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雪狩猎知青岁月 > 第9章 鸿沟悄然生

风雪狩猎知青岁月 第9章 鸿沟悄然生

作者:二七塔下胶底布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44:05

在老校长陈启明的极力举荐和奔走下,又经过公社教育干事的简单考察,林墨和丁秋红这两位有着高中学历的知青,就被正式安排进了靠山屯小学,成为了屯子里备受尊敬的代课老师。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可以脱离繁重且不熟练的农业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除了能按知青标准领取国家定量口粮外,每人每月还能额外拿到津贴,丁秋红五块,林墨七块,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消息传来,知青中间的反应可谓冰火两重天。

熊建斌(熊哥)是真心实意地替他们高兴。他听到消息后,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找到林墨,用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使劲拍着林墨的肩膀,嗓门洪亮:“好小子!行啊!我就知道你这脑瓜子好使,当老师正合适!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能教娃娃们识字,这是积德的大好事!还有丁秋红同志,也好!你俩这就算是在这旮旯站稳脚跟了!晚上咱们得想法子庆祝庆祝!”他的喜悦纯粹而直接,带着一种大哥般的豁达和义气。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熊哥这般想。

王娟听到消息时,正和另一个女知青李卫红在收拾那间破旧的仓房。她手里的抹布一下子掉进了水盆里,溅起一片水花。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嘴角向下撇着,眼神里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周围的人听到:“哟,还是人家运气好啊。这刚来几天,就攀上高枝儿了。咱们呐,就得在这土坷垃里刨食的命喽。”话里的酸味几乎能溢出来。她想起自己一路上对丁秋红的照顾,此刻却觉得像是被比了下去,心里堵得慌。

孙志海则推了推他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嫉妒和不平。他阴阳怪气地对旁边的张建军说:“啧啧,这运气来了真是挡不住。又是打死猫妖立功,又是当老师拿工资……看来这有胆子‘夜闯闺房’的人,就是不一样啊。”他刻意提起那晚林墨和丁秋红共处一室的事,语气暧昧,试图给两人的事蒙上一层别样的色彩。

而当他们又听说,因为学校那两间杂物室已经收拾出来,林墨和丁秋红作为唯二的住校老师,竟然可以一人住一间相对独立的“宿舍”时(虽然简陋无比,但相比五人挤仓房已是天壤之别),这种嫉妒和不满更是达到了顶峰。

“啥?一人一间房?”王娟的声音陡然尖利起来,“咱们五个人挤在这漏风的破仓库里,他们倒好,跑去住单间了?这……这也太特殊化了吧!”她觉得自己和林墨、丁秋红一样是来自北京的女知青,凭什么待遇差这么多?

孙志海更是冷笑连连:“呵,这下好了,一个‘猫妖英雄’,一个‘丁老师’,可是彻底跟咱们这群‘泥腿子’划清界限了。以后见面,是不是还得鞠躬问好啊?”

相比之下,另外两位知青张建军和李卫红虽然也有些羡慕,但反应则平淡许多,只是默默消化着这个信息,继续为眼前的生计发愁。

接下来,剩下的五位知青,开始了真正“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他们跟着社员们一起上工,刨粪、送粪、学着用笨重的农具翻整冻土……每一天都是对意志和体力的极限考验。

工分是他们生存的核心。一个壮劳力(最高标准)干满一天最多能拿10个工分,女知青和半大孩子则要少一些,可能只有7-8个工分甚至更少。而且,农活分三六九等,技术性强、最累的活工分最高,他们这些新手往往只能干些边角碎活,拿不到满分。一个工分值多少钱(或多少粮)取决于年底生产队的收成和决算,年头不好时,一个工分可能只值几分钱甚至更少。

口粮更是紧紧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国家给知青定的口粮标准(原粮)大约是每月三十多斤,但这需要他们用自己挣的工分折算成钱和粮去“买”回来!如果工分挣得少,年底决算时可能不仅分不到钱,还要倒欠生产队的口粮钱!这三十多斤原粮(玉米、高粱、小米等)磨成面或米,再去掉麸皮杂质,真正能进肚的其实根本没多少。对于每天从事重体力劳动、肚里缺油水的年轻人来说,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饿肚子是常态。喝进肚里能照见人影的稀粥、剌嗓子的窝窝头、用盐水煮的土豆萝卜,就是他们日常的伙食。那种饥饿感,是刻在那一代人骨子里的共同记忆。

屯里把队部旁边闲置的两间旧仓房简单收拾了一下,盘了两个对面炕,男一间女一间,让他们五个人挤在一起住。又给他们配了一口旧铁锅和几个碗盆,意味着他们需要自己开火做饭。这对于一群从未独立生活过的半大孩子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下工后早已筋疲力尽,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挑水、砍柴、烧火、琢磨怎么把有限的粗粮做出能下咽的食物。

而另一边,老校长陈启明心疼林墨和丁秋红这两个“文化苗子”,又感激林墨为民除害,更怕他们自己开火吃不好影响教学,几乎天天强硬地要求他俩来自家吃饭。校长老伴也是个善良的东北妇女,总是想方设法在粗粮野菜里多滴几滴油星。

林墨和丁秋红过意不去,坚持要把自己的全部定量口粮和粮票都交给校长老伴。校长老伴推辞不过,最后也只能收下,但心里却更是把这两个懂事的孩子当成了自家人,饭菜里偶尔也能见到一点难得的荤腥,有时候是自家鸡下的宝贝得不得了的蛋,又或许是偶尔换来的一点肉皮。

这种待遇上的差异,像一条无形的鸿沟,开始悄然横亘在七名知青之间。一边是相对安定、能吃饱饭、受人尊敬的教师生活;另一边是日复一日的艰苦劳作、饥饿的肠胃和拥挤的居住环境。猜忌、嫉妒、委屈、还有那么一点点忿忿的恨……在破旧的知青仓房里暗自滋生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