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将手机反扣在桌面上,指尖在金属边沿轻轻划过。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他起身拉开抽屉,取出一份归档文件夹,翻了几页又放回去。
动作不快,但每一步都清晰有序。
他知道刚才那条信息意味着什么,丁义珍已经动手查系统记录了,而自己那一夜的追踪并非无痕。
他合上抽屉,站直身子,抬手整理了中山装的领口。
袖口有些发皱,但他没再抚平。
现在不是讲究这些的时候。
手机震动了一下,秘书来电:
“孙区长,市委那边刚通知,李书记请您马上过去一趟,说是有急事。”
他应了一声,挂断电话,顺手抓起公文包。
走廊灯光均匀地洒下来,脚步声被地毯吸得干净。
电梯下行时,他盯着楼层数字跳动,心里默了一遍可能的议题。
他知道,这不会是一次普通的谈话。
市委大楼六楼,李达康办公室门虚掩着。
他敲了两下,听见里面一声“进来”,推门而入。
李达康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衬衫袖子卷到小臂,手腕处露出一截旧表带。
他正低头看材料,头也没抬:“坐。”
孙连城坐下,把包放在腿边,双手交叠搁在膝上。
屋里很静,只有墙上挂钟滴答走动的声音。
“滨江商业广场项目,审批卡了七天。”李达康终于抬头,目光直射过来,
“你知道这个项目对京州的意义吗?”
“知道。”孙连城点头,
“市级重点招商落地项目,涉及外资引入和区域产业升级。”
“既然知道,为什么按兵不动?”李达康声音不高,却带着明显的压迫感,
“市里等不起,企业等不起,老百姓更等不起。
你一个区长,能不能有点大局观?”
孙连城垂下眼,看着自己搭在膝盖上的手。
“环评报告还没最终确认,土地权属存在争议地块,按程序不能签批。”
“程序?”李达康冷笑一声,
“你现在跟我讲程序?
当初大风厂拆迁的时候,谁给你走完程序了?怎么那时候你能批,现在就不能?”
“情况不一样。”孙连城语气平稳,
“大风厂是民生工程,补偿方案公开透明。
这个项目背后有三家代持公司,资金路径复杂,我们还在核实实际投资方背景。”
“核实?”李达康猛地拍了下桌子,
“你是怀疑市里引资有问题?还是怀疑我拍板的决策有问题?”
空气骤然绷紧。
孙连城没有躲开他的视线,也没有立刻回应。
他只是缓缓抬起眼,看着对方:
“我不是怀疑任何人。
我只是履行岗位职责。如果将来出了问题,签字的人是我,担责的也是我。”
李达康盯着他,眼神锐利如刀。
半晌,他靠回椅背,语气冷了下来: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懂基层操作?你觉得你在一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没有这个意思。”孙连城声音依旧平稳,
“我只是坚持一点:项目可以快,但不能带病推进。
一旦出事,毁的不只是一个地块,是整个光明区的信誉。”
“信誉?”李达康忽然笑了,笑得有些讽刺,
“现在谁还跟你谈信誉?谈的是进度!是数字!
是GDP报表上那一行行往上跳的指标!
你慢一步,别人就抢了先机。你以为这是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误差?”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孙连城:
“我告诉你,上面有人盯着这个项目。
省里也关注进展。
如果你因为‘程序’两个字拖垮节奏,别怪我没提醒你,有些人,位置摆得再稳,也能换。”
这句话落下,屋里彻底安静。
孙连城慢慢松开交叠的手指,掌心有些潮。他知道这话的分量。
这不是一般的施压,而是明确的警告。
但他没动。
过了几秒,他开口:“达康书记,我知道您着急。我也希望项目尽快落地。
但我不能为了快,就把风险留给后人。
哪怕只差一步没走实,我都不会签字。”
李达康转过身,眉头锁死:“所以你是铁了心要顶着?”
“不是顶着。”孙连城站起身,拿起公文包,
“我是守着底线。您可以换人,但流程不能破。”
两人对视片刻。
李达康的眼神里有怒意,也有审视。他没再说话,只是挥了下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孙连城转身走向门口,手握住门把时顿了一下。
“达康书记。”他背对着说,“我这人做事慢,但每一步都算数。”
说完,开门出去,轻轻带上门。
走廊灯光依旧明亮,他沿着地毯往前走,脚步不疾不徐。
经过楼梯间时,他拐了个弯,没坐电梯,而是顺着安全通道往下。
脚步声在空荡的楼梯间里回响,一层、两层、三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