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 > 第45章 雷动前夕

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 第45章 雷动前夕

作者:逍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3 22:45:00

李捕头将张团练的异常动向禀报吴知县后,如同石沉大海,一连数日,县衙毫无动静。吴知县依旧每日升堂理事,处理些鸡毛蒜皮的诉讼,对李捕头呈上的、关于张团练私调粮草、接见不明人物的密报,只是随手搁置一旁,不置可否,甚至有意无意地敲打李捕头,让他莫要多管闲事,专心缉捕盗贼,维护街面治安。

这种刻意的忽视与压制,反而让李捕头心中最后一丝幻想彻底破灭。他清楚地意识到,吴知县选择了装聋作哑,甚至可能已经与张团练达成了某种默契,准备牺牲掉他这个小卒子来换取暂时的安宁。恐惧与不甘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内心。

与此同时,乔郓哥带来的城外消息也越来越令人不安。西山方向确实有军队拉练的痕迹,但规模似乎远超寻常,而且戒备森严,禁止寻常百姓靠近。乱葬岗附近,那些鬼祟的生面孔依旧偶尔出现,似乎在确认着什么。更让武松警觉的是,乔郓哥无意中听到两个喝醉的兵卒闲聊,提及“大人物要来”、“清河县要变天了”之类的醉话。

山雨欲来的压抑感,越来越浓重地笼罩在清河县上空。寻常百姓或许尚未察觉,但嗅觉灵敏之人,已能感受到那平静水面下汹涌的暗流。

武松的身体在潘金莲的精心照料和他自身顽强的意志下,恢复得极快。左臂虽不能恢复如初,但已能胜任日常动作,只是发力时会隐隐作痛,无法再承受高强度的劈砍格斗。左肋的伤口基本愈合,新生的皮肉还显粉嫩,但内里筋骨已无大碍,不影响他施展大部分武艺。他的脸色恢复了往日的红润,眼神更加深邃内敛,整个人如同经过烈火淬炼的精钢,少了几分外露的锋芒,却多了几分沉浑厚重的力量。

这一日,他独自在院中缓缓练习着一套拳法,动作并不刚猛,重在调理气息,活动筋骨。阳光照在他沉稳的身影上,竟有几分非凡的气度。

潘金莲从外面回来,脸色凝重,手中捏着一方素帕,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叔叔,”她走到武松身边,声音压得极低,“我方才去给大郎抓药,在药铺外……看到了张团练府上的管家,他似乎在和掌柜的低语,我隐约听到……‘药材要足量’,‘尤其是金疮药和解毒散’,‘过几日有大用’……”

金疮药!解毒散!有大用!

武松缓缓收势,眼中寒光乍现。张团练如此大量准备疗伤和解毒之物,绝非为了寻常操练损耗!他是在为一场预期的、可能见血的冲突做准备!

“看来,他快要按捺不住了。”武松声音冰冷,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

“我们该怎么办?”潘金莲忧心忡忡,“李捕头那边似乎靠不住,吴知县又……”

“靠不住,便逼他靠得住。”武松打断她,语气决绝,“是时候,给这潭死水,投下一块石头了。”

他转身走进病房,从床榻下的暗格里,取出了那个一直未曾动用的、装着血衣碎布的空匣子。他凝视着这个曾被他当作“遗物”交给潘金莲的木匣,目光复杂。

“嫂嫂,”他看向潘金莲,“你可知,当初我为何独独留下这个空匣,让你去寻吴知县?”

潘金莲看着那空匣,想起那夜武松决绝赴死的神情,心中一痛,摇了摇头。

“因为它空。”武松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惊人的力量,“空,便意味着无限可能。吴知县当时以为里面是我的遗物,是控诉西门庆的证据。但现在,它可以变成别的……比如,张团练私通山匪、意图不轨的密信,或者……他与东京某些人往来、可能危及吴知县自身地位的把柄。”

潘金莲瞬间明白了武松的意图——伪造证据,借刀杀人!他要利用吴知县对自身权位的贪恋和对张团练的恐惧,逼他不得不对张团练动手!

“这……太冒险了!”潘金莲心惊,“若被识破……”

“不会识破。”武松肯定道,“吴知县此刻如同惊弓之鸟,他需要的不是一个确凿无疑的铁证,而是一个能让他下定决心、说服自己甚至说服上面,对张团练动手的‘理由’。这个空匣,加上李捕头之前提供的那些零碎情报,足以在他心里种下一根刺,一根让他寝食难安的刺!”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酷:“而且,我们不需要他真的完全相信。只需要他因此对张团练产生更深的忌惮,甚至主动去调查、去限制张团练,这就够了。只要他们之间产生裂痕,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这便是武松的谋略,不再是单纯的武力对抗,而是利用人性弱点,驱虎吞狼,搅动局势,于乱中取胜。

“那……这‘密信’或‘把柄’,该如何写?由谁去送?”潘金莲问道,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必须万分谨慎。

武松沉吟片刻:“内容不能太具体,要含糊其辞,指向明确却又抓不住实处。就写‘西山之会,兵马已备,只待东风’、‘东京来信,催促甚急,恐迟则生变’、‘县尊之位,恐非安枕’之类。笔迹要找绝对可靠之人模仿,不能出自你我之手。”他看向潘金莲,“至于送去的人……乔郓哥年纪小,不易引人注意,但此事过于凶险,不能让他去。”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潘金莲身上,带着一丝询问,也带着沉重的托付。

潘金莲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我去。”

武松瞳孔微缩,断然道:“不行!太危险!若被张团练的人发现……”

“正因危险,才更需我去。”潘金莲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是妇人,出入县衙后宅,以感谢知县夫人往日关照为由,比男子更方便,也不易惹人生疑。我会小心,绝不会让人抓住把柄。”

她知道,这是整个计划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环。但她更知道,武松需要坐镇中枢,统筹全局,不能轻易涉险。而她,早已不是那个只能依附于人的弱质女流。

武松死死盯着她,看着她眼中那片沉寂如水的坚定,心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他发现自己似乎总是在将她推向最危险的前线,从茶坊到张府,再到如今的县衙。每一次,她都义无反顾。

良久,他重重吐出一口气,声音沙哑:“……好。但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若事不可为,立刻放弃,我们从长计议。”

“我明白。”潘金莲点头。

当夜,一封笔迹模仿自某个已被张团练清理的、原西门庆麾下账房先生的“密信”,被小心地封入那个空木匣中。信的内容如同武松所设计,语焉不详,却处处指向张团练的“不臣之心”和对吴知县地位的威胁。

第二天一早,潘金莲仔细梳妆,换上一身略显庄重却不失素雅的衣裙,提着一盒寻常的点心,以感谢吴知县夫人往日对武大郎案件的“关照”为名,来到了县衙后宅。

她神态自然,言辞恳切,与知县夫人寒暄了几句家常,又适时地流露出对武松伤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在告辞之时,她仿佛才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那个用布帕包裹的木匣,递给知县夫人身边的丫鬟,轻声道:“这是妾身偶然所得的一件旧物,似是……与前番西门庆案有些关联,妾身留着也无用,反而心惊,烦请夫人转交县尊大人,或许……能助大人明察秋毫。”

她话说得含糊,态度却十分恭谨,将一个偶然得到证据、心中害怕、又不敢隐瞒的弱女子形象扮演得淋漓尽致。

知县夫人不疑有他,只当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随口应下,便让丫鬟收了起来。

潘金莲福身告辞,走出县衙后宅时,后背已被冷汗湿透。她知道,石头已经投下,涟漪即将荡开。

能否搅动这潭死水,引发雷霆风暴,就看吴知县如何解读这匣中之物了。

投石问路,以虚击实。人心为棋,步步惊心。雷动之前,是死寂的压抑,亦是爆发的前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