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 > 第2章 沙盘上的未来

奠基仪式的狂热与激动,如同投入熔炉的燃料,将曙光之城所有成员的士气燃烧到了顶点。然而,当人群渐渐散去,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宏伟的蓝图,需要用最严谨的规划与最扎实的执行去一步步实现。

巨大的作战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专注的气氛。房间的正中央,不再是传统的地图或白板,而是一张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沙盘。这张沙盘,长宽各有十米,并非由泥土和石膏制成,而是陆一鸣动用像素能力,耗费了大量心神与能量的杰作。

它是一个完全动态的三维立体模型,精确复刻了曙光之城选址周围上百平方公里的所有地形地貌。山川的起伏,河流的走向,甚至每一处断裂的地壳,每一片残存的森林都被完美还原。更令人惊奇的是,沙盘之上,还漂浮着无数细微的光点,它们代表着土地中蕴含的不同元素含量,以及地脉能量的流动轨迹,整个沙盘就如同一件融合了地理学与玄学的艺术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此刻,曙光之城的核心决策层,正围在这张沙盘旁,进行着一场关乎城市未来的激烈“战争”。

“不行!绝对不行!”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老石匠石磊。他黝黑的手指,重重点在沙盘上代表城市外围的一圈虚线光带上,“城墙,必须是环形的!我们祖祖辈辈建城,都是用最厚重的环形石墙,首尾相连,没有死角,这才能最大限度地抵御外敌。你们设计的这种七扭八歪的多边形,到处都是拐角,这在防御上是致命的!”

石磊的观点,代表了最朴素也是最稳妥的传统城防理念。他经历过太多次据点被异兽攻破的惨剧,深知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对于幸存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然而,伊丽丝立刻轻轻摇头。她的手指在空中划过,沙盘上,那道多边形的光带瞬间亮起,几个关键的拐点处,更是投射出小小的能量塔虚影。

“石磊先生,您的经验在对抗纯物理冲击时非常宝贵。”伊丽丝的声音空灵而清澈,带着一种非人的理性,“但我们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会用爪子和牙齿的野兽。更高等级的异维度生物,拥有能量攻击,甚至空间跳跃的能力。传统的厚重城墙,在它们面前,只是一块比较难啃的豆腐而已。”

她指向那些能量塔虚影,解释道:“这种蜂巢式的六边形结构,并非为了物理防御。它的每一个顶点,都将建造一座能量护盾发生器。当警报拉响,这些发生器会瞬间联动,张开覆盖整个区域的能量力场。六边形结构能确保任意两座发生器之间的距离最优,用最少的能量,提供最稳固的支撑。同时,每一个拐角,都是一座天然的交叉火力点,可以布置重型武器,对任何试图靠近的敌人进行饱和式打击。这是一种以能量对抗能量,以空间封锁空间的现代防御理念。”

伊丽丝的解释,让包括石磊在内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她那来自更高维度文明的知识,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防御的争论刚刚告一段落,关于能源核心选址的问题,又引发了另一场激辩。

“能源中心,我建议建在这里。”前工程师李建国用一根细长的金属杆,指向沙盘上一块靠近城市几何中心的平坦区域,“这里地势平坦,距离规划中的工业区,居住区,科研区的输送距离都最短。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星形的地下管网,将能量最高效地输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最大限度减少传输损耗。”

作为一名务实的工程师,李建国的方案完全从效率和成本角度出发,无可挑剔。

“我反对!”米淑琴教授的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她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目光严厉地看着李建国,“李工程师,我理解你对效率的追求。但你有没有想过,任何形式的能源核心,都存在潜在的风险?无论是我们计划中的地热熔炉,还是备用的陨石核心反应堆,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将其置于城市中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她走到沙盘的另一侧,指着远离核心区的一片山坳。“我们重建的,不仅仅是一个能住人的地方,更是一个安全的家园,是一个文明的延续。未来的科研文教区域,将会是孩子们学习知识,传承希望的地方。居住区,是人们卸下疲惫,感受温暖的港湾。我们绝不能让一柄随时可能失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所有人的头顶上!我坚持,所有高危设施,必须远离人口密集区,建立在拥有天然物理屏障的偏远地带!”

米淑琴的话,让在场许多人都点了点头。安全感,是末世中最奢侈,也最珍贵的东西。李建国张了张嘴,想反驳几句关于能量损耗和建设难度的问题,但看着米淑琴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没有说话。效率与安全,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矛盾。

激烈的争辩声在作战室内回荡,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据理力争。石磊代表传统经验,伊丽丝带来异界理念,李建国高举效率大旗,而米淑琴则坚守人文关怀的底线。他们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无比珍贵,但融合在一起,却又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自始至终,陆一鸣都只是静静地聆听。他的目光在沙盘上缓缓移动,大脑如同最高速的处理器,将每一个人的观点,每一个方案的优劣,全部分解,吸收,再重组。他的脑海中,不仅有地球上顶尖的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知识,更有从深海遗迹“盖亚之心”中获得的远古文明空间理论,以及伊丽丝零散提及的,关于高维世界城市构建的只言片语。

终于,当作战室内的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时,陆一鸣缓缓走到了沙盘前。

他伸出右手,掌心之上,浮现出淡淡的像素光芒。

“大家说的,都对。”他开口了,声音平静而自信,“但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轻轻一点,整个沙盘的影像瞬间发生了变化。原本平面的城市规划图,开始向着垂直空间延伸。

“我们为什么要局限于平面?”陆一鸣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米教授担心的安全问题,李工追求的输送效率,石老看重的物理防御,以及伊丽丝提出的能量体系,其实并不矛盾。”

他的手在空中虚画出一个复杂的结构。沙盘上,城市的地表猛然“下沉”,露出了地底深处层层叠叠的结构模型。

“这是我从深海遗迹中得到的启发,一种‘空间叠层’的建筑理念。”陆一鸣解释道,“我们可以将城市进行纵向的功能分区。最底层,是我们的能源核心‘地火熔炉’和高危工业区,有厚重的岩层作为天然的物理隔绝。中间层,是贯穿全城的交通网络,物资输送管道,以及污水处理系统。而我们生活的区域,居住区,农业区,文教区,则全部位于最上层的地表。”

话音未落,他采纳了伊丽丝的方案,将地表分成了数十个巨大的六边形模块。这些模块并非全部处于同一平面,而是错落有致,通过巨大的廊桥和升降平台相连,形成了一座极具未来感的立体城市。

“每一个六边形,都是一个半独立的生态单元。”陆一鸣继续道,“它的底部,是连接地下管网的能源与物资接口。中心,是利用‘希望之种’建立的生态温室农业区,可以实现食物的自给自足。外围,则是居住区和公共设施。而六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正如伊丽丝所说,都是一座能量防御塔和重火力平台。它们既是城市外围的防线,也是各个单元之间的最后屏障。”

“至于石老担心的物理防御,”陆一鸣微微一笑,手指在城市最外围划过,一道无比厚重的,由实体与能量场交错构成的复合式城墙虚影拔地而起,“我们会在最外围,建立一道结合了传统与科技的‘叹息之墙’。它不仅有物理上的厚度,内部更嵌有能量传导网络,可以瞬间将护盾能量集中到任何一个受攻击的点上。”

一份前所未有的末日城市蓝图,就在陆一鸣的描绘下,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它将工业与生活在物理空间上彻底隔离开,解决了安全隐患;它通过垂直管网实现能量输送,保证了效率;它用立体蜂巢结构取代了平面布局,将防御,居住,生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是一个融合了地球智慧与异界理念,兼顾了效率与人文,充满了想象力与可行性的伟大设计。

作战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石磊张大了嘴,怔怔地看着那座悬浮在空中的立体城市模型,他一辈子都想不到,城,还能这么建。李建国几乎要将脸贴到沙盘上,他眼中的光芒,比天上的星辰还要亮,这精妙绝伦的设计,简直是他毕生追求的工程学圣杯。米淑琴教授的眼中,也流露出赞许与欣慰。她看到了,在这座城市里,科技没有凌驾于人之上,而是真正地,在为人服务。

“我……我没意见了。”石磊第一个开口,声音都有些发颤,“就……就这么建!”

“天才!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李建国激动地附和。

伊丽丝紫色的眼瞳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她没想到,陆一鸣竟能如此迅速地吸收,理解,并超越她提出的概念,将其与这个世界的知识完美融合。

这场沙盘上的“战争”,没有输家。在陆一鸣的统筹下,所有人的智慧与理念,都化作了新城市的一块块基石。曙光之城的未来,就在这小小的作战室内,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它将不再是一座单纯的末日堡垒,而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属于新纪元的,希望之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