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庄的后院,药圃与炼丹房连成一片,晨露未曦时便已弥漫着浓郁的药香。章尘身着素色长衫,指尖轻抚过药圃中长势喜人的草药,身后跟着秦越与几名药堂弟子,手中皆捧着账本。“药堂是青云阁的后勤根基,药材储备与医术研发缺一不可。”他停下脚步,指着眼前的药圃,“先将现有药材分类登记,名贵药材单独存放,常用药材扩大种植,同时梳理鬼医门的传承典籍,提炼可用的医术与丹方。”
秦越早已将鬼医门的典籍整理成册,闻言立刻递上:“堂主,鬼医门的典籍分为医术、毒术、丹方三类,其中不少解毒与疗伤的丹方颇为精妙,只是部分药材较为罕见,且炼制手法复杂。”章尘接过典籍,仔细翻阅起来,不时在书页上做着标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先整理常见药材能炼制的丹方,重点研发破邪、疗伤、解毒三类丹药,应对江湖常见的邪异能量与外伤。”
药堂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一部分人负责药圃打理,将草药按药性分为清热、解毒、疗伤、补气等类别,登记造册后存入库房,库房内设置了通风、防潮、防虫的装置,确保药材品质;另一部分人则跟着秦越研读典籍,拆解丹方中的药材配比与炼制步骤,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向章尘请教。
炼丹房内,炉火熊熊燃烧,章尘亲自指导弟子炼制基础疗伤丹。“炼丹讲究火候与心境,火太旺则药材焦糊,火太弱则药效不足。”他手持蒲扇,调控着炉火的温度,“这味‘活血丹’,需先将当归、红花等药材研磨成粉,按比例混合后投入丹炉,先用文火烘烤半个时辰,再转武火炼制一炷香,最后用温火收丹。”
弟子们围在丹炉旁,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步骤。一名弟子因紧张导致火候失控,丹炉内冒出黑烟,章尘立刻上前调整:“稳住心神,炼丹如行医,需心无旁骛。”他重新配比药材,演示炼制过程,直到一颗颗圆润的红色丹药从丹炉中取出,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合格的活血丹色泽红润,气味清香,能快速止血化瘀。”章尘将丹药分给弟子们,“你们各自尝试炼制,明日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青云庄西侧的工堂作坊内,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王曦身着短打,挽着衣袖,正指挥弟子们改造锻造炉。“传统锻造全凭经验,效率低且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她指着图纸上的设计,“我们引入流水线理念,将锻造过程拆解为熔矿、塑形、淬火、打磨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专人负责,同时改良锻造炉的结构,增加通风口与温控装置,提升锻造效率与质量。”
工堂弟子们大多是传统工匠出身,对现代工艺理念颇为陌生。一名锻造师傅忍不住质疑:“堂主,这样的改造会不会画蛇添足?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锻造的。”王曦没有反驳,而是亲自演示改良后的锻造炉:“你看,改良后的炉子能精准控制温度,熔矿时间缩短一半,而且塑形环节使用模具,能保证每件兵器的规格一致。”她启动装置,矿石在炉内快速熔化,倒入模具后迅速冷却,再经过淬火、打磨,一把锋利的玄铁剑很快便打造完成。
锻造师傅拿起玄铁剑,掂量着重量,试了试锋利度,眼中露出惊讶之色:“没想到效率这么高,质量还这么好!”王曦笑了笑:“传统工艺有其精髓,但我们可以用现代理念优化流程。接下来,我们还要打造标准化的箭矢、盾牌、防御器械,同时建立物资储备台账,实现按需取用,避免浪费。”
工堂的改造有条不紊地推进。王曦带领弟子们设计制造了一系列模具,用于批量生产箭矢、矛头、弩机等部件;改良了破邪弩的结构,增加了射程与威力,同时减轻了重量,便于携带;还打造了可组装的防御工事模块,战时能快速搭建起屏障。“这些模块采用榫卯结构,无需钉子,组装方便,而且材质是加厚玄铁,能抵御强弓硬弩的攻击。”王曦向林佑溪展示着成品,“我们还建立了物资管理系统,每一件器械都有编号,领用与归还需登记,确保账实相符。”
林佑溪看着药堂炼制的一排排丹药与工堂打造的精良器械,心中十分欣慰:“章尘、王曦,你们做得很好!药堂与工堂是青云阁的左膀右臂,如今药材充足、医术初成、器械精良、物资有序,我们应对外敌的底气更足了。”
章尘拱手道:“盟主过奖。药堂已成功炼制出活血丹、解毒丹、破邪散三种基础药剂,后续将研发针对幽冥邪功的特效药;同时整理出了鬼医门的‘急救手册’,发放给各堂弟子,提升应急救治能力。”
王曦补充道:“工堂已批量生产出玄铁剑五百柄、破邪弩两百架、箭矢一万支,以及五十套防御模块;作坊的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了三倍,物资储备能满足两千人三个月的作战需求。”
然而,就在青云阁稳步发展之时,一场潜在的危机悄然降临。这日,药堂弟子在整理药材时,发现一批刚收购的甘草中混入了一种罕见的毒草“断魂草”,外形与甘草极为相似,若不慎入药,后果不堪设想。“堂主,这批甘草是从江南药材商那里收购的,没想到会混入断魂草。”弟子神色慌张地禀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