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神医胡老扁 > 第59章 来者不善

神医胡老扁 第59章 来者不善

作者:骆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3 22:31:57

胡老扁回到他那间临河的医馆,空气中熟悉的药香似乎比往日更添几分沉静。他将铃木樱所赠的樱花锦囊小心收于箱底,那份少女情愫虽令人动容,却如同镜花水月,只能深藏于心,不敢亦不能有所回应。他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诊务与对古墓医典的深化研习中,试图用忙碌冲淡心头那丝若有若无的纷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治愈铃木信玄奇症的消息,尤其是那手神乎其技、迥异于常的针法,经由铃木菊斋与宫本弘毅之口,在上海的日本侨民圈,乃至一部分关注汉方医学的中日人士中,悄然传开。这引来的不全是赞誉与好奇,也夹杂着审视与不服。

这日午后,医馆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为首的是一位身着笔挺西装、留着卫生胡、目光锐利的中年日本男子,他递上的名片显示其为“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医学部顾问”,名为伊藤博文。他身后跟着几名年轻学者模样的人,以及一位穿着传统和服、神色倨傲的老者。令人意外的是,铃木菊斋与宫本弘毅也跟在其中,面色显得有些尴尬与为难。

“胡先生,冒昧来访。”伊藤博文操着流利的汉语,语气看似客气,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听闻先生医术精湛,尤其一手针灸之术,出神入化,竟连宫本先生与铃木先生都推崇备至。在下与几位同仁,对汉方医学亦深感兴趣,今日特来,是想与先生进行一场……嗯,学术交流。”

他的目光扫过略显简陋却药香浓郁的医馆,最后落在胡老扁身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好奇与怀疑的复杂神色。

胡老扁心中了然,这绝非简单的“学术交流”。东亚同文书院背景特殊,其医学部素来推崇西方现代医学,对汉方医学虽也有研究,但多持审视乃至批判态度。此次前来,恐怕是听说了他治愈铃木信玄之事,存了印证乃至挑战的心思。

“伊藤先生言重了,切磋探讨,原是好事。”胡老扁神色不变,请众人入座,阿强连忙奉上茶水。

伊藤博文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胡先生,我们听闻您治疗铃木信玄先生时,所用针法,似乎并非《灵枢》、《甲乙》中所载之常法,取穴、手法皆有其独到之处,甚至涉及一些……近乎玄学的理论。不知先生可否赐教,此法源于何典?其理论依据为何?”

他身旁那位和服老者,此刻也冷哼一声,用日语快速说了几句。铃木菊斋脸色微变,低声翻译道:“这位是黑田荣一道先生,京都帝大医学部出身,精研西医生理、解剖,亦通汉方。他说……他说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穴位,虚无缥缈,无法用现代科学验证,质疑先生针法不过是心理暗示或巧合。”

话语中的火药味,已然弥漫开来。这是两种医学体系、两种思维方式的直接碰撞。

胡老扁尚未开口,宫本弘毅却忍不住了,他虽也曾质疑,但亲眼见识过胡老扁的本事,此刻便出言维护:“黑田君,此言差矣!胡先生之针法,效果确凿,信玄君病情好转便是明证!岂能因科学暂时无法解释,便全盘否定?”

黑田荣一扶了扶眼镜,反驳道:“宫本君,个案不足为凭!医学需要的是可重复、可验证的数据!你们所说的‘气’、‘经络’,在解剖台上何在?针刺的所谓‘得气’,与神经刺激有何本质区别?若不能阐明其物质基础,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双方顿时争论起来,一方坚持“有效即是真理”,另一方则强调“科学验证是唯一标准”,气氛一时有些紧张。

胡老扁静静地听着,直到双方声音稍歇,他才缓缓放下茶盏,目光平静地看向黑田荣一与伊藤博文。

“黑田先生所言,不无道理。”他出乎意料地先肯定了对方的观点,让在场众人都是一愣,“现代医学精于实证,于人体结构、病原体认知,确有其独到之处,胡某亦深表敬佩。”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然,宇宙之大,人体之妙,岂是当下已知之学所能尽述?先生以解剖未见,便否定经络存在,岂非如同盲人扪象,以局部概全貌?我中华先贤,观察天地自然,体悟人身小宇宙,创立经络学说,乃是数千年经验积累与智慧结晶,旨在阐述人体内部气血运行、脏腑关联、以及与外界沟通之路径,其关键在于‘功能’与‘关系’,而非单纯‘结构’。”

他顿了顿,继续道:“便以贵国亦推崇的《伤寒论》为例,其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岂是六条可见之经脉?实则是六种不同的功能状态、病理层次!用药施针,亦是调整此等功能状态,使之恢复平衡。若执着于寻找实体对应,岂非缘木求鱼?”

他这番论述,跳出了单纯的“有无”之争,上升到哲学与认知论的层面,让黑田荣一一时语塞。

伊藤博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追问道:“即便如先生所言,重在功能。然先生治疗铃木信玄之针法,闻所未闻,其取穴依据,似乎超越常规经络范畴,这又作何解释?莫非先生另有秘传?”

他终于问到了核心,目光灼灼,带着探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觊觎。

胡老扁心知,古墓医典之事绝不可泄露。他神色不变,淡然道:“医道如同江河,有主流,亦有支流,更有地下潜流。常规经络,乃主流大道,人所共知。然人体奥秘无穷,先贤亦发现,在某些特定状况下,气机运行会遵循一些不常显现的路径,可称之为‘隐脉’或‘奇径’。此非胡某杜撰,诸多古籍中亦有零星记载,只是世人多不重视,或不得其门而入罢了。胡某不过是于先人基础上,结合自身体悟与临证经验,略窥门径而已。”

他将古墓所得,巧妙地归结于对古籍的深入研读与个人体悟,既解释了针法的特殊性,又堵住了对方深究秘传之源的口实。

“至于科学验证,”胡老扁看向黑田荣一,语气诚挚,“胡某亦期盼有一天,能有更精微的仪器与方法,窥见‘气’之运行,证实经络之存在。但在那之前,难道就因为暂时无法用现有科学完全解释,便要放弃这历经数千年、救治了无数生命的智慧吗?医者首要,乃是解除病患痛苦。若有一种方法,历经检验,确能愈疾,即便其理暂未明了,亦当存疑求索,而非轻易否定。黑田先生以为如何?”

他没有咄咄逼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黑田荣一张了张嘴,看着胡老扁那清澈而坦荡的眼神,想到铃木信玄那确凿无疑的好转,一时竟无言以对。他赖以立足的“科学”利器,在对方这种融合了深厚实践与哲学思辨的智慧面前,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伊藤博文深深地看了胡老扁一眼,脸上的倨傲收敛了不少。他意识到,眼前这位中国郎中,绝非等闲之辈,其医术与见解,已然超脱了寻常“汉方医”的范畴,达到了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高度。

“胡先生见识超凡,令人敬佩。”伊藤博文终于改变了态度,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今日交流,获益良多。看来,对于汉方医学,尤其是其背后蕴含的东方哲学与整体观念,我等确实需要放下成见,重新深入理解。希望日后,还能有机会向先生请教。”

一场看似剑拔弩张的文化与医学碰撞,在胡老扁不卑不亢、融汇古今的应对下,化为了相对平和的交流。铃木菊斋与宫本弘毅也松了口气,看向胡老扁的目光,敬佩之中更添几分折服。

然而,胡老扁心中明白,这种碰撞不会就此停止。东西方思想的交汇,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未来必将愈演愈烈。他所能做的,便是坚守医道本心,以实实在在的疗效,为这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智慧,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争得一席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