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王妃为他踏府而来 > 第147章 朝流暗动

王妃为他踏府而来 第147章 朝流暗动

作者:L橙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01:27:18

晨光熹微,金銮殿上,百官肃立。

高踞龙椅之上的皇帝神色略显疲惫,但目光依旧锐利地扫视着殿下的臣子。

太子胤桁立于御阶之下首位,身姿挺拔如松,玄色蟠龙朝服衬得他面容冷峻,不怒自威。

几项常规政务奏报完毕后,胤桁上前一步,手持玉笏,声音沉稳清晰地响彻大殿:“父皇,儿臣有本奏。太子妃之位空悬已久,于礼不合,于国不稳。宸王妃云氏,乃儿臣元配正妃,品性端良,温婉贤淑,堪为天下女子表率。儿臣恳请父皇下旨,命礼部与钦天监共择良辰吉日,正式册封云氏为太子妃,以定国本,以安人心。”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极其轻微的骚动,如同水滴落入油锅,虽未沸腾,却已暗流涌动。

虽然祭祖大典上太子的态度已十分明确,但如今正式在朝堂上提出,意义截然不同。

许多老臣,尤其是那些注重门第出身、对云家“叛国”之事耿耿于怀的保守派,脸上都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只是碍于太子的威势,无人敢率先出声反对。

站在文官队列中前方的户部尚书陈进庭,低垂的眼皮下,眸光闪烁不定。他是淑妃的亲弟弟,六皇子胤骞的舅舅。

陈氏一族过去长期被势大的云氏打压,好不容易等到云家倒台,胤桁上位,他们才得以喘息并占据要职。

若让云清珞成功登上太子妃之位,以太子如今对她的爱重,难保不会爱屋及乌,将来若是……云赫那个本该永世不得翻身的老家伙,会不会借着女儿的风,死灰复燃?

那他们陈家,以及依附六皇子的势力,岂不是又要回到过去被压制的地步?

陈进庭心中波涛汹涌,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偷偷抬眼觑了一眼御座上的皇帝,又飞快地瞄了一眼面色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气势的太子,最终还是将到了嘴边的反对言辞死死咽了回去。

祭祖大典当晚太子对云氏女的维护,他记忆犹新。此刻贸然出头,不仅未必能改变结果,反而可能惹怒太子,得不偿失。

他只能将这份不满与担忧,深深埋藏起来,等待时机。

龙椅上的皇帝,目光在胤桁坚定沉稳的脸上停留片刻,又缓缓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他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准奏。着礼部会同钦天监,尽快择选吉日,拟定册封典仪,呈报于朕。”

“儿臣(臣)遵旨!”胤桁与礼部尚书一同躬身领命。

胤桁面色不变,心中却是一定。他知道此事必然会引来非议,但只要父皇点头,那些暗地里的反对声音,便不足为惧。

散朝后,胤桁率先走出金銮殿,余白早已候在殿外。

“殿下。”余白上前低声道。

“去澄心斋。”胤桁言简意赅,大步向前走去。

回到澄心斋,胤桁脱下繁重的朝服,换上一身较为轻便的玄色常服,问道:“虞夫人近日情况如何?”

他惦记着云清珞母亲的身体,希望她能尽快回京,在册封大典时给珞儿一个惊喜。

余白恭敬回道:“回殿下,安排在边境的人传来消息,虞夫人经过这段时间的精心调养,身体大为好转,精神也健旺了许多。若无意外,应可在这几日启程回宛都。”

胤桁闻言,冷峻的眉眼柔和了几分,点了点头:“很好。务必确保沿途周全,万无一失。”

他想象着云清珞见到母亲时惊喜交加的模样,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东宫,揽月轩

暖阁内熏香袅袅,知鸢端坐在窗边的绣架前,手中银针穿梭,正在绣一幅精致的翠竹图。

她神情专注,姿态优雅,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她无关。

贴身宫女锦书轻手轻脚地进来,屏退左右,走到知鸢身边,压低声音禀报道:“娘娘,今日早朝,殿下正式奏请皇上,要册立宸王妃为太子妃,皇上已经准了,命礼部和钦天监择日办理。”

银针微微一顿,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下翻飞。知鸢脸上那温婉得体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只是那捏着针线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哦?看来,殿下是铁了心了。”

锦书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她的神色,继续道:“还有……咱们安排在澄心斋外院伺候茶水的小路子,刚才悄悄递来消息,说沈公子与殿下在书房叙话,他隐约听到……似乎提到了西晋那边,有些……异动。”

“西晋?”知鸢绣花的动作慢了下来,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她放下针线,端起手边的温茶,轻轻呷了一口,似在沉思。

西晋……长乐王萧瑾玄……那个与云清珞青梅竹马、据说至今仍对其念念不忘的男人……还有那位野心勃勃的西晋皇帝萧瑾易……

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悄然缠绕上知鸢的心头。

如果……如果能借助西晋的力量呢?萧瑾易有扩张的野心,萧瑾玄对云清珞有情,而自己,有对云清珞的恨,以及对太子妃之位的渴望……这岂不是……天作之合?

这个念头让她心中一阵抑制不住的兴奋,血液都似乎沸腾了起来。

但很快,她又强行将这兴奋压了下去。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她必须谨慎,必须想出万全之策,确保既能除掉云清珞,又能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甚至……还能从中获利。

她需要好好谋划一番,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以及……一个可靠的联络渠道。知鸢的眼中,闪烁着冰冷而算计的光芒,那原本温婉的眉眼,此刻竟透出一丝令人心寒的厉色。

与此同时,西晋国都,青州城。

巍峨的皇宫宣政殿内,西晋皇帝萧瑾易高坐于龙椅之上。他年约三旬,面容与萧瑾玄有几分相似,却更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严与冷厉。

他正听着下方臣子们一一奏报国事,神色平静,目光却锐利如鹰。

下朝后,萧瑾易单独留下了丞相扶舜。

御书房内,檀香幽幽。萧瑾易摒退左右,直接问道:“扶相,边境屯兵之事,进展如何?大宛那边,可有什么反应?”

扶舜是一位年约五旬、精神矍铄的老臣,闻言躬身答道:“回陛下,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物资粮草已陆续到位。据探子回报,大宛边境守军目前并未发现异常,巡逻一如往常,似乎并未察觉我方意图。”

萧瑾易摇了摇头,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发出笃笃的轻响:“不可大意。如今大宛是胤桁主政,此人年纪虽轻,但心思深沉,手段狠辣,绝非易与之辈。我们此番动作,务必要小心再小心,绝不能让他提前嗅到风声。”

“老臣明白。”扶舜恭敬应道。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黑衣的暗卫悄无声息地进入御书房,单膝跪地:“启禀陛下,刚收到来自大宛都城宛都的密报。”

“讲。”

“密报称,大宛太子胤桁上奏其皇帝,请求册封原宸王妃云氏为太子妃。然而,因其父云赫之事,朝中颇有微词,但无人敢明面反对。大宛皇帝已准奏,命礼部与钦天监择吉日行册封礼。”

“哦?”萧瑾易挑眉,看向扶舜,“胤桁倒是痴情,对一个叛臣之女如此执着。”

扶舜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陛下,这云氏女能得胤桁如此倾心,想必有其过人之处。而且,据老臣所知,长乐王殿下……昔日与这位云氏女,似乎交往甚密,情谊匪浅……”

萧瑾易自然明白扶舜的言下之意,他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对那暗卫吩咐道:“朕记得,胤桁的东宫里,似乎不止云氏一个女人?给朕好好留意一下另一位,必要的时候……或许可以派上用场。”

“是!”暗卫领命,悄然退下。

扶舜见皇帝并未直接采纳关于利用萧瑾玄的建议,便也不再多说,转而讨论起其他政务。

而此刻,青州城东,一座清雅幽静、亭台楼阁无不精致的府邸内——长乐王府。

萧瑾玄独自坐在临水的书斋中,面前摊着一幅尚未完成的水墨丹青,画的是一片江南烟雨,小桥流水,意境朦胧。然而,他的笔却久久未曾落下,目光怔怔地望着窗外那一池残荷,神思早已飘远。

云家出事,云赫兵败被发配的消息传来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个在他记忆中总是爽朗笑着、眼神明亮如星辰的女子,一夜之间从天之骄女沦为叛臣之女,该是何等的无助与痛苦?

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宛都,飞到她的身边,哪怕只是远远地看她一眼,知道她安好。

可是,皇兄近期交予他处理的政务多了许多,件件都看似紧要,让他根本无法脱身。

他只能暗中派了心腹暗卫,潜入宛都打听消息。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他心如刀绞——她被接入东宫,虽保住了性命,却深居简出,据说终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

想到她在那冰冷的宫廷中,独自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非议,身边连个可以依靠的人都没有,萧瑾玄就觉得胸口闷得发痛。他的清清,应该是被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的珍宝,不该受这样的苦楚。

“王爷,”贴身侍从在门外轻声禀报,“宫里有旨,陛下召您即刻入宫议事。”

萧瑾玄猛地回过神,看着窗外渐渐暗淡的天色,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收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恢复了那副温文尔雅、波澜不惊的模样,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

“备轿。”

宛都,东宫疏影轩

云清珞并不知道朝堂上因她而起的波澜,也不知道远在西晋有人正为她忧心忡忡。她正坐在窗下的软榻上,手中拿着一件正在缝制的小衣,针脚细密,绣着吉祥的云纹。

觉夏端着一碟新做的糕点进来,笑着道:“王妃,您都绣了一上午了,歇歇眼睛吧。这是小厨房新试样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您尝尝看。”

云清珞放下手中的活计,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笑道:“放着吧,我一会儿吃。”她的气色比起前些时日好了许多,眉眼间少了郁色,多了几分柔和与宁静。

“王妃的手真巧,这衣裳做得真精致。”觉夏凑过来看了看,赞道。

云清珞脸上泛起一丝淡淡的红晕,轻声道:“闲着也是闲着,找点事情做。”她要给胤桁做一件贴身的寝衣……

“殿下对王妃真是没得说,”觉夏一边替她斟茶,一边絮叨,“听说今儿个早朝,殿下已经正式请旨册封您为太子妃了呢!皇上都准了!以后看谁还敢在背后乱嚼舌根!”她语气里带着扬眉吐气的兴奋。

云清珞闻言,微微一怔,握着绣花针的手顿了顿。

册封太子妃……虽然祭祖大典后,这已是预料中事,但真正听到这个消息,她心中还是不免泛起涟漪。

这意味着,她将真正名正言顺地站在他的身边,与他共同面对未来的一切。

欣喜之余,一丝若有若无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她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她,有多少人并不乐见她坐上那个位置。

“慎言。”她轻声提醒觉夏,“宫中规矩多,莫要给人留下话柄。”

觉夏吐了吐舌头:“奴婢知道了,也就是在王妃面前说说。”

宛都城,户部尚书陈进庭的府邸。

夜深人静,书房内却灯火通明。陈进庭与几位心腹幕僚,以及他的长子,同在吏部任职的陈文斌,正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

“父亲,太子执意要立云氏为妃,此事已成定局,我们……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吗?”

陈文斌年轻气盛,脸上满是不甘。他们陈家好不容易才在云家倒台后崛起,绝不想看到任何云家复起的可能。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幕僚沉吟道:“大人,太子态度坚决,皇上也已首肯,此时若强行反对,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惹祸上身。”

“难道就没办法了?”另一人道,“云赫虽被发配,但终究未死。若其女成了太子妃,将来太子登基,她便是皇后。届时若她吹些枕边风,太子念及旧情,对云家网开一面,甚至重新启用,那我等昔日依附淑妃娘娘与六皇子,与云氏为敌的,岂会有好下场?”

这话说到了陈进庭的心坎里,他脸色愈发阴沉。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另一位年长幕僚:“赵先生,你怎么看?”

赵先生缓缓开口道:“大人,明面上的反对不可取,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太子对云氏女如此看重,是她的优势,但也可能成为她的弱点。”

“哦?此言怎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先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云氏女身份特殊,如今又得盛宠,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她,等着她行差踏错。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必要时,或许可以……推波助澜。后宫之中,德妃娘娘虽掌管凤印,但淑妃娘娘经营多年,也并非全无根基。有些事,未必需要我们从前面出手。”

陈进庭若有所思。的确,后宫才是女人们的战场。他姐姐淑妃,能在云皇后倒台后依旧稳居妃位,并且还生育了六皇子,自有其手段。或许,可以从那里着手。

同一时间,皇宫,永和宫。

淑妃陈氏,虽已年近四旬,但保养得宜,风韵犹存。

此刻她却眉头紧锁,看着前来请安的弟弟陈进庭,叹道:“你的来意,本宫知道了。胤桁那孩子,性子执拗,他认定的事,怕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皇上既然点了头,此事便再无转圜余地。”

“姐姐,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云家的女儿坐上太子妃之位?那将来……”陈进庭焦急道。

淑妃摆了摆手,打断他:“急什么?册封太子妃不过是个开始,能不能坐稳,还得看她自己的造化。这后宫,可不是光有太子宠爱就够了的。”

她的话语轻柔,但其中的意味却让陈进庭精神一振。他明白了姐姐的意思,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这深宫之中,想让一个人失宠甚至消失,方法多的是。

“姐姐深谋远虑,是弟弟急躁了。”陈进庭躬身道。

“回去吧,沉住气。该我们做的,一样都不会少;不该我们做的,一件也别沾。”淑妃淡淡道,眼中掠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西晋,青州,皇宫御书房。

夜色已深,萧瑾易却并未就寝,仍在与丞相扶舜密谈。

“陛下,大宛太子胤桁催促钦天监择选吉日,看来册封云氏女之事已迫在眉睫。”扶舜捋着胡须道,“我们安插在宛都的人回报,胤桁对那云氏女极为爱重,几乎夜夜留宿其宫中。若能从此女身上找到突破口,或可事半功倍。”

萧瑾易手指敲着桌面,沉吟道:“朕听闻,胤桁东宫之中,另有一位侧妃,是昔日宸王旧人?”

“陛下明鉴,正是。此女名唤知鸢,表面温婉,但据我们的人观察,其心性并非如此简单。她对云氏女得宠之事,恐怕早已心怀怨怼。”扶舜眼中闪着精光,“或许,我们可以从此处着手。”

萧瑾易点了点头:“让人去接触一下,许以重利,看看能否为我们所用。记住,要做得干净,不要留下任何把柄。”

“老臣明白。”扶舜躬身应下,随即又道,“陛下,还有一事……关于长乐王殿下。殿下他……近日似乎派了不少人手前往宛都,打探云氏女的消息。老臣担心……”

萧瑾易的脸色沉了下来:“瑾玄还是如此感情用事!那云氏女已是敌国太子妃,他还念念不忘,成何体统!”

他对自己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既是疼爱,又是头疼。萧瑾玄才华横溢,在文人士子中声望极高,偏偏在感情上如此执拗。

“陛下息怒,”扶舜劝道,“长乐王殿下重情重义,亦是难得。或许……此事也未尝不能加以利用。若能让长乐王殿下‘偶然’得知云氏女在大宛宫中处境‘艰难’,受尽‘委屈’,以殿下的性子,定然不会坐视不理。届时,或可引发大宛与我国之间的一些……摩擦,为我们后续行动创造机会。”

萧瑾易眼中光芒闪烁,显然在权衡利弊。利用自己弟弟的感情,非君子所为,但为君者,有时不得不行非常之事。他沉默良久,最终挥了挥手:“此事……容朕再想想。你先去安排接触那位侧妃之事。”

“是,老臣告退。”

扶舜退下后,萧瑾易独自坐在龙椅上,望着跳跃的烛火,神色复杂。

而此刻的长乐王府,萧瑾玄同样未曾入眠。他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大宛的方向,手中紧紧攥着一枚温润的白玉佩,那是多年前云清珞赠予他的生辰礼。

暗卫带回的最新消息,像一根根针扎在他的心上——清清虽被接入东宫,却因身份尴尬,备受冷眼;胤桁虽给予她庇护,但东宫另一位侧妃却虎视眈眈;如今虽即将被册封,却引得朝野非议,处境维艰……

他仿佛能看到她独自在深宫中,强颜欢笑,默默垂泪的模样。

“王爷,”心腹侍卫在门外低声禀报,“我们的人尝试接触东宫内线,但胤桁治宫极严,尤其是疏影轩1如同铁桶一般,很难传递消息进去。”

萧瑾玄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决然:“想办法,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清……让云小姐知道,在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在关心着她,若她需要,我……长乐王府,永远是她的后盾。”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受苦而什么都不做。即使不能亲自到她身边,他也要让她知道,她并非孤立无援。

至于皇兄近日交予他的、那些看似紧要实则琐碎的政务…他该好好想想,如何能尽快“处理”完这些事,为自己争取到一些……自由的时间了。

宛都,东宫。

册封太子妃的旨意虽已下达,礼部和钦天监也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但东宫内外,却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压抑宁静。

疏影轩内,云清珞依旧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

每日看书、习字、做些女红,偶尔在胤桁得空时,陪他在花园里散步。

胤桁待她极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呵护备至。但她能感觉到,他近日似乎比往常更加忙碌,眉宇间时常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她体贴地不去多问,只是在他疲惫时,为他端上一盏安神汤,或是在他批阅奏折时,安静地在一旁为他磨墨。

而知鸢,愈发沉静。她每日不是看书就是绣花,几乎足不出户,对疏影轩即将到来的荣耀仿佛浑不在意。

只有锦书知道,自家主子常常对着窗外那几株梅树出神,眼神幽深,不知在谋划着什么。

这日,知鸢正在翻阅一本古籍,锦书悄悄进来,低声道:“娘娘,西边……有消息传来。”

知鸢翻书的手微微一顿,面色不变:“说。”

“那边说……愿意合作。具体事宜,需得面谈。他们提供了一个联络地点和暗号。”锦书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紧张。

知鸢合上书,指尖在书封上轻轻摩挲,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光芒。终于……等到了。

“知道了。此事非同小可,容本宫好好想想。”她语气平静,心中却已开始飞速盘算,如何利用这条线,布下一个能将云清珞彻底打入深渊的死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