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雪狩猎知青岁月 > 第168章 冰河铁骑再启程

林墨缓缓放下了筷子。他脸上依旧没有什么激烈的表情,但那双看向父母兄嫂的眼睛里,最后一丝属于家人的温度,也仿佛随着这句话而彻底冷却、消失了。他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像是自嘲,又像是彻底的了然。

他没有看气得脸色发青的熊哥,也没有看一脸担忧的李卫红,只是目光平静地、逐一看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哥哥,以及那位未来的嫂子。

“爸,妈,哥,嫂子。”他的声音清晰地响起,不带丝毫怒气,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在北大荒,是苦,是危险,甚至几次差点回不来。但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我作为一个知青,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经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钱和东西,我刚才已经说了,都是辛苦所得,也用在了该用的地方。就不劳爸妈和哥嫂操心了。”

然后,他的目光转向王娟娟和林雄,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关于这个院子……我虽然不在,但组织上会给我经管着,你们要想住也可以,但得我打个报告给知青办和街道……”

林墨淡淡地说完,不再看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的兄嫂,转而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对着熊哥父母、张建军父母和李卫红父母,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温和与尊重,“熊叔,张叔,李阿姨,还有各位,我们马上要回去了,我敬大家一杯。”

说罢,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这一番话,既明确拒绝了对个人财产的觊觎,更堵死了他们想侵占房子的企图。

熊哥父亲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大声附和:“好!小墨你放心!我听狗熊说你也谈对象了,你那房子是用来做新房的吧……”

张建军父亲和李卫红母亲也纷纷表态:

“是啊林墨,你放心回去,家里有我们呢!”

“这孩子,真不容易……”

“你对象叫丁秋红对吧?听说可漂亮了……”

林父林母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林雄和王娟娟更是尴尬,再也说不出话来。他们精心策划的试探与逼问,在林墨这番不卑不亢、软中带硬的回应下,没有达到目的。

这场本该温馨感人的团圆饭,最终在不欢而散的阴霾中草草收场。林家人几乎是灰溜溜地率先离开,连基本的告别都显得仓促而狼狈。

而林墨,在送走其他三家真诚关切的长辈后,回到暮色渐深的小院里。晚风吹拂,带着初夏的微凉,却吹不散他心头的冰冷与失望。

林墨知道,他与那个所谓的“家”,最后的温情面纱,也在这场饭局中被彻底撕碎了。从此,北京这座城市,除了这处需要他坚守的院落,再无更多值得留恋的“家”的温暖。

北大荒,那片充满艰难险阻却也相对纯净的土地,那个由战友和淳朴乡亲组成的“家”,才是他此刻真正的心之所向。

一九七0年的初夏,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热烈的政治氛围中。长安街上红旗招展,到处张贴着“向先进典型学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标语。在这片红色浪潮中,林墨等四人的事迹已经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成为无数知识青年追捧的榜样。

熊建斌这些天可谓是春风得意。他们父子俩走在北京街头,总能引来羡慕的目光。熊老爹逢人便说:“我家建斌在东北那可是立了大功的!”那份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熊哥也因此成了他爸厂里的红人,连厂长见了他都要客气地打招呼。

张建军和李卫红则被塑造成了“革命爱情”的典范,他们的故事被文艺工作者编成了话剧,在各大厂矿巡回演出。每当演到李卫红不离不弃照顾受伤的张建军时,台下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感动的抽泣声。

唯独林墨,始终没有回那个对他来说冰冷无情的家。

他不愿面对那个只偏爱兄长的家庭,对他冰冷无情的家。然而在临行前,他特意去张阿姨家道别:“阿姨,我们要回去了!谢谢您和叔叔、丽丽帮我张罗房子的事情……”

张阿姨夫妻拉着他:“小林,回去之后照顾好自己!”

林墨又拿出一个信封:“这里有200块钱,麻烦您交给我爸我妈……”

张阿姨接了过去,长长叹了一息。

张阿姨家的小女儿向林墨出示他送给的狼牙吊坠:“小林哥哥,自从有了这个,我再也没有做过噩梦!”

张丽丽因为和林墨的哥哥在一个厂上班,对他家的事情比较门清,她借着送林墨的由头,出了门后才说:“你妈你爸来过我家,说让她们劝劝你帮助他们过好日子……我爸我妈都没有应承!”

——这家人都是人间清醒。

返程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天清晨,知青办门前热闹非凡。市革委会特意派来了代表送行,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群众,想要一睹英雄的风采。

美式吉普车旁,其他三个人忙着往车里塞行李。后备箱里装满了北京特产:茯苓饼、蜜饯、二锅头,还有家人塞的各种吃穿用品。

“好家伙,这都快塞不下了!”熊哥一边用力压着行李,一边嘀咕,“我妈这是把半个供销社都搬来了吧?”

李卫红细心地将一个包裹放在最上面:“这是我妈特意给建军做的棉袄,东北天冷,得多穿点。”

张建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阿姨太客气了,我这都好了。”

林墨最后一个上车,他的行李最简单,只有一个背包和一个手提箱。但细心的张丽丽发现,他的手提箱里装着几本厚厚的农业技术书籍。

“小林,回去还要继续学习啊?”张丽丽忍不住问道。

林墨点点头:“**教导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在黑土地上学到的知识,将来总会有用的。”

在人群的欢送声中,吉普车缓缓启动。车窗外,张阿姨抹着眼泪,张叔叔则大声叮嘱:“小林,常来信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