的作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落下帷幕。

西晋,迎来了新的主人,一个与大宛关系密切,且对云清珞心存复杂感念的新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