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打开,两名记者站在门口。孙连城走出来,目光落在摄像机镜头上。
他没停步,直接朝指挥中心方向走。女记者快步跟上,男记者调整肩扛设备,红灯亮着。
“孙区长,我们还没登记完。”
“已经登记过了。”孙连城从口袋里掏出工作证,在空中晃了一下,
“现在去主控室,直播准备开始。”
宣传部长在走廊拐角等他,手里捏着文件夹,额头有汗。
看到孙连城身后跟着摄像机,他嘴唇动了动。
“区长,这直播……是不是再议一议?万一出问题,责任算谁的?”
孙连城没回答,推开指挥中心大门。
技术团队全员在岗,林振邦坐在主控台前,抬头看了他一眼。
“U盘插上。”孙连城说。
林振邦接过银色U盘,插入接口。大屏闪了一下,数据流开始加载。
宣传部长跟进来,声音压低:
“省台这次来得突然,流程是省委批的,但我们没收到详细脚本。他们要拍什么,咱们完全被动。”
“那就别被动。”孙连城走到主控台前,拿起麦克风,
“通知他们,直播内容由我定。
我要放三组数据:十年生态项目拨款、资金实际流向、审批签字记录。”
“可这些涉及财政机密……”
“所有编号都能在审计网查到。”孙连城打断,“不是泄露,是公开。”
他转头看向摄像机:“开机了吗?”
女记者点头:“已录制,信号接入省台导播间。”
“好。”孙连城站到大屏前,“开始吧。”
画面切入第一组数据:
标题为《京州光明区生态修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2003-2013)》,总额4.7亿。
弹幕立刻刷出来:
“作秀”
“又是政绩工程”
“钱去哪儿了?”
“打脸专家上线”。
……
孙连城盯着屏幕,声音平稳:
“这笔钱,名义上用于山体复绿。立项名称‘绿色家园’,审批人丁义珍,时间2013年3月15日。”
大屏切换卫星图。
左边是十年前的山区影像,植被茂密;右边是当前状态,山体裸露,矿坑纵横。
“同一片区域。”孙连城指着,“三年内被挖空,盗采稀土。而项目每年仍在申报经费,持续十年。”
弹幕突然变少。几秒后重新涌出:
“真的假的?”
“这不是环保项目吗?”
“天啊,我家就在那山脚下。”
男记者在镜头后低声说:“导播那边问,能不能切回演播厅?他们说节奏太猛。”
孙连城不看他们,继续操作主控台:“调出资金流向图。”
第二组数据展开。
一条主线从财政账户分出,经三家中介公司中转,最终汇入“绿源建设”账户,金额2800万。
“这家公司注册地在郊区工业园,法人代表是丁义珍妻弟。”孙连城放大股东信息,
“没有施工记录,没有纳税申报,但十年间接收专项资金六次。”
宣传部长站在后排,手里的文件夹慢慢放下。
弹幕开始反转:
“原来贪的是这种钱”
“难怪山上越来越秃”
“这比贪工资还狠”。
……
就在这时,直播间观看人数从八万跳到二十三万。
热搜词条#谁毁了京州的山#冲上第三,话题发起人显示为“京州观察”。
林振邦轻声说:“那个号,之前一直替山水集团说话。
今天凌晨发了一条微博,说要‘重新审视城市发展代价’。”
孙连城点头:“让他转发了链接。”
弹幕彻底变了:
“打脸”
“原来我们被骗了十年”
“孙区长干得漂亮”。
……
女记者悄悄把镜头拉近,对准孙连城的脸。
“还有最后一部分。”孙连城按下回车键,
“审批原始文件扫描件,已上传至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编号HT-AF,可随时查验。”
大屏显示签字页,丁义珍的签名清晰可见,旁边是项目章和日期戳。
“这不是秘密。”孙连城看着镜头,
“这是摆在桌上的事实。只是以前没人愿意翻开。”
宣传部长走上前,声音有点抖:“省台刚来电,说要延长直播时间,要求增加互动环节。”
“拒绝。”孙连城说,“直播只放证据,不搞问答。
他们想剪辑,就让全网看完整版。”
他转向技术员:“把录像实时备份到五个云节点,每十分钟同步一次。”
“明白。”
直播进行到第四十二分钟,弹幕几乎全是“真相”“支持公开”“查到底”。
突然,林振邦抬头:“检测到异常请求。省委宣传部服务器向直播流发送中断指令。”
“拦截。”孙连城说,“用政务公开通道重传信号,绕过审查节点。”
“可这会……顶撞上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