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29章 金针渡厄

神医胡老扁 第29章 金针渡厄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花厅那场暗藏机锋的“叙话”之后,县衙上下对胡老扁的态度,维持着一种表面的恭敬,实则监视更严密了几分。胡老扁心知肚明,王文元已将他视为必须牢牢掌控在手中的筹码,既要用他的医术维系夫人性命,也要防范他成为苏家或其他势力介入的桥梁。他如同被困在琥珀中的飞虫,看似被妥善珍藏,实则生机渺茫。

然而,胡老扁并未坐以待毙。他一面继续精心为王氏诊治,一面暗中观察,寻找着这官衙牢笼的薄弱之处。那日瞥见的萱草,给了他一丝灵感。《本草纲目》载,萱草根(即黄花菜根)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之效,但若大量鲜用,亦有小毒,可致人腹泻。他自然不是要用此害人,而是由此想到,或许可以利用某些药性,制造合理的“意外”,为自己创造机会。

但这需要时机,更需要一个能让他行动而不被立刻察觉的环境。

契机,竟来自于王夫人病情的突然变化。

这日深夜,胡老扁已歇下,忽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门外是王夫人身边那个最得力的婆子,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恐:“胡先生!快!夫人她……她突然厥过去了!浑身冰冷,怎么叫都不醒!”

胡老扁心中一沉,立刻披衣提箱,快步赶往“静心斋”。

房内烛火通明,一片混乱。王夫人直接挺躺在榻上,面如金纸,唇甲青紫,气息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四肢厥冷如冰。几个丫鬟婆子乱作一团,哭声一片。王文元也闻讯赶来,穿着寝衣,脸色铁青,见到胡老扁,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声道:“胡先生!这……这是怎么回事?晚间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胡老扁顾不上行礼,立刻上前诊脉。一搭之下,心中更是骇然!脉象微细欲绝,沉伏难寻,已是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亡阳”危候!这与他连日来诊得的阴虚血热之象截然相反,乃是病情骤然逆转,直趋险境!

“今日夫人的汤药可曾服下?饮食可有异常?”胡老扁疾声问道。

婆子哭着回道:“药是按时服的,饮食也如常,就是……就是睡前说心里烦闷,喝了一小盏冰镇的酸梅汤……”

冰镇酸梅汤!胡老扁瞬间明了。王夫人久病阴虚,体内本有虚火,看似喜凉,实则脾胃虚弱,中阳不足。白日服用他开的滋阴清热、兼有化瘀之力的汤药,已是调动了体内残存阳气去攻伐痼疾,身体正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夜间再骤然饮用寒凉之物,如同将一点残火直接浇灭,导致虚阳浮越,阴寒内盛,故而瞬间厥逆!

此乃用药期间不慎调摄引发的“阴阳离决”之危证!比单纯的“干血劳”要凶险十倍!

“是寒邪直中,阳气暴脱!”胡老扁断然道,“寻常汤药恐缓不济急,需立刻用灸法回阳救逆!”

他立刻打开药箱,取出随身携带的极品艾绒。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防,急令丫鬟解开王夫人胸前衣襟,暴露神阙(肚脐)、关元、气海等穴。他用笔蘸墨,快速点穴定位,然后将艾绒捻成鸽蛋大小的艾炷,置于盐上,放在神阙穴中,引火点燃!

同时,他取出最长的毫针,取穴百会(位于头顶,为诸阳之会)、人中(督脉要穴,苏厥开窍)、内关(强心复脉)、足三里(健运脾胃,扶助正气),施以重刺激的补法,尤其是百会穴,他用的是“烧山火”手法,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激发阳气!

房间内鸦雀无声,只有艾绒燃烧发出的细微噼啪声,以及胡老扁沉稳而急促的呼吸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那袅袅升起的艾烟,和胡老扁在烛光下沁出汗珠却无比专注的侧脸。

王文元紧握双拳,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死死盯着床榻上的夫人和正在施救的胡老扁。他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这个被他视为棋子的郎中,手中掌握的,是他夫人的生死!

大炷艾灸连续灸了 three 壮,配合着胡老扁精妙的针法,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王夫人那原本青紫的嘴唇,竟缓缓恢复了一丝极淡的血色,冰冷僵硬的四肢也开始微微回暖,喉咙里发出一声极其微弱的呻吟!

“有气息了!夫人有气息了!” 婆子惊喜地低呼。

胡老扁不敢松懈,继续行针,并将艾灸转为气海、关元穴,持续温煦下焦元气。他又开出急救方:“速取:四逆加入参汤!红参五钱,制附子三钱(先煎),干姜三钱,炙甘草三钱。急煎浓汁,待夫人能吞咽时,立刻灌服!”

这一番抢救,直忙到天光微亮。王夫人的脉象终于由微细欲绝转为细弱无力,虽然依旧危重,但总算将那口即将断绝的阳气硬生生拉了回来,脱离了最危险的“亡阳”阶段。她沉沉昏睡过去,呼吸虽弱,却已平稳。

胡老扁几乎虚脱,后背衣衫尽湿。他收回银针,对同样疲惫不堪、但神色已缓和许多的王文元道:“县尊大人,夫人险情暂过。然此番元气大伤,犹如风中残烛,后续调理需万分谨慎,一切生冷寒凉、滋腻碍胃之物,务必禁绝!先前方药亦需调整。”

王文元看着胡老扁,眼神复杂无比,有后怕,有庆幸,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震动。他第一次抛开官场算计,真心实意地对着胡老扁深深一揖:“先生……救命之恩,文元……没齿难忘!”

这一揖,与贺天雄当初的感激不同,少了几分江湖草莽的豪气,多了几分官场中人的郑重与……一丝微妙的变化。

胡老扁连忙侧身避过,疲惫地摆摆手:“医者本分,大人不必如此。夫人需静养,胡某先去开新的调理方。”

新的方子,胡老扁以“附子理中汤”合“生脉饮”为基础,重在温中回阳,益气固脱,佐以少量活血之品,如丹参、当归尾,以防瘀血再生,但已完全撤去了之前方中的寒凉清泻之药。

经此“金针渡厄”一夜,胡老扁在县衙内的处境,发生了微妙而实质性的改变。王文元虽未放松监视,但那份戒备与算计中,掺杂了真实的感激与倚重。下人们看他的眼神,也充满了敬畏,仿佛他真有从阎王爷手中抢人的能耐。

王夫人醒来后,得知昨夜凶险,亦是后怕不已,对胡老扁的态度更是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依赖与信任,那深藏的心计,在生死边缘似乎也淡去了些许。

胡老扁利用这份刚刚建立的、基于救命之恩的信任,提出了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要求:“大人,夫人此番大病,气血亏虚至极,寻常药材恐力有不逮。胡某需要几味特定的野生药材,如年份足够的野山参、紫油桂等,用于配制‘全真一气汤’为夫人固本培元。此类药材,市面药行恐难觅真品,需胡某亲自前往城外观音山一带寻觅采挖,方能放心。”

这是他苦思冥想后的脱身之策。以采药为名,离开县衙!观音山与云岭山方向相反,且山势连绵,一旦进入,便有脱身的机会。

王文元闻言,眉头微蹙,显然有所犹豫。放胡老扁离开掌控,风险太大。

胡老扁见状,补充道:“若大人不放心,可派得力人手随行。胡某只求药材真品,以救夫人性命,采得即回,绝不敢有误。”

他将动机完全置于“救治夫人”之上,合情合理,令人难以拒绝。

王文元沉吟良久,看着病榻上依旧虚弱的夫人,又想到胡老扁昨夜那神乎其技的医术和救妻之恩,终于咬了咬牙:“既是为了夫人,便有劳先生辛苦一趟。本官派钱师爷带两队衙役,护卫先生前往,务必确保先生安全,早去早回!”

成了!胡老扁心中狂喜,面上却依旧平静,拱手道:“胡某遵命。”

他知道,这“金针渡厄”,渡的不仅是王夫人的生死之厄,更是他胡老扁挣脱这宦海牢笼的一线生机!虽然仍有衙役监视,但比起困守县衙,已是天壤之别。前方之路,虽仍凶险未卜,但至少,他看到了打破僵局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