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雪狩猎知青岁月 > 第155章 海棠树下藏秘辛

接下来的两天,林墨一边安顿行李,一边仔细勘察这座老宅。东厢房的青砖地坪有几处已经松动,踩上去发出轻微的晃动声;西厢房的墙壁敲击时传来空洞的回响,显然内部已经出现了空鼓;屋顶的瓦片间,几株顽强的杂草在风中摇曳,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最让林墨在意的,还是那棵海棠树。每到夜深人静时,他总能在朦胧的月光下,看见树影婆娑中似乎隐藏着什么。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常常在树下驻足良久,试图解读这份神秘的感应。

五月,已是夏初,变故发生在一个突如其来的雨夜。

狂风呼啸着卷过庭院,闪电如银蛇般撕裂夜空,惊雷在头顶炸响,震得窗棂嗡嗡作响。林墨从睡梦中惊醒,透过窗纸的缝隙,他清晰地看见一道刺目的闪电直劈而下,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轰隆!

那一瞬间,整座房子都在颤抖。林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院中那棵海棠树。

天刚蒙蒙亮,雨势渐歇,林墨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出。眼前的景象令他倒吸一口凉气:海棠树一根粗壮的枝干被雷电生生劈断,凄惨地垂落在地,露出内部被烧焦的木质。断裂处形成一个狰狞的伤口,雨水正顺着树干缓缓流淌,混合着焦糊的气味,在清晨的空气中弥漫。

林墨站在雨中,望着这惨状,心里五味杂陈。这棵树见证了这个家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如今却遭此劫难。他想起陈老先生临走时依依不舍的眼神,想起自己许下的要好好爱护这个院落的承诺,一阵愧疚涌上心头。

雨停后,林墨取来铁锹,准备清理断枝、培土固根。就在他小心翼翼地挖开树根旁的泥土时,铁锹忽然的一声触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他起初以为是石块,但仔细看去,发现断裂的树干中心那个树洞居然被雷劈开了,洞口被多年的苔藓和泥土遮掩,若不是这次雷击,恐怕永远都不会被注意下边暗藏玄机。

好奇心驱使他伸手探入树洞,指尖触到了一个冰凉坚硬的物体。他费力地摸索着,发现那是一个用油布严密包裹的铁盒,深深地卡在树洞的深处。林墨不得不回屋取来工具,小心翼翼地扩开树洞,这才将那个沉甸甸的铁盒取了出来。

铁盒表面已经布满了锈迹,但依然能看出做工的精良。盒盖上挂着一把老式的铜锁,锁身已经锈死。林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用工具将锁撬开。当他掀开盒盖的瞬间,一股陈年的墨香扑面而来。

盒内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本泛黄的线装古籍和几个精致的紫檀木盒。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本线装书,只见封面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陈氏宗谱》四个大字。书页已经发黄脆化,轻轻一翻就会发出细微的碎裂声,显然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林墨在灯光下一页页仔细翻阅。族谱中用工笔小楷详细记录了这个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二百余年的血脉传承、家训家规。更让他震惊的是,族谱中还夹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和文件,清晰地显示这个家族在抗战期间曾秘密资助过抗日武装,为前线输送了大量药品和物资。其中一张收据上还清晰地写着收到陈府捐赠盘尼西林五十箱的字样,落款是八路军某部后勤处。

怪不得这家人能平安离开……林墨喃喃自语,心中涌起深深的敬意,原来是对革命有功之人啊!

次日一早,林墨立即将这些珍贵的物件仔细包好,匆匆去找张丽丽。

丽丽,能麻烦你尽快联系一下陈老先生吗?我发现了些他家的传家之宝,非常重要。林墨郑重地将油布包递过去。

张丽丽打开包裹,看到那本泛黄的族谱时,顿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天哪!这不是陈厂长家找了几代人的族谱吗?听说他爷爷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说这是陈家的根!我这就想办法联系!

幸运的是,陈老先生因手续问题尚未离开广州。得知消息后,他连夜乘坐最快的火车赶回北京。当他在招待所的房间里看到完好无损的族谱和传家宝时,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顿时老泪纵横,双手颤抖地抚摸着泛黄的书页,仿佛在触摸着祖先的脉搏。

陈老先生颤抖的双手紧紧握住林墨的手,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冰凉却有力,仿佛要将毕生的感激都传递过来。老人的眼镜片上蒙着一层水汽,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

林同志,太感谢你了……这……这件宝贝……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我曾祖父是冒着生命危险将它藏起来的啊。

老人陷入回忆,声音渐渐平静却更显深沉:那时候,洋鬼子在城里烧杀抢掠,我曾祖父眼看着祖宅就要不保,连夜把这本族谱和几件最重要的传家宝藏在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后来局势平定,才说明传承藏匿之地,可到我太爷这里,鬼子破城!他老人家因为了惊吓,突然中风一病不起,口不能言,临终前只含糊地说了个字……

陈老先生用袖口擦拭了一下眼角:这成了我们陈家几代人的心病。我祖父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说这是陈家的根,绝不能丢在我这一代。我父亲更是找了一辈子,把老宅的每一寸地都翻遍了,就是没想到会藏在海棠树的树洞里。

他轻轻抚摸着那本泛黄的《陈氏宗谱》,仿佛在触摸着祖先的脉搏:这上面记录的不只是我们陈家的血脉传承,更是一个家族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你看这里,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这是我曾祖父的亲笔批注,记载着光绪年间他在江南为官时,如何赈济灾民、兴修水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