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19章 刀锋试药

神医胡老扁 第19章 刀锋试药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杨夫人那张阅后即焚的纸条,如同在胡老扁沉寂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波澜之下,是冰冷的现实与一丝微弱却不容忽视的生机。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同面对一例极其复杂凶险的病症,需抽丝剥茧,谨慎用药。

杨虎臣欲强留他,并已着手查抄医馆断其退路,这证实了其志在必得的决心。硬抗无疑是以卵击石。杨夫人愿意相助,是意外之喜,但她身处内宅,自身难保,能提供的帮助必然有限,且风险极高。外界的苏婉清或许已得知消息,但面对杨虎臣这等实力军阀,即便是苏督军,也需权衡利弊,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思忖再三,胡老扁定下了初步方略: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示敌以弱,暗中寻机。首要之事,是确保杨夫人持续需要他的“专业”照料,这是他目前最重要的护身符。

接下来的几日,胡老扁对杨夫人的诊治愈发精心。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汤药和药膳,开始辅以推拿按摩特定穴位,以舒经活络,促进气血生成。他详细记录脉象的细微变化,调整方药时也更加“煞有介事”,偶尔会向负责监视的校官或婆子“请教”一些军营中特有的药材储备情况,言语间流露出对军中药物“丰富”、“质优”的“羡慕”与“兴趣”,仿佛一个醉心医道、逐渐被优渥条件所吸引的学者。

这番做作,自然很快传到了杨虎臣耳中。杨虎臣对此颇为受用,在他看来,这胡老扁终究是凡人,岂能真正无视权势与资源?只要他有所求,便有弱点,便可掌控。他对胡老扁的监视似乎放松了些许,偶尔甚至允许他在一名士兵“陪同”下,在“静心苑”附近的小范围内“散步”,美其名曰“透透气”。

这日,胡老扁正在院中观察那几株梅树的花苞,盘算着如何能利用有限的资源配制一些防身或应急的药物,忽见那名校官引着一位身着锦袍、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胡先生,这位是省城来的孙掌柜,‘济世堂’的东家,也是咱们督办的老朋友了。孙掌柜听闻先生妙手,特来拜会,交流一下岐黄之术。”校官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胡老扁心中一动。济世堂?他听说过,是省城数一数二的大药行,背景深厚,与各方势力关系盘根错节。这孙掌柜此时前来,绝不仅仅是“交流医术”那么简单。很可能是杨虎臣请来的“说客”,或者,是来“验货”的——验证他胡老扁的医术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神奇,值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地强留。

“孙掌柜,久仰。”胡老扁拱手,神色如常。

孙掌柜笑眯眯地还礼,一双眼睛却如同探照灯般在胡老扁身上扫过:“胡先生客气了。鄙人对先生救治杨夫人之事钦佩不已,尤其是那剂固本止崩汤,用药之大胆,配伍之精奇,实乃罕见。不知先生师承何处?对《内经》、《伤寒》可有独到见解?”

一来便直指核心,考校之意明显。

胡老扁淡然一笑,避重就轻:“胡某家学浅薄,不敢妄谈独见。不过是谨守‘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因病施治而已。杨夫人当时证属气随血脱,危在顷刻,非大剂参芪不能固其元气,非重剂炭药龙牡不能塞其崩流,佐以化瘀之品防其留弊,乃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谈不上精奇。”

他这番回答,既谦虚,又点明了当时用药的不得已与辨证之准,让人挑不出错处。

孙掌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胡老扁如此沉稳。他话锋一转,又道:“先生过谦了。不过,鄙人近日偶得一方,乃前朝宫廷流出,专治妇人产后血虚风动,症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不知先生对此类‘痉病’有何高见?又觉得此方如何?”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张药笺,递给胡老扁。

胡老扁接过一看,方中多是羚羊角、钩藤、全蝎、蜈蚣等息风止痉的猛药,配伍倒也严谨,确是对治肝风内动之痉证的经典思路。但他心知,这绝非简单的学术交流。孙掌柜此举,一为继续试探他的学识深浅,二来,或许这方子本身,就藏着某种陷阱。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此方乃羚角钩藤汤加减,确是治疗热极生风、肝风内动之重证的良方。然妇人产后,百脉空虚,血虚为本,风动为标。此方重在息风,若遇血虚至极而见风动者,恐息风之药更耗其阴血,治标而未固本。需在方中酌加养血滋阴之品,如当归、白芍、生地、阿胶之类,标本兼治,方为万全。且方中全蝎、蜈蚣等虫类药,搜风通络力猛,需严格掌握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他不仅指出了方子的适用证与潜在弊端,还提出了具体的加减原则,显示出了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临床经验。

孙掌柜闻言,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抚掌赞道:“妙!先生果然名不虚传!一眼便看出关键所在,佩服!佩服!” 他收起药笺,又道,“听闻先生于妇科疑难杂症尤有心得,不知对‘症瘕积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之属,可有速效之法?”

胡老扁心中冷笑,这是步步紧逼,要看他压箱底的本事了。他面上不动声色,道:“症瘕之成,多因气滞血瘀,痰湿凝结。病程长久,如坚冰积雪,非旦夕可化。所谓速效,往往伴随风险。胡某常用桂枝茯苓丸为基础,酌加三棱、莪术、鳖甲、牡蛎等破血消症、软坚散结之品,缓而图之,辅以针灸,调节整体气血,方是稳妥之道。妄用峻药攻伐,恐伤及正气,甚至导致血崩,得不偿失。”

他再次强调了“稳妥”与“辨证”,避开了对方“速效”的陷阱。

孙掌柜盯着胡老扁,看了半晌,忽然哈哈一笑:“胡先生不仅医术精湛,心思更是缜密。难怪杨督办对先生如此看重。” 他站起身,对校官使了个眼色,“今日与先生一席谈,获益良多。鄙人尚有俗务,先行告辞。”

送走孙掌柜,校官对胡老扁的态度似乎又恭敬了几分。胡老扁知道,这第一关的“刀锋试药”,他算是勉强通过了。孙掌柜回去后,必然会向杨虎臣汇报,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权威”的肯定,杨虎臣强留他的决心恐怕会更坚定。

但这并非胡老扁想要的结果。他需要的是一个脱身的机会,而不是更深地陷入。

傍晚时分,机会似乎以另一种方式悄然来临。一名负责给“静心苑”送饭的年轻士兵,在摆放碗筷时,趁仆妇不注意,极快地将一个小纸团塞到了胡老扁手中,然后若无其事地退了出去。

胡老扁心中剧跳,面上却不动声色,直到回到自己房中,才展开纸团。上面只有一行小字,是苏婉清的笔迹:“馆已暂保,安。伺机而动,切莫硬抗。药包在饭下层。”

胡老扁立刻检查送来的食盒,在米饭之下,果然发现了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种研磨好的药粉,他仔细辨认,有曼陀罗花粉(具麻醉、解痉作用,但有毒)、洋金花籽粉(类似作用,毒性更强),还有一小包色泽乌黑的药末,他嗅了嗅,竟是经过特殊炮制的、剂量极微的“雷公藤”粉末(大毒,可致吐泻、甚至休克)!

胡老扁倒吸一口凉气!苏婉清这是……要他用这些药物制造假象,伪装成重病或中毒,以期被送出军营医治?这法子太过凶险!这些药物毒性猛烈,剂量极难掌控,稍有不慎,便是假戏真做,立时毙命!这是在刀锋上试药!

然而,这似乎是目前唯一能从内部打破僵局的可能。杨虎臣可以无视一个医生的意愿,但未必会留一个“垂死”的、可能带来麻烦的“废人”在军中。

握着那包沉甸甸、凉冰冰的药粉,胡老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用,九死一生;不用,恐永无脱身之日。

这“刀锋试药”,试的已不仅是医术,更是勇气、决断,以及对时机的精准把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