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雪狩猎知青岁月 > 第28章 死亡的阴影

风雪狩猎知青岁月 第28章 死亡的阴影

作者:二七塔下胶底布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44:05

虽然日历已经翻过了立春,甚至惊蛰都已过去,但对于地处北纬五十度上下、紧挨着兴安岭余脉的靠山屯来说,春天,更像是一个存在于字典里的苍白词汇,而非一种真切的体感。北大荒的天气依旧是“齁冷齁冷”的,所谓“冻人不冻水”,白天太阳底下或许能见到些许冰雪消融的湿气,但一到早晚,寒风依旧像浸了冰水的刀子,能轻易割透人们单薄的棉衣,直刺骨髓。

真正的严寒或许稍退,但另一种更深、更绝望的寒冷,却弥漫在屯子的每一个角落,攥紧了每一个人的心——那就是春荒。

1968年的收成本就只是勉强糊口,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消耗,家家户户那点可怜的存粮早已见了底。粮囤空了,米缸空了,连老鼠钻进仓房都只能饿得吱吱乱叫,悻悻而去,还得小心自己被逮住成了人类嘴里的荤腥。所谓的“青黄不接”,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地去岁的黄早已被吃干抹净,而今年的青苗,还远远在地平线下挣扎,看不到半点绿色的希望。

屯子里的人,尽管在生产队的组织下,顶着依旧凛冽的寒风,拼着命地在田地里劳作,刨粪、送粪、用沉重的镐头试图敲开尚未完全解冻的土地,准备春播。但沉重的体力劳动,需要的是充足的食物热量来支撑。而他们的胃里,除了清得能数出米粒的照影粥、拉嗓子的糠麸窝头、还有那些嚼不烂的干菜帮子和冻土豆之外,几乎空空如也。

饥饿,是春荒最直接、最可怕的酷刑。

男人们沉默地劳作,但眼神空洞,动作因为乏力而显得迟缓。他们的额头上冒出的不是热汗,而是虚汗。稍微干点重活,就眼前发黑,心慌气短。女人们则更加憔悴,她们不仅要承担劳动,还要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把极其有限的一点口粮,变着花样做得“看起来”多一点,能让老人和孩子多吃一口。很多人家已经开始“一天两顿粥”,甚至“一天一顿稠粥”,只是为了能撑得更久一点。

孩子们失去了往日的活泼,他们面黄肌瘦,穿着破旧的棉袄,像一个个小老头小老太太,安静地蹲在墙角晒太阳,因为活动会消耗体力,会饿得更快。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了属于孩童的光彩,只剩下对食物的本能渴望。偶尔有谁家孩子因为极度饥饿而发出的微弱啼哭声,像针一样扎着大人们早已麻木的神经。

“代食品”成了救命稻草,也见证了荒年的残酷。

为了填补肚子的空虚,一切能入口的东西都被搜寻出来。去年秋收时遗落在田里的干瘪土豆、萝卜缨子、玉米芯被磨成粉掺进粮食里(如果能称之为粮食的话)。榆树皮被剥下来,捣烂,过滤出一点点黏糊糊的淀粉。刚冒出头的野菜芽,甚至某种苦涩的草根,都成了争抢的对象。这些东西吃下去,只是勉强撑起肚皮,几乎没有营养可言,反而可能因为难以消化导致腹胀、便秘,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死亡的阴影,并非遥不可及。

屯子里最脆弱的老人们,开始熬不住了。他们往往默默地把本就少得可怜的食物,更多地让给儿孙,自己则蜷缩在冰冷的炕上,靠着一点点意志力和生命的余烬苦苦支撑。偶尔传来的某家老人“走了”的消息,并不会引起太大的轰动,人们只是沉默地、麻木地接受着,仿佛那只是春荒背景下一种必然的、无声的告别。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不是嚎啕大哭,而是一种更深沉的、令人窒息的悲凉。

人心,在极度匮乏下经受着考验。

虽然大多数社员依旧保持着朴素的互助,比如谁家实在揭不开锅了,邻居可能会省出一碗稀粥接济一下。但为了生存,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事情也开始悄然发生:自留地里那点刚露头的菜苗可能一夜之间被偷个精光;为了一点点能入口的东西,平日里和善的邻居也可能发生激烈的争吵。信任变得脆弱,眼神中除了饥饿,也多了一丝警惕和防备。

这就是这个时候黑河地区兴安岭脚下一个小屯子的春荒。它没有战火硝烟,却同样残酷;它不见血光刀兵,却同样能无声地吞噬生命。它带来的不仅是肌体的饥饿和死亡,更是对生存意志的无情磨蚀,是一种深陷其中、看不到尽头、令人从心里感到“拔凉拔凉”的绝望。

王娟、孙志海他们这些知青,也同样深陷在这片巨大的、令人窒息的饥荒阴影之中,感受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而这种绝望的环境,往往会成为滋生更极端情绪和行为的温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