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集团总裁办公室,陈凡指尖划过系统面板,“寻找童年恩人”的隐藏任务悬浮在界面顶端,闪烁着淡蓝色微光。三天前系统突然触发任务,仅给出“恩人曾资助孤儿院学子”的模糊线索,他已让律师团队联动安保力量,全网排查符合条件的人员。
“陈总,排查有结果了。”张驰推门而入,手里攥着两份资料,神色复杂,“根据系统提示的时间线,当年资助孤儿院的人里,有两位符合特征。一位是退休教师张兰,居住在老城区,多年前就断了联系;另一位叫刘梅,自称是当年的资助人,昨天主动联系基金会,说愿意配合核实身份。”
陈凡抬眼,目光落在资料上。刘梅的资料格外详细,附带着当年的“资助凭证”和与孤儿院孩子的合影,看起来无懈可击;而张兰的资料只有寥寥几行,仅标注了居住地址和退休身份,无任何资助相关证明。
“刘梅那边有什么要求?”陈凡声音平淡。
“她说当年资助时没留太多痕迹,现在生活困难,希望能获得一笔资助金,还想让基金会帮她儿子安排工作。”张驰皱眉,“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她提供的凭证日期,和孤儿院当年的受助记录有细微偏差,但她解释说是当年手写记录失误,态度很坚决。”
陈凡指尖轻敲桌面,心里已有判断。系统任务奖励丰厚,必然不会轻易完成,刘梅的出现太过巧合,凭证又有疑点,大概率是骗局。“安排一下,明天上午见刘梅,地点选在基金会会议室。”他起身拿起外套,“我去孤儿院旧址签个到,或许能拿到线索。”
张驰连忙跟上,深知陈凡签到总能精准破局。孤儿院旧址已翻新成社区活动中心,青砖灰瓦保留着旧时模样,陈凡站在当年上课的教室窗前,默念“签到”。系统提示音即刻响起:“叮!签到地点:孤儿院旧址,奖励已发放:张兰完整资助记录(含汇款凭证、书信) 刘梅伪造凭证证据链(含pS痕迹、虚假印章鉴定报告)。”
陈凡眼底闪过冷意,打开系统空间,里面不仅有张兰当年每月汇款的银行流水,还有她写给孤儿院孩子的书信,字迹娟秀,字里行间满是温柔;而刘梅的证据链更直白,pS的合影有明显图层痕迹,所谓的“资助凭证”印章是伪造的,甚至能查到她当年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记录。
“回去吧,明天见分晓。”陈凡收起资料,转身离开。张驰见他神色淡然,便知骗局已被戳穿,心里彻底踏实。
次日上午,基金会会议室。刘梅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西装,带着中年男人走进来,男人低着头,眼神躲闪,正是她声称待业在家的儿子。见到陈凡,刘梅立刻露出激动的神情,快步上前:“陈先生,终于见到您了!当年我资助孤儿院,就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没想到您现在这么厉害,真是太好了!”
陈凡坐在沙发上,未起身,淡淡示意她坐下。张驰递上水杯,刘梅接过时,指尖不自觉地颤抖,眼神不敢直视陈凡。“刘女士,说说当年资助的细节吧,比如第一次汇款时间、金额,还有见过哪些孩子。”陈凡开口,声音带着穿透力。
刘梅眼神闪烁,复述着提前编好的话术:“第一次汇款是2010年3月,汇了5000块,当时见过几个孩子,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先生您,瘦瘦小小的,特别懂事。”她说着,从包里拿出伪造的凭证,“您看,这都是当年的记录,虽然有点旧,但都保存着呢。”
陈凡没看凭证,抬手示意张驰播放证据。大屏幕上,先是刘梅伪造凭证的pS痕迹拆解图,接着是虚假印章的鉴定报告,最后跳出她当年诈骗被处罚的记录,每一条都清晰无比。刘梅脸色瞬间惨白,手里的凭证掉在地上,声音发颤:“这……这不是真的!是你们伪造的!我确实资助过,你们不能冤枉我!”
“冤枉你?”陈凡拿出张兰的汇款流水,递到她面前,“2010年3月,真正汇款的是张兰女士,每月固定汇款2000块,连续五年从未间断,还有她写给孩子的书信,你能拿出这些吗?你所谓的资助凭证,印章是假的,合影是pS的,甚至你当年因诈骗被抓的记录都能查到,还想狡辩?”
刘梅看着流水和书信,彻底慌了神,瘫坐在沙发上,眼泪掉了下来:“我错了,陈先生,我不该骗您!我儿子找不到工作,家里欠了好多债,我实在没办法才出此下策,求您饶了我这一次!”她身旁的儿子也连忙鞠躬:“陈先生,求您原谅我妈,我们再也不敢了!”
陈凡神色冷淡,没有丝毫动容:“资助孤儿是善意,你却利用这份善意诈骗,触碰底线就该承担后果。张驰,联系警方,把证据提交上去,按法律程序处理。”
刘梅吓得浑身发抖,跪地求饶:“陈先生,我错了,我愿意退钱,求您别报警!”张驰上前扶起她,语气严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法律不会容忍诈骗行为,跟我们走吧。”说着,便让安保人员将刘梅母子带走,会议室终于恢复安静。
“陈总,张兰女士的地址已经确认,就在老城区的老旧小区,我们现在过去吗?”张驰问道。
陈凡点头,起身前往老城区。车子停在狭窄的巷口,斑驳的墙面爬满爬山虎,张兰居住的单元楼没有电梯,楼梯扶手布满锈迹。敲开房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打开门,身形消瘦,脸色蜡黄,正是张兰。
见到陈凡和张驰,张兰有些疑惑:“你们是?”
“张老师,您好,我是陈凡,当年在孤儿院受您资助的孩子。”陈凡语气柔和了几分,这是他难得流露温情的时刻。
张兰愣住了,仔细打量着陈凡,眼眶渐渐泛红:“你是……当年那个不爱说话的小陈?没想到你长这么大了,还来看我。”她侧身让两人进屋,狭小的客厅堆满杂物,唯一整洁的是靠墙的书架,摆满了旧书。
坐下后,张兰才说起当年的事。她年轻时是中学教师,工资不高,却坚持每月资助孤儿院孩子,退休后身体不好,常年吃药,积蓄都花光了,也就断了和孤儿院的联系,没想到陈凡会找到她。“当年看到孩子们可怜,就想帮一把,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真好。”张兰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
陈凡看着她苍白的脸色,想起系统签到的“全球顶尖医疗资源”,心里已有打算:“张老师,您身体不好,我已经安排了顶尖医院的专家,明天就带您去检查治疗,所有费用我来承担。另外,我在高端养老社区留了一套房子,环境好,有专人照顾,您搬过去住。”
张兰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太麻烦你了,我现在这样挺好的,不用花这个钱。”
“张老师,当年您帮我,现在我帮您,是应该的。”陈凡语气坚定,“您不用推辞,就当是圆我一个心愿。”张驰也在一旁劝说,张兰拗不过,只好答应。
离开张兰家时,夕阳透过巷口洒进来,暖融融的。陈凡让张驰安排医疗和养老社区的事,自己则站在巷口,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叮!宿主找到童年恩人,触发任务阶段性奖励:系统功能升级(解锁公益资源专属通道) 稀有医疗设备研发图纸 1亿公益基金。”
陈凡打开系统面板,公益资源专属通道可直接对接全球公益项目,医疗图纸能助力康瑞生物研发新设备,公益基金则能扩大基金会帮扶范围。他嘴角勾起浅淡的弧度,没想到帮助恩人不仅能完成任务,还能获得这么多有意义的奖励。
次日,陈凡亲自陪张兰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张兰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但好在不算严重,有顶尖医疗资源加持,很快就能好转。安顿好张兰后,陈凡回到陈氏集团,张驰已等候多时:“陈总,刘梅母子因诈骗被警方拘留,等待进一步处理;另外,张兰老师的旧房子,您说改成公益书屋,装修团队已经进场了。”
“很好。”陈凡点头,“公益书屋要多备些儿童读物,安排专人管理,供周边孩子免费阅读。另外,通知基金会,用新到账的1亿公益基金,启动‘助学计划’,资助贫困地区孤儿上学,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扶持。”
张驰连忙应下:“好的陈总,我这就安排。对了,海外分公司传来消息,您之前收购的跨国集团,经过整合后已经开始盈利,利润比预期高20%;康瑞生物那边,用您签到的医疗图纸,已经研发出新型诊断设备,即将投入临床。”
陈凡满意点头,这些年他凭借系统签到,从底层逆袭,建立商业帝国,同时从未忘记初心,坚持做公益。从捐建孤儿院教学楼,到资助贫困孤儿,再到帮助童年恩人,每一件事都让他感受到“给予”的意义,而系统也因他的善意,不断解锁更稀有的奖励。
下午,陈凡前往公益书屋装修现场。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原本狭小的房间被重新规划,预留出阅读区和活动区。他站在窗边,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孤儿院读书的场景,那时书本匮乏,能读到一本新书都格外开心。如今建公益书屋,就是希望更多孩子能有书读,有机会改变命运。
离开时,基金会负责人打来电话,兴奋地说:“陈先生,助学计划刚启动,就收到了上千名贫困孤儿的申请,我们已经开始审核,确保每一笔资助都用在孩子身上。另外,很多企业看到您的公益行动,主动联系我们,想参与合作,扩大帮扶范围。”
“嗯,严格审核,公开透明,不搞形式主义。”陈凡语气平淡,“合作企业要筛选,优先选择有责任心、无不良记录的,避免借公益炒作。”
“您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把控。”
挂了电话,陈凡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城市风景。从城中村的出租屋到全球顶尖企业董事长,从被资助的孤儿到资助他人的公益人,他的人生因系统而逆转,却因善意而圆满。系统提示“任务即将完成,最终奖励待解锁”,但陈凡此刻更在意的,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回到江景大平层,陈凡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夜景。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这座城市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他知道,商业帝国的版图还会继续扩大,公益之路也会越走越远,而系统会一直陪伴着他,在逆转人生的同时,传递更多温暖与善意。
系统面板上,“寻找童年恩人”任务进度显示90%,只差最后一步——陪伴张兰康复。陈凡拿起手机,给医院护士发了条消息,询问张兰的情况,收到“恢复良好”的回复后,他眼底闪过一丝暖意。或许,这就是系统存在的意义,不仅让他拥有财富与实力,更让他懂得感恩与给予,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