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 > 第36章 孙连城回忆前世今生

孙连城走出小区后门时,天已经亮透了。

晨风从街口斜吹过来,卷起他中山装的下摆。

他没像往常那样快步走向公务车停靠点,而是拐进了旁边的小巷。

脚步慢了下来,呼吸也跟着沉下去。

昨夜妻子那句“现在有人知道了”,还在耳边回荡。

不是责问,也不是惊惧,而是一种近乎托付的平静。

他原本以为秘密揭开会是一场风暴,结果却像是压在胸口多年的石头被轻轻挪开了一角。

他摸了摸公文包内侧的夹层,U盘还在。

螺丝刀、备用钥匙、一张写满数字的便签,都是日常物件,但每一样都带着某种隐秘的用途。

他知道,从昨晚开始,这些不再只是防备,而是有人和他一起扛着的东西。

区政府大院的铁门还没完全打开,值班保安正弯腰清理台阶上的落叶。

孙连城点头示意,径直穿过前厅。

电梯里空无一人,镜面映出他的脸:眼袋比前些日子深了些,但眼神不再飘忽。

办公室门锁转动的声音很轻。

他放下包,第一件事不是看文件,而是拉开最底层抽屉。

那里有个旧信封,边角磨损,封口用胶水反复粘过几次。他取出里面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群穿白大褂的年轻人,站在发射控制室前合影。

背景是巨大的电子屏,倒计时定格在T-120秒。

他站在右数第三位,手里抱着一叠数据报表,笑容拘谨却明亮。

那时他还相信,只要把每一个参数校准到小数点后四位,就能让火箭稳稳升空。

后来那次任务因系统延迟推迟了七十二小时。上级问责会上,有人说他“过于执着细节影响进度”。

再后来,人事调令下来,说是“发挥专长支援地方建设”。

他去了规划局,从画图纸的人变成批图纸的人。

指尖在照片边缘摩挲了一下,他把它翻过去。

背面有一行铅笔写的字:“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九日,长征三号乙,最后一次进场。”

那之后,他再没进过发射场。

他把照片放回信封,塞进抽屉深处。

起身时顺手碰到了桌角的天文望远镜模型。这玩意儿原主留下的,据说是因为喜欢看星星才买的。

可孙连城知道,真正的原主连星座都认不全。

他拧开底座的一颗螺丝,取出了藏在里面的另一枚U盘。

插入电脑,屏幕亮起,加密界面弹出。输入密码后,文档自动跳转到最后一段文字:

“如果命运是一条既定轨道,那我就做那个改变倾角的人。”

这是他刚穿来时写下的。

那时候满心都是愤怒,对丁义珍逍遥法外的恨,对赵立春一手遮天的愤,对自己曾经碌碌无为的悔。

他以为重来一次,只是为了避开灾祸。

可现在他明白,有些事不能只靠躲。

中午食堂打饭的人不多。

他端着餐盘坐在角落,米饭拌了点青菜汤。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银行系统推送的流水提醒。

赵瑞龙旗下一家子公司昨日有两笔大额转账,金额加起来接近八千万。

收款方是两家注册在外地的贸易公司,股东名单模糊不清。

他没急着记下,也没立刻上报。

这种资金异动他已经盯了好几天。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这笔钱流出的时间,恰好卡在丁义珍被限制出境后的第三十六小时,

太准时了,像是早就准备好的退路。

吃完饭,他没回办公室,而是上了顶楼。

天台门虚掩着,风比楼下大得多。

他走到护栏边,掏出望远镜模型放在水泥台上。这个动作他已经做过很多次,但今天不一样。

他不再是为了缓解焦虑才这么做,而是为了提醒自己,曾经他也测算过真正的轨道。

闭上眼,记忆重新浮现。

十年前,在西北戈壁的指挥大厅里,他负责最后阶段的数据复核。

那天凌晨三点,他在一组遥测信号中发现异常波动,坚持要求暂停发射流程。

团队争论了两个小时,最终决定排查。

结果发现燃料阀存在微小泄漏,若强行点火,极可能引发二级发动机提前熄火。

任务推迟了三天。

他被批评“反应过度”,但总工程师私下拍了拍他肩膀说:

“你救了整支队伍。”

那是他最后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

睁开眼,城市在眼前铺展开。

高楼、车流、烟囱、工地塔吊……这不是星空,但每一处都在按照某种规则运转。

官场也好,资本也罢,本质上都是系统。

只要掌握足够信息,就能预判走向,甚至干预结果。

他低声说:“我不是为了当清官回来的。”

声音被风吹散了。

但他清楚记得,第一次在会议室看见王文革举刀的样子;

记得蔡成功跪在地上求政府救厂时额头磕出血痕;

记得陈岩石拄着拐杖站在火光里的背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