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推开监控室的门,走廊的光落在他肩上。
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到主控台前坐下。技术员正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有动静了。”技术员低声说,“京州港方向出现异常信号波动,频率不在常规通信范围内。”
孙连城点头,目光扫过面前三块显示屏。
左侧是全市基站状态图,中间为热成像追踪界面,右侧则是一串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他拿起平板调出过去两小时的频谱记录,放大那段异常波形。
“不是普通加密传输。”他说,“这是量子纠缠通道的特征扰动。”
技术员抬头看了他一眼:“他们真敢用这个?那玩意儿还没通过安全评审。”
“正因为没通过,才有人想拿它逃命。”孙连城把平板放在桌边,
“查一下项目源头,这种实验性系统必须经过审批备案。”
几分钟后,技术员皱起眉:“找到了。‘幽灵链’计划,五年前由省公安厅立项,用于高保密级别应急通信测试。
审批人签字——祁同伟。”
孙连城嘴角微微一动。
“是他批的。”他说,“也是我参与设计的。当时做了三个后门协议,其中一个就是实时同步镜像。”
技术员愣住:“您没告诉任何人?”
“没必要。”孙连城起身走到操作台前,
“现在启动日志回传程序,把所有接收到的数据包复制一份到本地服务器。”
“已经开始了。”技术员按下确认键,
“数据正在流入……奇怪,这些信息不是文字也不是语音,像是某种结构化指令。”
屏幕上跳出一串编码序列,自动解析后生成一张图表。
图表显示一组坐标点沿着特定路线移动,最后停在京州港七号码头地下区域。
“他在传递位置信息。”孙连城盯着图表,
“不是求救,是在向境外残余势力汇报自己的行踪和行动计划。”
“可这系统理论上无法定位发射源。”技术员说,
“量子纠缠态一旦被观测就会坍缩,传统手段根本锁不住信号来源。”
“但我们可以反推。”孙连城打开另一组程序界面,“调用气象卫星的中继信号记录,查找大气层电离层扰动轨迹。
每次量子态激发都会引起微弱共振,只要时间戳对得上,就能还原发射方位。”
技术员迅速操作,连接天文台数据库。
三维地图逐渐成型,红点缓缓浮现,最终定格在码头下方约二十米处,位于一条废弃排水管网内。
“找到了。”技术员声音压低,“这里有个密闭空间,可能是旧时战备设施改造的避难所。”
孙连城拿起平板,接入远程摄像头控制系统。
画面切换数次后,终于捕捉到一段昏暗通道的实时影像。
一个人影背对镜头蹲在地上,正在检查一台黑色设备。
“放大。”
图像拉近。那人穿着警服,肩章已被撕去,但身形轮廓清晰可辨。
“祁同伟。”孙连城轻声说。
他点击语音同步按钮,将麦克风接入量子通信信道。
几秒后,耳机里传来电流声。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正是他自己。
“祁厅,你选的频率不错,可惜相位偏移了0.3度。”
画面中的身影猛然一震,猛地站起,左右张望。
他摘下耳机,又重新戴上,似乎在确认信号来源。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通风管道传来轻微气流声。
他低头查看设备面板,手指快速调整参数。但几秒钟后,屏幕闪了一下,显示出错代码。
“权限验证失败。”系统提示音响起,“账户已冻结。”
祁同伟盯着屏幕,脸色发白。他拔掉数据线,抓起背包准备离开。
刚转身,前方通道尽头的金属闸门突然落下,发出沉重撞击声。他冲到门前用力拍打,门纹丝不动。
“再试其他出口。”孙连城说。
技术员切换视角,调取密道内部多个隐藏探头的画面。
另外三条通道的闸门也已关闭,控制面板显示“远程锁定”。
“他出不去了。”技术员说,“整个地下管网都被智能安防系统接管。”
孙连城没说话。
他打开轨迹分析程序,输入祁同伟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活动数据。系统开始运算,生成动态路径图,并与当前环境叠加投影。
几分钟后,程序完成建模。
孙连城将结果推送到平板,再通过无线投射功能发送至密道墙壁上的应急显示板。
画面亮起。
无数光点在空中流转,如同星辰排列。
每一点代表祁同伟一次行动节点:
凌晨三点离开藏身处、四点十七分更换伪装衣物、六点零九分进入地下管网入口……
所有路线最终汇聚成一个闭环,终点正是他此刻站立的位置。
他的名字浮现在星图中央,下方标注一行小字:
预测抵达时间:21:47:33 实际抵达时间:21:47:35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