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王妃为他踏府而来 > 第139章 去吧,太子妃也去散散心

王妃为他踏府而来 第139章 去吧,太子妃也去散散心

作者:L橙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1:27:18

冬日祭祖大典当日,天色未亮,整个皇宫乃至法门寺、铜雀楼都已忙碌起来。

云清珞在薛嬷嬷和觉夏的精心伺候下,穿上了那套正红蹙金绣鸾凤纹太子妃朝服,戴上了镶东珠朝冠。华服加身,她本就清丽绝俗的容颜更添几分雍容华贵,气度非凡。

连见惯了她模样的薛嬷嬷和觉夏,都看得有些呆了。

“王妃,您真美!”觉夏由衷赞叹。

薛嬷嬷也眼眶微红:“殿下见了,必定欢喜。”

胤桁身着太子十二章纹衮服,气质冷峻威严。

当他看到盛装打扮的云清珞时,眼中毫不掩饰地掠过一丝惊艳。

他走上前,亲自为她正了正朝冠上的东珠,指尖在她颊边轻轻擦过,低声道:“很好。”

两人一同登上太子仪仗,前往法门寺。

皇家仪仗浩浩荡荡,旌旗蔽日,侍卫林立,庄严肃穆。

云清珞与胤桁并肩而坐,接受沿途百姓的跪拜。

她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或好奇、或审视、或敬畏的目光。

她知道,自己身着太子妃朝服出现,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但身侧男人沉稳的气息和偶尔投来的目光,让她心中安定。

法门寺的仪式隆重而繁琐。祭祀天地,告慰先祖。

云清珞严格按照礼制,行止有度,姿态优雅,与胤桁之间的配合也颇为默契。

她能感觉到宗室勋贵们投来的各异目光,有惊讶,有不解,也有如德妃、星和公主般带着善意的微笑,当然,也少不了部分官员隐晦的不满。

但她始终眼观鼻,鼻观心,从容不迫。

下午,队伍移驾皇家别院铜雀楼。这里的气氛相对轻松一些,设有酒宴、歌舞,供宗亲勋贵们交际休憩。

胤桁需与几位重臣商议要事,暂时离开。云清珞便由星和公主陪着,在暖阁中稍作休息。

“四嫂!你今天真是太美了!这身朝服穿在你身上,比谁都好看!”

星和拉着她的手,叽叽喳喳地说着,“我看那些以前背后说你闲话的人,今天脸都绿了!”

云清珞微微一笑,递给她一杯暖茶:“少说两句,喝口茶润润嗓子。”

星和接过茶,凑近她,压低声音,俏皮地问:“四嫂,你和四哥……是不是和好啦?我看今天四哥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以前冷冰冰的,现在……嗯……好像里面有火苗似的!”

云清珞被她说得脸颊微红,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小孩子家,胡说什么。”

“我才没胡说呢!”星和不服气,“我都及笄了!我看得可准了!四哥他肯定喜欢你,不然怎么会为你准备朝服,还让你陪他参加这么重要的典礼?”

正说笑着,德妃身边的女官前来,说德妃请宸王妃过去说几句话。

云清珞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着女官来到德妃休息的偏殿。

德妃看着眼前光华夺目、举止得体的云清珞,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温和道:“今日辛苦你了,一切可还适应?”

“回娘娘,一切安好。”云清珞恭敬回道。

德妃点点头,语重心长:“今日你做得很好,不卑不亢,大方得体。太后的心意,桁儿的心意,你都明白。日后……或许还有更多风雨,但既选择了这条路,便要坚定地走下去。”

“清珞明白,谢娘娘提点。”云清珞深深一福。她知道德妃这是在提醒她,也是认可她。

从德妃处出来,迎面正好遇见处理完事务前来寻她的胤桁。

他看着她,目光在她身上流转片刻,伸出手:“走吧,晚宴快要开始了,随孤入席。”

云清珞将手放入他掌心,被他温热的大手紧紧握住。两人相携走向喧闹的正殿,身影在夕阳余晖下拉长,仿佛融为一体。

皇宫晚宴,设在太极殿。殿内金碧辉煌,灯火璀璨,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皇室宗亲、勋贵重臣齐聚一堂,衣香鬓影,言笑晏晏,一派盛世华章。

太子胤桁与云清珞的位置设在御座下首最尊贵之处。当胤桁牵着云清珞的手,身着象征身份的华服,并肩步入大殿时,原本喧闹的殿内出现了片刻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这对璧人身上,尤其是身着太子妃朝服的云清珞身上。

惊讶、探究、羡慕、嫉妒、不满……种种情绪在空气中无声交织。

胤桁面色如常,仿佛未察觉任何异样,牵着云清珞从容不迫地走到席前,先向御座上的皇帝行礼,然后才落座。

云清珞跟随他行礼,姿态优雅,神情平静,并未因众人的注视而有丝毫慌乱。她能感觉到身侧男人传递给她的力量和支撑。

皇帝今日精神尚可,看着并肩而坐的胤桁和云清珞,目光深邃,并未多言,只抬手示意宴会开始。

酒至半酣,气氛愈加热络,一些按捺不住的人便开始蠢蠢欲动。

率先发难的是齐郡王,一位辈分颇高的皇叔公,素来以维护皇室正统、恪守祖制自居。

他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先是向御座上的皇帝敬了一杯,然后便将目光投向了胤桁和云清珞这一席。

“太子殿下,”齐郡王声音洪亮,带着几分酒意,也带着不容忽视的质询,“老臣听闻,今日法门寺祭祀,乃至这太极殿晚宴,皆是这位……云氏女陪同?”

他故意略去了称谓,目光在云清珞身上的朝服扫过,带着明显的不认同,“老臣记得,云家半年前犯下的可是通敌叛国、谋害储君的大罪!其女虽曾为宸王妃,然其母族如此,按祖制,罪臣之女,焉能侍奉储君侧,更遑论身着太子妃服制,出席此等庄严祭典?此举,岂非混淆尊卑,藐视祖制?将皇家颜面置于何地?又将我等于落霞滩死难的将士,置于何地?!”

他话音落下,殿内顿时一片寂静,连丝竹之声都仿佛停滞了一瞬。

无数道目光,或担忧,或好奇,或幸灾乐祸,齐刷刷地聚焦在太子席上。

一些与云家或有旧怨,或纯粹看不顾太子独断专行的官员,也纷纷露出附和的神色。

云清珞握着酒杯的指尖微微收紧,指节泛白。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她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她身上。她下意识地看向身侧的胤桁。

胤桁面色瞬间沉冷如冰,周身散发的低气压让邻近几桌的人都感到呼吸一窒。

他并未立刻发作,只是缓缓放下手中的玉箸,眸光如淬了寒冰的利刃,直射向齐郡王。

“皇叔公,”胤桁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此言差矣。”

他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第一,落霞滩之事,真相尚未完全查明,孤仍在彻查。在未有确凿证据定论之前,妄加指责孤之妻室,是为不智。”

“第二,云家之罪,自有律法裁定,父皇已做处置。然,罪不及出嫁女。清珞嫁入皇家,便是胤桁之妻,皇室中人。其品性如何,皇祖母、德妃娘娘,乃至在场诸多宗亲皆有目共睹。她温良恭俭,恪守妇道,从未行差踏错。皇叔公以母家之过,全然否定其个人,甚至质疑孤之眼光,是为不公。”

“第三,”胤桁目光转向御座上的皇帝,微微躬身,“今日清珞陪同出席,乃是奉皇祖母慈谕。皇祖母凤体违和,仍心念小辈,特下懿旨,以示恩典。皇叔公质疑清珞,便是质疑皇祖母之决断?至于这身朝服,”他顿了顿,看向云清珞,目光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光,“是孤命人准备的。孤认为,她当得起。”

他重新看向齐郡王,语气愈发冷硬:“皇家颜面,在于明辨是非,在于护佑家人,而非人云亦云,苛待无辜。落霞滩死难将士,孤从未忘怀,必会给他们一个交代。但这不是构陷无辜女子的理由!”

一番话语,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更抬出了太后和皇帝,将齐郡王的质疑驳得体无完肤。

殿内众人鸦雀无声,都被太子这罕见的、毫不留情的维护震慑住了。

谁都看得出,太子这是动了真怒,铁了心要护着云清珞。

齐郡王被噎得面色通红,指着胤桁“你……你……”了半天,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气得浑身发抖。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太子殿下息怒,齐郡王也是一片忠心,为了皇室清誉着想。”

说话的是吏部侍郎赵启明,曾是已故云皇后的远房表亲,与云家关系匪浅,云家倒台后他虽极力撇清,但心中对导致云皇后失势的胤桁难免存有芥蒂。

他起身,看似打圆场,实则绵里藏针:“只是……殿下,王妃……哦不,云氏身份特殊,毕竟曾卷入风波。如今殿下爱重,太后垂怜,自是她的福气。然则册封太子妃乃国之大典,关乎国本。若仓促而行,恐难以服众,引得朝野非议,动摇国本啊。不若……暂且以侍妾或侧妃之名,留在东宫,待时日久了,流言平息,再行册封,岂不更为稳妥?”

这话看似为太子和皇室考虑,实则是在贬低云清珞的身份,暗示她不配为正妃,只堪为妾。

胤桁眼神一厉,正要开口,却感觉袖口被轻轻拉了一下。

是云清珞。

她缓缓站起身,对着胤桁微微摇头,递给他一个“让我来”的眼神。

她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平静坚定,仿佛暴风雨中悄然绽放的幽兰,自有风骨。

胤桁看着她清澈坚定的眼眸,心中的暴怒奇异地平息了几分。

他默许地微微颔首,重新坐下,他倒要看看,他的珞儿,要如何应对。

云清珞先是对着御座上的皇帝和一旁的德妃深深一福,然后转身,面向齐郡王和赵侍郎,以及殿内所有注视着她的人。她姿态优雅,不卑不亢,声音清越,如同玉磬轻击,清晰地传遍大殿:

“齐郡王,赵侍郎。”

她先看向齐郡王,语气平和却带着力量:“郡王爷忧心皇室清誉,维护祖制,清珞感佩。落霞滩之事,清珞同殿下一样,迫切希望水落石出,以告慰亡魂,亦还自身清白。在真相大白之前,清珞不敢妄言,唯有恪守本分,静待天日。至于母家之罪……”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却迅速被坚韧取代,“清珞不敢忘,亦不能忘。每每思及,痛彻心扉。然,正如殿下所言,罪不及出嫁女。清珞既入皇家门,此生便是殿下的人,荣辱与共,生死相随。若因母家之过,便否定清珞一切,甚至否定殿下与清珞的夫妻之情,清珞……无法认同。”

她的话语没有激烈的辩驳,只有清晰的陈述和坚定的立场,反而更显分量。

接着,她看向赵侍郎,唇角甚至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些许讽意的弧度:“赵侍郎。”

赵启明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强笑道:“云……夫人请讲。”

“侍郎大人提议,让清珞以侍妾或侧妃之名留在东宫,待流言平息。”

云清珞缓缓重复着他的话,目光清亮,“清珞敢问侍郎,何为流言?是那些毫无根据的猜测,还是某些人别有用心的诋毁?清珞若真有过错,自有律法宫规处置。若无过错,为何要因莫须有的‘流言’而自降身份,屈居妾室?”

她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席间那些目光闪烁的宗亲女眷,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尊严:“清珞乃陛下亲自下旨,礼聘入宸王府的正妃。三媒六聘,昭告天下。与殿下,是明媒正娶的结发夫妻。夫妻一体,荣辱共担。如今殿下为储君,清珞身为他的原配正妻,依礼依制,陪伴出席祭祖大典,何错之有?若因外力逼迫,便让原配正妻屈居妾位,这……才是真正混淆尊卑,藐视礼法吧?传扬出去,岂非让天下人笑话我皇室无情,笑话太子殿下……连自己的发妻都护不住?”

她这一番话,掷地有声,直接将问题拔高到了皇室信誉和太子威严的层面。

不仅反驳了赵侍郎,更是将了那些企图用“祖制”“流言”压人者一军。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许多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宗亲,尤其是那些正室夫人们,闻言也不禁暗暗点头。

是啊,云清珞再怎么说,也是太子明媒正娶的原配,若真被逼着做了妾,皇家的脸面往哪儿搁?太子的威严又何在?

德妃在座上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星和公主更是激动地差点要拍手叫好,被身旁的女官赶紧拉住。

赵侍郎脸色一阵青白,被堵得哑口无言,讷讷道:“这……下官并非此意……”

云清珞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她转向御座,再次深深下拜,声音带着一丝恳切,却依旧不失风骨:“父皇,德母妃。清珞深知自身处境尴尬,亦知让殿下与诸位长辈为难。清珞别无他求,只求一个公允。若朝廷律法、皇室祖制判定清珞有罪,清珞甘愿受罚,绝无怨言。若清珞无罪,亦恳请父皇、母妃,诸位宗亲长辈,能还清珞一个应有的名分与尊严。清珞在此立誓,此生必当恪尽妻责,辅佐殿下,绝不行差踏错,绝不辜负皇家恩典!”

她的话语诚恳而坚定,将一个受害者的委屈、一个妻子的坚贞、一个皇室成员的责任感,融合得恰到好处。

皇帝一直沉默地看着殿下的风波,此刻,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好了。”

仅仅两个字,让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皇帝目光扫过齐郡王和赵侍郎,带着无形的压力:“今日祭祖大典,乃告慰先祖、祈求国泰民安之吉日,非是议政论罪之朝堂。齐王叔,你醉了。赵爱卿,你逾矩了。”

齐郡王和赵侍郎连忙跪下:“臣(老臣)失言,请陛下恕罪!”

皇帝又看向云清珞,目光复杂,沉默片刻,道:“云氏,你之心意,朕已知晓。桁儿既认定你,太后亦疼惜你,今日你言行举止,亦不失体统。日后,当好自为之。”

他没有明确表态册封之事,但这“好自为之”四个字,

以及并未追究她穿着太子妃朝服和方才那番“狂言”的态度,已然是一种默许和认可。

“谢父皇恩典。”云清珞再次叩首,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下。

胤桁起身,走到她身边,亲手将她扶起。他看着她,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赏与……骄傲。他的珞儿,并不是需要他时刻庇护的莬丝花,她有自己的风骨和智慧。

经过这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虽然无人再敢明目张胆地挑衅,但那种无形的隔阂与审视并未完全消失。

丝竹之声重新响起,舞姬再次入场,试图驱散之前的紧张。但席间的交谈声显然低了许多,众人的目光仍有意无意地瞟向太子席。

胤桁仿佛无事发生一般,神色如常地替云清珞布菜,低声与她交谈。

“尝尝这个,你喜欢的清淡口味。”

“方才……说得很好。”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云清珞抬眼看他,看到他眼中那抹激赏,心中暖流淌过,方才强撑的镇定此刻化作了微微的赧然,低声道:“妾身只是……不想永远躲在殿下身后。”

胤桁握住她桌下的手,轻轻捏了捏:“孤知道。”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这时,德妃含笑举杯,对着众人道:“今日良辰美景,莫要让些许小事扰了兴致。来,本宫敬诸位一杯,愿我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德妃出面缓和气氛,众人自然纷纷举杯附和,殿内气氛总算重新活络起来一些。

星和公主也趁机跑到云清珞身边,拉着她的袖子,小声又兴奋地说:“四嫂!你刚才太厉害了!把那个老古板和那个笑面虎说得哑口无言!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小瞧你!”

云清珞被她逗得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手:“好啦,快回座去吧,莫要失礼。”

几位与胤桁交好,或本就对云清珞抱有同情态度的年轻宗室子弟和官员,也陆续前来敬酒,言语间多有维护和结交之意。

比如与胤桁从小一同在上书房上学的靖安侯世子,便笑着对胤桁道:“殿下好眼光,嫂子不仅容色倾城,更是慧心纨质,令人钦佩。”

又对云清珞道,“嫂子莫要将那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殿下待您之心,日月可鉴。”

云清珞皆得体地回应,既不过分热络,也不失礼数,展现出了未来国母应有的气度。

胤桁看着她在人群中周旋,举止优雅,言谈得体,心中那份满足感与占有欲愈发强烈。

他注意到她虽然强撑着,但眉眼间仍有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想必方才那番应对,耗神不少。

他凑近她,低声道:“若是累了,便靠一靠。”

云清珞心中一甜,轻轻摇了摇头:“妾身无妨。”

然而,接下来的环节,却让云清珞再次成为了焦点。按照惯例,祭祖晚宴上,皇室成员需向帝后敬酒祝祷。

如今中宫无主,便只向皇帝和位份最高的德妃敬酒。而太子作为储君,其正妃按理也应一同敬酒。

内侍官唱喏:“太子、太子妃,向陛下、德妃娘娘敬酒——”

这一声,将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拉回。云清珞的身份,在这一刻被以一种半官方的方式再次强调。

云清珞深吸一口气,与胤桁一同起身,端起酒杯。胤桁侧首看她,目光沉稳,给予她力量。两人并肩走到御座前,跪下。

胤桁朗声道:“儿臣(臣媳)谨祝父皇圣体安康,福寿绵长!祝德母妃芳龄永继,祥瑞安康!”

云清珞跟随他,清晰而恭敬地重复祝词。

皇帝看着跪在下面的儿子和……这个让他心情复杂的“儿媳”,目光在云清珞沉静的眉眼上停留片刻,终是抬手:“起来吧,你们有心了。”

德妃也温和笑道:“快起来,愿你们夫妻和睦,同心同德。”

两人谢恩起身。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虽无册封圣旨,但在所有宗亲勋贵面前,云清珞的“太子妃”身份,已然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演练”和默认。

回到座位,云清珞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轻松。

这时,星和公主笑嘻嘻地跑过来,拉着云清珞的手:“四嫂,这边的歌舞不好看,我们去看梅花吧?听说御花园的绿梅开了,可漂亮了!”

她故意说得大声,打破了有些尴尬的气氛。

皇帝也适时开口,笑道:“星和这丫头,就是坐不住。去吧,太子妃也去散散心。”

皇帝这一声“太子妃”,虽非正式册封,但在这种场合叫出,意义非凡!

殿内众人神色各异,但大多都明白了皇帝的态度。看来,太子执意如此,太后支持,皇帝似乎也默许,这位“前宸王妃”登太子妃之位,只怕是迟早的事了。

胤桁对云清珞微微颔首:“去吧,多穿件衣裳。”

云清珞起身,向皇帝和胤桁行礼,然后随着星和公主离开了喧闹的大殿。

走出太极殿,寒冷的夜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云清珞心头的暖意。她抬头望向夜空,疏星点点,残月如钩。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此刻,她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

那个曾让她心碎神伤的男人,正用他的方式,为她撑起一片天空。

她的手轻轻抚上小腹,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以及昨夜他低喃的“喜欢”。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终于在她唇角缓缓绽开,如同御花园中那凌寒独自开的绿梅,清冷中透着坚韧与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