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风雪狩猎知青岁月 > 第141章 荣归惊动四九城 典型旌旗满京华

还有一件事:靠山屯现在有辆只有林墨会开的美式吉普,这家伙马力大、轮辐宽,再不好的路况都如履平地……鉴于黑豹带领大家起获了敌特藏匿的大量高爆炸药……这个功劳巨大,但生怕引起恐慌,不但不能以此为由表彰,甚至说都不能说,一师也算是破了个大例:同意他们一行人开车回京,并以“军事任务”的名义给林墨开了张介绍信:

各兄弟部队及军需保障单位:

兹有我部执行特殊军事任务小组一行,现需驾驶美式威利斯吉普一辆(车牌:军xxxx),前往北京方向执行任务。为我单位完成本次任务之重要保障。

该任务小组组长林墨同志,为我部特别指定驾驶员,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望沿途各兄弟部队、兵站、军需供应部门及友邻单位,本着“全军一盘棋,天下解放军是一家”的革命协作精神,依规为该车提供必要的燃油补充及基本粮秣保障。

另:林墨、熊建斌同志各执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支,子弹若干,以兹安全保证。

……

也就是说,这来回的油料、食宿自有“相关部门”供应!

并给首都知青办发了通报。

可把几个人高兴坏了。

出发的那天清晨,朝阳初升,霞光万道。知青们背着行囊,在屯口集合。老队长带着全体社员前来送行,场面十分隆重。

那辆美式吉普就停在土路上,车辆威猛。

“同志们,你们这次回家探亲,是组织的关怀,也是你们的荣誉!”老队长声音洪亮,“希望大家牢记**的教导,‘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回家后不要忘记贫下中农的嘱托,按时返回工作岗位!”

“保证完成任务!”知青们异口同声地回应,声音在晨曦中格外响亮。

要说美中不足,就是丁秋红不能和他们同行。

她的父母都在这边劳动改造,北京的家空无一人。

一九七零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具政治热度。阳光洒在**城楼的金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长安街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牌在春风中伫立,广播里不时传来激昂的社论声音。这是一个需要英雄、也在不断塑造英雄的时代。

四月的一个早晨,北京市知青办公室主任李建国皱着眉头翻阅着刚从黑龙江发来的内部通报。当他看到关于王娟、孙志海投敌叛国的内容时,脸色越发阴沉,手中的茶杯重重顿在桌上。

“败类!真是知识青年队伍的败类!”李建国愤慨地对副主任说道,“**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为了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不是让这些人去当叛徒的!”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几个负责人面面相觑,脸上都带着难堪。作为主管全市知识青年工作的部门,出现这样的反面典型,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就在这压抑的气氛中,通讯员小赵又送来一份新文件:“主任,黑省又发来通报,这次是好事!”

李建国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最后甚至露出了笑容:“好!好!这才像话!这才是我北京知识青年应有的风采!”

通报详细记述了林墨、熊建斌、张建军、李卫红四位知识青年在靠山屯的突出表现: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勇追敌特,不畏艰险猎獾取药救治战友,坚定地与叛国分子作斗争……

“立即整理材料,上报市革委会!”李建国激动地指示,“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正面典型!**教导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正是需要这样榜样的时候!”

消息传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主管文教卫的副主任当即批示:“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是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成功典范!要抓住这个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劢。”

于是,一场典型的塑造工程迅速启动。

市知青办组织了专门写作班子,精心打磨四位知识青年的先进事迹。笔杆子们绞尽脑汁,将他们的故事写得既生动又符合政治要求:

“林墨同志面对凶残的敌特分子,临危不惧,充分展现了**时代青年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熊建斌同志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党对**怀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在与敌特斗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敢和智慧……”

“张建军同志在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宁可冻死也不向敌人低头,体现了革命青年钢铁般的意志……”

“李卫红同志不离不弃照顾受伤战友,展现了革命同志间深厚的阶级情谊……”

这些材料被迅速印刷成册,分发到各个单位。很快,北京的工厂车间、学校教室、机关办公室,到处都在组织学习这四位知识青年的先进事迹。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的蝴蝶效应有多大……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北京各大中学校。五四青年节将至,正愁没有新鲜素材的学校领导如获至宝,纷纷邀请四位知青前去做报告——尽管他们人还在返京的路上。

“同学们,我们要认真学习林墨等同志的先进事迹,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各个学校的广播里反复播放着类似的号召。

接着是各大厂矿企业。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自然不能落后于知识青年。钢厂、汽车厂、铁路局等大型企业纷纷发出邀请,希望四位知青能够到厂里与工人们交流。

“工人阶级要领导一切,但首先要向先进典型学习!”这是厂矿领导们的普遍认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部队系统也对这件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北京军区某部甚至派人到市知青办,详细了解林墨等人与敌特斗争的具体过程,打算将其作为侦察兵训练的辅助教材。

“军队与人民鱼水情深,军队也要学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来联系的军官如是说。

文艺界也不甘落后。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导演找到市知青办,表示想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人民艺术剧院的编剧则打算创作一部话剧;甚至还有作家建议将其写成小说,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成果”……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终于进了城。

按照地址把另外三个人一一送回家,林墨自己却没地方去了。

——他再也不愿意回去看父母的冷言冷语了。

张阿姨家可以去看看,但住在那里就不方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